- 171.00 KB
- 2021-04-18 发布
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8课 走进文化生活 第9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高考考点】
1.文化市场对文化生活的影响 2.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3.如何看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5.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6. 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7.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学习过程】
一、精华回放
1. 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原因 2. 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3.中华民族精神(内涵、核心、主题、原因、途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二、合作自学:(我们是学习的主人,虚心求教,善于质疑,学会交流,懂得分享)
1.文化市场对文化生活的影响
2. 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3. 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含义、表现、态度)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5.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原因、怎么样)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原因、是什么)
7. 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含义、表现)
8.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什么?怎么样?)
三、质疑解惑
简要列出组内自学的疑点,在黑板列出或告诉老师。
四、互动探究
材料一 为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天津在全国首创文化惠民卡,对市民观看演出进行补贴,大大降低了市民走进剧场的门槛。以前很多文艺院团演出上座率不到五成,“文惠卡”推出后,各院团演出的平均上座率超过八成。一张小小的“文惠卡”,不仅让普通市民享受到多种文化盛宴,而且倒逼各文艺院团转变经营理念,促进了更多优质剧目的产生。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文化惠民卡推出的意义。
五、迁移运用
易错易混:
1.流行文化代表着主流文化,就是经典文化。
2.我国坚决抵制,依法取缔“法轮功”,体现了我们严厉打击落后文化的决心。
3.精神文明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
4.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以为人民服务为原则的
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为目标。
6.学生阶段主要是提高知识文化修养,思想道德建设是以后的事。
7.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单选题
1.103万青奥志愿者集体当选“感动南京”2014年度人物。他们以真诚的微笑和周到的服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讲文明、重礼义、团结友善的良好风尚,打造了最美的“中国名片”。材料表明:
①弘扬主旋律是先进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②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能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③志愿者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志愿者行动丰富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形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多年来,春晚逐渐成为中国人不可缺少的文艺大餐。但是,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的人,对春晚的评价也会有所不同。这种差异存在说明
①人们对文化需求呈现多层次、 多样化的特点 ②人们的文化欣赏水平与年龄和学历呈正相关
③国家必须对流行文化加强管理和引导 ④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来源:Z|xx|k.Com]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当前,我国社会思潮是多元并存和相互激荡的,广大群众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也不断地受到其他社会思潮的影响,产生各种各样的疑问和困惑。帮助群众解疑释惑需要
①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②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引领示范作用
③依法坚决取缔各种形式的落后文化、腐朽文化 ④弘扬主旋律,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基础性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来源:学。科。网Z。X。X。K]
4.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打动了全国各族观众,抒发亲情的“时间都去哪儿了”演变成全方位的“去哪儿体”,人们开出了长长的去哪儿了清单,有戏谑,有吐槽,有感伤,更有真真切切的疑问。这说明
①贴近现实生活的文化作品更能唤起人们的共鸣 ②各民族文化逐步走向趋同,中华民族认同感增强
③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创造文化并享用文化 ④大众传媒的发展不断丰富着人们的文化生活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5.在法国,人们视文化遗产为生命,每年9月的第三个周末,公立博物馆向公众免费开放,法国人举家出动,与文化珍品亲密接触。而在意大利,人们坚持与文化遗产的消失抗争,该国对文化毁损方面的修复技术在世界都属一流……这启示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中,作为一名普通公民,应该
A.树立文化自信意识,相信自身文化是最优秀的文化
B.树立文化自强意识,健全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C.树立文化自尊意识,对文化强国的目标充满信心
D.树立文化自觉意识,主动担当发展文化的历史责任[来源:学科网]
6.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家风建设,强调领导干部要加强家风建设,明确指出“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强调家风传承不可忽视,以家风建设促党风政风转变,努力营造政治上的青山绿水。这是因为加强家风建设
①有利于培育良好社会风尚,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
②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来源:Z|xx|k.Com]
③与执政党的党风政风密切相关,成为当前党建的关键
④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和自觉行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7.“红段子”是指通过互联网,在电脑、手机等媒介上传播的一种内容积极健康向上的短信。其主要形式包括励志短句、哲理箴言、管理格言、警句良言、真情祝福、幽默小品等。“红段子”的出现
①丰富了先进文化传播的内容和途径 ②是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生动表现
③激发了人民参与文化生活的热情 ④是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的途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 ①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②有利于用优秀文化塑造人,提高公民文化素养。
③有利于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推动文化市场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