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6 MB
- 2021-04-17 发布
碑林区教育局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教育质量监测
高一数学试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已知全集U={0,1,2,3,4},集合A={1,2,3},B={0,2,4},则为( )
A. {0,4} B. {2,3,4} C. {0,2,4} D. {0,2,3,4}
【答案】A
【解析】
由题意可得:,则为{0,4}.
本题选择A选项.
2.设,则( )
A. 1 B. 2 C. 4 D. 6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分段函数特点,将代入对应的表达式即可
【详解】当时,,即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分段函数中函数值的求法,属于基础题
3.连续函数在上单调,且,则方程在内( )
A. 有无数个实根 B. 必有唯一的实根 C. 必没有实根 D. 可能没有实根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零点存在定理,说明在区间至多存在一个零点,再结合单调性即可判断
【详解】,函数在至少有一个零点,又连续函数在上单调,故函数在上有且只有一个零点,即必有唯一的实根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零点存在定理的判断与使用,要确定在固定区间的零点唯一性,需在零点存在的基础之上,确保函数单调,属于基础题
4.已知幂函数的图像过点,则的值为( )
A. B. C. 3 D. 1
【答案】A
【解析】
【分析】
将点代入幂函数解析式,求出,再将代入即可求解
【详解】设,将代入得,则,再将代入得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幂函数解析式的求法,具体函数值的求法,属于基础题
5.设f,g都是由A到A的映射,其对应法则如下表所示(从上到下),则与相同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映射的定义先查表求得的值,再结合每个选项和表格对应关系判断即可
【详解】结合表格可知:,
对A,;
对B,;
对C,;
对D,,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映射对应关系,表格的分析能力,属于基础题
6.已知,,,则a,b,c三者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可将三个数结合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特征辨析,判断三个数与0,1的大小关系,即可求解
【详解】由图像可知,;由指数函数的特点可知,,,故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由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特点比较大小关系,属于基础题
7.已知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则m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先求出函数对称轴,再由单调区间确定对称轴和1的关系建立不等式求解即可
【详解】的对称轴为:,由在区间上单调递增可得,解得,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由二次函数的单调区间和对称轴关系求解参数值,属于基础题
8.定义在上的偶函数满足:对任意的,,有,则(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由对任意x1,x2 [0,+∞)(x1≠x2),有 <0,得f(x)在[0,+∞)上单独递减,所以,选A.
点睛:利用函数性质比较两个函数值或两个自变量的大小,首先根据函数的性质构造某个函数,然后根据函数的奇偶性转化为单调区间上函数值,最后根据单调性比较大小,要注意转化在定义域内进行
【此处有视频,请去附件查看】
9.若函数与互为反函数,则的单调递减区间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题可先求出表达式,再根据复合函数同增异减的性质,求解单调减区间即可
【详解】函数与互为反函数,,
则,根据同增异减的性质,可设,,可知外层函数为增函数,则内层函数应在定义域内取对应的减区间,即或,应取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由反函数性质求解析式,复合函数同增异减的性质,属于中档题
10.已知函数图像关于点中心对称,若函数与图像的交点为,,…,,则( )
A. 0 B. m C. 2m D. 3m
【答案】B
【解析】
【分析】
可先将化简,得函数对称中心也,再根据对称性求和即可
【详解】由,函数对称中心也为,故函数与图像的交点总是成对出现,设每一对对称点为,,,共有对点,则有,
,
故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抽象函数的对称性,由题意找出对称中心同为是解题关键,为防止出错,还可借鉴草图加以理解,属于中档题
11.设函数,则的值域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段函数用解析式分段讨论,最后合在一起就是值域.
【详解】等价于即或,此时
此时的取值范围是.
而 等价于即,此时
此时的取值范围是.
所以的值域是,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了分段函数的性质,属于中档题.
12.已知函数,若,且,则abcd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先画出函数图像,结合可确定函数图像与(为常数)有四个交点,分步求解取值,结合对数函数和二次函数即可求解
【详解】
如图,由,即,
又关于对称,则可设,则,,
则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分段函数图像的画法,对数的运算性质,二次函数的对称性,数形结合的思想,函数与方程的转化思想,属于难题
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函数的定义域为____.
