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 MB
- 2021-04-18 发布
- 1 -
第 1 讲 农业的区位选择
考纲考点 考题考情 命题规律
1.农业区域
因素及其变
化
2019·北京卷,36(3)
2019·全国Ⅱ卷,36
2018·海南卷,8~9
2016·全国Ⅰ卷,36(1)
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图文资料为背景,考查区
域农业生产状况与变化及农业生产的区位因
素。
2.农业地域
的形成
2017·全国Ⅲ卷,36(3)(4)
2015·重庆卷,6~7,9
以某区域农业分布示意图或区域地理环境特
征图文资料为背景,考查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
及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农业区位的两层含义
(1)绝对区位: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2)相对区位:农业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
2.两大类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水源、地形、土壤等。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政策、交通运输、科技等。
3.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和变化
(1)自然因素比较稳定,但可以改造。
(2)社会经济因素变化较快,影响很大。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
1.农业地域的概念和特征
(1)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等条件的综合作用
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2)特征: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
- 2 -
2.农业地域的典型代表案例——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
(1)分布:澳大利亚的东南部和西南部。
(2)生产特点:耕作业(种麦)和畜牧业(养羊)相结合。
(3)区位条件:①气候暖湿;②土壤肥沃;③地广人稀;④交通便利;⑤机械化程度高;⑥科技发
达;⑦市场广阔。
(4)三大突出优势
①土地交替使用——种麦、养羊和轮耕交替进行,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
②农事交替进行——种麦和养羊的忙季错开。
③比例市场决定——根据市场价格波动,调整种麦和养羊规模。
考点一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2018·海南卷,8~9)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利用温室无土栽培方式种植花卉、蔬菜,技术先进。
山东某蔬菜生产企业在荷兰投资兴建蔬菜生产基地,同样采用温室种植。据此回答(1)~(2)题:
(1)荷兰吸引山东蔬菜生产企业投资兴建蔬菜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
A.生产技术先进 B.交通运输便捷
C.自然条件优越 D.生产成本低廉
(2)山东蔬菜生产企业在荷兰兴建蔬菜生产基地的根本目的是( )
A.满足国内需求 B.拓展国际市场
C.提高研发水平 D.增强国际影响
思路点拨: 第(1)题,根据材料“利用温室无土栽培方式种植花卉、蔬菜,技术先进”分析,荷
兰的区位优势为生产技术先进,A 正确;与荷兰相比,山东生产成本更低,D 错误;荷兰纬度较山
东高,因此自然条件优越不符合事实,C 错误;我国山东省交通便利,因此在交通上荷兰无明显
优势,B 错误。第(2)题,在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中,市场因素最终决定农产品的类型和规模。中
国和荷兰相距遥远,产自荷兰的蔬菜用来满足我国市场需求,其运输和保鲜成本较高,但是可
以就近拓展欧洲市场,B 正确、A 错误。提高研发水平不是根本目的,到荷兰兴建蔬菜生产基地
不会增强国际影响,C、D 错误。
答案:(1)A (2)B
- 3 -
1.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自然因素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包括地形、气候、土壤、
水源等,自然条件决定某地区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分析时可依据其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去分
析,具体总结如下:
气候—光照、热量、水分、气温日较差影响农作物的种类、分布、耕作制度、品质,不同作物
对光照、热量、水分的条件要求不同
地形—坡度大于 25°一般不利于发展种植业;山地的垂直分异使不同高度上的作物不同
土壤—土壤的酸碱度、肥力、土层的厚度、土壤的质地影响农作物的种类和产量
水源—决定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业发展
(2)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在现代农业中,市场、交通、科技、政策等决定农业生产
的方式、水平和效率,所以社会经济条件和科技条件是决定性因素,分析如下:
市场—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
运输—提高农业生产的商品率,扩大农产品的销售范围,对园艺业、乳畜业等影响较大
政策—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
科技—培育良种,塑料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等
判断农业主导区位因素的方法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很多,但影响程度不同,往往有一种或几种占主导地位。判断某地主导区
位因素,要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看农业生产的类型:如城郊农业、观光农业、乳畜业等是面向市场的农业生产,主导因素为
市场。
(2)看作物种类及生长特性:不同的作物适宜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生长。例如,天然橡胶为热带
作物、苹果为暖温带作物、甜菜为中温带作物,它们的主导因素为气候(热量)。
(3)看农业生产特色:如沙漠地区的绿洲农业主导因素为水源、青藏高原的河谷农业主导因素
为热量、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主导因素为地形等。
- 4 -
(4)看优势条件或制约因素:如海南岛地处热带,热量资源丰富是突出优势,热量是其发展热带
经济作物的主导区位因素。
2.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思路
(1)从宏观角度(自然因素)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图的判读
首先根据经纬度位置及其他信息确定各地的气候特征;其次根据等高线图等信息,分析各地的
地形特征;最后结合各种作物的生长习性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2)从微观角度(社会经济因素)对小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图的判读
对局部地区进行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教师备用】(2019·北京卷,36 节选)中国与东南亚山水相连,人文相通,跨境合作不断深化。
读图,回答下题:
- 5 -
老挝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工业薄弱。近年来,该国优质玉米、香蕉、咖啡豆等农产品出口
量增加。分析老挝发展多种优质农产品的有利条件。
解析:此题需要注意设问的两个中心词为多种和优质,解答时围绕这两点来答就好。
答案: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山地垂直分异明显,环境污染小,农耕历史悠久。
(2019·四川成都高三质检)以色列南部某农业区内,在作物根部安装有特殊凹槽的塑料盆,
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1)~(3)题:
(1)在作物根部安装有特殊凹槽的塑料盆的主要目的是( )
A.对作物根部保温 B.收集露水和雨水
C.抑制杂草的生长 D.抑制风力侵蚀土壤
(2)塑料盆内不是平滑的,而是有许多凹槽,凹槽可以( )
A.防止高温膨胀变形
B.增加对阳光的有效反射
C.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D.增加底部空间,利于根部生长
- 6 -
(3)该地将农产品销往欧洲效益最佳的季节是( )
A.冬季 B.秋季
C.夏季 D.春季
解析:(1)B (2)C (3)A 第(1)题,以色列主要属于干热带地中海气候,南部区域则属半干燥
型气候,白天暖热,夜晚凉爽。在作物根部安装有特殊凹槽的塑料盆的主要目的是收集露水和
雨水,缓解缺水问题,B 对。没有形成密闭空间,不能对作物根部保温,A 错。覆盖在植物根部,
对抑制杂草的生长、抑制风力侵蚀土壤有一定作用,但不是主要目的,C、D 错。第(2)题,塑料
盆内不是平滑的,而是有许多凹槽,凹槽可以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加空气中水汽凝结成
露水的可能性,C 对。安装在作物根部,暴露在阳光下,目的不会是防止高温膨胀变形,A 错。凹
槽越多,越能减少对阳光的有效反射,B 错。位于地表,不能增加底部空间,D 错。第(3)题,欧洲
大部分地区纬度较高,热量不足,冬季作物不能生长。以色列纬度较低,冬季农产品长势好,该
地将农产品销往欧洲效益最佳的季节是冬季,A 对。春季、秋季、夏季区域间差异小,不是最佳
季节,B、C、D 错。
考点二 农业地域的形成
(2015·重庆卷,6~7,9)下图是某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该地区果树、蔬菜布局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A.地形平坦 B.气候适宜
C.邻近市场 D.资金雄厚
(2)与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农业地域类型类似的区域是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3)④区域大规模农业生产活动对当地原始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是( )
A.温室气体减少 B.森林覆盖率减小
- 7 -
C.入湖泥沙量降低 D.草原生产量降低
思路点拨: 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分析,果树、蔬菜主要分布在城市周围,因此其布局的主要
