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5.50 KB
- 2021-04-18 发布
建模四 植被要素建模
关联要素
思维建模
关联要素
思维建模
【
真题感悟
】
(2018
·
海南卷
,21)
阅读图文资料
,
回答下列问题
: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
,
我国对下图所示区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治理
,
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
(
草
)
等生物治理措施。在年降水量大于
400
毫米的地区
,
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在年降水量小于
400
毫米的地区
(
地表
1
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
),
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
,
树干弯曲
,
根基不稳
,
枝叶稀疏
,
总也长不大
,
被当地人称为
“
小老头树
”
。
模型一 气候对植被影响的分析
解析
:
第
(1)
题
,
将
“
小老头树
”
的形态特征与当地的自然条件
——
降水量低于
400
毫米、地表
1
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冬春季节多大风相结合即可。
答案
:
(1)
降水量少
(
低于
400
毫米
),
地下水位低
,
树木生长所需水分不足。地表
1
米以下存在干土层
,
影响树木根系发育和下扎。风大
,
易动摇树木根系。
(1)
分析当地出现“小老头树”的环境条件。
解析
:
第
(2)
题
,
该区域为我国黄土高原地区
,
植被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水土流失。
“
小老头树
”
的存在说明在降水量
400
毫米以下区域不利于树木的存活和生长
,
而且树木的存在影响林下草本植物的生长
,
因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减弱。相对于草本植物
,
树木会蒸腾更多水分
,
导致区域环境更干燥。
答案
:
(2)
树木生长不良
(
形成“小老头树”
)
。树木
(“
小老头树”
)
影响林下草本植物的生长
,
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减弱
(
不利于当地自然植被的恢复
)
。树木
(“
小老头树”
)
会蒸腾更多水分
,
树木根系吸水会使地下土层更干
,
导致区域环境更干燥。
(2)
分析在降水量
400
毫米以下区域植树造林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结果。
【
思维模型
】
分析气候对植被影响的思路
气候是影响植被最重要的因素
,
主要体现在热量、光照、降水、风向等因素。
1.
热量
(1)
决定了植物的种类、生长速度、生长量和形态等。
(2)
热量条件的不同
,
使得自然植被呈现出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2.
光照
(1)
影响着喜光、喜阴植物的生长
,
喜光植物向阳一侧生长良好。
(2)
光照时间影响某些植物开花的早晚。
3.
降水
(1)
影响植被类型和生长量等
,
同一纬度
,
降水从沿海到内陆减少
,
植被呈现出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2)
同一地点
,
降水量多的年份树木生长快
,
年轮间距宽。
(3)
降水较少的地区林木生长衰弱
,
现主干矮小、分枝多、萌条丛生、树冠平顶、根系发育不良、枯梢、病虫害严重等缺陷
,
虽经多年生长
,
也难以成林成材
,
人们称之为“小老头树”。
(4)
风向
风力使迎风面树枝受到损伤
,
背风面树枝不断生长
,
形成旗形树冠
,
旗形树冠对该地区长期风向有指向作用。
【
模型应用
】
(2018
·
河南濮阳二模
)
归一化植被指数是用来对遥感资料进行分析
,
以确定被观测的目标区是否被绿色植物覆盖
,
以及植被覆盖程度的指标值。其值大小主要受植被类型、生长状态和植被覆盖度的影响
,
也受地表水、积雪、枯叶等因素干扰
,
该指数值越大表示植被的覆盖度越好。
2010
~
2014
年
,
黑龙江流域归一化植被指数总体呈现增长趋势
,
但
2013
年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
,2014
年其值恢复并呈现增长趋势。下图为我国部分区域示意图。
读图
,
回答
(1)
~
(3)
题
:
(1)
图中甲、乙、丙三地归一化植被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
(
)
A.
甲、乙、丙
B.
甲、丙、乙
C.
丙、乙、甲
D.
乙、丙、甲
思维点拨
:
第
(1)
题
,
由材料知
,
归一化指数其值大小主要受植被类型、生长状态和植被覆盖度的影响
,
也受地表水、积雪、枯叶等因素干扰
,
该指数值越大表示植被的覆盖度越好。根据图中甲、乙、丙三地分布位置
,
甲处水分条件最好
,
植被生长状态好
,
乙处是草原区
,
降水少
,
水分条件最差。归一化植被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甲、丙、乙
,
选项
B
正确。
答案:
(1)B
(2)
图中丁地归一化植被指数低的主要原因是
(
)
A.
深居内陆
,
沙漠广布
B.
山地迎风坡
,
降水多
C.
气候寒冷
,
积雪期长
D.
