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1 MB
- 2021-04-17 发布
华安一中2017—2018学年
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地理试卷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8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48分)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如图为华北平原地区人类活动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在采集和狩猎阶段,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 )
A.山麓和丘陵地带
B.平坦肥沃的平原
C.矿产资源丰富地带
D.沿海海运发达地带
2.在工业社会阶段,下列地区可能不会成为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分布区的是( )
A.矿产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组合状况优越的地区
B.位于沿海或海岛,可以充分利用港口优势的地区
C.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有利的自然条件紧密结合的地区
D.大江大河的源头、三角洲、盆地,水热条件组合好的地区
以武汉、长沙、南昌三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区被称之为我国的“中三角”。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4题:
3.与“长三角”地区比较,“中三角”地区具有的优势是( )
A.工业基础好 B.交通便捷
C.资源丰富 D.科技发达
4.下列关于“中三角”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口众多,商品农业发达
B.三城市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竞争力越来越强
C.城市化水平已高达60%
D.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
读“车载GPS导航监控原理示意图”,回答5~6题:
5.图中M表示( )
A.制作GPS接收机 B.分析交通状况
C.生成电子地图 D.计算三维坐标
6.车载GPS通过公共电信网络传给交通监控中心的信息是( )
A.车载GPS所在道路的拥堵状况
B.车载GPS所在地的地理坐标
C.车载GPS所在车辆的违章信息
D.车载GPS规划的导航路线
1951~1990年台湾农业结构发生变化的同时,种植业内部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读表,回答7~8题:
我国台湾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变化(1951~1990年) 单位:%
1951
1956
1961
1966
1971
1976
1981
1986
1990
稻米
52.25
50.75
48.51
46.77
46.51
48.96
47.72
41.95
39.33
甘薯
15.4
14.91
14.62
13.97
13.92
7.71
3.9
1.7
—
甘蔗
3.95
5.49
5.8
6
5.59
6.84
7.44
5.09
5.71
水果
2.11
1.8
1.95
6.36
7.26
7.64
9.93
13.82
19.29
蔬菜
5.23
5.30
5.61
6.69
9.06
11.95
15.84
18.92
16.3
7.影响表中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交通条件改善 B.市场需求变化
C.劳动力素质提高 D.农业生产技术进步
8.对台湾1951年至1990年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数据变化的分析,可借助于( )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
读“我国某区城示意图”(a图)及“该地为防范某生态问题措施图”(b图),完成9~10题。
a图 b图
9.b图中的草方格沙障( )
A.主要目的是防治沙尘暴 B.可以削减风力、截留水分
C.对公路保护作用明显,适宜大规模推广 D.可以增加土壤腐殖质,提高植被成活率
10.a图中的甲处能够大规模发展水果种植的主导因素是( )
A.光照强 B.温差大 C.土壤肥沃 D.水源充足
下图为非洲大陆荒漠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非洲荒漠化严重区主要出现在( )
A.热带雨林带
B.热带草原带
C.热带荒漠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12.造成非洲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有( )
①人口增长——荒漠化面积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
②过度砍伐——大约600万公顷的森林遭到砍伐
③过度放牧——大约2.4亿公顷的草场遭到破坏
④过度开垦——耕地面积扩大是荒漠化的首要因素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读下图,完成13~14题。
13.该图揭示森林具有的作用是( )
A.净化空气 B.防风固沙
C.保护农田 D.保持水土
14.若图中森林被破坏,下列叙述较为符合河流特征变化的是( )
①河水含沙量增加 ②河道淤积 ③水患加剧 ④结冰期延长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巴西大片热带雨林被牛“吃掉”。读巴西帕拉州非法砍伐雨林后正在修建牧场图,回答15~16题。
15.下列关于巴西大片热带雨林被牛“吃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巴西养牛业迅猛发展,间接推动了雨林的非法砍伐
B.热带雨林的森林是牛的食物来源
C.热带雨林生态稳固,破坏后容易恢复
D.大力发展养牛业,增加收入,有利于当地可持续发展
16.沿海海拔低的国家十分关心热带雨林地区木材采伐量,原因是( )
A.这些国家是木材的主要消费国,森林减少会使木材价格上涨,生产成本增加
B.森林减少会使温室气体迅速增加,气温升高,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C.这些国家航运发达,木材砍伐多就能增加航运收入
D.森林减少会造成二氧化碳增加,使这些国家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
大庆油田的发现,结束了中国的油荒历史,也让大庆成为中国工业史上最知名的地点之一。读大庆市地图,回答17~18题。
17.大庆建成我国重要石油基地的首要条件是()
A.科技力量雄厚 B.国内市场庞大
C.铁路交通便利 D.石油储量丰富
18.由于石油资源趋近枯竭,大庆开始了资源城市转型的历程,下列措施中符合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是( )
①利用区县优势,建设特色化中小城镇 ②利用技术积累发展石油装备等制造业 ③组织城市人口向农村疏散,发展农业 ④向我国西部油气资源丰富的地区搬迁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读松花江流域图,据图完成19~20题。19.松花江虽然是黑龙江的支流,但其开发程度却超过了黑龙江。黑龙江开发程度较低的原因可能是( )
