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4.91 KB
- 2021-04-17 发布
1
考点 04 生产与消费
知识整合
一、生产和消费的辩证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
(1)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产品必须先生产出来才能被消费。
(2)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随着生产的发展,消费方式日益多样化。
(3)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随着生产的发展,消费的数量和质量会日益提高。
(4)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没有产品的生产,人们不会产生对该商品的强烈向往;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收入的提高,消费需求会日
益增加;随着生产的发展,生产效率的提高,产品价格日趋下降,也会激起人们的消费欲望。
2.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1)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2)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这一作用又称“消费调节生产”
或“消费对生产的导向作用”,强调消费需求的数量和质量调节供给的数量和质量。)
(3)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4)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拉动经济增 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
消费是生产的动力,并不是说任何形式的消费都能促进生产发展,只有合理适度的消费才是发展的动
力。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在解答“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这种题目,特别是选择题,要注意:首先对题肢观点正误作出判断;
其次对题目中材料的指向性作出准确把握,弄清材料是强调“生产决定消费”还是“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还是二者都有,最后判断是“生产决定消费”的哪个具体表现或“消费反作用于生产”的具体表现。
二、社会再生产
1.含义:生产过程的不断重复和更新。
2.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3.关系: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和
2
消费有着重要的影响;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
用。
三、大力发展生产力
1.原因:
(1)理论原因:生产决定消费;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现实原因:
①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为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②这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一条基本要求。
③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来源:ZXXK]
④发展生产力,特别是发展先进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 任务。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牢
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3)意义:
①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
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 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
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②发展,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
2.措施:
(1)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动摇。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
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2)必须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
(3)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
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4)必须全面深化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
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5)在遵循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上,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
3
(6)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
重点考向
考向一 生产和消费的辩证关系
[来源:] 表现 阐释 结论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产品只有生产出来,才谈得上对它的消费,否则就谈
不上消费[来源:§网]
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消费方式就是怎样消费的问题。高科技电子产品的出
现和广泛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消费和娱乐的方式
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
和水平
人们消费质量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源于社会生产的大
力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生产
决定
消费[来
源:]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强调生产出来的产品让人产生购买的欲望。如没有汽
车生产的大发展,就没有人们对家庭轿车的普遍需求
从一定意义上
说,人类历史
就是生产发展
的历史。物质
资料的生产是
人类社会赖以
存在和发展的
基础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生产出来的产品只有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
才算最终完成。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
的和动力
消费对生产具有导向
作用
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求,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
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
