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6.00 KB
- 2021-04-17 发布
玉溪一中 2018-2019 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
地理学科试卷
命题人:周家坤
(考试时间:120 分钟;满分 100 分)
考生注意:
1. 全卷包括两大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综合题。
2. 答卷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将班级、姓名、考号等填写清楚。
3. 选择题用 2B 铅笔在机读卡上填涂,综合题用黑色笔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 60 分)
一、基础选择题(共 40 分,每题 1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新生小李入学,从大门 H 出发按顺时针方向匀速沿学校外缘走了一圈,手机计步器显示走了
3 600 步,计 1 800 m(轨迹如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小李出发的校门,位于学校( )
A. 东侧 B. 南侧 C. 西侧 D. 北侧
2.学校面积最接近( )
A. 18 000 m2 B. 20 000 m2
C. 200 000 m2 D. 360 000 m2
下图为我国某景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若图中急流段高差为 35 m,则图中甲与乙地高差约为( )
A. 200 m B. 235 m C. 270 m D. 300 m
4.某日一登山旅行者到达甲处,观察到的现象可信的是( )
A. 可看到湖畔丁处游人戏水 B. 发现山顶处悬崖峭壁林立
C. 发现丙所在方位地势最低 D. 急流段的漂流者向西漂去
下图为“某山地山脊线俯视图”,图中的等高距为 100 米,M1 与 M2 的海拔均为 500 米。读
图,完成下列问题。
5.M1 所在山脊的平均坡度为 P1,M2 所在山脊的平均坡度为 P2,
两者的关系是( )
A. P1>P2 B. P1=P2 C. P1<P2 D. 不能确定
6.①地与②地的高差可能是( )
A. 90 米 B. 100 米 C. 200 米 D. 300 米
新华社华盛顿 2017 年 8 月 21 日电,当天,美国西海岸的俄勒冈州迎来日全食,美国华盛顿
时间(西五区)13 时 16 分,太阳被月亮完全“吞没”,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7.下列关于日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球位于月球和太阳之间 B. 太阳位于地球和月球之间
C. 可能发生在农历十五 D. 可能发生在农历初一
8.人类无法在月球上居住的原因是月球上( )
①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②没有液态水 ③昼夜温差太小 ④没有太阳辐射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北京时间 2015 年 8 月 6 日 23 时 5 分,中国选手在俄罗斯喀山世界游泳锦标赛男子 100 米自
由泳决赛中获得冠军。这是亚洲选手第一次在此项目上获得世界大赛金牌。图 2 示意喀山和
莫斯科经纬度位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9.中国选手在 2015 年游泳世锦赛男子 100 米自由泳项目夺冠时,
喀山地方时和莫斯科区时分别是( )
A. 6 日 18:21,6 日 18:05 B. 6 日 18:21,6 日 17:05
C. 6 日 18:05,6 日 17:35 D. 7 日 4:21,7 日 4:05
10.中国选手在 2015 年游泳世锦赛男子 100 米自由泳项目夺冠时,全球处于新的一天的范围
约占 ( )
A. 23/24 B. 1/8 C. 3/8 D. 1/2
2016 年 3 月 9 日,全球最大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 2 号”的环球飞行从阿布扎比启程,向
东途经重庆等 11 城市,于 2016 年 7 月末返回阿布扎比。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1.飞行期间,重庆与纽约相比( )
A. 重庆的正午太阳高度较低 B. 重庆的白昼长短变化为先变长后变短
C. 两地日出方位角始终相同 D. 两地正午物影方向不同
12.2016 年 7 月末返回阿布扎比时,甲、乙两地分别于当地时间 17:40 和 18:20 同时看
到日落。甲地位于乙地的( )
A. 东北方向 B. 东南方向 C. 西南方向 D. 西北方向
据报道,2014 年 8 月 21 日,我国科考队员中国南极昆仑站(下图)观看了极夜后的首次日
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3.这一天,科考队员在昆仑站看到日出时,国际标准
时间及日出方位是( )
A.7 时左右 北方 B.10 时左右 东方
C.13 时左右 西方 D.15 时左右 南方
14.据此推算,昆仑站此次极夜开始的时间约在( )
A.4 月 1 日~6 日 B.4 月 7 日~12 日
