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2.50 KB
- 2021-04-18 发布
湛江一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大考”
高 二 级 物理科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10分 命题教师:卢菊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第1题图
1.如图所示,带箭头的实线表示电场线,、两点的电场强度分别为、,电势分别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第2题图
2.图中虚线是某电场中的一簇等势线.两个带电粒子从点均沿等势线的切线方向射入电场,粒子运动的部分轨迹如图中实验所示.若粒子仅受电场力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粒子的电性相同
B.点的电势高于点的电势
C.粒子从运动到的过程中,电势能增大
D.粒子从运动到的过程中,动能增大
第3题图
3. 如图,两平行的带电金属板水平放置。若在两板中间a点从静止释放一带电微粒,微粒恰好保持静止状态。现将两板绕过a点的轴(垂直于纸面)逆时针旋转45°,再由a点从静止释放一同样的微粒,该微粒将( )
A.保持静止状态 B.向左上方做匀加速运动
C.向正下方做匀加速运动 D.向左下方做匀加速运动
4.如图所示,一个电荷量为的点电荷甲,固定在绝缘水平面上的点.另一个电荷量为、质量为的点电荷乙,从点以初速度沿它们的连线向甲运动,运动到点时速度为,且为运动过程中速度的最小值.已知点电荷乙受到的阻力大小恒为,间距离为,静电力常量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电荷乙从点向甲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逐渐增大
B.点电荷乙从点向甲运动的过程中,其电势能先增大再减小
第4题图
C.OB间的距离为
D.在点电荷甲形成的电场中,间电势差
第5题图
5.用控制变量法,可以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如图).设两极板正对面积为,极板间的距离为,静电计指针偏角为.实验中,极板所带电荷量不变,若( )
A.保持不变,增大,则变大
B.保持不变,减小,则不变
C.保持不变,减小,则变小
D.保持、不变,在两板间插入电介质,则变大
第6题图
6.取一对用绝缘支柱支撑的金属导体和,使它们的彼此接触.起初它们不带电,贴在、下面的金属箔是闭合的.现在把带正电荷的球移近导体,可以看到、上的金属箔都张开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内部的场强比内部的场强大
B.、内部的场强均为零
C.左端的电势比右端的电势低
D.左端的电势比右端的电势高
第7题图
7.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R.A.Millikan)于20世纪初进行了多次实验,比较准确的测定了电子的电荷量,其实验原理可以简化为如下模型:两个相距为的平行金属板A、B水平放置,两板接有可调电源.从A板上的小孔进入两板间的油滴因摩擦而带有一定的电荷量,将两板间的电势差调节到U时,带电油滴恰好悬浮在两板间;然后撤去电场,油滴开始下落,由于空气阻力,下落的油滴很快达到匀速下落状态,通过显微镜观测这个速度的大小为,已知这个速度与油滴的质量成正比,比例系数为,重力加速度为.则计算油滴带电荷量的表达式为( )
A. B.
C. D.
8.电场中有a、b两点,a点电势为4V,带电量为C的负离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J,则 ( )
A.b点电势是2V B.a、b两点中,b点电势较高
C.此电荷的电势能增加 D.该电荷速度一定减小
二、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不全的得2
分,有选错或者不答的得0分.)
9.如图所示,A、B、C、D为匀强电场中相邻的等差等势面,一个电子垂直经过等势面D时的动能为20 eV,经过等势面C时的电势能为-10 eV,到达等势面B时的速度恰好为零,已知相邻等势面间的距离为5 cm,不计电子的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第9题图
A. C等势面的电势为10 V
B.匀强电场的场强为200 V/m
C.电子再次经过D等势面时,动能为10 eV
D.电子的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10.如图甲所示,两平行正对的金属板A、B间加有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一重力可忽略不计的带正电粒子被固定在两板的正中间P处.若在t0时刻释放该粒子,粒子会时而向A板运动,时而向B板运动,并最终打在B板上.则t0可能属于的时间段是( )
第10题图甲
第10题图乙
A.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