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8.00 KB
- 2021-04-17 发布
武进区礼嘉中学2018-2019 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二年级阶段考试化学试题(选修)
日期:2019-6-3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Fe 56 C1 35.5
第Ⅰ卷(共 6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镀层破损后,镀锡铁板比镀锌铁板更耐腐蚀
B.铁表面镀铜时,铜与电源的负极相连,而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
C.某反应的平衡常数 K300℃>K350℃,则该反应 △H<0
D.合成氨生产中将 NH3 液化分离,目的是加快正反应速率,提高 H2 的转化率
2、在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
A.滴入甲基橙试液显红色的溶液中:Mg2+、Al3+、Br-、SO42-
B.常温下水电离出的 c(H+)=1×10-13 mol·L-1 的溶液中:Na+、Ba2+、Cl—、CH3COO—
C.0.1 mol·L -1 (NH4)2CO3 溶液中:K+、Na+、NO3-、OH-
D.c(SO32-)=0.1 mol·L-1 的溶液中:Ca2+、MnO4-、SO42-、H+
3、将 1mol 冰醋酸加入到一定量的蒸馏水中最终得到 1 L 溶液。下列各项中,表明已达到电
离平衡状态的是 ( )
A.醋酸的浓度达到 1 mol·L-1 B.H+的浓度达到 0.5 mol·L-1
C.醋酸分子的浓度、醋酸根离子的浓度、H+的浓度均为 0.5 mol·L-1
D.醋酸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重新结合成醋酸分子的速率相等
4、使用酸碱中和滴定的方法,用 0.01 mol·L-1 盐酸滴定锥形瓶中未知浓度的 NaOH 溶液,
下列操作能够使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 )
A.用量筒量取浓盐酸配制 0.1 mol·L -1 稀盐酸时,量筒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经干燥直接
量取浓盐酸
B.配制稀盐酸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C.滴定前尖嘴处无气泡,滴定终点时有气泡
D.滴定过程中用少量蒸馏水将锥形瓶内壁粘附的盐酸冲下
5、下列关于电离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离常数随着弱电解质的浓度增大而增大
B.CH3COOH 的电离常数表达式为 Ka= c(CH3COOH)
c(H+)·c(CH3COO-)
C.CH3COOH 溶液中加入少量 CH3COONa 溶液,电离常数减小
D.同一弱电解质,电离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
6、关于 A(g)+2B(g) 3C(g)的化学反应,下列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
A.v(A)=0.6 mol·(L·min) -1 B.v(B)=0.3 mol·(L·s) -1
C.v(C)=0.9 mol·(L·min) -1 D.v(C)=1.2 mol·(L·min) -1
7、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0.1 mol·L-1MgCl2 溶液中含有的 Mg2+数目一定小于 0.1NA
B. 标准状况下,11.2 L CCl4 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 0.5NA
C. 28 g 聚乙烯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 2NA D. 1 mol CH +5 中含有的电子数目为 11NA
8、向 25 ℃时的纯水中通入一定量的 HCl 气体,当溶液的 pH=2 时,则由水电离出的
c(H+)是 ( )
A.1×10-2 mol·L-1 B.1×10-8 mol·L-1
C.1×10-12 mol·L-1 D.1×10-4 mol·L-1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增大压强,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C.加入反应物,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D.使用催化剂,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10、已知反应 2CO(g)===2C(s)+O2(g)的 ΔH 为正值,ΔS 为负值。设 ΔH 和 ΔS 不随温度而
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低温下能自发进行 B.高温下能自发进行
C.低温下不能自发进行,高温下能自发进行
D.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
11、若反应 aA(g)+bB(g) cC(g)+dD(g)在密闭容器内达到化学平衡以后,升高温
度或增大压强都会使平衡混合物中 C 的质量分数降低,那么 ( )
A.正反应是吸热反应,(a+b)>(c+d) B.正反应是吸热反应,(a+b)<(c+d)
C.正反应是放热反应,(a+b)>(c+d) D.正反应是放热反应,(a+b)<(c+d)
12、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金刚石。已知 12g 石墨完全
转化为金刚石时,要吸收 EkJ 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金刚石与石墨互为同位素 B.石墨不如金刚石稳定
C.金刚石不如石墨稳定
D.等质量的石墨与金刚石完全燃烧,金刚石放出的能量少
13、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弱电解质的是 ( )
A.Cl2、CH3CH2OH、BaSO4 B.Mg(OH)2、H2O、HF
C.CH4、HI、NH3·H2O D.NH4Cl、H2S、CO2
14、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向 FeCl3 溶液中滴加 HI 溶液:Fe3++2I-===Fe2++I2
B.向 AlCl3 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3++4NH3·H2O===AlO-2 +4NH+4 +2H2O
C.向稀 NH4HCO3 溶液中加入过量 NaOH 溶液:NH+4 +OH-===NH3·H2O
D.向 Al2(SO4)3 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NH3·H2O Al(OH)3↓+3NH4+
15、已知某可逆反应 mA(g)+nB(g) pC(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右图表示在不同反
