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0.72 KB
- 2021-04-18 发布
第3课时 运动学图像问题
基础过关
一、
x
-t
图像
1.物理意义:
反映了物体做直线运动的①
位移
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图线斜率的意义:
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速度的②
大小
,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速度的③
方向
。
1.物理意义:
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①
速度
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
图线斜率的意义
:
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运动的②
加速度
的大小
,
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的③
加速度的方向
。
二、
v-t
图像
3.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的意义
(1)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的大小表示相应时间内的④
位移的大小
。
(2)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⑤
正方向
;
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下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⑥
负方向
。
4.两种特殊的
v
-
t
图像
(1)匀速直线运动的
v
-
t
图线是与横轴⑦
平行
的直线。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v
-
t
图线是一条⑧
倾斜
的直线。
三、a-t图像
1.物理意义:
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①
加速度
随②
时间
变化的
规律。
2.图线斜率的意义:
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表示该点加速度的③
变化率
。
3.
所围面积的意义
:
图线和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物体的④
速度变化量
。
1.
判断下列说法对错。
(1)
x
-
t
图像和
v
-
t
图像都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
(
✕
)
(2)
x
-
t
图像和
v
-
t
图像都只能描述直线运动。
(
√
)
(3)
x
-
t
图像上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此时相遇。
(
√
)
(4)
v
-
t
图像上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此时相遇。
(
✕
)
(5)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两物体,后者若追上前者,后者速度必须大于前者。(
√
)
(6)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两物体,速度相等时,两物体相距最近或最远。
(
√
)
(7)两物体同向运动恰好不相碰,则此时两物体速度相等。
(
√
)
2.
下列
v
-
t
图像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D
)
3.
一辆汽车沿平直道路行驶,其
v
-
t
图像如图所示。在
t
=0到
t
=40 s这段时间内,
汽车的位移是
(
C
)
A.0
B.30 m
C.750 m
D.1 200 m
考点突破
考点一 三类运动学图像的理解和应用
1.读图——获取解题信息
关注
坐标轴
(1)确认纵、横坐标轴对应的物理量及其单位
(2)注意纵、横坐标是否从零刻度开始
理解截距、
斜率、
面积
图线在坐标轴上的截距表示运动的初始情况
斜率通常能够体现某个物理量(如
v
-
t
图像的斜率反映了加速度)的大小、方向及变化情况
最常见的是
v
-
t
图像中面积表示位移,但要注意时间轴下方的面积为负,说明这段位移与正方向相反
分析交点、
转折点、
渐近线
交点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注意交点表示物理量相等,不一定代表物体相遇
转折点表示物理量发生突变,满足不同的函数关系式,如
v
-
t
图像中速度由增变减,表明加速度突然反向
利用渐近线可以求出该物理量的极值或确定它的变化趋势
2.作图——快速解题
依据物体的状态或物理过程所遵循的物理规律,作出与之对应的示意图或数
学函数图像,往往可以快速、直观地研究和处理问题。
例1
某厂家为了测试新款汽车的性能,将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并排停在检
测场平直跑道上,
t
=0时刻将两车同时启动,通过车上的速度传感器描绘出了
两车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图线,图像中两阴影部分的面积
s
2
>
s
1
,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
A.
t
1
时刻甲车的加速度小于乙车的加速度
B.
t
1
时刻甲车在前,
t
2
时刻乙车在前
C.0~
t
2
时间内两车可能相遇2次
D.0~
t
2
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大
解析
D 速度-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题图可知,
t
1
时刻甲车的加速
度大于乙车的加速度,故A错误;由
s
2
>
s
1
可知,
t
1
时刻乙车在前,
t
2
时刻甲车在前,
故B错误;0~
t
2
的时间内,两车相遇的时刻在
t
1
时刻后、
t
2
时刻前,故两车仅能相
遇1次,故C错误;0~
t
2
的时间内甲车的位移大于乙车的位移,所用时间相等,则
0~
t
2
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故D正确。
1.
(多选)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车的位置
x
随时间
t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
t
1
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B.在0~
t
1
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
C.在
t
1
~
t
2
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
D.在
t
1
~
t
2
时间内的某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解析
CD
x
-
t
图像斜率表示两车速度,则可知
t
1
时刻乙车速度大于甲车速度,
故A错误;由两图线的纵截距知,出发时甲车在乙车前面,
t
1
时刻图线相交表示
两车相遇,可得0~
t
1
时间内乙车比甲车多走了一段距离,故B错误;
t
1
和
t
2
时刻两
图线相交,表明两车均在同一位置,
t
1
~
t
2
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在
t
1
~
t
2
时
间内,两图线有斜率相等的一个时刻,即该时刻两车速度相等,故C、D正确。
2.