①为中俄两国的界河 ②水量小,开发利用价值低 ③气候寒冷,结冰期长 ④东北能源丰富,不需要开发黑龙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尼尔基水利枢纽建成后,对下游的影响有( )
A.增加了下游的结冰期 B.使下游径流季节变化加大
C.使下游水质变差,植被减少 D.使洪水灾害得到控制
红水河为西江上游的别称,流域内山岭连绵,地势崎岖,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读图,回答21~22题。
21.红水河水电梯级开发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影响有( )
①
满足用电需求的增长 ②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③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④不易出现淤积减慢或侵蚀后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下列符合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方向的是( )
①微电子工业 ②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③发展木材加工和制药工业 ④发展甜菜、花卉等城郊农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读四条重要河流水系示意图。完成23~24题。
23.流量季节变化与另外三条明显不同的是( )
A.a B.b C.c D.d
24.四条河流流域农业开发利用中曾经或正在出现的典型问题,正确的是( )
A.a河中上游土地盐碱化严重
B.b河流域出现“黑风暴”
C.c河下游流量大量减少
D.d河流域南部土地沙化严重
二、综合题(共52分)
25.读安徽省和河南省地图,结合相关材料,回答问题。(18分)
甲 乙
材料一 安徽省是我国农业生产大省,2012年夏粮总产量达到260.3亿斤,比2011年增产16.1亿斤,
实现“九连增”。从自给不足到“中部粮仓”——安徽粮食30年增产300亿斤。
材料二 河南是目前全国最大的肉类食品、速冻食品、方便面、饼干、调味品生产加工基地,拥有“双汇”“思念”“三全”等众多知名品牌,其速冻食品更占据了全国60%的市场。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不断升级和产品更新,河南已从“中国粮仓”变成了“国人厨房”。
(1)与河南相比,安徽粮食生产的优势条件主要有哪些?(4分)
(2)分析河南省发展食品加工业的主要优势条件。(6分)
(3)根据材料概括河南由农业大省转变为农业强省的措施。(2分)
(4)安徽、河南两个农业主产省近年来受旱灾影响较大,试提出其解决问题的对策。(6分)
26.乌龙茶生长在海拔较高的地区,一般气候温和,日照较短,昼夜温差大,雨水充沛,云雾较多,土壤肥沃,腐殖质含量高。图中阴影区域为我国乌龙茶起源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发现,A地比B地更适于乌龙茶的种植,据图说明坡度对乌龙茶生长的影响。(4分)
(2)该地区春季易受低温、霜冻的影响,为减少春茶产量及品质的下降,当地茶农常采用的方法之一是喷水,防茶树受冻,以减少损失,简析其地理原理。(4分)
(3)试分析当地拟大力发展茶叶生产的理由。(8分)
27.下图是我国风能及风电场分布和上海市风力电站规划建设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阐述我国风电场和风力电站分布的特点。(4分)
(2)图中甲地区和乙地区都没有大量风电场和风力电站分布。对比分析甲、乙两地区风电场和风力电站布局少的不同原因。(8分)
(3)简述上海市开发风能资源的意义。(6分)
华安一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地理试卷答题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二、综合题(共52分)
25、(1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6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6分)
26、(1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4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4分)(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8分)
27、(1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4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6分)
华安一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地理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A
D
C
B
C
B
B
A
B
D
B
A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D
B
A
B
D
A
C
D
A
C
D
B
25、(1)纬度较低,水热条件好,农作物复种指数高;水稻播种面积大,单产较高。(4分)
(2)地处我国小麦主产区,原料充足;(京广、陇海)铁路干线连接南北、贯通东西,交通便利;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广阔。(任答3点得6分)
(3)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或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2分)
(4)对策:兴修水利;改善生态环境;科学调整种植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合理布局;大力推广高效节水农业。(任答3点得6分)
26、(1)A地等高线较B地更为稀疏,说明坡度缓,流水侵蚀作用弱,有利于水土保持,土壤的肥力高;坡面径流流速慢,不易对茶树的根造成损伤。(4分)
(2)使空气中水分增多;减小气温变化;可以增大大气逆辐射。(任答2点得4分)
(3)地处我国东南丘陵,降水丰富,山区云雾多,昼夜温差大;丘陵地区,平地少,不宜发展粮食种植;地带性土壤为红壤,能满足茶叶种植的要求;大力发展茶叶生产,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消化当地剩余劳动力;减少丘陵地区水土流失,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任答4点得8分)
27、(1)主要集中分布在我国北部地区(或新疆、内蒙古),以及东部沿海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4分)
(2)甲地风电场和风力电站少的原因:甲地区缺乏风能资源;因为地处内陆,受地形(盆地)因素影响,风力小。
乙地风电场和风力电站少的原因:乙地区虽然风能资源丰富;但是人口稀少,(经济规模小)当地能源需求量少(距东部电力市场远);替代能源(太阳能、地热等)丰富。(8分)
(3)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改善环境质量等。(任答3点得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