应时间 t 时,温度 T 和压强 p 与反应物 B 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φ(B)]的关系曲线,
由曲线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T1<T2,p1>p2,m+n>p,放热反应
B.T1>T2,p1<p2,m+n>p,吸热反应
C.T1<T2,p1>p2,m+n<p,放热反应
D.T1>T2,p1<p2,m+n<p,吸热反应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 0 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选一个且正
确的给 2 分,选两个且正确的给 4 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为 0 分)
16、用惰性电极分别电解下列各物质水溶液一段时间后,向剩余电解质溶液中加入适量水,
能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浓度的是( BD )
A、AgNO3 B、Na2SO4 C、CuCl2 D、H2SO4
17、准确移取 20.00 mL 某待测 HCl 溶液于锥形瓶中,用 0.100 0 mol·L-1 NaOH 溶液滴定。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装入 NaOH 溶液进行滴定
B.随着 NaOH 溶液滴入,锥形瓶中溶液 pH 由小变大
C.用酚酞作指示剂,当锥形瓶中溶液由红色变无色时停止滴定
D.滴定达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则测定结果偏大
18、一定温度下,在 3 个体积均为 1.0 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
2H2(g)+CO(g) CH3OH(g) 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的起始浓度/mol·L-1 物质的平衡浓度
/mol·L-1容器 温度/K
c(H2) c(CO) c(CH3OH) c(CH3OH)
Ⅰ 400 0.20 0.10 0 0.080
Ⅱ 400 0.40 0.20 0
Ⅲ 500 0.20 0.10 0 0.025
A.该反应的正反应放热 B.达到平衡时,容器Ⅰ中反应物转化率比容器Ⅱ中的大
C.达到平衡时,容器Ⅱ中 c(H2)大于容器Ⅲ中 c(H2)的两倍
D.达到平衡时,容器Ⅲ中的正反应速率比容器Ⅰ中的大
19、根据下列有关实验得出的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
选项 操作 现象与结论
A 同温时,等质量的锌粒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反应 产生气体的量:加胆矾=未加胆矾
B 向 Fe(NO3)2 溶液中滴入硫酸酸化的 H2O2 溶液 溶液变黄,氧化性:H2O2>Fe3+
C
相同温度下,等质量的大理石与等体积、等浓
度的盐酸反应
粉状大理石产生气泡更快,
反应速率:粉状大理石>块状大理石
D
向蓝色石蕊试纸上滴加新制氯水,试纸边缘呈
红色、中间为白色
氯水既有酸性又有还原性
20、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原理为 2SO2(g)+O2(g) 2SO3(g),反应混合体系在平衡状态时
SO3 的百分含量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反应 2SO2(g)+O2(g) 2SO3(g)的△H<0
B.在 D 点时 v(正)<v(逆)
C.若 B、C 点的平衡常数分别为 KB、KC,则 KB>KC
D.恒温恒压下向平衡体系中通入氦气,平衡向左移动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55 分)
21、(共 10 分)在固定容积为 1.00 L 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 N2O4,发生反应
N2O4(g) 2NO2(g),随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的 ΔH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0;100 ℃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
如上图所示。在 0~60 s 时段,反应速率 v(N2O4)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100 ℃时达到平衡后,改变反应温度为 T,c(N2O4)降低,经 10 s 又达到平衡。
①T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100 ℃,判断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100 ℃时达到平衡后,向容器中再充入 0.20 mol NO2 气体,新平衡建立后,NO2 的体积
分数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温度 T 时反应达平衡后,将反应容器的容积减小一半,平衡向________(填“正反应”或
“逆反应”)方向移动,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2、(8 分)固定和利用 CO2 能有效地利用资源,并减少空气中的温室气体。工业上有一种
用 CO2 来生产甲醇燃料的方法:CO2(g)+3H 2(g)==CH3OH(g)+H 2O(g) ΔH=-49.0
kJ·mol-1,某科学实验将 6 mol CO2 和 8 mol H2 充入 2 L 的密闭容器中,测得 H2 的物质
的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实线)。
(1)a 点正反应速率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逆反应速率。
(2)下列时间段平均反应速率最大的是________。
A.0~1 min B.1~3 min
C.3~8 min D.8~11 min
(3)平衡时 CO2 的转化率为________,该条件下的平衡常数 K=________。
(4)仅改变某一实验条件再进行两次实验,测得 H2 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中虚线所
示,曲线Ⅰ对应的实验条件改变是________,曲线Ⅱ对应的实验条件改变是
________。
23、(12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运用滴定法对一含有少量Na2SO4的NaOH样品中
NaOH的含量进行测定,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该样品 5.360g,全部溶于水配制成 1000.0mL 的溶液。用碱式
滴定管取其中 20.00mL 放在锥形瓶中,滴加几滴甲基橙做指示剂。用标准的盐酸溶液
滴定待测的氢氧化钠溶液时,左手把握酸式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