C.4 月 13 日~18 日 D.4 月 19 日~24 日
太阳辐射强度是指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的多少。影响
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主要有太阳高度、日照时间、天气状况和海拔高低。下图中曲线①、②、
③、④分别代表我国昆明、北京、上海和成都四城市太阳辐射强度年变化。据此回答下列问
题。
15.成都与其他三座城市比较,太阳辐射强度全年较低,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 纬度低,日照时间短 B. 海拔低,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
C. 工业发达,污染严重 D. 盆地地形,阴雨天气多
16.四地的太阳辐射强度年变化与全球年变化规律差异最大的城市是( )
A. 城市① B. 城市② C. 城市③ D. 城市④
17.城市③7、8 月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
A. 纬度低,太阳高度大 B. 受高压控制,晴天多
C. 纬度高,日照时间长 D. 海拔高,大气削弱作用弱
就整个地球大气来说,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太阳辐射能被大气接收和转化的过程十
分复杂,其加热大气的过程大致可以用图表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8.人们常说的“月夜苦寒”主要跟图中哪些环节相关( )
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③和④ D. ②和④
19.多云的天气昼夜温差较小,主要是因为( )
A. ②增强,③减弱 B. ②减弱,③增强
C. ③增强,④减弱 D. ②减弱,④增强
下图 a、b 为等值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若等值线表示北半球高空水平面等压线,箭头表示气流运动方向,则下列正确的是( )
①气压 A 高于气压 B ②气压 A 低于气压 B
③A 对应的近地面天气阴雨 ④B 对应的近地面天气阴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1.若等值线表示近地面等压面(忽略箭头),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数值 a<b ②A 处为高压 ③B 处气流上升 ④A 处天气阴雨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下图为我国某月 7 日 21 时某种天气系统向东推进过程中气温的垂直变化剖面图。天气系统
推进速度为 110 km/日,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22.与 7 日比较,8 日水库附近的气温变化情况是
( )
A. 气温升高,气温日较差变小
B. 气温升高,气温日较差变大
C. 气温降低,气温日较差不变
D. 气温降低,气温日较差变小
23.图中城市 7 日比 6 日大气污染重,其主要原因是 7 日( )
A. 空气下沉受到抑制
B. 空气上升受到抑制
C. 空气辐散,静风
D. 空气辐合,静风
读我国某地年降水量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右图),回答下
列问题。
24.图示区域内年降水量的最大差值是( )
A. 960mm B. 600mm C. 1000mm D. 1200mm
25.该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 )
A. 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B. 由四周向中间递增
C. 由东南向西北递增 D. 由西南向东北递增
26.影响该地区年降水量等值线弯曲闭合的主要因素是( )
A. 海陆位置 B. 地形地势 C. 洋流 D. 大气环流
读“我国某地某月等温线示意图(单位:℃)”,回答下列问题。
27.图中三条 28℃等温线将图示地区划分为甲、乙、丙、丁四个区域,其中温度相对较低
的区域是( )
A.甲、乙 B. 甲、丙 C.乙、丁 D.丙、丁
28.图中 M 地气温区别于周围地区的影响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地势 B.纬度位置 C.大气环流 D.海陆位置
读 2016 年 3 月 16 日 17 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回答下面小题。
29.如果图中等压线状况维持基本不变,汽车从②地经③地到④地,天气变化可能是( )
A. 气温:暖—冷—暖 B. 气压:低—高—低
C. 降雨:晴—雨—晴 D. 风向:西北风—西南风—东南风
30.图示虚线范围内该天气形势下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 冷气团过境,气温骤降 B. 冷锋锋后,带来强降水
C. 冷锋过境,风力强劲,扬起沙石 D. 高压系统控制,降水偏少
2018 年 3 月 17—19 日北京大部分地区出现降雪天气,尽管在气象专家看来,1 月 21 日北
京的降雪量已达到初雪标准,但在大部分市民看来,此次漫天飞舞的雪花更是今年迟来的初