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消费
对生
产具
有反
作用
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
的劳动力
一个人的劳动能力,无论是智力还是体力,都有一个
形成发展的过程。新的、较高水平的消费会提高劳动
者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重视消费,把
扩大内需作为
我国经济发展
的长期战略方
针和基本立足
点
【典例 1】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下列各项能体现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的是
A.数字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视听效果更完美的产品
B.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推动了绿色食品业的迅速发展
C.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D.网上购物方式方便了消费者,增加了社会购买力
【答案】B
4
考向二 比较“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和“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比较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性质 决定作用 反作用
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价格
下降,刺激消费
消 费是生产的目的
生产改进商品性能等,刺激消费欲
望
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
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
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表现
生产发展使得收入增加,提高消费
能力
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
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作用
结果
消费水平提高,生活改善 生产发展,经济增长
【典例 2】近年来,在家装市场中,“轻装修,重装饰”已经不再是一句单纯的口号。因为美居生活已
经成为消费热点,人们的审美追求日益倾向个性化,家居饰品因此成为一种新兴的行业。上述材料说明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②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够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
④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答案】B
【解析】“重装修”使“家居饰品因此成为一种新兴的行业”,说明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②③符
合题意;①④强调生产的决定作用,不符合题意;故选 B。
5
考向三 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及相互关系
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分配和交换是桥梁和纽带,四个环节不断循环和更新。
【典例 3】高铁的运营将改善沿线人民群众的出行条件,带动沿线旅游、商贸、餐饮等第三产业快速发
展,推进城市化进程,带动农村经济繁荣,改善沿线投资环境,推动地产物业升值。这说明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②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
③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决定生产发展
④新产业的成长取决于新消费热点的出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答案】A
考点冲关
1.2018 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年内全部取消手机国内长途费和漫游费,移动网络流量资费
年内至少降低 30%,让群众和企业切实收益,为数字中国建设加油助力。若不考虑其他因素,这一政策对
促进经济发展可能带来的传导路径是
①降低网络咨询成本→刺激信息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②中小企业经营成本降低→淘汰落后产能→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③倒逼网络技术革新→“互联网+”深入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成长
④网络运营商成本增加→用户网络资费减少→刺激网络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6
2.《共享单车行业就业研究报告》表明,共享单车带动了智能锁制造企业 50%的就业岗位,带动了相
关自行车企业 80%的就业岗位,还新増加超过 3 万个线下运维岗位。共享单车的迅速发展对传统制造企业
在技术研发、生产流程、服务体 系等领域形成了综合影响,倒逼企业改进工艺流程,淘汰落后产能,使整
个行业迎 来一次“颠覆性”的机遇期。这表明
①共享单车成为激发相关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
②传统产业可以拉动经济新业态的发展
③由共享单车带动的就业产业链正在形成
④共享单车的发展有助于传统企业降低研发成本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如今,电视晚会、视频直播、VR 等娱乐互动元素与无人机、无人仓等科技元素的加入,让“双十
一”的营销早已不再是送折扣券以低价竞争的套路,越来越多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运用,俨然已成为电
商发展的最重要动力,这表明
①科技创新是影响企业发展的种要因素
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和水平
③消费能够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④消费方式的改变可以改变商品的价值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4.国家新组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把“健康”提到更加重要的地位,更加突出“大健康”的理
念。“大健康”强调,以防为主,不仅要治病,还要治“未病之病”(未病先防,重在养生)。下列关于“大
健康”理念对经济影响的推导正确的是
①治“未病之病”→传统中医养生兴盛→中医药产业成为支柱产业
②居民健康诉求升级→健康服务市场激活→健康产业投入增加
③形成以防为主的健康理念→健身等消费方式兴起→健身类产品热销
④民众健康支出增加→相关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相关企业股票价格不断上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在 新时代,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
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更加突出,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
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这说明
