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2.50 KB
- 2021-04-17 发布
规范演练 3 运动的图象 追及与相遇问题
[抓基础]
1.(2019·保定调研)在平直公路有甲、乙两辆汽车从同一位置沿着同
一方向运动,它们的 v-t 图象如图所示,则( )
A.甲、乙两车同时从静止开始出发
B.在 t=2 s 时乙车追上甲车
C.在 t=4 s 时乙车追上甲车
D.甲、乙两车在公路上可能相遇两次
答案:C
2.(多选)(2019·唐山模拟)在足球比赛中,跑位技术相当重要.如图
所示为某前锋球员在时间 t0 内沿直线跑位的 v-t 图象,则在这段时间
内,该球员( )
A.运动方向不变
B.运动的加速度方向不变
C.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
D.运动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解析:因 v-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则由题图可知球员先
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后做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的减速运动,其
运动方向不变,则 A、C 正确,B、D 错误.
答案:AC
3.(多选)(2019·山西五校四联)甲、乙两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
驶,其 v-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车做曲线运动
B.0~10 s 内,乙车的位移大于甲车的位移
C.t=10 s 时,两车可能相遇
D.0~10 s 内,必有某一时刻甲、乙两车的加速度相同
解析:因甲、乙两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则甲、乙两车均
做直线运动,因 v-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则由题图可知乙车
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变加速直线运动,甲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 t
=0 时 a 乙>a 甲,t=10 s 时 a 乙<a 甲,则 0~10 s 内必有某一时刻 a 乙
=a 甲,A 项错误,D 项正确;因 v-t 图象中图线与 t 轴所围面积表示位
移,则由题图可知 0~10 s 内乙车位移大于甲车位移,因题中没明确甲、
乙出发位置,则 t=10 s 时两车可能相遇,B、C 项正确.
答案:BCD
4.(2019·唐山一模)a、b 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开始做匀变速直线
运动,二者运动的 v-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 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B.a 物体的加速度小于 b 物体的加速度
C.t=1 s 时两物体的间距等于 t=3 s 时两物体的间距
D.t=3 s 时,a、b 两物体相遇
解析:由题图可知 a、b 两物体的速度均为正值,则 a、b 两物体
运动方向相同,A 项错误;因 v-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则 a
的加速度大于 b 的加速度,B 项错误;v-t 图象中图线与坐标轴所围的
面积表示位移,因为 t=1 s 到 t=3 s,a 图线和 b 图线与 t 轴所围的面
积相等,即此时间段两物体位移相同,则 t=1 s 时两物体的间距等于 t
=3 s 时两物体的间距,C 项正确.由题图可知 t=3 s 时,xb>xa,又 a
和 b 同时、同地出发,同向运动,所以 t=3 s 时,b 在 a 前方,D 项错
误.
答案:C
5.(多选)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 x-t 图象如图所示,以
甲的出发点为原点,出发时刻为计时起点.则从图象可以看出( )
A.t2 到 t3 这段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B.乙比甲先出发
C.甲开始运动时,乙在甲前面 x0 处
D.甲在中途停了一会儿,最终也没追上乙
解析:在 t2~t3 这段时间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由—
v=x
t
,所
以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A 项正确;由题图知乙和甲同时
出发,且乙在甲前面 x0 处,故 B 项错误,C 项正确;在 t3 时刻,甲追
上了乙,D 项错误.
答案:AC
6.(多选)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 v-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
是( )
A.在 2~4 s 内,质点所受合外力为零
B.质点在 0~2 s 内的加速度比 4~6 s 内的加速度大
C.在第 4 s 末,质点离出发点最远
D.在 0~6 s 内,质点的平均速度为 5 m/s
解析:由题图可知,在 2~4 s 内,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所
受合外力为零,A 正确;由题图可知,质点在 0~2 s 内加速度大小为
5 m/s2,4~6 s 内加速度大小为 10 m/s2,B 错误;由题图可知,在第 5
s 末,质点离出发点最远,C 错误;在 0~6 s 内,质点的平均速度—
v=
x
t
=5 m/s,D 正确.
答案:AD
7.(多选)(2017·四川卷)甲、乙两物体在 t=0 时刻经过同一位置沿
x 轴运动,其 v-t 图象如图所示,则( )
A.甲、乙在 t=0 到 t=1 s 之间沿同一方向运动
B.乙在 t=0 到 t=7 s 之间的位移为零
C.甲在 t=0 到 t=4 s 之间做往复运动
D.甲、乙在 t=6 s 时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解析:乙物体运动方向在 0.5 s 时改变,A 错误;由图可知乙物体
在 t=0 到 t=7 s 内图象与时间轴所围图形面积为零,B 正确;甲物体
在 t=0 到 t=4 s 速度均为正,仅向正方向运动,C 错误;甲和乙在 t
=6 s 时,图线均向下倾斜,加速度均是负值,方向相同,D 正确.
