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5.00 KB
- 2021-04-18 发布
广西田阳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其中第1题~第4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5题~第8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 下列关于原子核式结构理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原子的中心有原子核,包括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
B. 原子的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中
C. 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
D. 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绕着核做圆周运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A.原子的中心有原子核,包括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选项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原子的正电荷集中在原子核上,选项B错误,符合题意;
C.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选项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绕着核做圆周运动,选项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和三种射线中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
B. 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后,核外电子的动能减小
C. 衰变成要经过6次衰变和8次衰变
D. 钍的半衰期24天,10个钍原子核经过120天后一定还剩2个未发生衰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A.和三种射线中射线的电离本领最强,穿透能力最弱,选项A错误;
B.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后,核外电子的轨道半径减小,根据
可知动能变大,选项B错误;
C.设衰变成要经过y次衰变和x次衰变,则238-206=4x;92-2x+y=82,解得x=8,y=6,选项C正确;
D.半衰期是大量原子核衰变的统计规律,对少量的原子核衰变不适用,选项D错误。
故选C。
3. 如图,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1:n2=2:1,V和A均为理想电表,灯泡电阻R1=端电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流频率为100Hz B. V的读数为24V
C. A的读数为0.5A D. 变压器输入功率为6W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题意知,所以有
解得电流频率为,故A错误;
B.由AB端电压的表达式可知输入端电压的有效值为
由电压与匝数比的关系得
所以
即电压表的示数为,故B错误;
C.由选项B分析可知灯泡两端电压为6V,由欧姆定律得电流表的示数为
故C错误;
D.理想变压器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可知
故D正确。
故选D。
4. 如图为氢原子能级图,5种金属的逸出功如下表
大量处在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产生多种不同频率的光.现将其中频率最大的光,分别照射在以上5种金属的表面.则在这五种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中,最大的动能约为
A. 7.77 eV B. 10.61 eV C. 11.46 eV D. 12.75 eV
【答案】B
【解析】
【详解】在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从n=4跃迁到n=1的能级时,产生的光的频率最大,即
根据光电效应方程
EKm=hv-W0
得,从4能级到1能级跃迁发出的光子照射金属铯产生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为:
12.75-2.14=10.61eV
故选B。
5. 边长为a的N匝正方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感线且与线圈在同一平面内的对称轴匀速转动,转速为n,线圈所围面积内的磁通量Φ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图象中为已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时刻线圈中感应电动势最大
B. 时刻线圈中感应电流为零
C. 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D. 线圈中瞬时感应电动势的表达式为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数学知识可知:磁通量-时间图象斜率等于磁通量的变化率,其大小决定了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当线圈的磁通量最大时,线圈经过中性面,电流方向发生改变.
【详解】t1时刻通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而磁通量的变化率等于零,故感应电动势为零,故A错误;t2时刻磁通量为零,线圈与磁场平行,磁通量变化率最大,线圈中感应电流为最大值,故B错误;磁通量与线圈匝数无关,所以磁感应强度,故C错误;角速度为:ω=2nπ,最大感应电动势为:Em=NBSω=N××a2×2nπ=2Nπφ0n;所以线圈中瞬时感应电动势的表达式为:e=2Nπφ0ncos2πnt,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关键抓住感应电动势与磁通量是互余关系,即磁通量最大,感应电动势最小;而磁通量最小,感应电动势最大.
6. 电阻R、电容C与一线圈连成闭合回路,条形磁铁静止于线圈的正上方,N极朝上,如图所示,现使磁铁由静止开始下落,在N极接近线圈上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流过R的电流方向是a到b B. 电容器的下极板带正电
C. 磁铁下落过程中,加速度保持不变 D. 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不断增大
【答案】BD
【解析】
试题分析:在N极接近线圈上端的过程中,线圈中向下的磁通量在变大,所以D项正确;根据楞次定律可以得出,感应电流方向为逆时针(俯视图),流过R的电流方向是b到a,A项错误;线圈的下部相当于电源的正极,电容器的下极板带正电,所以B项正确;磁铁下落过程中,重力不变,线圈对磁铁的作用力变化,所以合力变化,加速度变化,所以C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了楞次定律
7. (古时有“守株待兔”的寓言.假设兔子的质量约为2 kg,以15 m/s的速度奔跑,撞树后反弹的速度为1 m/s,取兔子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则 ( )
A. 兔子撞树前的动量大小为30 kg·m/s
B. 兔子撞树过程中的动量变化量为32 kg·m/s
C. 兔子撞树过程中的动量变化的方向与兔子撞树前的速度方向相同
D. 兔子受到撞击力的冲量大小为32 N·s
【答案】AD
【解析】
【详解】兔子撞树前的动量大小为:P1=mv1=2×15kg∙m/s=30 kg·m/s,选项A正确;设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由题意可知,兔子撞树过程中的动量变化量为:,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选项BC错误;
则由动量定理可知:I=∆P=-32N•s;选项D正确;故选AD.