①生产力和 生 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7
②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③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是我国目前的主要矛盾
④科技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必须加快科技的发展,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在生活中你会发现,无论是普通用户还是影视明星,女孩儿们对于自拍行为都是津津乐道。你只需
简单的冲着手机摆个鬼脸或是浅浅一个微笑,单手点按快门,一张照片瞬间便拍摄完成。追其原因,如今
的各种美图、美颜软件已经成为众多年轻人使用频率最高的 APP 之一。这意味着
①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②生产是消费的最终目的
③消费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7.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的《2017 年中国居民消费发展报告》指出,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持续扩
大升级,已进入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消费拉动经济作用明显增强的重要阶段,呈现出
从注重量的满足向追求质的提升、从有形物质产品向更多服务消费、从模仿型排浪式消费向个性化多样化
消费等一系列转变。这表明
①居民消费观念的变化,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消费需求
②消费的平稳增长,成为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
③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④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心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权威数据显示.中国的单身人士大约占全国总人口的 14.6%,近几年,单身高新人士的单身生活
正在催生“单身经济”现象:单人套餐、自助唱吧、自助健身舱在市面上随处可见。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
争中,中国的商家正“大开脑洞”,专门订制产品和服务来迎合单身群体的生活方式。材料表明
①新的个性化消费需求对生产调整起导向作用
②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支配了生产发展的方向
③个性化、多样化的生产为特色消费创造动力
④善于捕捉消费热点的商家能够提高市场竞争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
9.别人的桃子一斤只卖几块钱,他的桃子一斤能卖十几块钱。重庆农民老谭从外地引进优质晚熟水蜜
桃,瞄准中高端市场,“品质、品相、品牌咱都有,一点也不愁卖,一年纯收入几十万元不是问题”。这启
示我们,农业的发展必须
①努力开拓市场,扩大销售范围
②增加高端供给,对接市场需求
③坚持市场导向,走特色发展道路
④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知识付费市场的兴起源于整个社会对知识的迫切需求。知识付费的本质,就是把知识变成产品或服务,
以实现商业价值。
如今,知识付费领域竞争激烈,用户对内容的选择比以往更为挑别,用户流量逐渐向一些高质量的、
原创的阅读内容集中,分答、得到、知乎、喜马拉雅 FM 等一批知识付费平台正在不断拓展产品形态和营
销模式。《2017 年中国知识付费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7 年,中国知识付费产业规模约为 49.1 亿元,
未来三年,知识付费产业规模还将保持较高成长性持续扩张,预计到 2020 年,该产业规模将达到 235 亿元。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知识付费市场的兴起对消费和相关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直通高考
1.(2017·江苏政治)2017 年 2 月 5 日,新世纪以来第 14 个关注“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发布。
该文件指出,在新的历史阶段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是
A.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B.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C.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D .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
2.(2017·江苏政治)数字经济是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近年来呈蓬勃发
展态势。据某研究机构测算,2015 年中美日英等主要国家数字经济平均增速约为 7. 5%,显著高于当
年全球 G DP 增速。材料表明,发展数字经济
A.有助于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
B.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9
C.有利于完善我国收入分配制度
D.能提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地位
3.(2016·新课标卷 1 文综)2015 年,某国宏观经济形势如下:产能利用率不足;固定资产投资同比
下降 4.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幅从 2.5%下跌至 1%,低于国际公认的合理值 3%。据此,预防通
货紧缩成为关注的焦点。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可能引发通货紧缩的传导路径是
①产能过剩→工业品供过于求→工业品价格走低→企业利润下滑
②消费低迷→消费品供过于求→消费品价格走低
③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
④企业投资萎缩→失业率上升→居民收入下降
A.①→④→②→③ B.④→①→③→②
C.①→③→④→② D.④→②→①→③
4.(2018·新课标全国 1 文综政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和国家全民健身战略的不断推进,国内掀起了马拉松热。2011 年中国马
拉松赛事仅有 22 场,2017 年增长到 1100 场。据预测,2020 年中国马拉松赛事将达 1900 场。
马拉松赛事的参与人数多、涉及领域广。2017 年参加马拉松比赛的人次超过 500 万,覆盖全国 234 个
城市,赛事带动安保、保健、住宿、餐饮、旅行、体育文化等服务业的发展。据测算,2017 年全国马拉松
主办方的直接营业收入超过 270 亿元,主办城市的间接收入超过 1350 亿元。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知识分析近年来我国马拉松热的驱动因素。
【参考答案】
【考点冲关】
1.D 【解析】移动网络流量资费年内至少降低 30%,让群众和企业切实收益,会降低网络咨询成本,
从而刺激信息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故①正确;②错误,中小企业经营成本降低不会带来
落后产能的淘汰,二者之间没有必然性,故排除;移动网络流量资费年内至少降低 30%会压缩网络运营商
利润空间,从而倒逼网络技术革新,有利于“互联网+”深入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加快成长,故③正确;④
