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2 MB
- 2021-04-17 发布
将相和
简介背景
:
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当时有
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国家
并存。秦国最强大,要统一 中国,不断向其它六国进攻。赵国紧邻秦国,是一 个比较弱的国家,常受到秦国的侵略。
一起学生字
缶 卿
赵
璧
召
诺
怯
瑟
拒
诸
荆
赵
璧
zh
à
o
b
ì
姓赵
围魏救赵
璧玉
白璧无瑕
召
诺
zh
à
o
nuò
召集
号召
诺言
唯唯诺诺
怯
瑟
qi
è
s
è
怯场
怯声怯气
鼓瑟
调瑟
拒
诸
j
ù
zh
ū
拒敌
拒绝
来者不拒
诸位
付诸一炬
荆
jīng
荆棘
负荆请罪
击
缶
上
卿
fǒu
qīng
(
w
ǔ
)侮辱 欺侮
(
hu
ì
)教诲 诲人不倦
(
q
í
)骑马 骑车
(
y
ǐ
)椅子 桌椅
形近字
侮
诲
骑
椅
一起读课文
课文导读
学习时,要先阅读全文,从整体上弄清“将相和”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精读每个故事,深入研究每个小故事的经过,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来感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
就靠一张嘴
,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想一想: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这是廉颇在蔺相如位居其上后的认识,这一认识是将相不和的原因。此时的言辞无礼,充满不满情绪,与后文的“负荆请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表现廉颇坦诚、直率、知错就改的性格特征埋下伏笔。
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
一边读一边感悟,哪些地方你看出了
蔺相如并不仅仅靠一张嘴,他是有能耐的。
缶
瑟
同学们,再想想,蔺相如立功
究竟
靠的是什么?
他真正靠的是他
不畏强暴
、
机智勇敢
、
爱国
的精神。
学了
《
将相和
》
这篇课文后,你喜欢文中哪个人物?为什么?
说一说
忠贞爱国
勇敢机智
--
足智多谋
--
临危不惧
蔺相如
廉颇
顾全大局
--
忍辱退让
知错就改
--
豪爽直率
一起解习题
对号入座
A
勇于改错
B
勇敢机智
C
主动避让
D
耿直爽快
1.
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 )
2.
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 (
)
3.
他(廉颇)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 )
4.“
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 )
B
C
A
D
将 相 和
和
———
不和
———
和
完璧归赵 ↘
↓ 发展 (原因)→(结果)负荆请罪
渑池之会 ↗
作 业
拓 展 延 伸
通过一件事写写同学、朋友之间团结友爱的事,要写清前因后果。
相关文档
- 山东省寿光市圣都中学2021届高三上2021-04-17 23:24:5011页
- 人教版5年级下语文课件:第三单元-杨2021-04-17 23:24:2029页
- 高中语文第3课哈姆莱特课时作业7含2021-04-17 23:23:455页
-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学期第3单元测2021-04-17 23:23:158页
- 广东省惠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2021-04-17 23:23:1514页
- 语文(心得)之浅谈作文教学中如何激发2021-04-17 23:23:053页
-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0届高三上学2021-04-17 23:22:0830页
-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习2021-04-17 23:22:039页
- 江西省赣州市石城中学2019-2020学2021-04-17 23:21:5810页
-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爬山虎的2021-04-17 23:21:58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