着 。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
(2)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数值偏低的是 (填写序号)
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溶液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盐酸溶液
B.滴定前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
C.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读取盐酸体积时,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3)若滴定开始和结束时,酸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右图所示:
则滴定终点的读数为 mL。 开始 结束
(4)某学生根据三次实验分别记录有关数据如下:
0.1000mol/L 盐酸的体积(mL)滴定次数 待测氢氧化钠溶
液的体积/mL 滴定前刻度 滴定后刻度
第 1 次 20.00 0.00 26.01
第 2 次 20.00 1.56 30.30
第 3 次 20.00 0.22 26.21
请选用其中合理的数据列式计算出该样品中 NaOH 的质量百分含量。(写出计算过程)
24、(18 分)化学反应原理对化学反应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1)机动车废气排放已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气缸中生成 NO 的反应为:
N2(g)+O2(g) 2NO(g) △H >0。汽车启动后,气缸内温度越高,单位时间内 NO
排放量越大,请分析两点可能的原因 、 。
(2)由金红石(TiO2)制取单质 Ti,涉及到的步骤为:
TiO2 TiCl4 Ti
已知:① C(s)+O2(g)=CO2(g); ∆H=−393.5 kJ·mol−1
② 2CO(g)+O2(g)=2CO2(g); ∆H=−566 kJ·mol−1
③ TiO2(s)+2Cl2(g)=TiCl4(s)+O2(g); ∆H=+141 kJ·mol−1
则 TiO2(s)+2Cl2(g)+2C(s)=TiCl4(s)+2CO(g)的∆H= 。
(3)氯气在 298K、100kPa 时,在 1L 水中可溶解 0.09mol,实验测得溶于水的 Cl2 约有 1/3
与水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少
量 NaOH 固体,溶液中 Cl—浓度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一定条件下,Fe3+和 I—在水溶液中的反应是 2I—+2Fe3+ I2+2Fe2+,当反应达到平衡后,
加入 CCl4 充分振荡,且温度不变,上述平衡向 (选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
向移动。请设计一种使该反应的化学平衡逆向移动的实验方案
(5)用 Cl2 生产某些含氯有机物时会产生副产物 HCl。利用反应 A,可实现氯的循环利用。
反应 A:4HCl+O2 2Cl2+2H2O
已知:ⅰ.此条件下反应 A 中,4 mol HCl 被氧化,放出 115.6 kJ 的热量。
ⅱ.
② 写出此条件下,反应 A 的热化学方程式
②断开 1 mol H—O 键与断开 1 mol H—Cl 键所需能量相差约为 kJ
25、(7 分) 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 2(g)+H 2(g) CO(g)+
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t/℃ 700 800 830 1 000 1 200
K 0.6 0.9 1.0 1.7 2.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_____ ___。
(2)该反应为 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 ArC /800/ 0镁
400OC
CuO/CuCl2
(3)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 c(CO)不变
C.v 正(H2)=v 逆(H2O) D.c(CO2)=c(CO)
(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 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
________℃。
(5)在 800 ℃时,发生上述反应,某一时刻测得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分别为 c(CO2)为
2 mol·L-1,c(H2)为 1.5 mol·L-1,c(CO)为 1 mol·L-1,c(H2O)为 3 mol·L-1,则下一时刻,
反应向________(填“正向”或“逆向”)进行。
武进区礼嘉中学2018-2019 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二(选修)阶段考试化学试题答案
一、 单选题(每题 3 分)
1、C 2、A 3、D 4、A 5、D 6、B 7、C 8、C
9、C 10、D 11、D 12、C 13、B 14、D 15、D
二、 多项选择题(每题 4 分)
16、BD 17、B D 18、AD 19、C 20、B
21、(10 分) (1)大于 (1 分) 0.001 0 mol·L-1·s-1(2 分)
(2)①大于(1 分) 正反应方向吸热,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故温度升高(2 分)
②减小(1 分)
(3)逆反应(1 分)对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2 分)
22、(8 分) (1)大于 (2)A (3)33.3% (2 分) 0.5 (2 分)
(4)升高温度 增大压强 (其余答案各 1 分)
23、(除第(4)问 4 分外,其余每空 2 分,共 12 分)
(1)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 由黄色变成橙色,且半分钟不褪色。
(2)D
(3)26.10
(4)26.00×10-3L×0.1000mol/L×40g/mol×50/5.360g=97.01% (4 分)
24、(每空 2 分,共 18 分)
(1)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温度升高,有利于平衡反应正向进行
(2) −80 kJ·mol−1
(3)Cl2+H2O HCl + HClO 增大
(4)正反应 加入少许铁粉或加入少许碘(其他合理设计即可)
(5)①4HCl(g)+O2(g) 2Cl2(g)+2H2O(g) ΔH=-115.6 kJ·mol-1
②31.9
25、(1)c(CO)·c(H2O)
c(CO2)·c(H2) (2 分) (2)吸热 (3)BC (2 分)
(4)830
(5)逆向
400OC
CuO/CuC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