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 MB
- 2021-04-17 发布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
考点 08 产业转移及其影响
1.产业转移的规律
(1)产业类型转移的先后顺序:
劳动密集型产
业和轻工业 →
资源密集型产业和
资金密集型产业 →
技术密集
型产业
(2)产业转移的方向:
发达国家或地区 → 发展中国家或地区
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和市场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
在现实中,国际产业转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
3.中国产业转移路线示意图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产业的国际分工和合作日益明显,世界一些重要的产业转移逐步被人们
所重视。
1.产业转移需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
(1)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2)区域之间经济总体水平存在差异。
另外还要考虑劳动力在产业间的流动与分布:①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一般先从第一产业向第
二产业转移,再向第三产业转移;②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表现为:第一产业逐渐减少,第二产业先
增后减,第三产业稳步增加。
2.产业转移的影响
(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在发达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而对于发
展中国家或地区来说,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可以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
间,从而加快工业化进程。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3
①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国际产业转移使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条件发展相应的产业,从而促进国
际产业分工与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②形成产业的国际分工与合作:产业转移促使不同经济水平的国家重点发展处于不同阶段的产业,形
成产业的国际分工与合作。
③形成产品生产过程的分工与合作:产业转移通过企业把转移国和转移对象国对同一产品的生产活动
联系起来,形成产品生产过程的分工与合作。
(3)改变区域地理环境和劳动力就业空间分布。
3.产业转移对发达国家(地区)和发展中国家(地区)的影响存在着差异,其差异可列表比较:
对区域发展
的影响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
作
改变区域地理环
境
改变劳动力就业
空间分布
发达国家
(地区)
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
使国内生产要素集中到新
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
顺利调整创造条件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
展处于开发期和增长期
阶段的产业,进行产品
的设计和组织营销
改变区域地理景
观,将环境污染向
外转移,环境污染
状况得到改善
就业机会向国外
转移,减少国内
就业机会,引起
失业人口增加
发展中国家
(地区)
接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
加快本国或地区经济结构
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
加快工业化进程
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源
密集型产业;发展处于
成熟期和衰退期阶段的
产业,组织产品的加工
改变区域地理景
观,接受产业转移
的同时也接受了
环境污染
大量吸收国际产
业转移,有助于
缓解就业压力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4
材料一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
确提出“把新疆建成依托内地、面向中亚乃至欧洲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加工基地和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
材料二 浙江省是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大省,长期以来,产品除满足国内需求,还远销美国和欧盟,产
业整体效益水平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近年来由于生产环境的变化,生产成本不断提高,浙江纺织服装业
开始实施向中西部转移的策略。
材料三 浙江纺织服装业向新疆转移示意图。
(1)从产品生产成本角度,说出新疆承接浙江纺织服装生产加工企业的有利条件。
(2)分析浙江将纺织服装产品的研发设计、市场营销等部门保留在原地的原因。
(3)分别说出产业转移对新疆、浙江两省区社会经济的有利影响。
(4)“十二五”期间,新疆欲将乌鲁木齐打造成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的核心城市。分析乌鲁木齐成为区域性
国际商贸中心核心城市的主要区位优势。
【答案】 (1)接近原料产区(或原料丰富);土地和劳动力价格低。
(2)接近东部科技发达区,人才聚集;具有稳定的消费市场(或原有的销售渠道好,或消费市场广阔);易于
获取市场信息。
(3)对新疆:增加就业机会;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对浙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
速了经济发展。
(4)为省级行政中心,商业贸易基础设施完善;陆、空交通便利,利于我国与邻国的贸易往来。
【解析】第(1)题,主要从原料,劳动力成本、地价等角度分析。第(2)题,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市场广阔、
技术力量强,因而研发、营销等部门保留在东部地区。第(3)题,对迁入区主要是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
发展,促进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对迁出区主要是促进产业升级,加速经济发展。第(4)题,作为行政中
心,乌鲁本齐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
下表为甲、乙两城市某类企业单位产品构成和市场平均价格表。读表,完成 1~2 题。
城市
生产成本/元
市场平均价格/元
技术 原料 劳动力 其他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5
甲 1.2 6 11 3 30
乙 1.2 6 20 6 30
1.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该类企业将会在两地之间发生转移,其转移的方向及影响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A.从甲市向乙市转移——技术 B.从甲市向乙市转移——动力
C.从乙市向甲市转移——劳动力 D.从乙市向甲市转移——市场
2.该类企业转移造成的影响可能是( )
A.不利于乙地产业结构升级 B.促进甲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C.导致甲地大量工人失业 D.提高了乙地该类产品的市场价格
【答案】1.C 2.B
3.读沿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位置示意图及苏南某工业园区产值构成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安徽皖江区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简述该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区位条
件。
(2)简述苏南某工业园区产值构成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3)重庆是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也是重要的产业承接转移区。简述该市承接产业转移对当地区域发展的影
响。
【答案】(1)毗邻长三角地区,水陆交通便捷;产业基础好;资源丰富;协作条件好;政策扶持;地价低廉;
劳动力丰富等。
(2)特点:传统工业(劳动密集型、重污染企业)比重下降;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上升。原因:产业转移(产品