海拔低
,
气温年较差小
思维点拨
:
第
(2)
题
,
图中丁地归一化植被指数低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寒冷
,
积雪期长
,
选项
C
正确。深居内陆
,
沙漠广布指的是西北地区的特征
,
选项
A
错误。丁地位于山地背风坡
,
降水少
,
选项
B
错误。丁地位于内蒙古高原
,
海拔较高
,
气温年较差大
,
选项
D
错误。
答案
:
(2)C
(3)2013
年黑龙江流域归一化植被指数均值出现较大幅度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
)
A.
夏季降水异常偏多
B.
冬季气温异常偏低
C.
水土流失加剧
D.
土地荒漠化加剧
思维点拨
:
第
(3)
题
,2013
年
,
黑龙江流域归一化植被指数均值出现较大幅度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夏季植被生长茂盛时期
,
降水异常偏多
,
洪涝灾害多
,
选项
A
正确。冬季气温对植被影响小
,
选项
B
错误。水土流失加剧、土地荒漠化加剧是归一化指数下降的结果
,
选项
C
、
D
错误。
答案
:
(3)A
【
真题感悟
】 (2018
·
天津卷
,1
~
2)
结合图
1
和图
2
中的信息
,
回答
(1)
~
(2)
题
:
模型二 地形对植被影响的分析
(1)
最有可能观察到图
1
中景观的地点
,
是图
2
中的
(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解析
:
第
(1)
题
,
根据图
2
的经纬度位置可知
,
该山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的天山山脉附近
,
根据图例标注的海拔
,
甲地位于山地北坡的山麓地带
,
处于云杉林带以下的山地牧场附近
,
可见图
1
中的山地牧场景观
,
天山北坡云杉林上的高山草甸常作为夏季牧场
,
云杉林带以下的山麓草原常作为冬季牧场
,
故选
A;
图中乙地位于准噶尔盆地内部
,
丙地海拔高
,
位于终年积雪区附近
,
丁地位于天山的南坡
,
均见不到山地牧场景观。
答案
:
(1)A
(2)
在图
1
所示地区
,
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带应位于
(
)
A.
终年积雪区
B.
高山草甸带
C.
云杉林带
D.
山麓草原
解析
:
第
(2)
题
,
天山北部为准噶尔盆地
,
准噶尔盆地西侧有缺口
,
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水汽可以深入
,
天山的北坡为迎风坡
,
尤其是山腰地带
,
降水较多
,
生长着云杉林
(
森林的生长需要较好的水分条件
),
故选
C
。
答案
:
(2)C
【
思维模型
】
地形对植被影响的分析思路
1.
从山麓到山顶
,
水热状况随海拔的升高而变化
,
植被出现了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
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2.
水分条件相近的情况下
,
纬度越低
,
山体越高、坡度越缓、相对高度越大
,
植被种类越多
,
垂直分异越明显。
3.
受坡向影响
,
同一植被带在阳坡分布的海拔要高于阴坡
,
但由于气温较高
,
蒸发较强
,
土壤水分条件较差
,
植被的生长状况可能不如阴坡。
4.
受地形的阻挡
,
山脉两侧植被截然不同
,
这体现了非地带性现象。如南美洲南端大陆东西岸植被截然不同。
【
模型应用
】 (2018
·
云南昆明一模
)
下图示意珠江上游的南北盘江流域不同坡位水源涵养能力。
据此回答
(1)
~
(2)
题
:
(1)
据图推测
,
中坡位水源涵养贡献率最高取决于
(
)
A.
坡度比较适中
B.
森林面积最大
C.
降水量最丰富
D.
热量条件最好
(2)
山谷单位面积涵养水源量最大
,
主要是因为
(
)
A.
利于径流汇集
B.
树种多样
C.
土层厚度较大
D.
树木繁茂
思维点拨
:
本题通过水源涵养状况考查地形对植被的影响。第
(1)
题
,
据图推测
,
中坡位水源涵养贡献率最高取决于森林面积最大
,
森林有涵养水源的功能
,
选项
B
正确。坡度影响径流速度
,
不是涵养水源能力的主要因素
,
选项
A
错误。降水量不能表示涵养水源能力
,
选项
C
错误。热量条件与涵养水源无关
,
选项
D
错误。第
(2)
题
,
山谷单位面积涵养水源量最大
,
主要是因为土层厚度较大
,
选项
C
正确。径流汇集形成地表径流
,
不属于涵养水源
,
选项
A
错误。不同树种涵养水源能力不同
,
树种多样、树木繁茂影响水源涵养贡献率
,
不决定涵养水源量大小
,
选项
B
、
D
错误。
答案
:
(1)B
(2)C
模型三 水文与植被之间的关系
【
真题感悟
】 (2016
·
全国
Ⅲ
卷
,7
~
9)
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
,
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
,
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
,
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
,
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
据此回答
(1)
~
(3)
题
:
(1)
森林植被遭破坏后
,
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
,
是由于
(
)
A.