【答案】
【解析】
由题意得,解得定义域为.
14.若在上是增函数,则a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结合增函数定义,需满足每段分段函数都为增函数,结合临界点处的不等关系,即可求解
【详解】由题可知,函数为增函数,则有,解得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由函数增减性求参数范围,易错点为忽略临界点处不等关系的建立,属于中档题
15.若定义域为的奇函数在上是增函数,且,则不等式的解集是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可由题意画出拟合图像(不唯一),再由图像判断的区间即可
【详解】由题可知,函数为奇函数,在上是增函数,且,可画出拟合图像(不唯一),如图:
则对应的区间为: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由函数的奇偶性和增减性解不等式,数形结合的思想,属于中档题
16.设函数,对任意,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由于函数,对任意,
恒成立,,分离参数的思想可知,, 递增,最小值为, 即可知满足即可成立故答案为.
【此处有视频,请去附件查看】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必要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本大题共5小题,共52分)
17.化简求值:
(1);
(2).
【答案】(1)-45(2)0
【解析】
【分析】
(1)由指数运算性质,分数指数幂进行化简求值即可;
(2)结合对数运算性质和对数恒等式进行化简求值即可
【详解】(1)
(2)
【点睛】本题考查指数与对数的运算性质,熟练运用分数指数幂,对数化简式、对数恒等式是基本要求,属于中档题
18.已知集合,,.
(1)求,;
(2)若集合,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3)若,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答案】(1);(2)(3)
【解析】
【分析】
(1)根据交集和并集运算求解即可;
(2)根据空集定义建立不等关系,即可求解;
(3)由可分为和两种情况求解;
【详解】(1),;
(2)若,则,即;
(3)若,则当时,由(2)可知;当时则满足,即
综上所述,
【点睛】本题考查集合的交并补的混合运算,由包含关系求参数,属于基础题
19.设函数.
(1)用单调性定义证明函数在上单调递减;
(2)解不等式.
【答案】(1)证明见详解;(2)
【解析】
【分析】
(1)结合定义证明即可;
(2)可将转化为,再结合单调性即可求解;
【详解】(1)设,则
,,,
即,故函数在为减函数;
(2),又函数为减函数,,解得
【点睛】本题考查函数增减性的证明,由函数的增减性解不等式,属于中档题
20.已知函数.
(1)求函数的定义域;
(2)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并进行证明;
(3)若,对所有,恒成立,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答案】(1)(2)奇函数;证明见详解(3)或
【解析】
【分析】
(1)根据对数定义即可求解;
(2)先求,再判断与的关系;
(3)先判断函数增减性,再求解在的最大值,即不等式满足,将不等式转化为关于的一次函数,结合具体定义域即可求解
【详解】(1)函数的定义域满足,解得;
(2)函数为奇函数,证明如下:函数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函数为奇函数;
(3),设,
则,
,,,
同理可证 ,则,即函数在为增函数,
故当时,,
则,即当时恒成立,即解得或
【点睛】本题考查具体函数定义域的求法,函数奇偶性的证明,双变量问题不等式的求解,解答双变量问题,一般需先求解一个变量对应函数的最值,再根据恒成立进行转化,属于难题
21.已知函数.
(1)用分段函数形式表示函数的解析式,并画出在上的大致图像;
(2)若关于x的方程恰有一个实数解,求出实数m的取值范围组成的集合;
(3)当时,求函数的值域.
【答案】(1),图像见详解;(2)或;(3
)答案不唯一,见详解
【解析】
【分析】
(1)根据去绝对值的方式求解分段函数即可;
(2)可采取数形结合,令,结合图像即可求解;
(3)当时,结合函数图形可知,应对函数定义域进行分类讨论,进一步求解值域即可
【详解】(1),函数图像如图所示:
(2),要使方程恰有一个实数解,即与图像有且仅有一个交点,如图:求得
需满足或
(3)因为,对进行分类讨论;
当时,,,值域为;
当时,,,值域为;
现需对临界点进行确定,当,即时,,令,解得
当时,,,
值域为;
当时,,,
值域为;
当时,,,
值域为;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段函数解析式的求法,图像的画法,二次含参不等式值域的求法,涉及参数问题求值域时,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属于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