错误,移动网络流量资费年内至少降低 30%并不会带来网络运营商成本增加,故排除。故本题选 D。
10
【点睛】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企业的
竞争优势是多种多样的,如价格、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品牌效应等。这些优势的取得,或是由于企业掌
握了独特的技术,或是由于企业的管理水平较高,或是以上因素的综合。企业 必须在这些方面有所作为。
3.C 【解析】越来越多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运用,俨然已成为电商发展的最重要动力,表明科技创
新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无人仓等科技元素的加入,让“双十一”的营销早已不再是送折扣券以低
价竞争的套路,表明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和水平,①②项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消费对生产的拉动作用,③
项与题意不符;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不会因为消费方式的改变而改变,④
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 C。
4.C 【解析】此题考查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本题出题意图在于考查学生对于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和
把握,难度适中,得分关键在于抓住题干。传统中医养生兴盛并不能使“中医药产业成为支柱产业”表述
错误,①错误,排除;居民健康诉求升级,会激活健康服务市场,最终使健康产业投入增加,故②正确;
以防为主的健康理念的形成会使健身等消费方式兴起,进而使健身类产品热销,故③正确;企业是否扩大
生产规模关键取决于其盈利的多少,而民众健康指出增加不一定会使其盈利水平的提高,故④错误。故选
C。
6.D 【解析】材料反映社会对自拍行为津津乐道促进了美颜美图软件的开发和使用,说明消费反作用
于生产,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 ,故①③符合题意。②错误,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④正确,但不符合题
意,故排除。故本题选 D。
7.A 【解析】③选项的表述在题目中没有体现,故排除。④选项错误,题目中没有涉及消费者消费心
理的改变。题目中,我国居民消费呈现出从注重量的满足向追求质的提升、从有形物质产品向更多服务消
费、从模仿型排浪式消费向个性化多样化消费等一系列转变,表明了居民消费观念的变化,形成了丰富多
样的消费需求;故①入选。题目中,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持续扩大升级,已进入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消费
结构加快升级、消费拉动经济作用明显增强的重要阶段,表明了消费的平稳增长,成为经济稳定运行的“压
11
舱石”;故②入选。选A。&网
8.B 【解析】单身消费者紧跟潮流,追求新奇。商家主动研发对单身消费者的定制产品来迎合他们的
需求,表明消费对生产调整起导向作用,①项符合题意;许多商家为了迎合单身消费者紧跟潮流,重视新
奇刺激的偏好,开发了相关产品,获得了可观的收益,抢占了商机,说明善于捕捉消费热点的商家能够提
高市场竞争力,④项符合题意;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不能支配生产发展的方向,但对生产发展的方向有影
响,②项观点错误;材料主旨表明商家迎合单身消费群体的需求,是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不涉及生产决
定消费,③项不合题意。选 B。
9.B 【解析】老谭的桃子这启示我们,农业的发展必须进行供给侧结构改革,坚持市场导向,对接市
场需求,增加高端供给,走特色发展道路,②③项符合题意;材料反映要对接市场需求,走特色个性化发
展道路,不体现扩大销售范围和扩大生产规模的问题,①④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 B。
10.【答案】对消费:提供个性化知识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引导树立正确消费
观,促进消费方式的转变,实现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的协调发展。
对相关产业:推动知识付费产业的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产生拉动效应,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
【直通高考】
1.C 【解析】面对我国当前的实际,在新的历史阶段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
构性改革,C 项正确。
2.B 【解析】数字经济并不一定都局限在国有经济范围内,发展数字经济有助于增强国有经济控制
力的说法不准确,A 项 不选;材料中中美日等主要国家的数字经济平均增速显著高于当年全球 GDP 增速,
这表明发展数字经济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B 项正确;材料没有表明发展数字经济与分配制度相关,
C 项不选;材料也没有表明发展数字经济有助于提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D 项不选。
3.A 【解析】本题是传导性试题,要明确变量之间的关系,可采用首尾法进行确定。即先确定第一
12
个题肢或者先确定最后一个题肢,同时要注意排除错误选项,按此步骤,基本上可以确定正确答案。企业
是市场主体,利润下降,失业上升,收入降低,消费低迷,供给大于需求,故正确的传导顺序是①→④→②→
③,本题选 A。
4.【答案】居民收入增加,消费结构升级,推动马拉松赛事的需求上升;马拉松赛事覆盖面宽,商业
价值大,刺激赛事的供给;赛事带动相关服务业发展,服务业发展又进一步促进赛事;全民健身战略实施,
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支持马拉松赛事发展。
【解析】本题以近年来我国的马拉松热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影响消费的因素、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
系的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马拉松热,是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消费层次逐步提高的表现。近年来我国马拉松热的驱动因素,首先,
从消费者方面看,收入是影响消费的最主要因素,居民收入增加,消费结构升级,人们为了满足更高水平
的生活需要,产生了增强身体素质,实现全面发展的愿望。其次,从生产者方面看,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
升级起着导向作用,“马拉松赛事的参与人数多、涉及领域广”,马拉松赛事商业价值大,刺激赛事的供给;
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会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赛事带动安保、保健、住宿、餐饮、旅
行、体育文化等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发展又进一步促进赛事。最后,从国家角度看,全民健身战略实施,
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支持马拉松赛事发展。分层组织答案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