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8.15 KB
- 2021-04-17 发布
陕西省汉中市 2021 届新高考物理模拟试题( 3)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地球半径为 R,在距球心 r 处( r R)有一颗同步卫星,另有一半径为 2R 的星球 A,在距其球心 2r
处也有一颗同步卫星,它的周期是 72h,那么, A 星球的平均密度与地球平均密度的比值是( )
A. 1∶3 B.3∶ 1 C.1∶9 D. 9∶1
【答案】 C
【解析】
【分析】
【详解】
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2
2
2( )MmG m r
r T
2 3
2
4 rM
GT
密度
2 3
32
2 3
3
4
3
4
3
r
M rGT
V GT RR
= =
因为星球 A 的同步卫星和地球的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比为 2:1,地球和星球 A 的半径比为 2:1,两同步
卫星的周期比 3: 1.所以 A 星球和地球的密度比为 1: 2.故 C 正确, ACD 错误。
故选 C。
2.2019 年 4 月 10 日,事件视界望远镜( EHT )项目团队发布了人类历史上的首张黑洞照片,我国科学
家也参与其中做出了巨大贡献。经典的 “黑洞 ”理论认为,当恒星收缩到一定程度时,会变成密度非常大的
天体,这种天体的逃逸速度非常大,大到光从旁边经过时都不能逃逸,也就是其第二宇宙速度大于等于光
速,此时该天体就变成了一个黑洞。若太阳演变成一个黑洞后的密度为 、半径为 R ,设光速为 c ,第二
宇宙速度是第一宇宙速度的 2 倍,引力常量为 G,则 2R 的最小值是( )
A.
23
4
c
G
B.
23
8
c
G
C. 2
4
3
G
c
D. 2
8
3
G
c
【答案】 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
2
2
Mm vG m
R R
得第一宇宙速度
GMv
R
则第二宇宙速度为
3
2
42
32
G RGMv c
R R
所以
2
2 3
8
cR
G
选项 B 正确, ACD 错误。
故选 B。
3.如图甲所示为用伏安法测量某合金丝电阻的实验电路。实验中分别用最大阻值是 5 Ω、50 Ω、500 Ω的
三种滑动变阻器做限流电阻。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一端向另一端移动的过程中,根据实验数据,分别作
出电流表读数 I 随 x
L
( x
L
指滑片移动的距离 x 与滑片在变阻器上可移动的总长度 L 的比值)变化的关系
曲线 a、b、c,如图乙所示。则图乙中的图线 a 对应的滑动变阻器及最适合本实验的滑动变阻器是( )
A.最大阻值为 5Ω的滑动变阻器∶图线 a 对应的滑动变阻器
B.最大阻值为 50 Ω的滑动变阻器;图线 b 对应的滑动变阻器
C.最大阻值为 500 Ω的滑动变阻器;图线 b 对应的滑动变阻器
D.最大阻值为 500 Ω的滑动变阻器;图线 c 对应的滑动变阻器
【答案】 C
【解析】
【分析】
【详解】
从图乙中可以看出 a 曲线在滑片移动很小距离, 就产生了很大的电流变化, 说明该滑动变阻器阻值远大于
被测量电阻阻值,所以 a 图对应 500Ω 滑动变阻器, c 图线电流几乎不随着距离 x 变化,说明该滑动变阻
器是小电阻,所以对应是 5Ω 的图像,本实验采用的是伏安法测量电阻,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该要保证
被测电阻中的电流变化范围适当大一些,所以选择图中 b 所对应的滑动变阻器,故 ABD 错误, C 正确。
故选 C。
4.如图所示,图甲为质点 a 和 b 做直线运动的位移一时间图象,图乙为质点 c 和 d 做直线运的速度一时
间图象,由图可知 ( )
A.若 t1 时刻 a、b 两质点第一次相遇,则 t2 时刻两质点第二次相遇
B.若 t1 时刻 c、d 两质点第一次相遇,则 t2 时刻两质点第二次相遇
C. t1 到 t2 时间内, b 和 d 两个质点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
D. t1 到 t2 时间内, a 和 d 两个质点的速率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 A
【解析】
【详解】
在位移 -时间图象中,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质点位置相同而相遇,由甲图可知, t 1时刻 a、b 两质点第一次
相遇,则 t 2时刻两质点第二次相遇,故 A 正确; t 1到 t 2时间内,根据 v-t 图像的面积表示位移知 c 的位移
大于 d 的位移,若 t 1时刻 c、d 两质点第一次相遇,则 t2 时刻两质点没有相遇。故 B 错误;两质点中只有
b 运动方向改变, a、c、d 质点的方向未发生改变,故 C 错误;根据 x-t 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知 t1 到 t 2
时间内, a 质点的速度不变。由 v-t 图象知: d 的速率先减小后增大,故 D 错误。
5.一平直公路上有甲、 乙两辆车, 从 t= 0 时刻开始运动, 在 0~6 s 内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 已
知两车在 t=3 s 时刻相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两车的出发点相同
B. t=2 s 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C.两车在 3~6 s 之间的某时刻再次相遇
D. t=0 时刻两车之间的距离大于 t= 6 s 时刻两车之间的距离
【答案】 D
【解析】
由图可得, 0~3s 内,乙的位移 1 (2 0.5) 3 3.75m
2 ,甲的位移
1 1(2 4) 2 (4 3) 1 9.5m
2 2 ,
二者 t=0 时刻相距 9.5m-3.75m=5.75m ,选项 A 错误; 3~6s 内,乙的位移 1 (1 0.5) 1m 0.75m
2
,
甲的位移 1 3 3m 4.5m
2
,二者相距 4.5m+0.75m=5.25m. 所以 t=0 时刻两质点之间的距离大于 t=6s 时
刻两质点之间的距离,选项 D 正确; 0~2s 内,两质点间距逐渐减小, t=2s 时刻不是相距最远,选项 B 错
误;两质点在 3~6s 之间距离越来越大,不可能再次相遇,选项 C 错误;故选 D.
点睛:本题考查 v-t 图象的性质,本题的关键在于 v-t 图象中图象的面积表示位移的应用,要求能从图中
得出两车各自位移的变化情况,从而两车距离的变化情况.
6.有三个完全相同的重球,在每个球和水平面间各压了一块相同的木板,并都与一根硬棒相连,棒的另
一端分别与一铰链相连,三个铰链的位置如图甲、乙、丙所示。现分别用力 F 甲 、F 乙、F 丙将木板水平向
右匀速抽出, (水平面光滑,重球和木板是粗糙的) 。则下列关于 F 甲 、F 乙 、F 丙大小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A. F 甲 =F 乙 =F 丙 B.F 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