区位优势是邻近市场。第(2)题,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为混合农业,以种植小
麦和养羊为主。图中②区域农业主要以畜牧、种植玉米为主,为混合农业,与澳大利亚墨累达
令盆地的农业地域类型相似。第(3)题,④区域植被以森林为主,大规模发展畜牧业会破坏原始
自然环境,导致森林覆盖率减小。
答案:(1)C (2)B (3)B
1.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生产优势
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以小麦—牧羊混合生产为主,是现代混合农业的典范,其生产优势如
下所示:
2.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有利影响:合理的生产强度,可以使土地资源永续利用。如在缓坡修梯田,可以减少水土流
失。
(2)不利影响:不合理的农业生产强度,引起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不合理生产
方式,如过度放牧和垦殖,引起土地退化、沙化,不合理的灌溉(如大水漫灌)造成土壤盐碱化,
大量使用化肥,使土壤板结;广泛使用化肥、农药导致水和土壤受污染,进而降低农产品质量;
在地势起伏大的地区进行耕作,减弱了植被对水土的保持能力,导致水土流失,使地势更加崎
岖不平,如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表形态的形成;扩大耕地面积往往以开垦荒地、破坏植被为前
提,甚至导致珍稀物种灭绝。
读“澳大利亚部分农业区分布图”,回答(1)~(2)题:
- 8 -
(1)甲地自然带最有可能是(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热带荒漠带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热带草原带
(2)与乙地农业地域类型类似的是( )
A.新疆长绒棉基地
B.锡林郭勒草原牧羊业
C.珠三角基塘农业
D.东北平原商品粮基地
解析:(1)D (2)C 第(1)题,据图分析,甲地位于大分水岭的西侧,冬半年,气压带风带北移,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降水较少;夏季处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该地为粗放牧羊带,
因此该地自然带最有可能为热带草原带。第(2)题,据图分析,乙地位于澳大利亚的东南部,为
墨累—达令盆地,主要分布的是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我国珠江三角洲根据区域的气候和地形
特点,因地制宜发展了基塘农业,属于一种新颖的混合农业。
农业区位条件评价
[题型概述] 农业区位条件评价类问题一般有三类
(1)直接评价某农业区或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因素,或是对比分析两农业区的区位因素,此类
问题一般要从多角度分析,针对其优势因素展开多方面论证。
(2)给出限制性条件,如评价某农业区或农业地域类型发展的优势区位或不利因素,或者特别
指出从某一方面或几个因素去分析农业的发展条件。
(3)开放性区位条件评价:如某地区是否可以大力发展某种作物或某种农业地域类型,说出你
的观点,然后针对观点阐述理由。
(2016·全国Ⅰ卷,36 节选)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 9 -
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喜
光。根系发达。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开花季节,于天黑之
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 20 时左右至次日 10 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
莉花茶的最佳时间。
广西横县种植茉莉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
模。1983 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至 20 世纪 90 年代,
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2000 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
称号。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 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 60%以上。
如图示意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
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6 分)
阅卷
展示
名师
点评
(1)未能抓住“抗寒性差”,缺少对冬季气温的分析。
(2)未能抓住设问中“与……相比”,作答没有比较对象。
(3)图中的纬度信息——“北回归线以南”未能引起重视,缺少生长期和气
候特征比较,只简单地答出该地的气候特征。
标准
答案
横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高温期较长;(2 分)高温期湿度较高(降水较多),而
江浙一带或梅雨期过湿,或伏旱期过旱且时有超过 37℃的高温;(2 分)冬季受