8. 如图所示是光电管的原理图,已知当有波长为λ0
的光照射到阴极K上时,电路中有光电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换用波长为λ1(λ1<λ0)的光照射阴极K时,电路中一定有光电流
B. 若换用波长为λ2(λ2>λ0)的光照射阴极K时,电路中一定有光电流
C. 增加电路中电源两极电压,电路中光电流不一定增大
D. 若将电源极性反接,电路中可能还有光电流产生
【答案】ACD
【解析】
【详解】A.波长为λ1(λ1<λ0)的光的频率一定大于极限频率,电路中一定有光电流,故A正确;
B.波长为λ2(λ2>λ0)的光的频率有可能小于极限频率,电路中可能没有光电流,故B错误;
C.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当达到饱和光电流时,即使电压增加,光电流也不再增加,故C正确;
D.将电路中电源的极性反接,仍可能有动能较大的光电子到达A极板形成光电流,故D正确;
故选AC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2分)
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9题~第1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13题~第1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
9. 防疫停课期间,小刚在家用搪瓷碗、适量温水、植物油,酒精、细石膏粉、坐标纸、彩笔等估测分子的大小,他将0.1mL的植物油溶于酒精,制成250mL的植物油酒精溶液,用注射器测得1.0mL上述溶液有100滴,现取一滴该溶液滴入水面中上,将油膜形状画在边长为1.0cm的方格纸,算出完整的方格有67个,大于半格的有14个,小于半格的有19个。则:
(1)让植物油尽可能地在水面上散开,则形成的油膜可视为单分子油膜,这层油膜的厚度可视为植物油分子的__。
(2)利用上述具休操作中的有关数据可知一滴植物油酒精溶液含植物油为__m3,求得的油膜分子直径为__m(结果均取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 (1). 大小(直径) (2).
【解析】
【详解】(1)[1]这种估测方法是将每个分子视为球体,让油酸尽可能在水面散开,形成油膜可视为单分子油膜,这层油膜的厚度可视为油酸分子的直径;
(2)[2][3]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含纯油酸体积为
据题意:完整的方格有67个,大于半格的有14个,小于半格的有19个,根据大于半格算一个计算,超过半格的方格个数为:n=67+14=81,则油膜面积为
S=81×1cm×1cm=81cm2=8.1×10-3 m3
油酸在水面上形成单分子油膜,则油膜分子直径为
10. 为了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某同学采用了伏安法,现备有下列器材:
A.被测干电池一节
B.电流表1:量程为0~0.6A,内阻r=0.3Ω
C.电流表2:量程为0~0.6A,内阻约为0.1Ω
D.电压表1:量程为0~3V,内阻未知
E.电压表2:量程为0~15V,内阻未知
F.滑动变阻器1:0~1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2A
G.滑动变阻器2:0~10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A
H.开关、导线若干
在用伏安法测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由于电流表和电压表内阻的影响,测量结果存在系统误差;在现有器材的条件下,要尽可能准确地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1)在上述器材中请选择适当的器材;电流表__电压表__(选填仪器前的字母代号)。
(2)实验电路图应选择上图中的__(选填“甲”或“乙”)。
(3)根据实验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得到了如图丙所示的U﹣I图象,则干电池的电动势E=__V,内阻r'=__Ω。
【答案】 (1). B D (2). 甲 (3). 1.5 0.7
【解析】
【详解】(1)[1][2]因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则为了读数准确,电流表选择量程0~0.6A,内阻已知的B;电压表选择量程0~3V的D;
(2)[3]电流表内阻已知,电流表可以采用外接法,故选择甲电路;
(3)[4][5]由U-I图可知,电源的电动势为:E=1.5V;
内电阻为
11. 如图所示,长木板A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2kg的另一物体B以水平速度v0=3m/s滑上原来静止的长木板A的表面,由于A、B间存在摩擦,之后A、B速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求:
(1)A的质量M;
(2)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3)木板A的最小长度。
【答案】(1)4kg;(2)6J;(3)1.5m
【解析】
【详解】(1)由图示图象可知,木板获得的速度为
A、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以B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得
解得
(2)系统损失机械能为
(3)根据“面积”之差可得木板A的最小长度
12. 如图所示,MN、PQ是两根足够长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导轨间距为d,导轨所在平面与水平面成θ角,M、P间接阻值为R的电阻.匀强磁场的方向与导轨所在平面垂直,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质量为m、阻值为r的金属棒放在两导轨上,在平行于导轨的拉力作用下,以速度v匀速向上运动.已知金属棒与导轨始终垂直并且保持良好接触,重力加速度为g.求:
(1)金属棒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
(2)通过电阻R电流I;
(3)拉力F的大小.
(4)在拉力作用下以速度v匀速向上运动足够长时间后,撤去拉力F,金属棒将继续向上运动后开始下滑,求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vm.
【答案】(1)Bdv (2) (3) (4)
【解析】
【详解】(1)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E=Bdv.
(2)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
(3)导体棒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F安-mgsin θ=0
因为F安=BId=
所以F=mgsin θ+
(4)金属杆从导轨上由静止滑下,经足够长时间后,速度达最大值vm,此后金属杆做匀速运动.金属杆受重力、导轨的支持力和安培力如图所示.
安培力
对金属杆列平衡方程式:mgsin θ=
则.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物理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物理—选修3—3】
13.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空中的小水滴呈球形是水的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B. 分子间作用力为零时,分子间的势能一定是零
C. 自然界一切过程能量都是守恒的,符合能量守恒定律的宏观过程都能自然发生
D. 布朗运动并不是分子的运动,但间接证明了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E.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压强不变,体积增大,分子平均动能增加
【答案】ADE
【解析】
【详解】A.空气的小雨滴呈球形是水的表面张力,使雨滴表面有收缩的趋势的结果,故A正确;
B.设分子平衡距离为r0,分子距离为r,当r>r0,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分子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大;当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