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3 MB
- 2021-04-17 发布
专题十三
非选择题的六个题型模板
地理事物
地理意义
我国地势特征
有利于海洋上湿润空气深入内地,形成降水;使许多大河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江河在地势阶梯交界处产生巨大的水能
秦岭
—
淮河
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区
(
北
)
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
南
)
的分界线;暖温带
(
北
)
与亚热带
(
南
)
的分界线;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北
)
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南
)
的分界线;半湿润地区
(
北
)
与湿润地区
(
南
)
的分界线;冬季河流结冰区与不结冰区的分界线;小麦主产区
(
北方旱作农业
)
与水稻主产区
(
南方水田农业
)
的分界线
水循环
维持全球水量平衡,调节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之间的热量传输,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改变地表形态,促使地球各圈层及陆地、海洋之间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和交换
岩石圈物质循环
形成了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改变了地表形态,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从而改变了地表环境
洋流
促进了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平衡;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降温减湿作用;寒流和暖流交汇处通常形成渔场;洋流对航运有显著的影响,海轮顺着洋流方向航行,速度快,反之速度慢;洋流还会将一个海域的污染物带到其他海域,扩大污染范围、降低污染程度
大气环流
能够调节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分布,并对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重要影响
三峡工程
防洪
(
提高荆江河段防洪标准;减轻洞庭湖泥沙淤积;缓解洪水对武汉市的威胁;大幅度减少分蓄洪造成的损失
)
;发电
(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缓解华中、华东地区能源紧张状况
)
;航运
(
改善川江航运条件;增加下游枯水期的流量,河口淤泥减少,提高了河口的通航能力
)
;供水和灌溉;水产养殖;旅游;变输煤为输电,减轻铁路运输的压力;水电代替火电,减轻大气污染;调节局部气候;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扩大就业
京沪高速铁路
有利于缓解铁路运输紧张的状况,有利于完善综合运输体系,有利于加快铁路现代化进程
南水北调
改善调入区的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资金的投入,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减少城乡争水、地区争水、工农业争水的矛盾;大大促进调入区的经济发展;缓解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趋势,控制地面沉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