雪。下图为我国 26 个省级行政中心多年平均初雪日统计图,下表为北京 2018 年 1 月 21—24
日天气资料。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日期 天气 气温
21 日 阴转小雪 0℃/-5℃
22 日 晴 -2℃/-10℃
23 日 晴 -4℃/-12℃
24 日 晴 -4℃/-11℃
31.造成北京市民认为 3 月 17 日降雪较 1 月 21 日更像初雪日期的关键因素是( )
A. 冷空气势力强,降温幅度小 B. 暖空气势力强,水汽较充足
C. 城区经济发展,热岛效应强 D. 大气污染严重,凝结核充足
32.降雪过后,北京市民进入“极速制冷”、“冷冻周”模式,其成因不包括( )
A. 新雪反射地面辐射,地温低 B. 融雪吸收热量,气温低
C. 气温低湿度大,体感温度低 D. 天气晴朗,大气逆辐射弱
33.下列关于各地区的省级行政中心多年平均初雪日的推测,正确的是( )
A. 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初雪日期集中在 10 月 B. 西北地区冬季风弱,初雪日期浮动较小
C. 华南地区地势低平,初雪日期集中 12 月 D. 西南地区地域辽阔,初雪日期全国最早
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常有火山、地震发生。2016 年 1 月 4 日夜间,危地马拉富埃
戈火山强烈喷发,喷出了大量的火山灰,朝某一个方向飘散,读世界某区域地形图,回答下
列问题。
34.图中富埃戈火山南部山脉位于( )
A. 美洲板块与大西洋板块的碰撞区 B. 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碰撞区
C. 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张裂区 D. 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张裂区
35.推断本次火山喷发的火山灰最可能蔓延的方向是( )
A. 东南方向 B. 东北方向 C. 西北方向 D. 西南方向
36.本次火山刚喷发时,喷出的大量火山灰会使火山附近地区( )
A.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会减弱 B. 太阳辐射会增强
C. 地面射向宇宙的辐射会增加 D. 大气逆辐射会增强
读四个城市的气候资料统计表,回答下列问题。
37.下列对于成都城市相关气象资料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1 月均温比上海高,主要是因为大气的保温作用强
B. 7 月均温比武汉低,主要是因为地形阻挡了温暖的夏季风
C. 年日照时数比上海少,主要是因为地势较低
D. 年降水量比上海少,主要是因为距海远
38.昆明气温年较差小的影响因素主要是( )
A. 地形、纬度、海陆分布 B. 地形、洋流、锋面活动
C. 地形、纬度、锋面活动 D. 地形、纬度、海陆分布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39.关于图中表示的四地气候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①——冬温夏热;夏秋降水多,年变化大 B. ②——冬冷夏热;降水较多,分配较均
匀
C. ③——全年高温,冬季多雨,夏季少雨 D. ④——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少雨
40.下列关于四种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气候类型只出现在亚洲 B. ②气候类型在北美洲分布最广
C. ③气候类型分布大陆西岸 D. ④气候类型在各大洲均有分布
二、能力提升选择题(共 20 分,每题 2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某开发商分别在北京(约 40°N)和福州(约 26°N)开发了两个楼盘。两地楼房朝向和楼高相
同,户型结构如下图(甲图)所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41.若福州楼盘每层 2.8 米共 20 层,南北楼距为 28 米。乙图①栋 10 层住户在正午时刻能
够直接获得太阳光照射的最小太阳高度为( )
A. 75° B.60° C. 45° D. 30°
42.在有关部门对两地小区楼盘规划设计图(乙图)审批时,几乎相同的设计在北京却没有通
过,被要求修改。最终修改的方案可能是( )
A. 降低南侧楼房的高度 B. 缩小南北楼的楼间距
C. 扩大东西楼的楼间距 D. 降低北侧楼房的高度
下图是某地某日垂直温度变化梯度(℃/100 米)时空分布图(正直为温度升高,负值为温度
降低)。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43.该日此地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时段是( )
A. 8∶00~16∶30 B. 17∶00~23∶00
C. 16∶30~7∶00 D. 23∶00~5∶00
44.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最大高度约为( )
A. 500 米 B. 100 米
C. 350 米 D. 150 米
45.当某地大气发生逆温现象时( )