寒潮影响较小,气温较高。(2 分)
1.农业区位条件评价分析模板
- 10 -
区位
因素
关键词 答题思路
自然
因素
气 候 、 地
形、
水源、土壤
纬度××,热量充足(不足),降水多(少),雨热(不)同期,光照
××,昼夜温差大(小);靠近(远离)河流,水源丰富(缺乏);地
形××,利于(不利)农耕;土壤肥沃(贫瘠);土层深厚(较薄)
经济
条件
市 场 、 交
通、
劳动力、科
技
靠近××,市场广阔;海陆交通便利(深居内陆,交通不便);劳
动力丰富(不足)、劳动力素质高(低);科技水平高(低)、机械
化水平高(低)
社会
因素
国家政策、
种植历史
政策支持;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2.开放性区位条件评价模板
关键词 答题思路
观点
有利/不利;
效益/影响
支持,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是×××,将产生×××效益
反对,发展的不利区位条件是×××,将带来×××不利影响
1.(2019·江苏扬州调研)玉米籽粒含水率低于 28%时可进行机械粒收,美国玉米成熟期后约 1
个月,籽粒含水率降低至 15%~25%,适合进行机械粒收。我国华北地区玉米收获时,籽粒含水率
通常在 30%~40%,难以满足机械粒收要求。下图为华北地区夏玉米播种时间分布图。读图,回答
(1)~(2)题:
(1)华北平原通过推迟收获期来实现机械粒收的效果有限,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热量差异 B.人口密度
- 11 -
C.种植制度 D.技术水平
(2)从气候条件考虑,最适宜推广机械粒收技术的地区是( )
A.豫南 B.鲁东 C.冀北 D.皖北
解题思路:第(1)题,我国华北地区与美国玉米带种植地区相比,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A 错;
机械粒收效果与玉米含水量密切相关,我国华北地区人口密度大,但人口密度不会影响玉米籽
粒含水量,B 错;种植制度包括一个地区的农作物组成、熟制、种植顺序等,华北地区的种植制
度为冬小麦与玉米轮作,6 月份播种玉米、10 月份成熟后需及时收割以便播种冬小麦(秋播),
而进行机械粒收需在成熟期 1 个月后收割,这会影响冬小麦的播种和生长,因此华北地区效果
较差的原因是受种植制度制约,C 对;华北地区机械粒收效果有限的原因不是因为技术水平低,
而是因为可以推迟的时间有限,导致玉米籽粒含水率仍较高。第(2)题,读图,豫南(河南南部)、
鲁东(山东东部)、冀北(河北北部)、皖北(安徽北部)四个地区相比,玉米播种期最早的是豫南
(6 月 2 日至 6 日左右),最晚的是冀北(6 月 18 日以后),鲁东、皖北居中。玉米播种时间越早,
说明该地热量条件越好,热量越充足则玉米生长越快、生长期越短,玉米的成熟时间越早,因而
玉米收获时可推迟的时间就越长,推迟时间越长越利于减少玉米含水率和进行机械粒收,因此
最适宜推广机械粒收技术的地区是播种期最早的豫南。
答案:(1)C (2)A
2.(2019·重庆一中高三月考)智慧农业就是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传统农业中去,运用传感器
和软件通过移动平台(手机 APP)或者电脑平台对农业生产进行控制,与农业营销进行协调,使
传统农业更具有“智慧”。近年来,甘肃省在河西走廊地区推广“智慧大棚”规模化建设。在
“智慧大棚”中,广泛采用无土栽培技术,“无土栽培所用的基质是由尾菜、植物秸秆、牛羊
粪便等农废资源经过发酵、配置而成,使当地大量存在的农废资源得到循环利用。”据此回答
(1)~(2)题:
(1)甘肃河西走廊地区推广“智慧大棚”的有利条件是( )
①光照充足 ②科技发达 ③病虫害少 ④劳动力素质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2)据材料分析,“智慧大棚”可以让甘肃农业( )
A.生产成本降低 B.产品运费减少
C.生态完全无害 D.产品品质提高
解题思路:第(1)题,甘肃位于我国西部地区,经济较落后,科技力量较薄弱,劳动力素质较
低,②④错误。河西走廊地区纬度高,气温低,病虫害少,③正确;气候干燥,降水少,光照充
- 12 -
足,①正确。第(2)题,“智慧大棚”会让甘肃农业投入更大,生产成本更高,A 错误,“智慧大
棚”主要影响产品的生产,对产品运费没有影响,B 错误。农废资源得到循环利用,对生态的危
害减少,并不是完全无害,C 错误。运用传感器和软件通过移动平台(手机 APP)或者电脑平台对
农业生产进行控制,产品品质提高,D 正确。
答案:(1)B (2)D
相关文档
- 高中生物选修3达标测试:1_2基因工程2021-04-18 00:40:293页
- 广东省汕头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2021-04-18 00:39:3414页
- 新教材高中英语Unit4 Stage and sc2021-04-18 00:39:093页
- 国旗下讲话稿之高中国旗下讲话稿—2021-04-18 00:39:032页
- 高中物理 第一章 电磁感应 第五节 2021-04-18 00:37:525页
-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四2021-04-18 00:37:3526页
- 2017-2018年高中语文模块检测卷三2021-04-18 00:36:4414页
- 【化学】广西省桂梧高中2019-20202021-04-18 00:34:465页
-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九2021-04-18 00:34:3221页
- 2020版高中化学 专题4第一单元 化2021-04-18 00:32:28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