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5.79 KB
- 2021-04-18 发布
全*品*高*考*网, 用后离不了!
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8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世界某大陆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地理事物位于该大陆上的是:( )
A 维多利亚湖 B 大自流盆地 C 五大淡水湖 D 潘帕斯草原
2.下列地理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③处所在地形区易出现寒潮、飓风等灾害性天气
B.②处是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形成的
C.①处受寒流影响,形成热带荒漠带
D.④处南部有世界最大淡水湖群
【答案】
1.C
2.A
【解析】
【考点定位】美国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读下面“经纬简示图”,其中X地位于大陆东海岸,Y地在大陆西海岸,XY之间是海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3.X—Y线位于
A、北半球亚欧大陆两岸 B、南半球大西洋两岸
C、北半球太平洋两岸 D、南半球印度洋两岸
4.下列四项中属于Y地所在国的是
A、富士山 B、大分水岭 C、安第斯山 D、“硅谷”
【答案】
3.C
4.D
【解析】
【考点定位】世界主要地理事物分布
下图所示为世界四条著名大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5.上述河流的河口地区,进入新的一天的时间顺序,由早到晚,正确的是 ( )
A.①②④③ B.②①③④ C.④③②① D.③①②④
6.下面关于四条河流的正确叙述是 ( )
A.①、③河流三角洲地区,夏季降水较多的是①河流
B.①、④河流注入海洋的海水盐度较高的是④河流
C.②、③河流流经地区,平均海拔较高的是②河流
D.③、④河流流域内,森林覆盖率较高的是③河流
【答案】
5.A
6.C
【解析】
试题分析:
5.根据各大河河口大致经度判断,最东的是①为尼罗河,②刚果河,④为亚马逊河,③为密西西比河,经度最西。结合东经度比西经度时间早,那么尼罗河河口先进入新的一天,接着是刚果河河口,然后是亚马孙河口,最后是密西西比河河口,故选A。
6.①尼罗河三角洲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少雨,降水少;③密西西比河的三角洲属于亚
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降水较多,A错。①注入地中海,海域封闭,盐度较高;④河流注入大西洋,海水盐度较低,B错。②刚果河起源东非高原,流经盆地,③密西西比河主要流经中央大平原,两河流的平均海拔较高的是刚果河,C对。③密西西比河降水较④亚马孙河少,所以植被覆盖率较低,D错。故选C。
【考点定位】世界主要河流的概况
当地区时1月12日下午1时50分左右,一颗名为“深度撞击号”的太空探测器从卡拉维尔角空军航空站成功升空发射。读“卡拉维尔角的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7.“深度撞击号”太空探测器成功升空发射时,北京时间约为( )
A.12日14时50分 B.13日2时50分
C.12日0时50分 D.11日12时50分
8.“深度撞击号”太空探测器成功升空发射时,下列现象中可能出现的是( )
A.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
B.图中E河正值一年中的丰水期
C.澳大利亚正值太阳辐射最少的季节
D.地球的公转速度接近一年中的最大值
9.卡拉维尔角位于图示国家的 ( )
A.东南部,墨西哥湾沿岸 B.东南部,大西洋沿岸
C.西南部,太平洋沿岸 D.西北部,加勒比海沿岸
【答案】
7.B
8.D
9.B
【解析】
【考点定位】区时计算、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名师点睛】区时的计算:
第一步:如果已知该地经度,求时区数。该地所在时区数=该地经度÷15°(余数若小于7.5,则直接舍去;余数若大于7.5,则在结果上加一个时区)。
第二步:求时差,即求时间间隔,每相隔一个时区,时间相差一小时。
第三步:求区时。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1小时
注:①“+、-”号的选取同地方时的运算。②若求出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去24小时,日期加一天;若所求时间为负值,则加上24小时,日期减一天。
下图为45°N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 424米,距海约180千米。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0.该区域位于
A.亚欧大陆太平洋沿岸地区 B.亚欧大陆大西洋沿岸地区[来源:ZXXK]
