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4.00 KB
- 2021-04-17 发布
政治试题
一、单选题
1.我国某商贸公司召回已售出的部分进口品牌绘画用笔记本和不锈钢尺。前者纸张亮度过高,可能造成使用者眼睛疲劳;后者可能会触及边角锐利尖端划伤消费者,均不符合我国《产品质量法》强制性标准。这表明( )
①商品质量合格是其价值顺利实现的必要前提
②信息不对称必然导致消费者合法权益遭到侵犯
③经济法规对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不具有强制性
④企业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维护消费者正当利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019年5月15日,人民银行网站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4月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生4840.9亿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发生2264.4亿元。以人民币进行结算的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发生3479.6亿元、1361.3亿元、818.4亿元、1446亿元。跨境人民币结算( )
①表明中国商品出口更具价格优势
②有利于降低外汇储备风险
③有利于外贸企业规避外汇风险
④有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羊周期”是指“价高伤民,价贱伤农”的羊肉周期性价格变化的一种经济现象。年末岁尾,羊肉消费进入旺季,加之前一段时间多地蔓延的猪瘟疫情影响了人们对猪肉的消费热情,导致羊肉价格暴涨,人称“羊贵妃”。根据“羊周期”推测,一般情况下受“羊贵妃撒娇”的影响,合理的是( )
①养殖户瞄准市场需求,增加养羊的投入
②羊肉进出口企业增加优质羊肉出口以换取外汇
③肉制食品加工企业减少羊肉用量以降低生产成本
④消费者可能减少对羊肉的需求,增加对羊肉互补品的需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下图,由该图可以推断出( )
①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居民收入不断增加
②人们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坚持绿色消费
③新能源汽车比传统汽车有更大使用价值
④新能源车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供不应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麻饼、烘糕、寸金、白切,曾被誉为合肥最有特色的土特产。这些“安徽老字号”,鼎盛时期,排队购买“四大名点”的场面,曾经成为庐州城一道独特的风景。随着人们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的变化,风光不再。要振兴老字号品牌,企业必须( )
①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开发高质量的产品
②创新营销模式,不断拓展产品新的市场
③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提高品牌的知名度
④坚持诚信经营,坚守老字号产品的生产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2019年10月9日,国家邮政局在2019年世界邮政日表示,我国快递业务量连续五年世界第一,形成了国有、民营、外资快递企业多元共存、相互竞争的市场格局。我国快递业务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有( )
①网购、电商的发展带动了快递行业的发展
②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激发了市场活力
③快递行业分工不断细化,从业人员增加
④低廉快递运费促进了生产要素大量涌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科技创新券,是指利用财政资金支持企业、团队购买科技服务而发放的电子券。由企业、团队申领和使用,由服务机构收取和申请兑付。日前,长三角多地政府签署协议,试行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①发放科技创新券→降低企业研发成本→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②发放科技创新券→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目标
③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共享共用高端创新资源→放大财政科技投入效能
④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促进科技资源合理配置→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认为,从供给侧的技术角度看,2030年前中国应有每年8%的增长潜力,但最终实现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需求侧这同国际经济发展水平及国际经贸关系有关故或有所调整。他相信,2020年到2030年间,中国经济应可实现6%左右的增长,下列推导能支撑材料观点的是( )
①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
②企业增加科技研发投入
③居民消费支出增长,消费结构升级
④提升产品品质,打造中国制造新优势
⑤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⑥国际市场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增强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①→⑤→③ D.②→①→⑥
9.为推动技术进步做出的贡献是某民营企业分配制度的核心。该企业制定了期权制度(期权是指一种合约,该合约赋予持有人在某一特定日期或该日之前的任何时间以固定价格购进或售出一种资产的权利),符合条件的人才可获得公司期权,同时,个人收入与企业收益直接挂钩,充分激发了员工干事创业动力。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企业收入稳定增长才能为按劳分配提供物质基础
②企业实施期权制度意在发挥按生产要素分配优势
③企业分配政策的制定体现了对员工创造的尊重
④企业合理的分配政策是保障员工主人翁地位的前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2019年5月10日,美国正式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关税从1O%上调至25%。这一政策将对美国市场上我国相关出口商品产生一定影响。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曲线图反映这一影响正确的是( )