A. 空气对流更加显著 B. 抑制污染物向上扩散
C. 有利于成云致雨 D. 减少大气中臭氧的含量
固态降水率是指固态降水(雪、雹等)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百分比。下图示意“甲半岛及周边
地区等固态降水率线分布”。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46.总体上甲半岛固态降水率( )
A. 北部高于南部
B. 西(北)部沿海空间变化较小
C. 山地小于低地
D.东(南)部沿海空间变化较大
47.影响甲半岛东、西部固态降水率分布差异的
主要因素是( )
A. 纬度、洋流 B. 洋流、盛行风
C. 地形、海陆位置 D. 地形、洋流
48.与 B 地相比,A 地( )
A. 年固态降水量少 B. 日出较早 C. 河流结冰期较长 D. 冰雪融水占河流补给比
例小
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 5~8 个纬度距离处,
并跟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进或南退而移动。下图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示
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49.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移到图示位置时( )
A. 华北地区高温多雨
B. 副热带高压南侧洋面处于台风活动期
C. 台湾海峡受上升气流影响而多雨
D. 长江三角洲地区都吹东北风
50.下列诗句描述的降水情景,可能出现在图示时期的是( )
①清明时节雨纷纷 ②黄梅时节家家雨 ③雨滴梧桐秋夜长 ④清风细雨湿梅花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第Ⅱ卷(综合题,共 40 分)
5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干燥度又称干燥指数,是指潜在蒸发量(指一时段内植物的蒸腾与地面蒸发之和)与
降水量之比。下左图为陕西省水系与干燥度分布图。
根据上左图分析陕西省干燥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形成原因。(10 分)
5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伊比利亚半岛风光迤逦,物产丰富,气候宜人,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区。
材料二:下图伊比里亚半岛示意图
比较 A、B 两地的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及成因。(10 分)
A 地 B 地
气候
类型
气候
特征
气候
成因
53.尼日利亚现有可耕地 3 300 万公顷,农村人口占总人数的 70%,为传统的木薯种植大国,
80%的人口与木薯行业相关;其木薯类产品产量和出口量世界第一。为提高木薯产量,大量
施用化肥农药。下图为甲、乙两地的平均日照时数统计资料。结合材料完成下题。
比较甲、乙两地平均日照时数的差异并分析原因。(10 分)
5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北美洲部分地区及某月等温线分布图。
材料二 洛杉矶和休斯敦降水分布图。
与休斯敦相比,说明洛杉矶降水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原因。(10 分)
玉溪一中 2018-2019 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
地理学科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D C C D A C D A A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C A D D A B C D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D B A C B C A D C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B A A B D D D C D A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C A C C B A D D B C
51.
特征:由南向北干燥度愈来愈大。
原因:受秦岭阻挡,由南向北(受夏季风影响愈来愈小),降水量逐渐减少;愈向北,离冬季
风的源地越近(气候的大陆性越强),大风天气越多,蒸发愈强;愈向北,植被覆盖率愈低,
蒸发更旺盛。
52.
53.
差异:年总日照时数甲地小于乙地;甲地年内日照时数差异大于乙地
原因:甲地年降水量大于乙地,阴雨天多;乙地纬度较高,夏半年昼较长,冬半年阴雨天气
少;甲地全年昼长差异小,夏半年阴雨天气更多,日照时数更少。
54.
特点:洛杉矶年降水量少于休斯敦且集中在冬半年。
原因:洛杉矶受沿岸寒流的影响,年降水较少。冬季西风带南移,洛杉矶受西风影响,降水
较多,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影响,降水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