C.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地区 D.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
11.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大气环流 B.地形 C.纬度位置 D.洋流
12.该区域中山脉西坡山麓的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 B.常绿硬叶林 C.针阔叶混交林 D.草原
【答案】
10.D
11.B
12.C
【解析】
【考点定位】美国西海岸气候成因及自然带
下图是世界某大陆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3.该大陆内部气温年较差大的主要原因是
A.①地沿岸为寒流,降温减湿
B.②气候干旱,大陆性强
C.③地形区南北纵贯,冬夏气流畅通无阻
D.④东部沿岸为暖流,增温增湿
14.关于北美气候的正确分析是
①北美三面临海,气候湿润,海洋性显著
②西部高大的山脉,阻挡着大西洋水汽的进入,使北美降水稀少
③中部大平原南北贯通,有利于冷、暖气流经过,造成夏季温差大
④北美的降水由东部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13.C
14.C
【解析】
【考点定位】北美气候的分布及成因
读图,回答15题。
15.有关图中两山脉附近地区自然地理要素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山脉都处于板块碰撞地带
B.甲地山脉西坡降水量大于东坡,乙地山脉东坡降水量大于西坡
C.甲、乙两山脉的西侧都有地中海气候分布
D.甲、乙两山脉以东的河流汛期均出现在5~10月
【答案】B
【解析】
【考点定位】非地带性气候
【名师点睛】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南段气候成因:
(1)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处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充沛,在30°S-40°S之间形成地中海气候;40°S以南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2)安第斯山脉南段,东侧地处西风带背风坡,降水少,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s来s源:全s品s高s考s网s】
人们在选择工作及居住地时多受就业机会、治安、文化生活、自然环境等影响。下图是针对美国大学生的居住及工作地选择趋向抽样调查结果所绘制的“偏好指数”空间分布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6.卯区成为“偏好指数”偏低的区域,最主要是受制于下列哪个因素 ( )
A.气候干冷,经济以农牧业为主 B.地震频繁,地质构造不稳定
C.污染严重,工资水平低 D.单位面积土地价格高,居住条件差
17.酉和亥、午、丑和寅是美国三大城市带所在地,三大城市带形成的共同区位因素是( )
A.资源丰富 B.地形平坦 C.气候炎热干燥 D.海运便利
【答案】
16.A
17.B
【解析】
试题分析:
16.根据卯区的相对位置判断,位于美国北部山区,纬度较高,气候干冷,以山地畜牧业为主,A对。该区位于美洲板块内部,地壳稳定,少地震,B错。该区域开发历史短,人口较少,污染较轻,C错;该区经济比较落后,土地价格较低;城市化水平较低,就业机会较少,D错。故选A。
17.酉和亥、午、丑和寅为美国五大湖沿岸,东部沿海和西海岸经济区,西海岸资源缺乏,夏季气候炎热干旱,AC错。西海岸与东部沿海位于沿海低地,地势平坦,利于城市聚集。五大湖沿岸,湖泊运输便利,但海运缺乏,D错。故选B。
【考点定位】城市形成区位因素
【名师点睛】城市区位因素分析方法
如图为美国本土农业灌溉抽水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8.甲处灌溉抽水量最大的季节是
A.春 B.夏 C.秋 D.冬
19.乙处冬春季节降水较多的原因可能是
A.受反气旋控制 B.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C.受西风影响 D.地形抬升作用
【答案】
18.B
19.D
【解析】
试题分析:
18.根据海陆位置判断,甲地位于美国西海岸南部,属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降水少,但夏季农作物需水量大,所以抽水量最大。故选B。
19.乙地位于密西西比河东岸支流上,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夏秋降水少,冬春降水多。由于东部阿巴拉契亚山阻挡,该区位于夏季风背风坡,降水少;但位于冬季风迎风坡,地形抬升,形成降水较多;另外,冬季北面冷气流,与南部墨西哥湾暖湿气流相遇,形成锋面降水,故冬春季降水多。故选D。
【考点定位】美国气候分布、特征及成因
【名师点睛】田纳西河流域的降水特征成因:
(1)该流域位于阿巴拉契亚山地西坡,夏季时属于海洋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
