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5.00 KB
- 2021-04-17 发布
宁夏育才中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
学益学区高 二年级月考1 试题卷
(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为 100 分钟) 命题人:
答题说明:
1.考生应把学校、考场、考号、姓名写在密封线以内,密封线以外的无效。
2.请用钢笔、中型笔或圆珠笔把答案写在答题卡的横线上,选择题涂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个小题2分,共70分.)
1.哲理小说越来越受读者的喜爱,其中重要原因就是,那些人生哲理是如此贴切地表述着自己的情感,自己的经历,自己的精神家园…… 哲理小说深受读者喜爱的原因表明( )
A.哲学是一种智慧,是美好生活的向导
B.哲学是对人生的一种本质的普遍规律问题的思考
C.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民族精神的凝聚
D.哲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来源于生活
在人类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资源的枯竭、环境的破坏、人口的膨胀使人类面临着严重的危机。人们在经过了这一系列思考后理性地选择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落实科学发展观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据此回答2~3题。
2.人们面对人口、资源、环境之间日益加剧的矛盾而进行的思考不可回避地触及到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这说明( )
A.哲学的智慧是人努力想象出来的
B.在生活实践中产生的思想都是哲学思想
C.哲学是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产生
D.实践的发展是为了适应哲学的需要
3.解决好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离不开人们对上述问题的理性思考。这主要说明( )
A.哲学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B.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需要智慧、需要哲学
C.源于生活的哲学都是科学的
D.哲学是对时代经验和认识成果的正确反映
想问题、办事情是人类的两种基本活动。人们对问题的高明认识、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都和一定的哲学智慧联系在一起。据此回答4~5题。
4.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②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③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④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5.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说:“当一个人年轻的时候,不要让他耽误了哲学的研究;当他年老的时候,也不要让他对他的研究产生厌倦。因为要获得灵魂的健康,谁也不会有太早或太晚的问题。”之所以要重视哲学的研究,是因为( )
A.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
B.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
C.真正的哲学,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D.真正的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和人们对实践的追问与对世界的思考
6. “治自然科学者,局守一门,而不肯稍涉哲学,而不知哲学之归宿,其中如自然哲学一部,尤为科学家所需要。”这说明( )
①自然科学与哲学是相互联系的
②自然科学需要哲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③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
④哲学是“科学之母”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①④
哲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纵观整个哲学发展史,流派多多,观点各异,真的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据此回答7~8题。
7.虽然不同的哲学流派的观点各不相同,但是其都把整个世界当作自己的研究对象。不管何种学派用何种观点去研究哲学,其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 )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思维与存在何为本原的问题
C.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D.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8
.调查显示,目前不少中学生相信星座与命运有关。他们将自己的出生日期与所谓星座相连,再从自己的星座推算出自己将来的前途和命运。从哲学上看,这种思想属于( )
A.朴素唯物主义 B.机械唯物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主观唯心主义
9.下列观点与“存在就是感觉的相加。”一致的是( )
A.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D.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
10.在古代欧洲,有过这样一首诗:那时候,上面的青天还没有称呼,下面的大地也没有名字,其阿玛诗(即海洋)是大家的生母,万物都和水连在一起。这首诗体现的是( )
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11.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党30多年来,紧紧把握时代脉搏,立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的伟大产物。这说明( )
A.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B.真正哲学是对时代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的正确概括和总结
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12.马克思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主要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
A.实践性 B.灵活性 C.革命性 D.科学性
13.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 )
①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
②物质的唯一特性
③世界万物的共同属性
④物质的固有属性
A.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来看,“画饼不能充饥”,这是因为( )
①精神与物质不具有同一性
②精神不能转化为物质
③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不等同于事物自身
④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
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②
15.下列选项中与“两岸青山相对出,轻舟已过万重山”哲学寓意相同的是( )
A.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
B.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C.坐地日行八万里,顺天遥看一千河
D.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6.《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表明( )
A.自然界的变化是杂乱无章的
B.客观规律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
C.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D.自然界的发展是客观的
17.古人云:“竭泽而渔,非不得鱼,明年无鱼;焚林而畋,非不收兽,明年无兽。”上述材料所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
A.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联系
B.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无条件的
C.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利用的
D.违背规律必然要受到规律的惩罚
18.近年来,“中国创造”“中国经验”“中国现象”“中国模式”等成了国际流行词。流行词的变化发展记录了时代前进的脚步,这表明人的意识( )
①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②需要借助语言来表达
③随着社会生活变化而变化
④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9. 2010年12月11日在墨西哥坎昆闭幕的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大会再次警告人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要忘记气候变化对经济与生活的影响。这说明 ( )
A.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B. B.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C.意识与物质相互依赖
D.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20. 2010年广州亚运会吉祥物设计者将形象运动时尚的五只羊,分别取名“阿祥”、“阿和”、“阿如”、“阿意”、“乐羊羊”,组成“祥和如意乐洋洋”,表达了广州亚运会将给亚洲人民带来“吉祥、和谐、幸福、圆满和快乐”的美好祝愿,也同时传达了运动会“和谐、激情”的理念。这表明( )
A.设计者的感受完全是主观形成的 B.人的意识不是由客观事物决定的
C.意识活动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D.人的思维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21.右面的漫画《爱鸟工程》给我们的启示是( )
A.人能够认识和改造世界
B.要勇于突破和改变现状
C.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D.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22、牛顿是古典力学的奠基人,在自发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创立了万有引力理论。晚年的牛顿在研究行星为什么会围绕太阳运转时,由于信奉上帝,认为除万有引力的作用外还有一个“切线力”,这个“切线力”只能是来自上帝的“第一推动力”。“在自发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创立了万有引力理论:说明( )