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
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
降水变率增大
D.
河道淤积
解析
:
第
(1)
题
,
森林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
,
森林植被遭破坏后
,
一方面降水较多的季节下渗减少
,
从而使更多降水转化为坡面径流
,
使河流汛期径流量增加
;
另一方面汛期地下水减少使其在枯水期补给河流的水量也减少
,
进而导致枯水期水位下降
,
所以河流径流量的年内波动强烈
,A
项错误
,B
项正确
;
降水变率主要取决于该地的气候
,
小范围森林植被遭破坏
,
对降水影响较小
,C
项错误
;
河道淤积是森林植被遭破坏后
,
降水冲刷地面
,
河水含沙量增加的结果
,
而不是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的原因
,D
项错误。
答案
:
(1)B
(2)
森林植被恢复后
,
该山地的
(
)
①
降水量增加 ②坡面径流增加 ③蒸发
(
腾
)
量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
第
(2)
题
,
森林植被恢复后
,
植被覆盖率增加
,
植物蒸腾作用会明显加强
,
但是山地绿化只是小范围的植被变化
,
对降水影响较小
,①
说法错误
,③
说法正确
;
植被恢复后下渗增加
,
地表径流减少
,
地下径流增加
,②
说法错误
,④
说法正确。故选
C
项。
答案
:
(
2)C
(3)
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
,
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
,
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
)
A.
甲增加
,
乙减少
,
总量增加
B.
甲减少
,
乙增加
,
总量增加
C.
甲增加
,
乙减少
,
总量减少
D.
甲减少
,
乙增加
,
总量减少
解析
:
第
(3)
题
,
森林植被恢复后
,
下渗增加
,
透水岩层中含水量增加
,
则甲、乙两河径流总量会减少
,A
、
B
项错误
;
从图中岩层倾斜状况可知
,
同一岩层的海拔在甲河流一侧高于乙河流一侧
,
因此降水时甲河流一侧山体的降水转化形成的地下水就会成为乙河流的补给水源
,
导致甲河流径流量减少
,
乙河流径流量增加
,C
项错误
,D
项正确。
答案
:
(
3)D
【
思维模型
】
水文与植被之间关系的分析思路
1.
水文对植被的影响
(1)
根据水源条件分析植被状况
:
水源条件好的地区
,
植被生长状况良好。
(2)
水文特征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分布状况。
(3)
洋流影响气候
,
进而影响植被特征。
2.
植被对水文特征的影响
(1)
影响河流的含沙量
:
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
,
河流含沙量小。
(2)
影响河流径流量的变化
:
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
,
河流径流量相对稳定
,
季节变化小。
【
模型应用
】
(2018
·
河南郑州嵩阳二模
)
陕西冉家沟流域
(
约
35°N),
丘陵广布
,
黄土深厚。由于毁林开荒
,
该流域土壤侵蚀严重。为了改善生态环境
,
该流域实施退耕还林工程
,
主要种植豆科落叶乔木刺槐。下表示意冉家沟流域不同种植方式的表层土壤状况。
据此
(1)
~
(2)
题
:
孔隙度
(%)
含水量
(%)
有机质
(g/kg)
氮含量
(g/kg)
封山育林
48.5
14.5
15.2
1.17
乔灌结合
42.6
13.8
13.8
0.95
林草结合
42.5
14.1
15.2
1.12
乔木纯林
39.4
13.4
12.8
0.94
撂荒地
39.1
12.2
12.3
0.87
注
:
孔隙度是指土壤孔隙容积占土体容积的百分比。水与空气共存并充满于土壤孔隙中。
(1)
减轻土壤侵蚀最明显的种植方式是
(
)
A.
封山育林
B.
乔灌结合
C.
林草结合
D.
乔木纯林
(2)
除减轻土壤侵蚀外
,
该退耕还林工程还能
(
)
A.
增加土壤矿物质
B.
提高土壤坚实度
C.
增强抗旱涝能力
D.
减少地下径流量
思维点拨
:
第
(1)
题
,
读图表可知
,
封山育林无论是土壤的孔隙度、含水量、有机质以及氮含量都是最高的
,
所以减轻土壤侵蚀最为明显
,
故选
A
。第
(2)
题
,
由上题分析可知
,
减轻土壤侵蚀最明显的种植方式为封山育林
,
森林植被的增加
,
导致下渗量增加
,
土壤的孔隙度增加
,
含水量增加
,
土壤的水分条件增强
,
有利于提高抗旱涝能力
,
故选
C
。
答案
:
(1)A
(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