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7.00 KB
- 2021-04-17 发布
2018-2019学年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第I卷 (6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下列物质间的反应,其能量变化符合下图的是( )
A.由Zn和稀H2SO4制氢气
B.灼热的炭粉与二氧化碳
C.Ba(OH)2·8H2O晶体和NH4Cl晶体混
D.碳酸钙的分解
2.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
A. 酸性:H2SO4>H3PO4 B. 非金属性:O>S
C. 碱性:NaOH>Mg(OH)2 D. 沸点:HF>HCl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中旧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不同引起的。
如图为N2(g)和O2(g)反应生成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 N2(g)和1 mol O2(g)反应放出的能量为180 kJ
B.1 mol N2(g)和1 mol O2(g)具有的总能量小于2 mol NO(g)具有的总能量
C.通常情况下,N2(g)和O2(g)混合能直接生成NO(g)
D.NO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4.如果n为第ⅡA中某元素的原子序数,则原子序数为(n+1 )的元素可能位于①第ⅢA族 ②第ⅣA族 ③第ⅢB族 ④第ⅠA族(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5.含有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是( )
A. Na2O2 B. NaOH
C. H2 D. HCl
6.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
A .铝片与稀硫酸反应 B . Ba(OH) 2 ·8H 2 O 与 NH 4 Cl 的反应
C .灼热的炭与 CO 2 反应 D .甲烷在 O 2 中燃烧反应
7 .A、B、C、都是金属,A中混有C时,A先腐蚀;A与B组成原电池时,A为电池的正极。A、B、C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为( )
A . A>B>C B . A>C>B C . B>A>C D . B>C>A
8、与氢氧根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的微粒是( )
A. CH4 B. NH4+ C. Cl﹣ D. NH2﹣
9. 肼(N2H4)是火箭发动机的燃料,它与N2O4反应时,N2O4为氧化剂,生成氮气和水蒸气。已知:N2(g)+2O2(g)===N2O4(g)
10. ΔH=+8.7 kJ/mol,N2H4(g)+O2(g)===N2(g)+2H2O(g) ΔH=-534.0 kJ/mol,
下列表示肼跟N2O4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2N2H4(g)+N2O4(g)===3N2(g)+4H2O(g) ΔH=-542.7 kJ/mol
B.2N2H4(g)+N2O4(g)===3N2(g)+4H2O(g) ΔH=-1 059.3 kJ/mol
C.2N2H4(g)+N2O4(g)===3N2(g)+4H2O(g) ΔH=-1 076.7 kJ/mol
D. N2H4(g)+N2O4(g)= ==N2(g)+2H2O(g) ΔH=-1 076.7 kJ/mol
10、对原电池的反应本质,最准确的描述是
A.置换反应 B.化合反应
C.氧化还原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1、已知反应:H2(g)+1/2O2(g)===H2O(g) ΔH1
1/2N2(g)+O2(g)===NO2(g) ΔH2
1/2N2(g)+3/2H2(g)===NH3(g) ΔH3
则反应2NH3(g)+7/2O2(g)===2NO2(g)+3H2O(g)的ΔH为( )
A.2ΔH1+2ΔH2-2ΔH3 B.ΔH1+ΔH2-ΔH3
C.3ΔH1+2ΔH2+2ΔH3 D.3ΔH1+2ΔH2-2ΔH3
12、白磷与氧可发生如下反应:P4+5O2===P4O10。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
P—P a kJ·mol-1、 P—O b kJ·mol-1、
P==O c kJ·mol-1、 O== O d kJ·mol-1。
根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该反应的ΔH,其中正确的是( )
A.(6a+5d-4c-12b)kJ·mol-1
B.(4c+12b-6a-5d)kJ·mol-1
C.(4c+12b-4a-5d)kJ·mol-1
D.(4a+5d-4c-12b)kJ·mol-1
13.用H2O2和H2SO4的混合溶液可溶出废旧印刷电路板上的铜。已知:
Cu(s)+2H+(aq)===Cu2+(aq)+H2(g) ΔH=+64.39 kJ·mol-1
2H2O2(l)===2H2O(l)+O2(g) ΔH=-196.46 kJ·mol-1
H2(g)+O2(g)===H2O(l) ΔH=-285.84 kJ·mol-1
在H2SO4溶液中,Cu与H2O2反应生成Cu2+(aq)和H2O(l)的反应热的ΔH等于( )
A.-417.91 kJ·mol-1 B.-319.68 kJ·mol-1
C.+546.69 kJ·mol-1 D.-448.46 kJ·mol-1
14、实验室要快速制取氢气,应选用正确的措施是 ( )
A、纯锌和稀硫酸反应 B、粗锌和稀硫酸反应
C、粗锌和稀硝酸反应 D、用铁代替锌与稀硫酸反应
15. 按C、N、O、F的顺序,下列递变规律错误的是( )
A. 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B. 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C. 最高正化合价逐渐增大 D.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大
16.下列各组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中,错误的是( )
A. K>Na>Li B. Mg2+>Na+>F﹣
C. Na+>Mg2+>Al3+ D. Cl﹣>F﹣>F
17.将HCl和NaCl分别溶于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HCl的离子键被破坏
B. NaCl的共价键被破坏
C. HCl和NaCl的化学键均遭破坏
D. HCl和NaCl的化学键均未遭破坏
18.下面四个装置中的电解质都是稀硫酸。其中可以构成原电池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9.有甲、乙两个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甲 乙
A.甲、乙装置中,Zn的质量均减小
B.甲、乙装置中,Cu上均有气泡产生
C.化学反应速率:乙>甲
D.甲装置中H+移向Zn,乙装置中H+移向Cu
20.如图所示,将镁条和铜片插入一个半熟的橘子中,用导线将二者与蜂鸣器连接,即构成一个水果原电池,
蜂鸣器就可以发出音乐声。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原电池的负极反应为Mg−2e− Mg2+
B.电流方向:Mg→蜂鸣器→Cu
C.电路中每通过1 mol电子,在铜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为11.2 L(标准状况)
D.铜片作正极
第II卷 (40分)