A哲学能为科学研究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B科学研究促进了哲学的发展
C哲学与具体科学互为基础
D没有哲学作指导,就没有具体科学的产生
23、“世界是一团燃烧的‘活火’,它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 ”下列与这句话所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
A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B物是观念的集合
C存在即被感知
D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24、“任何一个有机体,在每一瞬间是它本身又不是它本身,始终处在不间断的变化之中”
。这句话是说( )
①事物的变化是捉摸不定的
②事物的运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④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5、“揠苗助长”,事与愿违;“庖丁解牛”事半功倍。这两则寓言故事说明了 ( )
①规律具有不可抗拒性
②人们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③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④规律在任何条件下都会发生不同的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6、下列说法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关系的是( )
A.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C.物是观念的集合
D.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27、恩格斯说:“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这说明 ( )
A.物质和运动是一样的
B.物质是运动变化的,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C.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永恒运动,没有静止的
D.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有条件的
28、下列观点与“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 )
①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②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③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④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
29、中医有“久怒伤肝,久悲伤肺,久惊伤胆,常恐伤肾,常忧伤心。”的说法。这说明 ( )
A.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
B.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C.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D.人类的意识具有能动性
30.“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点哲学的确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下列观点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的上述感悟相一致的是( )
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B.哲学是人类对某一具体领域规律的概括
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
3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所有哲学必然遇到的问题,而且是所有哲学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
D.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
32.宋代哲学家陆九渊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这种观点
①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
②否认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③把宇宙中某种精神力量作为世界的本原
④认为宇宙统一于“心”,即意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3.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共同之处在于
A.把物质等同于物质的具体形式
B.社会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C.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
D.否认世界是由神创造的
34.“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种说法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机械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35.“挑战世界极限,雪域筑路,笑谈今生何为天堑:饮马长江源头,高原奋战,托起明天青藏通途。”这是青藏铁路建设者们青春无悔的誓言。这一誓言说明
A.只要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什么样的困难都可以战胜
B.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C.只要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规律也是可以改变的
D.认识和改造世界需要百折不挠的顽强奋斗精神
宁夏育才中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
学益学区高二年级月考1 试题卷
(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为 100 分钟) 命题人:
答题说明:
1.考生应把学校、考场、考号、姓名写在密封线以内,密封线以外的无效。
2.请用钢笔、中型笔或圆珠笔把答案写在答题卡的横线上,选择题涂在答题卡上。
第ⅠⅠ卷(论述题,共30分)
历史表明,福利水平过低,人民难以合理公平分享社会发展成果,社会不一定稳定;福利水平过高,超出经济的承受能力,社会发展就会陷入停滞,并会导致一些人懒惰,不利于社会进步。因此,有人认为:“国家福利”亦福亦祸,人难以把握。
36.运用规律的知识,评析材料三中的观点。(10分)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提出:要深入研究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形成的规律和特点,积极改进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与形式,采用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传播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要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抓紧修订完善《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制定推行行为规范,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反映时代和社会进步的要求,体现对学生的尊重与信任,引导学生自觉遵纪守法。
37.(1)运用“意识的作用”的知识说明,国家为什么要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3分)
(2)“意见”中提出的措施是怎样做到并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9分)
PDCA循环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通用模型,是能使任何一项活动有效进行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特别是在质量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按照PDCA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每转动一周,质量就提高一步,未解决的问题会进入下一个循环……从而实现质量阶梯式的提升。
38.结合材料,从实践与认识关系的角度,说明PDCA 循环为什么能够实现质量阶梯式提升。(8分)
1-5 DCBBC 6-10 AACBA
11-15 BCABC 16-20CDABD
21-25 CAADC 26-30 BBDCD
31-35 DDDDD
36
①世界是物质的世界。当前我国大气污染严重,政府不回避问题的客观性。
②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大气污染的程度是可变的,政府重视降低污染。
③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利用的。政府出台了符合规律的行动计划,造福人民。(8分)
37
(1)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可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取得成功。
②国家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就是要使青少年形成正确的意识以指导自己的行动,促进自身健康成长。
(2)①根据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形成的规律和特点来积极改进教学,说明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注意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性,并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
②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修订和完善各种规则,能够反映时代和社会进步的要求等,说明做事情应该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索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③深入研究规律及其特点,积极改进教学模式,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修订、完善规则,推行行为规范的要求等,说明做事情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38.
答案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计划是在收集分析资料的实践中形成的;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通过执行环节使计划得到落实;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通过对实施情况的结果进行检查,使原计划得以检验和完善;④正确的认识可以推动实践的发展,通过PDCA循环不断完善的计划,有助于指导人们实现质量阶梯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