(2)该流域属于中央大平原的南部,纬度较低,冬季风直接南下,与来自墨西哥湾的暖湿气流相会,产生大雨、暴雨 ;且该流域位于冬季风迎风坡,冷气流经五大湖加湿,地形抬升形成降水。
中央谷地位于海岸山脉和内华达山脉(海拔1 800~3 000米)之间(如右图),原为印第安人的聚居地,1848年归属美国。持续7年的淘金热使该地人口急增,城市迅速发展。1849年以后,中央谷地农牧业迅速发展,建成灌溉网。1869年横贯美国大陆的铁路通车,将本地区与全国其他地区连接起来,中央谷地渐渐成为美国重要的水果、蔬菜、牛奶、蛋、肉产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20.1849年以后,中央谷地农牧业迅速发展,建成灌溉网,其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A.深层地下水 B.山区河流水
C.淡化的海水 D.谷地自流井水
21.中央谷地1848年以前以粗放的游牧业为主,现在为美国重要的水果、蔬菜、牛奶、蛋、肉产区,其主要原因为
A.灌溉系统的建立 B.土壤的改良
C.该区人口与城市的发展 D.横贯美国大陆的铁路通车
22.洛杉矶所在地区
A.终年受西风控制 B.城市四季如春
C.植被叶质坚硬、叶面有蜡质 D.终年高温多雨
【答案】
20.B
21.D
22.C
【解析】
【考点定位】农业区位因素变化、地中海气候的分布及特征
【名师点睛】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条件在不断变化中,其主要是通过对地形、光热、土壤的改造或对市场、交通等因素的影响,间接影响农业发展。具体分析如下所示:
读密西西比河流域水系图,完成下列问题。
23.下列关于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
B.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地势特点是由东、西、北向中部缓斜
C.河流注入大西洋
D.干流易出现凌汛现象
24.下列关于密西西比河水文水系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其水系呈不对称的树枝状 B.西岸支流比东岸多而长
C.西岸支流流量大,东岸支流流量小 D.中、下游遇特大洪水容易泛滥成灾
【答案】
23.D
24.C
【解析】
试题分析:
23.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流程最长、流域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注入墨西哥湾(大西洋),AC对。根据密西西比河流域水系图判断,该流域西部、北部和东部支流较多,说明东西北面地势较高,中部地势低,B对;干流从北向南流,且由纬度高流向纬度低的地区,不会出现凌汛,D错。故选D。
24.根据密西西比河水系图判断,水系呈东西不对称的树枝状,A对;流域内,西岸支流起源落基山脉,多且长,东岸支流起源阿巴拉契亚山,少且短,B对。由于流域西部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水量较少;东部支流流经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多,水量大,C错。流域中下游地区,地势平坦,水量大,雨季容易泛滥成灾,D对。故选C。
【考点定位】密西西比河水文水系特征
读“美国战略石油储备分布图”,回答25题。
25.影响该地区石油储备基地建设的最主要自然灾害是
A.飓风 B.泥石流 C.寒潮 D.干旱
【答案】A
【解析】
【考点定位】美国南部主要的自然灾害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0分)
(共3道大题,请全部做在试卷上)
26.甲、乙两图为世界主要海湾的地理简图,读图回答:
(1)甲图是 (海湾),其东面有 海峡;
乙图是 (海湾),其东南面是 群岛。
(2)两个海湾纬度位置相似,但气候相差很大。甲图所示海湾沿岸地区气候终年炎热干燥,主要受到 气压带和
风带的影响。乙图所示海湾沿岸地区降水较多,图中A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
(3)若有货轮从甲海湾驶往乙海湾,比较便捷的航线经过的主要海洋、海峡、运河依次是
、 、 、 、
、 。
【答案】
(1)波斯湾 霍尔木兹海峡 墨西哥湾 西印度群岛
(2)副热带高气压带 信风带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3)霍尔木兹海峡 印度洋 红海 苏伊士运河 地中海 直布罗陀海峡 大西洋
【解析】
【考点定位】世界主要海峡、海湾分布;气候类型分布、特征及成因;最短航线的选取
27.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气候类型名称:A 气候,B 气候。
(2)北美西部海岸与欧洲西部海岸相比 , 自北向南依次相同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 气候和 气候。不同的气候类型是
(3)图中①表示 气流,来自 洋,全年在其影响下形成 气候。为什么这种气候只局限在沿海地区?
