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 MB
- 2021-04-17 发布
玉溪一中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地理学科试卷
命题人:刘学城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5分)
下图是“杭州西湖景区的导游图”。读图回答1-3题。
1.某旅行团从莳花广场出发,想去兰苑参观游览,途经a路口时,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取最近路线,那么他们的行进方向是( )
A.向东 B.向南 C.向西 D.向北
2.有人提议去静水池游览之后再去兰苑,请估算一下a路口到静水池这段路大约多少米( )
A.50米 B.150米 C.250米 D.350米
3.如果将该图比例尺放大到5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 )
A.1∶5 B.1∶50 C.1∶500 D.1∶125
下图为“山西省北部某区域的地理位置和等高线示意图”,M、N两条虚线中,有一条代表向西流的河流。据此回答4—5题。
4.下列关于M、N两条虚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M表示河流、植被茂密
B.M表示山脊、植被茂密
C.N表示河流、植被茂密
D.N表示山谷、植被稀疏
5.N线部分林木为旗形树冠,推测其较为茂盛一侧的方向是( )
A.西北 B.东南 C.东北 D.西南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6-7题。
6.图示区域内河流落差可能是( )
A.78 m B.98 m
C.128 m D.148 m
7.图中m、n、p、q四地中( )
A.m地位于阴坡,坡度较其他三地陡
B.n地位于鞍部,地势较其他三地高
C.q地位于山谷,在m地的东北方向
D.p地位于山脊,处于盛行风迎风坡
读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图,回答8-9题。
8.关于该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最大高差约180米
B.地下暗河多,岩溶地貌发育
C.B处可开垦为梯田
D.A地的视野比B地开阔
9.图中风力发电机分布特点及原因为( )
A.山脊处——地势较高 B.坡度较小处——利于建输电塔
C.山谷处——邻近聚落 D.向阳迎风处——可发展旅游业
下图示意我国亚热带某区域等高线分布。据此完成10-11题。
10.图中P地海拔(H)为( )
A.100 m<H<200 m
B.200 m<H<300 m
C.300 m<H<400 m
D.400 m<H<500 m
11.图中信息显示( )
A.R河流向为从西北向东南 B.③地为山谷
C.①地比②地河流流速快 D.④地为阳坡
构造等高线是指在地质图上某一岩层顶部海拔相同点的连线,可以直观地反映岩层的形态。下图为某区域同一岩层构造等高线和地形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读图,回答下题。
12.图中甲处该岩层的埋藏深度可能是( )
A. 480米 B. 360米
C. 420米 D. 280米
图示为经纬网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图中abcd四地中,位于西半球低纬度地区的是( )
A. a B. b C. c D. d
读“经纬网图”,回答下题。
14.若飞机从图中D点飞往B点,沿最短航线飞行,其方向是( )
A. 一直向东 B. 一直向西
C. 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D. 先向西南,再向西北
读我国某月降水分布图,完成下列15-17题。
15.图示月份可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16.此时A处降水少的原因( )
A.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B.此时夏季风势力较弱,对A地影响小
C.盆地内部西北低东南高,阻挡夏季风
D.受冬季风影响大,气流沿山坡下沉
17.图示时段( )
A.西北地区多晴天,大气保温作用弱,多霜冻
B.华北地区气温回升快,降水少,土壤墒情差
C.①处和②处的霜冻分布都是因地势高形成的
D.我国大部分地区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影响
风向方位图通常用角度来表示。下图分别为风向方位图和1950-2011年渤海海域冬、夏季风向与速度变化趋势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18-20题。
18.60年以来渤海冬季风风向变化趋势是( )
A.由西西北向西北方向转变 B.由北西北向西北方向转变
C.由东东南向东南方向转变 D.由南东南向东南方向转变
19.60年以来渤海冬季的风速呈减小趋势,主要是由于( )
A.渤海海平面上升,摩擦力增大 B.全球气候变暖,南北温差变小
C.渤海沿岸建筑物增高,阻挡风力 D.渤海污染严重,其热容量变小
20.渤海风速变化,将会导致( )
A.烟台威海冬季降雪量增加 B.海上航行的船只速度减慢
C.利于京津地区污染物扩散 D.华北平原地区干燥度增加
下图为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和最热月平均气温与各月平均气温差曲线示意图。读图完成21-22题。
21.该地气候类型是( )
A.地中海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22.下列有关该气候特点或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7月温度高 B.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多
C.冬季温和 D.冬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对流层中,温度在垂直方向上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的数值称为气温垂直递减率。下图是某山脉不同坡向的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年变化曲线。据此完成23-25题。
23.关于该山地气温垂直递减率,叙述正确的是( )
A.南坡小于北坡
B.南坡年变化大于北坡
C.南北坡差异冬季大于夏季
D.南坡夏季小于冬季
24.造成12月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南坡积雪面积大,反射太阳辐射多 B.北坡植物分布少,地面增温速度快
C.南坡人类活动少,城市热岛效应弱 D.北坡为背阴坡,山麓气温比较低
25.推测该山地( )