升级换代)。
(3)有利影响: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区域资源开发,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区域均衡
发展。
不利影响:可能会加剧环境污染。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6
每道试题 4 分,共 44 分
下图为企业迁移与盈利空间示意图,SRC 表示空间收入曲线,SCC 和 SCC′表示不同时期的空间成本曲线。
读图回答 1~2 题。
1.关于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企业的空间成本曲线为 SCC′时,盈利空间界限为 M1M2′
B.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空间成本不断由 SCC 曲线变成 SCC′曲线
C.根据企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拉力往往大于推力
D.企业的空间成本是相对稳定的
2.下列分别对应图中推力和拉力的是( )
①优惠的税收政策 ②劳动力成本上升 ③市场广阔 ④环境污染严重
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答案】1.B 2.C
近两年美国都力压中国,是世界第一大对外直接投资接受国。波士顿咨询公司就预测称,多个行业的
制造业将回归美国,所涉及产值约占美国从中国进口额的 30%。读“中美两国每千克纺纱成本价(单位:美
元)对比表”,完成 3~4 题。
2003 年 2011 年
中国 2.76 4.13
美国 2.86 3.45
3.导致美国每千克纺纱成本较低的因素有( )
①劳动力价格 ②贸易壁垒 ③原料价格 ④优惠政策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7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若中国纺织企业赴美国建厂,可能出现( )
A.中国工业化水平下降 B.企业的成本上升
C.促进美国的产业升级 D.产品的质量提高
【答案】3.A 4.D
【解析】第 3 题,美国劳动力工资水平高,这并不是美国的优势条件;美国通常通过贸易壁垒来保护本国
的相关产业;美国纺纱原料充足,价格较低;为吸引制造业回归,增加国内就业,美国在政策方面对制造
业进行扶持。故 A 项正确。第 4 题,进入美国市场的纺织产品会受到贸易壁垒的阻挡,成本会增加。如果
将纺织企业建在美国,可以避免这些方面的耗资,而且美国的纺织技术水平较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大,这
样会促使进入美国的纺织企业提高生产技术,提高产品质量,故 D 项正确。
下图示意某电子产业转移路径。读图,完成 5~6 题。
5.影响该电子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
A.科技人才 B.交通和市场
C.政策和环境 D.劳动力价格
6.对贵阳市等接受该产业转移地区的主要影响是( )
A.第一产业比重上升 B.缩短产业升级时间
C.人地矛盾减弱,环境改善 D.劳动力就业机会减少
【答案】5.D 6.B
读“我国服装产业转移示意图”,回答 7~8 题。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8
7.新疆、四川吸引服装产业移入的突出优势区位条件分别是( )
A.市场、产业基础 B.原料、劳动力
C.交通位置、技术 D.政策支持、资金
8.服装产业的大量转移,对四川省的主要影响是( )
A.跨省人口流动减少,省内人口流动增加
B.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C.加快城市化进程,成为西部制造业基地
D.产业升级困难,生态环境压力增大
【答案】7.B 8.A
梯度转移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客观上存在梯度差异,高梯度地区通过不断创新并不断向外扩散求
得发展,中、低梯度地区通过接受扩散或寻找机会求得发展。下图为“中国区域间产业转移梯度模式图”。
读图完成 9~10 题。
9.我国不同区域间存在诸多的差异,造成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资源禀赋 B.经济结构
C.开发战略 D.能源结构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9
10.关于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带的产业转移,叙述正确的是( )
A.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中部向西部地区转移
B.劳动密集型产业已完成东部向中部地区的转移
C.西部地区没有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
D.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目前仍集中在东部地区
【答案】9.D 10.D
【解析】第 9 题,读图可知,我国东部地区产业以技术、资金、劳动力为主;中部地区以劳动力、资源为
主;西部地区以资源为主,造成产业转移的原因与能源无关,故选 D。第 10 题,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
产业目前仍集中在东部地区,故选 D。
1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环渤海经济圈狭义上指以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经济带,同时可辐
射到山西、辽宁、山东,以及内蒙古中、东部。整个范围占据中国国土的 12%和人口的 20%。环渤海地区是
中国最大的工业密集区,也是中国科技力量最强大的地区,仅京津两大直辖市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
技人员就占全国的 1/4。在环渤海地区 5800 千米的海岸线上,近 20 个大中城市遥相呼应 ,数千家大中型
企业云集,60 多个大小港口星罗棋布。
材料二 下图为环渤海经济圈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简图。
甲 乙
(1)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分析环渤海经济圈发展工业在资源方面的优势条件。
(2)水资源缺乏已成为制约环渤海经济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分析解决此问题的主要措施。
(3)试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发展工业相同的区位优势。
(4)环渤海沿海地区承接京、津的产业转移,试分析这一做法可能对转入地带来的有利影响。
【答案】
(1)有丰富的煤、石油等能源资源和铁矿等矿产资源,以及海盐等海洋资源,资源条件好。
(2)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型工农业。
(3)有大型港口、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条件优越;有众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技术力量雄厚;大型企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10
业密集,门类多,协作条件好;人口密集,科技力量强,劳动力数量充足、质量高;等等。
(4)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地区工业化和城市
化发展。
相关文档
- 2018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案:第2-12021-04-17 15:47:5617页
- 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资料:第2021-04-17 15:34:4468页
- 2019届高三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2021-04-17 15:33:4826页
- 2018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必2021-04-17 14:29:5546页
- 山西省吕梁市2021届高三地理上学期2021-04-17 13:57:5014页
- 山东省2020届高三地理等级考模拟冲2021-04-17 12:58:198页
- 2019届高三地理(人教版)大一轮复习课2021-04-17 11:07:5738页
- 《新坐标》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2021-04-17 10:51:0911页
- 2020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跟踪检测(十2021-04-17 10:47:135页
- 《新坐标》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2021-04-17 09:52:57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