(4)③④两种气流为什么能在北美中部长驱直入?
【答案】
(1)温带大陆性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
(2)极地 温带海洋性 地中海 北美还有热带沙漠气候
(3)温和湿润的西风 太平 温带海洋性 受海岸山脉阻挡,气流不能深入内陆。
(4)北美中部平原北起北冰洋,南到墨西哥湾,冬季寒流可长驱南下,夏季暖湿气流也可深入到大陆北部。
【解析】
【考点定位】北美洲的地理环境特征
【名师点睛】北美三大地形区对气候的影响:
(1)西部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
①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位于北美大陆的西部,阻挡了湿润的太平洋西风气流深入内地,使大陆西部的气候类型如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等仅分布在西部沿海的狭长地带。
②部分海拔较高的山地形成高山气候,落基山和海岸山脉之间的高原、盆地降水稀少,成为半干旱地区。
(2)中部宽广的中央大平原
中部大平原贯通南北,是冬、夏冷暖气流的通道。①冬季,极地冷气流从北冰洋长驱直达墨西哥湾,形成寒潮等天气,对交通和南方农作物造成灾害,墨西哥湾的暖气流偶尔进入内陆,带来短期反常的温暖天气。②夏季,墨西哥湾暖湿气流北上,使本区中部和东部普遍暖热。
(3)东部古老的高原山地
低缓的山地,对大西洋湿润气流阻挡作用不显著,降水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由于本区海陆面积对比不如亚洲东部强,因而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产生的季风势力不强,加上阿巴拉契亚山脉的阻挡,夏季风只能影响北美的东南部地区,形成了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而且分布范围不广。
28.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表格为图中甲、乙两城市的气候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月份
甲
乙
气温
(℃)
降水
(mm)
气温
(℃)
降水
(mm)
1
-6.7
45.6
-12.4
90.0
4
6.0
64.0
3.3
75.5
7
20.5
76.6
19.1
118.5
10
8.9
63.0
6.5
96.0
(1)圣劳伦斯河是世界上水位最稳定的河流之一,说明其原因。比较①、②河段水文特征的差异。
(2)简述“雪带”(降雪量明显多于周边地区)分布的特点,并解释原因。
【答案】
(1)流域内降水的季节变化小,五大湖的调节作用明显。①河段较②河段流速快、流量小,冰期短。
(2)分布在湖的东、南岸。五大湖地区冬季多西风和西北风;冷空气经过湖面时,增温增湿;经过湖面后,暖空气上升,水汽凝结形成降雪,出现雪带。
【解析】
试题分析:
(2)考查降水的分布及成因。根据图示,雪带主要分布在五大湖的南部和东部。解析雪带分布成因时从降水的形成条件出发,北美洲冬季气流从北冰洋南下,多西风和西北风;冷气流经过五大湖加湿,带来暖湿水汽,经抬升降温形成降雪,在湖泊的东部和南部出现雪带。
【考点定位】河流水文特征、降水的分布及成因
【名师点睛】河流水文特征要素及影响因素:
水文特征要素
特征描述
影响因素
应用
水位
水位变化大或小
决定于河流补给类型:分布在湿润地区,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分布在干旱地区,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
会比较两条河流水文特征或某一特征的差异,并说出原因
流量
流量大或小
①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看降水量多少
②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
含沙量
含沙量大或小
决定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
结冰期
有或无,长或短
最冷月均温>0 ℃,无结冰期;最冷月均温<0 ℃,有结冰期
凌汛
有或无
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有结冰期;②发生在低纬流向高纬的河段
特别提醒:河流水系一般是针对集水河道的结构而言的,它包括发源地、流向、注入地、流程、流域、支流及分布、河道的宽窄、弯曲、深浅以及落差等要素,水系特征和地形、水源的关系较为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