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0.00 KB
- 2021-04-18 发布
2018-2019学年安徽省青阳中学老校区(青阳县第一中学)高二12月月考 生物试卷
命题教师:胡凤仙,审卷教师:汤翠平
一、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某生物的体细胞含有4对染色体,若每对染色体含有一对杂合基因,且等位基因具有显隐性关系,则该生物产生的精子中,全部为显性基因的概率是 ( )
A.1/2 B.1/4 C.1/8 D.1/16
2.已知豌豆种皮灰色(G)对白色(g)为显性,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如以基因型ggyy的豌豆为母本,与基因型GgYy的豌豆杂交,则母本植株所结籽粒的表现型
A.全是灰种皮黄子叶
B.灰种皮黄子叶,灰种皮绿子叶,白种皮黄子叶,白种皮绿子叶
C.全是白种皮黄子叶
D.白种皮黄子叶、白种皮绿子叶
3.基因A、a和基因B、b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一个亲本与aabb测交,子代基因型为AaBb和Aabb,分离比为1:l,则这个亲本基因型为( )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4.右图为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图中不可能反映的是( )
A.发生了基因突变 B.发生了染色体互换
C.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 D.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
5.下列有关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可形成4个卵细胞
B.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一般能形成4种精子细胞
C.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
D.经减数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比原始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了一半
6.某动物的精子细胞中有染色体16条,则在该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四分体、染色体单体、DNA分子数目分别是 ( )
A.32、16、64、64 B..32、8、32、64 C.16、8、32、32 D.16、0、32、32
7.人的正常色觉(B)对色盲(b)显性,为伴性遗传;褐眼(A)对蓝眼(a)
显性,为常染色体遗传。有一个蓝眼色觉正常的女子与一个褐眼色觉正常的男子婚配,生了一个蓝眼色盲的男孩则他们再生一个这样孩子的可能性是 ( )
A.1/2 B.1/4 C.1/8 D.1/16
8.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全部位于染色体上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基因 D.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
9.抗维生素D佝楼病是一种显性伴性遗传病,其基因在X染色体上,这种遗传病人在人群
中总是
A.男性多于女性 B.女性多于男性 C.男女发病机会相同 D.没有一定规律
10.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然后用这种噬菌体去侵染大肠杆菌,
则新形成的第一代噬菌体中( )
A.含32P和35S B.不含32P和35S C.含32P,不含35S D.含35S,不含32P
11.下列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中,连接正确的是( )
12.DNA的一个单链中A+G/T+C=0.4,上述比例在其互补单链和整个DNA分子中分别是( )
A.0.4和0.6 B.2.5和1.0 C.0.4和0.4 D.0.6和1.0
13.某双链DNA分子共有含氮碱基1400个,其中一条单链上的(A+T)∶(C+G)=2∶5,
则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共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是( )
A.400个 B.600个 C.1200个 D.1600个
14“DNA指纹技术”在刑事侦破、亲子鉴定等方面作用巨大,这主要是根据DNA具有( )
A.稳定性 B.特异性 C.多样性 D.可变性
15. 1968年,在几篇新闻报道中描述了一个惊人的发现,有2%—4%的精神病患者的性染色体
组成为XYY。XYY综合症患者有暴力倾向,有反社会行为,有人称多出的这条Y染色体为“犯
罪染色体”。下列关于XYY综合症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患者为男性,是由母方减数分裂产生异常卵细胞所致
B.患者为男性,是由父方减数分裂产生异常精子所致
C.患者为女性,是由母方减数分裂产生异常卵细胞所致
D.患者为女性,是由父方减数分裂产生异常精子所致
16.如图所示为四个遗传系谱图,则下列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肯定不是红绿色盲遗传的家系是甲、丙、丁
B.家系乙中患病男孩的父亲一定是该病基因携带者
C.四图都可能表示白化病遗传的家系
D.家系丁中这对夫妇若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几率是1/4
17.若基因中部的某个碱基被其它碱基替换,可能的后果不包括 ( )
A.其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不变
B.翻译过程在替换位置终止
C.翻译过程中,替换处的氨基酸种类发生改变
D.翻译过程中,替换处后面的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
18.下列四个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是 ( )
19.基因的自由组合可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是( )
A.产生了新的基因 B.改变了基因的结构
C.产生了新的基因型 D.改变了基因的数量
20. 用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小麦与矮秆(d)易染锈病(t)小麦培育矮秆抗锈病
小麦新品种的方法如下,高秆抗锈病×矮秆易染锈病F1雄配子幼苗
选出符合生产要求品种。下列有关此育种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①的作用原理为染色体变异
B.③必须经过受精作用
C.④必须使用生长素处理幼苗
D.此育种方法可选出符合生产要求的品种占1/4
21.下列关于遗传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遗传信息的传递遵循中心法则
B.DNA中的遗传信息是通过转录传递给mRNA的
C.DNA中的遗传信息可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D.DNA病毒中没有RNA,其遗传信息的传递不遵循中心法则
22. 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其中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的变异是 ( )
A.染色体不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C.染色体复制时受诱变因素影响,导致基因突变
D.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23.有关“低温诱导大蒜根尖细胞染色体加倍”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 ( )
A.可能出现三倍体细胞
B.多倍体细胞形成的比例常达100%
C.多倍体细胞形成过程无完整的细胞周期
D.多倍体形成过程增加了非同源染色体重组的机会
24.已知某物种的一条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A、B、C、D、E五个基因,下面列出的若干种变化中,未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化的是( )
A B C D
25.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DNA连接酶的作用是将两个黏性末端的碱基连接起来
B.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受体细胞即发生基因突变
C.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的过程发生在细胞外
D.常使用的运载体有大肠杆菌、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等
二、 非选择题(共50分)
26.(每空2分,共14分)
下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某种雄性动物(假设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的三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请回答:
⑴图中甲细胞处于 期,此细胞含有 对同源染色体,含有 条姐妹染色
单体。
⑵图中乙细胞处于 期,有 个DNA分子,此时,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是 。
⑶图中丙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 。
27.(每空1分,共11分)
下图是某家族遗传系谱图。设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据查Ⅰ-1体内不含乙病的致病基因。
1
2
3
4
5
6
7
8
9
10
Ⅰ
Ⅱ
?
