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5.00 KB
- 2021-04-17 发布
兰炼一中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高一物理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提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4分,选不全得2分,有错选或不答得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亚里士多德认为重物与轻物下落的同样快。
B.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从而得出结论是: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伽利略科学思想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
D.牛顿应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
2. 某同学通过以下步骤测出了从一定高度落下的排球对地面的冲击力:将一张白纸铺在水平地面上,把排球在水里弄湿,然后让排球从规定的高度自由落下,并在白纸上留下球的水印。再将印有水印的白纸铺在台秤上,将球放在纸上的水印中心,缓慢地向下压球,使排球与纸接触部分逐渐发生形变直至刚好遮住水印,记下此时台秤的示数,即为冲击力最大值。下列物理学习或研究中用到的方法与该同学的方法相同的是( )
A.建立“合力与分力”的概念
B.建立“质点”的概念
C.建立“瞬时速度”的概念
D.研究加速度与合力.质量的关系
3.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2.0kg的物体,放在倾角为θ=30°的斜面上静止不动。若用竖直向上的力F=5.0N提物体,物体仍静止。则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减少5.0N
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减少5.0N
C.斜面受到的压力减少5.0N
D.物体对斜面的作用力减少5.0N
4.已知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为50N,分力F1的方向与合力F的方向成30°角,分力F2的大小为30N。则( )
A、F1的大小是唯一的 B、F2的方向是唯一的
C、F2有两个可能的方向 D、F2可取任意方向
5.叠罗汉是一种二人以上层层叠成各种造型的游戏娱乐形式,也是一种高难度的杂技。图示为六人叠成的三层静态造型,假设每个人的重力均为G,下面五人的背部均呈水平状态,则最底层正中间的人的一只脚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约为( )
A、 B、 C、 D、
6.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作用在物体上的滑动摩擦力只能使物体减速,不可能使物体加速
B.作用在物体上的静摩擦力只能使物体加速,不可能使物体减速
C.作用在物体上的滑动摩擦力既可能使物体加速,也可能使物体减速
D.作用在物体上的静摩擦力既可能使物体加速,也可能使物体减速
7.如图,一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设墙面对球的压力大小为Nl,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N2。以木板与墙连接点所形成的水平直线为轴,将木板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不计摩擦,在此过程中( )
A.N1始终减小,N2始终增大
B. N1始终减小,N2始终减小
C. N1先增大后减小,N2始终减小
D. N1先增大后减小,N2先减小后增大
F
2
t/s
0
4
8.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如图所示的水平力作用,从静止开始运动,关于该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来回做往复运动
B.物体始终向一个方向做加速运动
C.物体始终向一个方向运动,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
D.物体在第2s末速度最大
9.如图所示,高为h的车厢在平直轨道上匀减速向右行驶,加速度大小为a,车顶部A点处有油滴滴落,落在车厢地板上,车厢地板上的O点位于A点正下方。则油滴落地点必在O的( )
A.左方,离O点的距离为ah/g
B.左方,离O点的距离为gh/a
C.右方,离O点的距离为ah/g
D.右方,离O点的距离为gh/a
m
M
10.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框架放在水平地面上,一轻质弹簧上端固定在框架上,下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上下振动时,框架始终没有跳起,当框架对地面压力为零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
A.g B. C.0 D.
t1
O
t2
t3
t4
mg
F1
F/N
t/s
11.利用传感器和计算机可以研究力的大小变化的情况,实验时让某消防队员从平台上跳下,自由下落,在t1时刻双脚触地,他顺势弯曲双腿,重心又下降了h。计算机显示消防队员双脚触地后重心下降h过程,他受到地面支持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5所示。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在t1至t2时间内消防队员的重心始终在加速下降
B.在t1至t3时间内消防队员的重心在加速下降
C.在t2至t4时间内消防队员的重心在减速下降
D.t3时刻消防队员的加速度为零
12.如图所示,一夹子夹住木块,在力F作用下向上提升,夹子和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M,夹子与木块两侧间的最大静摩擦有均为f,若木块不滑动,力F的最大值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24分)
13.如图,把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在墙上,用力F水平向左拉金属板,金属板向左运动,此时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图中已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放大画出),则物块P与金属板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 N。若用弹簧测力计测得物块P重13N,根据表中给出的动摩擦因数,可推算出物块P的材料为 。
材料
动摩擦因数
金属—金属
0.25
橡胶—金属
0.30
木头—金属
0.20
皮革—金属
0.28
P
F
3
2
N
14.现要验证“当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这一物理规律.给定的器材如下:一倾角可以调节的长斜面(如图)、小车、计时器一个、米尺.
