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3 MB
- 2021-04-17 发布
微专题六
水循环
降水序号
降水历时
/
天
降水量
/mm
汾川河洪峰情况
1
2
53.0
无明显洪峰
2
4
80.3
无明显洪峰
3
5
100.1
无明显洪峰
4
2
73.2
无明显洪峰
5
2
90.7
洪峰流量
346 m
3
/s
6
2
54.4
洪峰流量
1 750 m
3
/s
基础性
水循环的环节及影响因素是高考常考点,高考一般通过区域图、统计表格或相关图文材料为载体来进行考查,考查考生原理知识的调用能力
综合性
高考对陆地水体相互关系的考查,往往涉及两到三个知识点间的综合考查,这就要求考生既要从图文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又要调动区域地理环境的相关知识,考查考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创新性
应用性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城市建设的深入发展,高考对该角度的考查也趋于重视。高考一般以某一区域的具体现状为切入点,考查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或以某城市的具体措施为切入点考查绿色城市建设的意义。引导考生践行地理实践力,领悟人地协调观的科学内涵
环节
主要影响因素
蒸发、蒸腾
光照、温度、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
(
水域、裸地、绿地等
)
降水
大气环流、天气系统、地形地势
地表径流
植被状况、地质地貌条件、降水量、流域面积、人类活动
下渗
植被状况、降水强度、降水持续时间、地表坡度、地面性质
补给类型
径流变化规律
主要影响因素
降水补给
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汛期;地中海气候区,冬季丰水期,夏季枯水期;季风气候区,夏秋季丰水期,冬春季枯水期
降水
(
多少、季节变化、年际变化
)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春季积雪融化常形成春汛
春季气温、积雪量、地形状况
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
夏季丰水期,冬季封冻
气温、积雪和冰川储量
补给类型
径流变化规律
主要影响因素
湖泊水补给
在河流源头,调节河流水量;在河流中下游,丰水期削减河流洪峰,枯水期补给河流
取决于湖泊与河流的相对位置和水位高低
地下水补给
补给稳定可靠,且与河流水互补
补给区的降水量;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相对位置
有利影响
修建水库
:能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下渗增大使地下水位提高,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
跨流域调水:
能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
植树造林、保护湿地:
能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多,地表径流减少
不利影响
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
平时会减少蒸腾,空气中水汽减少,使降水量减少;降雨时,下渗减少,地表径流汇聚加快,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围湖造田:
能减少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其防洪抗旱能力,也能减弱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城市路面硬化:
能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减小地下径流,使地面蒸发量减少,易造成城市内涝
用水不当:
河流上游地区过度引水灌溉,会导致下游水量减少,甚至出现断流;对地下水过量开采和使用,地下水位下降,会使有泉水出露的地方出现断流,绿洲地区出现生态恶化和土地荒漠化
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