答案:BD
8.如图是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的 x-t 图象,P(t1,x1)为图
象上一点.PQ 为过 P 点的切线,与 x 轴交于点 Q(0,x2).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t1 时刻,质点的速率为x1
t1
B.t1 时刻,质点的速率为x1-x2
t1
C.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x1-x2
t21
D.0~t1 时间内,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x1-x2)
t1
答案:B
[提素养]
9.(2019·德阳一诊)如图所示,直线 a 与半圆周 b 分别表示两质点
A、B 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 v-t 图象.当 B 的速
度变为 0 时,A 恰好追上 B,则 A 的加速度为(B 质点的运动为理想模
型)( )
A.1 m/s2 B.2 m/s2
C.π
4 m/s2 D.π
2 m/s2
解析:设 A 的加速度为 a,两质点 A、B 从同一地点出发,A 追上
B 时两者的位移相等,即 xa=xb.根据 v-t 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
表示位移,得 1
2at2=(1
2
×π×22) m,由题知 t=4 s,解得 a=π
4 m/s2,故
选项 C 正确.
答案:C
10.(多选)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 v-t 图象如图所
示.已知两车在 t=3 s 时并排行驶,则( )
A.在 t=1 s 时,甲车在乙车后
B.在 t=0 时,甲车在乙车前 7.5 m
C.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 t=2 s
D.甲、乙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 40 m
解析:根据题述,两车在 t=3 s 时并排行驶,由图线与横轴所围
面积表示位移可知,在 t=1 s 时,甲车和乙车并排行驶,选项 A、C
错误;由题给图象可知,在 t=1 s 时甲车速度为 10 m/s,乙车速度为
15 m/s,0~1 s 时间内,甲车行驶位移为 x1=5 m,乙车行驶位移为 x2
=12.5 m,所以在 t=0 时,甲车在乙车前 7.5 m,选项 B 正确;从 t=
1 s 到 t=3 s,甲、乙两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
为 x=1
2
×(10+30)×2 m=40 m,选项 D 正确.
答案:BD
11.(2019·衡阳模拟)以从塔顶由静止释放小球 A 的时刻为计时零
点,t0 时刻又在与小球 A 等高的位置处,由静止释放小球 B.若两小球
都只受重力作用,设小球 B 下落时间为 t,在两小球落地前,两小球间
的高度差为Δx,则Δx
t -t0 图线为( )
A B
C D
解析:A、B 两球释放后都做自由落体运动,B 球释放时,t0 时刻
小球 A 的速度为 gt0,小球 B 的速度为 0,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两小球下落的高度分别为 hA=(gt0)t+1
2gt2 和 hB=1
2gt2,则Δx=hA-hB
=gt0t,Δx
t
=gt0,故选项 B 正确.
答案:B
12.甲、乙两质点在同一时刻,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
动.质点甲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大小为 a1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质点
乙做初速度为 v0、加速度大小为 a2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减为零后
保持静止.选甲、乙的出发位置为位移零点,甲、乙两质点在运动过
程中的 x-v 图象如图所示,虚线与对应的坐标轴垂直.
(1)在 x-v 图象中,甲质点的运动用哪一图线表示?质点乙的初速
度 v0 是多大?
(2)求质点甲、乙的加速度大小 a1、a2.
解析:(1)甲质点的运动用 a 图线表示,v0=6 m/s.
(2)设质点乙、甲先后通过 x=6 m 处时的速度均为 v,
对质点甲:v2=2a1x,
对质点乙:v2-v20=-2a2x,
解得 a1+a2=3 m/s2.
当质点甲的速度 v1=8 m/s、质点乙的速度 v2=2 m/s 时,两质点
通过相同的位移均为 x′.
对质点甲:v21=2a1x′,
对质点乙:v22-v20=2a2x′,
解得 a1=2a2,
即 a1=2 m/s2,a2=1 m/s2.
答案:(1)a 图线 6 m/s (2)2 m/s2 1 m/s2
13.如图所示,无人驾驶汽车车头装有一个激光雷达,就像车辆
的“鼻子”,随时“嗅”着前方 80 m 范围内车辆和行人的“气息”.
(1)若无人驾驶汽车在某路段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3.6 m/s2,为不
撞上前方静止的障碍物,汽车该路段匀速行驶时的最大速度是多少?
(2)若一辆有人驾驶的汽车在该无人驾驶汽车后 30 m 处,两车都以
20 m/s 的速度行驶,当前方无人驾驶汽车以 3.6 m/s2 的加速度刹车 1.4 s
后,后方汽车驾驶员立即以 5.0 m/s2 的加速度刹车.试通过计算,判断
两车在运动过程中是否会发生追尾事故.
解析:(1)对无人驾驶汽车,由运动学公式有
0-v20=2(-a)x,代入数据解得 v0=24 m/s.
(2)设有人驾驶汽车刹车后经过 t2 时间跟无人驾驶汽车的速度相
同,此时的速度为 v,该过程无人驾驶汽车刹车时间为 t2+t1,
其中 t1=1.4 s,
对无人驾驶汽车 v=v0-a(t2+t1),
对有人驾驶汽车 v=v0-a′t2,
联立两式得 t2=3.6 s,v=2 m/s.
又 x 无=v0+v
2 (t2+t1)=55 m,
x 有=v0+v
2 t2+v0t1=67.6 m,
Δx=x 有-x 无,
联立并代入数据得Δx=12.6 m<30 m,即两车不会追尾.
答案:(1)24 m/s (2)见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