A. B.
C. D.
11.2019年6、7月份,福建、河南等出台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实施方案,绘就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路线图;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启动20项合作共建;《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已正式审议通过并印发;京津冀地区进港复兴号首发……上述举措( )
①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着力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②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加速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
③强化宏观调控作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作用,促进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④促进区域合作联动发展,推动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下表是2016-2018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单位:亿元)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货物进出口总额
243386
278099
305051
货物出口总额
138419
153309
164177
货物进口总额
104967
124790
140874
在世界经济增长不稳定不确定情况下,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有( )
①我国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
②我国大力推行贸易便利化政策
③我国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
④我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都以中国汉字“冬”字为设计创意核心,通过汉字和书法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奥林匹克精神完美结合,体现出以运动员为中心和冬季运动拼搏疾驰的形象。这一设计理念( )
①说明了汉字是可以承载多种文化因素的
②反映了汉字和中国书法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③弘扬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④彰显了“冬梦”与“飞跃”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近年来,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了数百项内涵丰富的文化活动。其中,富有中国特色的舞狮表演、川剧变脸让白俄罗斯民众感受到了中国民俗文化;《诗经》吟唱和汉唐乐舞表演将中国风吹至柬埔寨,傣、景颇、彝、佤、藏、阿昌等少数民族音乐跃动在塞尔维亚。这体现了中华文化( )
①具有其他民族文化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②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③借鉴、吸收国外一切有益成果
④博大精深,具有独特魅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中国的绘画史可以上溯到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距今有七千余年。在无数画家不断探索、创新的努力之下,逐渐形成了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并有着自己独立的绘画美学体系。这表明(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独树一帜
②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③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
④我国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6.2018中国戏曲文化周于9月29日在北京园博园精彩亮相,本次戏曲文化周盛况空前,国剧京剧与评剧、豫剧、吕剧、黄梅戏等十几种地方剧种同场演出,给人们带来了一个充满传统风味和文化气息的国庆中秋假期。众多地方戏为观众展示了不同地域的民风习俗,这主要表明( )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C.中华文化独树一帜 D.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17.扁鹊是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医生,后代把他奉为“脉学之宗”,他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从脉象中诊断病情。切脉是扁鹊的主要成就,四诊法成为我中医的传统诊病法,两千多年来一直为中医所沿用。这说明( )
①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特征
②我国古代医学技术具有实用性的特点
③我国古代医学技术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④古代科学技术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8.中国历史、地理、文化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上下五千年,纵横一万里”。下面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①中华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民族特性
②中华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
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④中华文化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9.春节期间,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加入了庆祝“中国年”的行列。从高官政要的祝福,到商家市场的布置,再到普通民众的参与,中国春节文化在海外的认同感正在加速提升,世界越来越青睐“中国年”。世界青睐“中国年”( )
①说明中华文化引领世界文化潮流
②源于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③体现中华文化以开放的姿态接受外来文化
④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20.数学是中国古代科学中一门重要学科,比西方早几百年时间,形成了以计算见长、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特点的理论体系,但元中叶之后,中国数学急剧衰落,16世纪末,西方传教士们引入了三角学、对数等西方初等数学,从此,中国数学开始了中西会通的阶段。材料表明( )
①中华文化成就巨大,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②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征
③西方文明的冲击是中华文明衰落的主要原因
④中华文化具有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的特点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1.苏绣发源于江南苏州吴县一带,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刺绣艺人结合绘画作品进行再制作,所绣佳作栩栩如生,笔墨韵味淋漓尽致,有“以针作画”、“巧夺天工”之称。苏绣集苏州文化之大成,没有桑基、织造就不会有苏绣,没有秀美山水的孕育,也就不会成就今天的苏绣。这表明( )
①苏绣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脉相承
②苏州的地理环境决定了苏绣文化的独特性
③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是苏绣文化发展的源泉
④苏绣文化发展是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结果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2.平昌冬奥会闭幕式的“北京8分钟”,运用高科技手段使人工智能和演员一起向世界展现了龙凤呈祥、涡纹、中国结等中国元素与文化,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大飞机、高铁、共享单车等新高科技成就与大国形象,给世界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记忆。“北京8分钟”的成功得益于( )
①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底蕴
②世界人民文化欣赏水平的普遍提升
③立足实践在内容与形式上不断创新
④综合国力提高使我国文化领先世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至今为众人所喜爱。从唐诗到宋词,中国很多古诗词都散发着独特的韵味。这表明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 )
①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
②具有丰富而绚丽的内涵
③具有鲜明而独特的风格
④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4.“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
