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4.00 KB
- 2021-04-17 发布
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8题)
1、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 )
A. 位移、时间、速度
B. 路程、速率、位移
C. 加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速度
A
C
B
D. 速度、时间、加速度
2、如右图,某一物体沿两个半径为R的半圆弧由A运动到C,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
是( )
A、0,0 B、4 R向下,πR C、4πR 向下、4R D、4R向下,2πR
3、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第1 s末、第2 s末、第3 s末…的速度分别为1 m/s、2 m/s、3 m/s…,则此物体的运动性质是( )
A.匀变速直线运动 B.非匀变速直线运动
C.是加速度不断增大的运动 D.可能是匀变速,也可能是非匀变速直线运动
4、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4m/s,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8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7m/s B.5m/s C. 6m/s D. 5.5m/s
5、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等。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根据速度的定义式 ,当 趋近于零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想法
B.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运用了假设法
C.在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D.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很多小段,然后将各小段位移相加,运用了微元法
6、如图所示为一质点运动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图象表示质点做曲线运动
B.10 s末质点离出发点最远
C.前10 s,质点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可能相反
D.0-20 s质点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7、一列火车沿平直轨道从静止出发由A地驶向B地,列车先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接着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a,到达B地时恰好静止,若A、B两地距离为s,则火车从A地到B地所用时间t为( )
A. B. C. D.
8、如图所示为某医院体检中心的身高测量仪.测量仪顶部向下发射波速为340 m/s的超声波,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后反射回来,被测量仪接收,测量仪记录发射和接收的时间间隔.已知测量仪没有站人时,顶部距离台面3.0 m,当一学生站在台面规定位置后,测量仪记录的时间间隔为0.01 s,则该学生的身高最接近( )
A.110 cm B.130 cm
C.150 cm D.170 cm
二、多项选题(每题4分,共4题,选错项0分,漏选2分)
9.关于速度v、速度变化量△v、加速度a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化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
B.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能很小,也可能为零
C.某时刻物体速度为零,其加速度可能很大
D.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很快变大
10、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和时间平方t2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该质点( )
A. 加速度大小为1m/s2
B. 任意相邻1s内的位移差都为2m
C. 第2s内的位移是2m
D. 物体第3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5m/s
11、
甲、乙两汽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分别如图中甲、乙两条曲线所示。已知两车在t2时刻并排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在t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
B. 两车在t1时刻也并排行驶
C.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
D.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
12、已知O、A、B、C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AB间的距离为l1,BC间的距离为l2,一物体自O点静止起出发,沿此直线做匀加速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物体通过AB段与通过BC段所用时间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C三点速度大小一定满足:
B.l1:l2 = 1:3
C.B点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
D.O与A的距离为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计12分)
13、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在一段时间内速度由V1变化为V2,在这段时间内的中点时刻速度为 ,中点位置速度为
14、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以一定的加速度运动,它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s=24t-3t2(m),
则它的速度为零的时刻是第 秒末。
15、一个物体在某星球表面自由下落,在连续两个2秒内下落的高度分别是12m和20m,
则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不计阻力)___ _______.
16、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B、C、D、E、F、G 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计时点(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周期为T=0.02 s的交流电源。经过测量得:d1=3.62cm,d2=9.24 cm,d3=16.85 cm,d4=26.46 cm,d5=38.06 cm,d6=51.67 cm。打点计时器在打E点时纸带运动的速度大小为 m/s,加速度大小为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四、计算题(答题规范,文字工整,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演算步骤,只有答案酌情给分
17、(8分)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的两个时间间隔内通过的位移分别是
24 m和64 m,每一个时间间隔为4 s,求物体的初速度、末速度及加速度.
18、(8分)以1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在某一时刻开始刹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 m/s2,试求:
(1)从刹车开始,当它的速度为5 m/s时汽车通过的距离?
(2)汽车在6.5s内通过的位移?
19、(12分)某质点沿x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通过坐标原点开始计时,t=0时刻质点以V0=2m/s开始运动,其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求:
(1)4s末该质点的速度大小?
(2)画出0-8s质点的V-t图像。
(3)求0-8s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
20、(12分)野寨中学预计今年10月底开展秋季运动会,4×100m接力赛是不可缺少的项目之一,假若甲、乙两个同学在直跑道上练习4×100m接力跑,如图所示,他们在奔跑时有相同的最大速度,乙从静止开始全力奔跑需跑出25m才能达到最大速度,这一过程可看作匀变速运动.现在甲持棒以最大速度向乙奔来,乙在接力区伺机全力奔出.若要求乙接棒时达到奔跑最大速度的90%,则:
(1)乙在接力区需奔出多少距离?
(2)乙应在距离甲多远时起跑?
物理答案
一、 选择题(每题4分,1-8题单项选择题,9-12题为多选题。共12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D
D
C
B
D
A
B
BC
BD
AD
ACD
二、 填空题(每空2分)
13、
14、 4
15、 2 m/s2
16、 1.06 2.00
三、计算题(17题8分,18题8分,19题12分,20题12分)
17题(8分)
【答案】初: ;末:;
【解析】
解:如图所示,初位置A、末位置C,由位移公式得:
x1=vAt+at2
x2=vA•2t+a(2t)2-(vAt+at2)
vC=vA+a•2t
将x1=24m,x2=64m,t=4s代入以上三式,解得:a=2.5m/s2,vA=1m/s,vC=21m/s.
18题(8分)(1) 18.75 m (2)25 m
(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关系得: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位移关系得:
(2)根据题意可知,物体刹车5 s停止,所以6 s内通过的距离和5 s内相同:。
19题(12分)
)
20题(12分)
【解析】【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答案】
解:(1)乙起跑后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最大速度为v1,x1为达到最大速度经历的位移,v2为乙接棒时的速度,x2为接棒时经历的位移,
有v12=2ax1
v22=2ax2
v2=v1×90%
得 x2=081x1=20.25m
故乙在接力需奔出的距离为20.25m.
(2)设乙加速至交接棒的时间为t
x2=(0+0.9 v1)/2=20.25
x甲=v1t
△x=x甲﹣x2=24.75m.
故乙应在距离甲24.75m处起跑.
时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