二、非选择题
21、(12分)X、Y、Z、M、G五种主族元素分属三个短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Z同主族,
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 ; Y、M同主族,可形成MY2、MY3两种分子。
(1)Y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
(2)上述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 (写化学式),
非金属气态氢化物还原性最强的是 (写化学式)。
(3)X、Y、Z、M组成两种盐的溶液反应可产生MY2气体,写出其反应离子方程式:
(4)相同条件下,同体积M的氧化物与Y单质混合通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 (填褪色或不褪色)
(5)Y的氢化物沸点比硒化氢(H2Se)的沸点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4分)在铜、银和硝酸银构成的原电池工作时,正极为反应式 ___________;
23、 当有1.6g铜溶解时,银棒增重_________________g。
(原子量:CU——64 Ag——108)
23. (2分) 0.3mol 的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 B 2 H 6 )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
24. 三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 649.5kJ 热量, 又已知:
H 2 O ( l ) =H 2 O ( g )Δ H=+44kJ/mol ,
则0.5mol 乙硼烷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 。
24.(9分)面对日益加剧的能源危机,中科院院士何祚庥在2003年就曾经倡议大力发展替代能源,
如风能、电能等等,要大力开发电动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2006年12月上旬,
年产2万辆纯电动汽车的研发基地在天津奠基。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物质中可以作为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物的是 ( )
A.CH4 B.H2 C.C2H5OH D.CO2
(2)若用CH4作燃料,氢氧化钾溶液作电解质溶液,
写出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 ,(写离子方程式)
电池工作时的总反应式是 。(写离子方程式)
(3)电池工作时,负极附近溶液的PH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溶液中KOH的物质的量浓度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5.(6分)题图中:E1=134 kJ·mol-1,E2=368 kJ·mol-1,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如图是1 mol NO2(g)和1 mol CO(g)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
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CH3OH(g)+H2O(g)===CO2(g)+3H2(g) ΔH=+49.0 kJ·mol-1
②CH3OH(g)+O2(g)===CO2(g)+2H2(g) ΔH=-192.9 kJ·mol-1
又知③H2O(g)===H2O(l) ΔH=-44 kJ·mol-1,则甲醇蒸气燃烧为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①2CH3OH(l)+3O2(g)===2CO2(g)+4H2O(g) ΔH=-1 275.6 kJ·mol-1
②2CO(g)+O2(g)===2CO2(g) ΔH=-566.0 kJ/mol
③H2O(g)===H2O(l) ΔH=-44.0 kJ/mol
请写出1 mol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1 mol 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6.(7分)实验室用50 mL 0.50 mol·L-1盐酸、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和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测定
中和热的实验,得到表中的数据:
实验次数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t2/℃
盐酸
NaOH溶液
1
20.2
20.3
23.7
2
20.3
20.5
23.8
3
21.5
21.6
24.9
试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时用环形玻璃棒搅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不能用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棒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经数据处理,t2—t1=3.4 ℃。
则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ΔH=________[盐酸和NaOH溶液的密度按1 g·cm-3计算,
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比热容(c)按4.18 J·(g·℃)-1计算]。
(3)若将NaOH溶液改为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氨水,测得中和热为ΔH1,则ΔH1与ΔH的关系为
:ΔH1________ΔH(填“<”、“>”或“=”),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乾安七中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
高一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D
B
C
D
C
C
D
C
C
D
A
B
B
C
B
C
D
B
B
二、非选择题(40分)
21、(每空2分,12分)
(1)第二周期第ⅤⅠA族
(2) HClO4 H2S
(3)HSO3-+H+=H2O+SO2
(4)不褪色
(5)H2O分子之间有氢键
22、(每空2分,4分)
(1)Ag+ + e- = Ag
(2) 5.4
23、(2分)1016.5KJ
24、 (9分) (1)ABC ( 2 )CH4+10 OH_ -8e_ =CO32_+7H2O
CH4 + 2OH_ + 2O2 = CO32_ + 3H2O
(3)降低 减少
25. (6分)
(1) NO2(g)+CO(g)===CO2(g)+NO(g) ΔH=-234 kJ·mol-1
(2)CH3OH(g)+O2(g)===CO2(g)+2H2O(l) ΔH=-764.7 kJ·mol-1
(3)CH3OH(l)+O2(g)===CO(g)+2H2O(l) ΔH=-442.8 kJ/mol
26. (7分)
(1)上下搅动(或轻轻搅动) Cu传热快,防止热量损失
(2)-56.8 kJ·mol-1
(3) > NH3·H2O 属于弱电解质,电离吸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