在中国,最美母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这首诗,引起两岸同胞的共鸣。这种共鸣( )
①是实现中华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②反映了中华文化是维系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
③体现出中华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④体现两岸同胞具有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评卷人
得分
二、材料分析题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习近平主席曾指出,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说过:“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不同文明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要促进不同文明不同发展模式交流对话,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材料二 习近平主席在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七次会晤时指出,金砖国家合作的成功充分证明,不同社会制度可以相互包容,不同发展模式可以相互合作,不同价值文化可以相互交流。我们要坚持开放包容,在交流互鉴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前进。
(1)结合材料一,请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加强文化交流互鉴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请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说明不同文明应如何交流互鉴。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①符合题意,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基础,国内某商贸公司因质量问题决定召回已售出的部分进口品牌绘画用笔记本和不锈钢尺,这说明商品质量合格是其价值顺利实现的必要前提。
②说法错误,“必然”一词说法太过绝对。
③不合题意,材料中强调的是某商贸公司主动召回商品,而未强调国家经济法规对市场主体的行为选择具有强制性。
④符合题意,题中某商贸公司的做法体现了它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维护消费者正当利益。
故选:B。
2.答案:D
解析:
3.答案:B
解析:①符合题意,由于羊肉价格暴涨,生产者有利可图,养殖户瞄准市场需求,增加养羊的投入;
②错误,羊肉价格暴涨,不利于出口;
③符合题意,由于羊肉暴涨,肉制食品加工企业减少羊肉用量以提高经济效益;
④错误,消费者可能减少对羊肉的需求,增加对羊肉替代品的需求。
故选:B。
4.答案:A
解析:
5.答案:A
解析:
6.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①,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网购、电商的发展带动了快递行业的发展,故①项正确;
②,材料中“形成了国有、民营、外资快递企业多元共存、相互竞争的市场格局”,说明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激发了市场活力,促使我国快递业务量迅速增长,故②项正确;
③,从业人员增加不会直接促使我国快递业务量迅速增长,故③项错误;
④,低廉快递运费,说明利润相对较少,并不会促进生产要素大量涌入,故④项错误。
故A①②正确,BCD错误。
7.答案:A
解析:
8.答案:B
解析:
9.答案:C
解析:
10.答案:B
解析:
11.答案:C
解析:①错误,开放发展着力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②④符合题意,材料“福建、河南等出台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 发展新机制的实施方案,绘就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路线图;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启动20项合作共建;《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 展规划纲要》已正式审议通过并印发;京津冀地区进港复兴号首发”上述举措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加速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促进区域合作联动发展,推动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
③错误,上述举措是区域协调发展,并不能够依靠上述举措就促进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故选:C。
12.答案:C
解析:
1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汉字、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冬梦”和“飞跃”都以中国汉字"冬”字为设计创意核心,通过汉字和书法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奥林匹克精神完美结合,说明了汉字是可以承载多种文化因素的,也彰显了“冬梦”与“飞跃”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①④符合题意;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③说法错误;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②错误。
14.答案:C
解析:近年来,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了数百项内涵丰富的文化活动,这主要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②④符合题意,故选C。我们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故①不选。材料体现了中华文化“走出去”
,未体现借鉴、吸收国外一切有益成果,故③不选。
15.答案:C
解析:
1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知识点。
A.说法正确,但“众多地方戏为观众展示了不同地域的民风习俗”强调了中华文化的区域性,没有强调源远流长,故A错误;
B.众多地方戏为观众展示了不同地域的民风习俗,表明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故B正确;
C.与题意不符,材料中众多地方戏为观众展示了不同地域的民风习俗,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区域性,没有涉及中华文化独树一帜,故C错误;
D.说法正确,但众多地方戏为观众展示了不同地域的民风习俗,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区域性,没有涉及民族文化,故D错误
17.答案:C
解析:
18.答案:B
解析:
19.答案:C
解析:
20.答案:B
解析:
21.答案:B
解析:①符合题意,“苏绣发源于江南苏州吴县一带,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这说明苏绣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脉相承;
②说法错误,苏州的地理环境对苏绣文化的独特性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起决定作用;
③符合题意,“没有桑基、织造就不会有苏绣,没有秀美山水的孕育,也就不会成就今天的苏绣”,表明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是苏绣文化发展的源泉;
④不合题意,材料不涉及苏绣文化发展是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结果。
故选:B。
22.答案:A
解析:
23.答案:D
解析:
24.答案:C
解析:①说法错误,社会实践是实现中华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②④符合题意,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诗中表达了对台湾回归祖国的热切愿望,引起两岸同胞的共鸣,这反映了中华文化是维系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也体现了体现两岸同胞具有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③不合题意,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是指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材料内容没有涉及。
故选:C。
25.答案:(1)①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
②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文化交流互鉴,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③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不同文化交流互鉴,有利于实现文化创新,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
④文化交流互鉴,有利于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2)①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②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③要着重把握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