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50 KB
- 2021-04-18 发布
沪科版《2.2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教案(第二课时习题课)
教学过程:
一、上节课内容回顾,巩固习题。
18km= m 130nm= m 10dm= mm
15min= h= s 2h= min= s= ms[来源:www.shulihua.net[来源:www.shulihua.net]
二、新课教学
1、长度的测量:
提问:通常我们测量物体长度用什么工具?你知道还有什么测量工具?
学生阅读课本讨论后回答:通常用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除此之外,还有游标卡尺,螺旋测
微器(千分尺)。
学生分组实验: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和宽,写出实验报告,并总结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实验完成后,可请一组到讲台前演示刚才测量的过程,让其他同学观察是否和自己测量的方法
一致。
引导学生总结,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来源:www.shulihua.net]
(1)、刻度尺要放正,要紧靠被测物体。
(2)、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3)、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并记下单位(补充:什么是分度值、量程,估读的方法)。
收集三组以上的数据列在黑板上进行比较。提问:我们的测量方法基本一致,为什么测量的结
果会有差距呢?[来源:www.shulihua.net]
讲述: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差异叫误差,这是客观存在的,我们测量时(如估读时)有
的误差偏大,有的误差偏小。为减小误差,我们常采用的一种方法是:多测几次,求平均值。
(4)、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2、长度的估测
学生阅读“信息窗”,提问:怎样使估测更准确,更接近物体的真实长度呢?
你首先应该知道自己身体某些长度或身边的某些物品的长度,还要经常想一想、画一画、比
一比、测一测 1mm、1cm、1dm、1m等有多长?以提高估测的准确性,下面请在家测一测拇指指
甲的宽度、中指的长度,手臂的长度,画一画 1cm、1dm、1m 的长度。
学生探究活动 2:估测座位宽度。(黑板长度测量课后进行)
3、时间的测量
提问:通常我们用什么来测量时间?
学生回答:钟表、停表。
学生阅读图 2—11,了解时钟的演变过程。
学生分组完成探究活动 3,并讨论:误差可以消除吗?为什么?我们如何减小误差?
引导学生总结:误差是不可能消除的,因为测量器材精确度有限,眼睛分辨能力有限,另外还
有天气、实验步骤的设计都有可能影响误差的大小。
对于测量来说,误差当然是越小越好。但是,误差总是存在的。通常,我们可以通 过校准测
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选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我们最常用的方法是:多测量几次,求平均值。
三、本节小结。[来源:www.shulihua.net]
四、作业:P24 作业 1,2,3。
五、板书设计
习题课
(一)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二)用图表表示运动
(三)长度测量的一些特殊方法
六、教学后记
相关文档
- 安徽省望江四中2012-2013学年高一2021-04-18 00:32:444页
- 中考物理一轮专题教案:电路和电阻测2021-04-18 00:31:594页
- 【物理】贵州省遵义市南白中学20192021-04-18 00:31:1912页
- 浙江专版2021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2021-04-18 00:31:0912页
- 专题12 近代物理初步(易错起源)-20182021-04-18 00:30:359页
- 2019中考物理重难点知识点分类第十2021-04-18 00:30:093页
- 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2020学年高二2021-04-18 00:29:2616页
-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共2021-04-18 00:28:4780页
- 【物理】2020高考二轮复习专题练力2021-04-18 00:28:369页
- 2020高中物理 1.1 分子动理论的基2021-04-18 00:28:30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