(1)填入适当的公式或文字,完善以下实验步骤(不考虑摩擦力的影响):
①让小车自斜面上方一固定点A1从静止开始下滑至斜面底端A2,记下所用的时间t.
②用米尺测量A1与A2之间的距离x,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
③用米尺测量A1相对于A2的高度h.设小车所受重力为mg,则小车所受合外力F=
_____ ____,
④改变___ _____,重复上述测量.
⑤以h为横坐标,1/t2为纵坐标,根据实验数据作图.如能得到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可以验证“当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这一规律.
(2)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有一位同学通过实验测量作出了图乙中的A图线.试分析
①A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A图线上部弯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0
1.89
2.40
2.88
3.39
3.88
4.37
单位 cm
0
1
2
3
4
5
6
7
(3)上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7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计算的加速度a=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8分。请写出必要文字说明和物理演算过程,只写出最终结果的不得分)
15.(10分)竖直升降的电梯内的天花板上悬挂着一根弹簧秤,如图所示,弹簧秤的秤钩上悬挂一个质量m=4kg的物体,试分析下列情况下电梯各种具体的运动情况(g取10m/s2):
(1)当弹簧秤的示数T1=40N,且保持不变.
(2)当弹簧秤的示数T2=32N,且保持不变.
(3)当弹簧秤的示数T3=44N,且保持不变.
高一物理答案
一、 选择题
1、 C 2、A 3、D 4、C 5、C 6、CD 7、B 8、B 9、C 10、D 11、AC 12、A
C. 填空题
13、2.60 木头
14、[答案] (1)② ③mg ④斜面倾角(或h的数值)
(2)①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不够
②未满足钩码质量m远小于小车质量M
(3)0.495~0.497 m/s2
15、(10分)
解:选取物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图略)(1分)
(1) 当T1=40N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T1-mg=ma1,(1分)解得
这时电梯的加速度(1分)
由此可见电梯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1分)
(2) 当T2=32N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T2-mg=ma2,(1分)解得这
这时电梯的加速度(1分)
即电梯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电梯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1分)
(3) 当T3=44N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T3-mg=ma3,(1分)解得
这时电梯的加速度(1分)
即电梯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电梯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1分)
16、【解析】 受力:G、FN、F滑、F风
(1)Gsinθ-μGcosθ-kv=ma………………………………3分
则:a=g(sinθ-μcosθ)-v………………………………1分
(2)当a=0时,v最大,
此时有:Gsinθ=μGcosθ+kv最大…………………………2分
则v最大=……………………………………2分
(3)由图象中直线部分可得:a=g(sinθ-μcosθ)=3 m/s2……1分
解得:μ=0.23…………………………………………………………1分
由图象曲线部分可得:v最大==2 m/s……1分
解得:k=3.0…………………………………………………………1分
17、(12分)解:(1)动车紧急制动时,加速度大小为
(1分)
如果信号故障,要使动车不发生追尾,则动车制动距离不得大于可视距离
由运动学公式 (2分)
代入数据得
即动车运行速度不得超过108km/h(不扣分) (2分)
(2) ①当运行速度为v2=252km/h=70m/s时,
制动距离 (2分)
代入数据得 (2分)
②信号正常,当司机看到黄灯开始制动,到红灯处停车。每个闭塞分区的最小长度为 (3分)
18.(14分)解:(1)设该同学沿拖杆方向用大小为F的力推拖把。将推拖把的力沿竖直和水平方向分解,按平衡条件有
Fcosθ+ mg=N ①
Fsinθ=f ②
式中N和f分别为地板对拖把的正压力和摩擦力。按摩擦定律有 f=μN ③
联立①②③得F= ④
(2)若不管沿拖杆方向用多大的力都不能使拖把从静止开始运动,应有 Fsinθ≤λN ⑤
这时①式仍满足,联立①⑤得
sinθ-λcosθ≤λ
现考察使上式成立的θ角的取值范围,注意到上式右边总是大于零,且当F无限大时极限为零,有 sinθ-λcosθ≤0 ⑦
使上式成立的θ角满足θ≤θ0,这里θ0是题中所定义的临界角,即当θ≤θ0时,不管沿拖杆方向用多大的力都推不动拖把。临界角的正切为 tanθ0=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