正常男女
甲病男女
乙病男性
(1)控制遗传病甲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属 性基因;控制遗传病乙的基
因位于 染色体上,属 性基因。
(2)Ⅰ-1的基因型是 ,Ⅰ-2能产生
种卵细胞,含ab的卵细胞所占的比
例为 。
(3)从理论上分析,若Ⅰ-1和Ⅰ-2再生女孩,可能有 种基因型, 种表现型。
(4)Ⅱ-7和Ⅱ-8婚配,他们生一个患甲病孩子的几率是 。
(5)若Ⅱ-7和Ⅱ-8生了一个同时患两种病的孩子,那么他们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几率是 。
28.(每空1分,共7分)
图二
仔细阅读图一和图二,请据图回答问题。
5
6
7
8
T
C
G
A
①
②
③
④
⑨
图一
(1)写出图一中下列编号所代表的中文名称:
④ ;⑨ 。
(2)图二所示过程叫 。此过程必须遵循 原则。
(3)若用32P标记的1个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在释放出来的300个子代噬菌体中,含
有32P的噬菌体占总数的 。
(4)假如图二中的亲代DNA分子含有1000个碱基对,将这个DNA分子放在用32P标记的脱氧核苷
酸的培养液中让其复制一次,则新形成的DNA的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增加了 。
(5)图二中的亲代DNA分子,在复制时,一条链上的G变成了C,则DNA经过n次复制后,发生
差错的DNA占 。
A.1/2 B.1/2n-1 C.1/2n D.1/2n+1
29.(每空1分,共7分)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已知高秆(D)对矮秆(d)是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是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现有纯合的水稻品种甲(DDRR)和乙(ddrr)。请分析回答:
(1)在图A所示杂交过程中,植株甲所结的种子中储藏营养物质的细胞基因型为 ,播
种这些种子,长出的植株将会产生基因型为 的花粉,将这些花粉进行离体培养,获
得幼苗后再用 试剂处理,所得全部植株中能稳定遗传并符合生产要求的个体理
论上占 ,此育种方法与杂交育种相比优点是 。
(2)若将图A中F1与另一水稻品种丙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如图B所示,由此判断丙的基因型
是 。
(3)运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培育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时,按照图A程序得到F2后,应通过
的方式来逐代淘汰不符合生产要求的个体。
30.(每空1分,共11分)
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对象,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及密度梯度离心方法进行了DNA复制方式的探索实验,实验内容及结果见下表。
组别
1组
2组
3组
4组
培养液中唯一氮源
繁殖代数
多代
多代
一代
两代
培养产物
A
B
B的子I代
B的子II代
操作
提取DNA并离心
离心结果
仅为轻带(/ )
仅为重带(/ )
仅为中带(/)
1/2轻带
(/ )
1/2中带
(/)
请分析并回答:
(1)要得到DNA中的N全部被放射性标记的大肠杆菌B,必须经过多代培养,且培养液中的
__________是唯一氮源。
(2)综合分析本实验的DNA离心结果,第_________组结果对得到的结论起到了关键作用,但需把
它与第__________组和第___________组的结果进行比较,才能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
_________。
(3)分析讨论:
①若子I代DNA的离心结果为“轻”和“重”两条密度带,则“重带”DNA来自于________
据此可判断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不是___________复制。
②若将子I代DNA双链分开后再离心,其结果是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
判断DNA的复制方式。
③若在同等条件下将子II代继续培养,子n代DNA离心的结果是:密度带的数量和位置
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变化,放射性强度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_带。
④若某次实验的结果中,子I代DNA的“中带”比以往实验结果的“中带”略宽,可能的原
因是新合成的DNA单链中的N尚有少部分为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5DDACD 6-10ACBBC 11-15CBBBB 16-20ADACD 21-25DBCDC
26.(每空2分,共14分)
(1)有丝分裂中 4 0(2)减数第一次分裂后 8 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3)精细胞
27.(每空1分,共11分)
(1)常 隐 X 隐(2)AaXBY 4 1/4 (3)6 2 (4)1/3 (5)1/8
28.(每空1分,共7分)
(1)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氢键 (2)DNA分子的复制 碱基互补配对
(3)1/150 (4)1000 (5)A
29.(每空1分,共7分)
(1)DdRr DR、Dr、dR、dr 秋水仙素 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2)Ddrr (3)多代自交(“连续自交”)
30.(每空1分,共11分)
(1) (2)3;1;2 (后面两空可颠倒) 半保留复制 (3)①B 半保留 ②不能 ③没有;轻 ④15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