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2 MB
- 2021-04-17 发布
专题四 人地关系
考情解读
脑图构建
1.
从考查内容看,主要侧重于考查环境问题的时空分布特点;主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表现;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社会发展中的实践。
2
.从命题形式看,
①
以某一环境问题为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
②
以区域图、景观图及材料为载体考查某一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及保护措施。
主要问题
具体措施
环境污染
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
(
可通过提高利用率、废弃物经过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
)
,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
生态破坏
治本在于恢复生态,因此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功能
资源短缺
要从
“
开源
”
(
替代资源的开发、加强储量勘探等
)
和
“
节流
”
(
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加大资源循环利用等
)
两方面入手
经济效益
①
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②
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生态效益
①
防止生态环境恶化;
②
降低污染,净化环境;
③
保护土地,提高土壤肥力
社会效益
①
改善农民生活环境;
②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经济效益
①
延长生产链,增加收入;
②
充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③
降低生产成本;
④
减少污染治理费用
生态效益
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
社会效益
改善了人们生存环境;
②
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区域特征
可能的生态环境问题
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降水稀少的地区
荒漠化
丘陵地区、季风气候下的高原地区、降水集中且植被稀疏的地区
水土流失
山地
森林破坏、水土流失、
生物多样性减少
平原耕作区
水土流失、湿地减少
干旱、半干旱草原区
土地荒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