A.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呈南北走向
B.位于东亚季风气候区,呈东西走向
C.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呈南北走向
D.位于南非地中海气候区,呈东西走向
下图为不同大陆上纬度相近的三个气象站测得的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资料。读图,回答26-28题。
26.①地年降水的季节分配主要受制于( )
A.信风 B.西风 C.台风 D.季风
27.②地最可能位于( )
A.亚洲东部 B.北美西部 C.非洲南部 D.澳大利亚
28.③地日照时数明显高于①②两地,主要原因是( )
A.距海远 B.雨天少 C.气温高 D.海拔高
读19世纪中叶以来每10年全球表面气温距 平变化统计图,回答29-30题。
29.下列选项与图中信息相吻合的是( )
A.19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波动下降
B.19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直线上升
C.20世纪50年代,全球气温较1961~1990
年平均气温高
D.20世纪70年代以后,全球每10年都比
前10年明显变暖
30.近几十年,全球气温变化与温室气体排放量关系密切,是因为温室气体( )
A.强烈吸收太阳辐射 B.强烈吸收地面辐射
C.强烈反射地面辐射 D.强烈反射太阳辐射
读北极冰川面积逐月变化图,回答31-32题。
31.北冰洋冰川面积最小值推迟至9月份出现的原因是( )
A.此时北极地区极昼时间较长 B.海洋水体升温较慢
C.秋季北极地区晴天多 D.此时北极冰川融化快
32.为减小北极冰川面积变化的幅度,下列做法均合理的有( )
①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②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工业 ③利用太阳能发电 ④改进农业灌溉技术 ⑤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读下图,完成33-35题。
33.甲阴影区域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
A.春小麦 B.水稻C.冬小麦 D.甜菜
34.下列关于乙海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附近渔场是由上升补偿流而形成
B.附近有世界很著名的北海渔场
C.该海域海水表面等温线向南凸出
D.附近群岛的成因类型是珊瑚岛
35.丙、丁两国经济发展具有的相似区位条件是( )
A.矿产资源丰富 B.水能资源丰富
C.内河航运发达 D.海洋运输为主
下图示意日本本州岛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完成36-38题。
36.导致该岛滨海地区樱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地形 B.太阳辐射 C.土壤 D.降水
37.导致N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地早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洋流 C.土壤 D.降水
38.导致P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N地晚的主要因素是 ( )
A.地形 B.洋流 C.太阳辐射 D.降水
图甲是某大陆的轮廓图。图中a、b、c为三条河流,A、B、C为三座城市,虚线d为某条纬线。图乙是A、B、C三座城市年降水量和气温年较差的比较示意图。据此回答39-41题。
39.图中纬线d的纬度可能是 ( )
A.北纬40度 B.北纬30度 C.北纬20度 D.北纬50度
40.下面关于图中三条河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三条河流均分布于温带地区 B.三条河流7月份流量都较小
C.三条河流上游都有冰雪融水补给 D.三条河流航运量都较大
41.图甲中A、B、C城市依次对应图乙中的 (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①③② D.③①②
下图是东亚部分地区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三地纬度大致相同。据此回答42-43题。
42.下列气候特征中,三地差异最明显的是( )
A.气温年较差 B.降水量的年际变化
C.夏季风的风向 D.高温期与多雨期的时间
43.日本1月0℃等温线与北纬38°纬线基本吻合,而中国东部地区1月0℃等温线与北纬33°纬线基本吻合。说明( )
A.日本地形以山地为主,中国东部以平原为主
B.日本1月南北温差小,中国东部1月南北温差大
C.日本受冬季风影响小,中国东部受冬季风影响大
D.日本1月晴朗天气多,中国东部1月日照时间短
下图为亚洲某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44—46题。
44.判断该国主要的水汽来源地的依据是图中的( )
A.降水与河流分布 B.经纬度范围 C.国界线 D.城市分布
45.据图示信息推断,甲、乙、丙、丁四个城市中,人口数量最多的应该是( )
A.甲城市 B.乙城市 C.丙城市 D.丁城市
46.下列结论的依据,所用图示信息正确的是( )
A.河流稀少,有内流河,所以该国为内陆国
B.中、东部城市分布较多,故该国中、东部为平原
C.位于温带地区,导致该国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
D.降水稀少且呈条带状分布,使该国植被景观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下左图为日本山河分布示意图,右图为富山市气温和降水季节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47—48题。
47.关于富山市降水特征及其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冬季降水丰富---处于冬季风迎风坡
B.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常年受西风影响
C.夏季降水较少---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
D.降水总量丰富---常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
48.日本IT工业集中在甲岛,被称为“硅岛”,其原因是该岛( )
①环境洁净 ②海运便利 ③现代高速交通便利 ④劳动力丰富 ⑤科技发达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③④⑤