如图所示为谢思埸(可视为质点)参加跳板跳水比赛时,其竖直方向的速度
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以他离开跳板时为
计时起点,不计空气阻力,则
(
B
)
A.
t
1
时刻开始进入水面
B.
t
2
时刻开始进入水面
C.
t
2
时刻达到最高点
D.
t
1
~
t
2
时间内速度方向竖直向上
解析
谢思埸起跳时的速度方向向上,则
t
1
时刻达到最高点,故A错误;
v
-
t
图像为直线,加速度不变,则在0~
t
2
时间内他在空中,
t
2
时刻开始进入水面,故B正确,C错误;0~
t
1
时间内,速度方向竖直向上,
t
1
~
t
2
时间内速度方向竖直向下,故D错误。
3.
如图甲、乙所示为某物体在0~
t
时间内运动的
x
-
t
图像和
v
-
t
图像,由图可知,
在0~
t
时间内
(
C
)
A.物体做的是曲线运动
B.物体做加速度越来越小的运动
C.甲图中
时刻,图线的斜率为
D.
x
1
-
x
0
>
解析
运动图像(包括
x
-
t
图像、
v
-
t
图像、
a
-
t
图像)都是用来描述直线运动
的,无论运动图像是直线还是曲线,物体都是做直线运动,都不能说物体做的
是曲线运动,选项A错误;根据
v
-
t
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物体做匀减速直
线运动,选项B错误;根据题图乙可知,在
时刻,物体速度为
;而
x
-
t
图像斜率
表示速度,由此可知,题图甲中在
时刻,图线的斜率为
,选项C正确;根据题
图甲,物体是从坐标
x
0
位置出发沿
x
轴运动,
t
时刻运动到坐标为
x
1
位置,位移为
x
=
x
1
-
x
0
,根据题图乙,
v
-
t
图像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位移
x
=
,即
x
1
-
x
0
=
,选项D
错误。
考点二 利用三个基本公式研究非常规图像
非常规运动图像是指除
v
-
t
图像、
x
-
t
图像、
a
-
t
图像以外其他图像形式,如
v
-
x
图像、
-
t
图像、
x
-
v
2
图像等,非常规运动图像更能考查学生的分析应用能
力。图像反映了两个变量(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因此要由运动学公式推
导出两个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从而分析图像的意义。
例2
斜面长度为4 m,一个尺寸可以忽略不计的滑块以不同的初速度
v
0
从斜
面顶端沿斜面下滑时,其下滑距离
x
与初速度二次方
的关系图像(即
x
-
图
像)如图所示。
(1)求滑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
(2)若滑块下滑的初速度为5.0 m/s,则滑块沿斜面下滑的时间为多长?
答案
(1)2 m/s
2
(2)1 s
解析
(1)由
=2
ax
推知,题中图线斜率为
,所以滑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
a
=2 m/s
2
(2)由题中图像可推知,当滑块的初速度为4 m/s时,滑块刚好滑到斜面最低点,
故滑块下滑的初速度为5.0 m/s时能滑到斜面最低点。
设滑块在斜面上的滑动时间为
t
则
x
=
v
0
t
-
at
2
代入数据解得
t
=1 s,
t
=4 s(舍去)
1.
(多选)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
v
2
-
x
图像(其中
v
为速度,
x
为位置坐标),下列关于物体从
x
=0处运动至
x
=
x
0
处的过程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BC
)
A.该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C.该物体在位移中点的速度大于
v
0
D.该物体在运动中间时刻的速度大于
v
0
解析
根据
v
2
=
+ 2
ax
,
对比题图可知,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该物体的
加速度大小为
a
=
,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该物体在位移中点时
v
2
=
,则
v
=
>
,选项C正确;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
v
0
,末速度为零,故物体
在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
v
0
,选项D错误。
2.
(多选)一质点沿
x
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通过坐标原点时开始计时,其
-
t
图
像如图所示,则
(
BC
)
A.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1 m/s
B.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1 m/s
2
C.质点在1 s末的速度为1.5 m/s
D.质点在第1 s内的位移为2 m
解析
由题中图像得
=0.5+0.5
t
,根据
x
=
v
0
t
+
at
2
,得
=
v
0
+
at
,对比可得
v
0
=0.5 m/s,
a
=0.5 m/s
2
,则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
a
=2
×
0.5 m/s
2
=
1 m/s
2
,故A错误,B正确;质点在1 s末的速度为
v
1
=
v
0
+
at
=0.5 m/s+1
×
1 m/s=
1.5 m/s,在第1 s内的位移
x
1
=
t
1
=1 m,故C正确,D错误。
考点三 应用图像解决追及、相遇问题
1.追及问题的两类情况(速度相等是判断追上或追不上的切入点)
(1)若后者能追上前者,追上时,两者处于同一位置,且后者速度一定不小于前
者速度。
(2)若后者追不上前者,则当后者速度与前者速度相等时,两者相距最近。
2.