读东亚简图,回答49—51题。
49.图中有关于A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国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全年降水小于M国
B.该国主要民族为大和民族
C.当地农民主要从事水稻种业
D.该国积极发展外向型的经济,木材出口是国民经济支柱
50.下列有关图示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A.B国是经济高度发达的韩国,首都是首尔
B.C国家所在半岛为朝鲜半岛,地势西高东低
C.甲海域为著名的海域日本海
D.D国常规能源匮乏,需要从国外进口
51.冬季M国酸性气体排放量远高于D国,而D国的酸雨危害却比M国严重,下列有关原因是( )
①冬季M国降水少,酸雨危害较轻 ②D国的企业生产过程中酸性气体在排放量很大 ③M国推广了先进的技术治理了大量酸雨 ④D国气候海洋性显著,冬季降水较多,酸雨危害较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下图为亚欧大陆气温年较差分布示意图(单位:℃),读图分析回答52—53题。
52. 关于图示地区气温年较差变化规律及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从沿海向内陆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大
B.大陆东侧气温年较差的变化梯度大于大陆西侧
C.从甲处到乙处气温年较差变化梯度大,其原因是地形以平原为主
D.从甲处到丙处气温年较差变化梯度大,其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53. 气温年较差最大值出现在甲处附近的原因是( )
A.地处高纬内陆,受海洋影响小 B.地处高纬度,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小
C.地表缺少植被覆盖 D.地表分布有大量沼
下图为世界地图中陆地上的一段纬线,据图判断54—55题。
54. 下列符合甲地区特点的叙述是( )
A.该地区为温带草原景观 B.该地区主要为平原地形
C.该地区日照强烈,气温较低 D.该地区有狮子、大象等野生动物
55. 下列说法符合该图所示地区的是( )
A.该地区中甲、乙、丙三地地势逐渐降低
B.该地区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
C.该地区地势高,河流主要流入北冰洋
D.该地区石油资源特别丰富
二.综合题。(共45分)
5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双峰林场被誉为“中国雪乡”,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的牡丹江市张广才岭中段,海拔1 200 m以上,积雪期长达7个月,积雪最厚处约2 m,为我国降雪量最大的地区。中国雪乡的房屋全为纯木结构,主要是用木头和手斧刻出来的,有“楞”(“棱”衍生的俗字)有角,非常规范整齐,所以人们就叫它“木刻楞房”。修建“木刻楞房”时,在地上和墙壁缝隙中填塞苔藓能起到防风的作用。下图为我国东北局部地区1月份和7月份等温线图和“木刻楞房”景观图。
(1)简述图示区域7月份等温线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原因。(10分)
(2)说明“中国雪乡”降雪量大且时间长的原因。(8分)
(3)分析“中国雪乡”采用“木刻楞房”建筑的自然原因。(4分)
57.读韩国简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韩国各政府部门相继从首尔迁往新的行政首都——世宗市。韩国政府计划在2020年前,将世宗市建设成一个具备尖端科学研究基地、尖端绿色产业、一流大学、能吸引全球投资的新型绿色城市。
材料二 泡菜是韩国的特色菜,其主要佐料之一是大蒜,在首尔郊区为秋播作物。大蒜喜冷凉气候,喜湿、喜肥、不耐旱、忌渍水,在发芽阶段忌阳光曝晒。首尔为克服自然条件对种植大蒜的不利影响,播种时在原有土地上增铺了一层禾草,使大蒜的产量、质量显著提高。
(1)据图分析韩国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南部沿海的原因。(8分)
(2)分析韩国行政首都相继从首尔迁往新的行政首都——世宗市的主要原因。(8 分)
(3)结合材料说明禾草对大蒜生长条件的改善作用。(7分)
玉溪一中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地理学科答案
1-20 CBCAB BACAC BDBCB BBABD
21-40 ACCDB DBBDB BDACB BAAAC
41-55 BACAC DABAC CCACA
答案 56.(1)规律:等温线分布稀疏,数值由南向北递减,局部地区发生弯曲。
原因: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气温普遍较高,等温线分布稀疏;该地位于北半球,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所接收的太阳辐射越少,温度越低,所以等温线数值由南向北递减;受到平原和山地地形影响,等温线在局部地区发生弯曲。
(2)纬度高,气温低;位于山地,海拔高,气温低;位于山脉东侧迎风坡,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多降雪;离冬季风源地近,受冷空气影响大。
(3)冬季寒冷而漫长,“木刻楞房”建筑有利于防寒保暖;处于张广才岭山脉中,是我国著名的林场,木材丰富。
57.【答案】(1)原因:西部和南部地区地势低平,气候优越,河网密度大,水源丰富;西部和南部地区工农业基础好,第二、三产业发达;西部和南部海岸线曲折,多天然良港,海运便利。
(2)首尔离三八线较近,军事威胁较大;分散首尔的城市职能,降低首尔的人口规模和城市环境压力;世宗位置相对居中,有利于行使首都对全国的行政管理职能。
(3)增铺禾草层可遮阳,避免大蒜发芽时遭受曝晒;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水分;禾草腐烂后为土壤提供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
【解析】(1)韩国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南部沿海的原因,可以从地形、水源、交通等方面回答。
(2)韩国行政首都相继从首尔迁往世宗的主要原因,可以从军事安全、分散城市职能、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等方面回答。
(3)增铺禾草层可遮阳、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且禾草腐烂后为土壤提供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