相遇问题
相向运动的物体
,
当各自发生的位移大小之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间的距离时
即相遇。
同向追击时
,
当追赶者位移等于被追赶者位移与初始间距之和时即相遇。
例3
(多选)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
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
x
-
t
图像如图所示,甲图像过
O
点的切线与
AB
平行,过
C
点的切线与
OA
平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两车相遇前,
t
1
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B.
t
3
时刻甲车在乙车的前方
C.0~
t
2
时间内甲车的瞬时速度始终大于乙车的瞬时速度
D.甲车的初速度等于乙车在
t
3
时刻的速度
解析
AD 图像的纵坐标表示物体所在的位置,由题图可知
t
1
时刻两车相距
最远,故A正确;
t
3
时刻两车的位移相同,两车处在同一位置,故B错误;
x
-
t
图线(或
图线切线)的斜率表示速度,由题图可知,
t
1
时刻以后甲车瞬时速度小于乙车瞬
时速度,甲车的初速度等于乙车在
t
3
时刻的速度,故C错误,D正确。
易错提醒
1.解答追及和相遇问题的三种方法
情景
分析法
抓住“两物体能否同时到达空间某位置”这一关键,认真审题,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建立一幅物体运动关系的情景图
函数
判断法
设相遇时间为
t
,根据条件列方程,得到关于位移
x
与时间
t
的函数关系,由此判断两物体追及或相遇情况
图像
分析法
将两个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关系或位移时间关系画在同一图像中,然后利用图像分析求解相关问题
2.情景分析法的基本思路
1.
甲、乙两车同时同地沿同一方向在一平直公路上行驶,其中甲车做匀
速直线运动,乙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运动的
x
-
t
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车的速度大小为8 m/s
B.乙车的加速度大小为20 m/s
2
C.甲、乙两车5 s时相遇
D.甲、乙两车5 s时速度相同
解析
C 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
v
甲
=
=
m/s=20 m/s,故A错误;乙车
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
x
=
at
2
得
a
=8 m/s
2
,故B错误;甲、乙两
车5 s时到达同一位置而相遇,故C正确;根据
x
-
t
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知5 s时
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大,故D错误。
2.
一辆汽车停在十字路口等待绿灯,当绿灯亮时汽车以
a
=3 m/s
2
的加速度开始
行驶,恰在这时一人骑自行车以
v
0
=6 m/s的速度匀速驶来,从后边超过汽车,试
问:
(1)汽车从路口开动后,在追上自行车之前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相距最远?最远
距离是多大?
(2)当汽车追上自行车时汽车的速度是多大?
答案
(1)2 s 6 m (2)12 m/s
解析
解法1:用临界条件求解
(1)当汽车的速度为
v
=6 m/s时,二者相距最远,所用时间为
t
=
=2 s
最远距离为Δ
x
=
v
0
t
-
at
2
=6 m
(2)汽车追上自行车时有
v
0
t
'=
at
'
2
解得
t
'=4 s
汽车的速度为
v
=
at
'=12 m/s
解法2:用图像法求解
(1)汽车和自行车的
v
-
t
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得
t
=2 s时,二者相距最远。最
远距离等于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即Δ
x
=
×
6
×
2 m=6 m
(2)汽车追上自行车时,即两个
v
-
t
图线与
t
轴所围面积相等时,由图像得此时汽
车的速度为
v
=12 m/s
解法3:用数学方法求解
(1)由题意知自行车与汽车的位移之差为Δ
x
=
v
0
t
-
at
2
因二次项系数小于零,当
t
=
=2 s时有最大值,最大值Δ
x
m
=
v
0
t
-
at
2
=6
×
2 m-
×
3
×
2
2
m=6 m
(2)当Δ
x
=
v
0
t
-
at
2
=0时相遇,得
t
=4 s,汽车的速度为
v
=
at
=12 m/s
相关文档
- 高中数学分章节训练试题:24统计与统2021-04-18 00:27:194页
- 政治(思想品德)(心得)之高中政治新课2021-04-18 00:26:3613页
-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人教A2021-04-18 00:23:2531页
- 高中数学必修2教案:平面与平面垂直2021-04-18 00:22:264页
- 高中英语:Unit1《Festivals around 2021-04-18 00:20:5426页
-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二 第二章 点2021-04-18 00:20:487页
- 2018-2019学年吉林省长春市第十一2021-04-18 00:19:0517页
- 高中物理第3章交变电流3交流电路中2021-04-18 00:17:4166页
-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四(课件)第二章 2021-04-18 00:17:3537页
- 2020高中化学 专题 卤素的性质及X-2021-04-18 00:16:50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