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5.50 KB
- 2021-04-17 发布
【2019最新】精选高二历史上期中试题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
3.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
时间90分钟,共100分
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有学者说,春秋战国时期,尤其是战国时期,既是血腥、残酷的时代,也是宽容的时代。“宽谷”具体指( )
A.私田的大量开垦 B.商人地位提高
C.诸子百家争鸣 D.诸侯重视教育
2.历史探究课上,教师从“如何遏制学生上课说话现象”的角度进行设计,提出三个观点,让学生讨论,以便加强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观点1:“这是品德问题,应该以德教化。”观点2:“
- 14 - / 14
这是违纪行为,应该严格惩罚。”观点3:“这是无意识的,要让学生自我觉悟。”上述观点所对应的思想是 ( )
A. 1—儒,2一法,3—道 B. 1—儒,2—道,3—墨
C. 1一墨,2一法,3—道 D. 1—道,2一墨,3—儒
3.儒家思想在中国的发展演变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仁者爱人 ②存天理,灭人欲 ③独尊儒术 ④民贵君轻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①②④③ D.①③②④
4.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 )
A.正统的孔孟学说 B.融合了道家、法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C.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D.儒家学说与权术
5.导政明清时期产生带有民主色彩思想的原因,除封建制度日趋没落之外,还在于( )
A.抗清斗争高涨 B.社会相对安定
C.西方思想的影响 D.商品经济的发展
- 14 - / 14
6.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而黄宗羲则抨击君主专制。根据他们各自所处的时代,最恰当的评价应是( )
A.都是片面的 B.都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C.都阻碍了历史发展 D.都有利于封建统治
7.某位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这位哲学家是( )
A.普罗泰格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8.苏格拉底与人交谈时,总是会提出一连串的问题让对方回答,鼓励对方依靠自己的努力
逐步找到正确答案。孔子经常会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他也
很乐于接受学生的提问; 并通过回答来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这表明二者在教学方法上都注
重( )
A. 启发引导 B.平等相待 C.辩证思考 D.逻辑推理
- 14 - / 14
9.彼得·盖伊在《启蒙运动》中写道:“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
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
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这表明文艺复兴( )
A.反对世俗的物质享受
B.仍然是强调神和神性
C.利用宗教题材表现人文精神
D.影响局限于艺术创作
10.与文艺复兴不同,启蒙运动所崇尚的理性主义是由一种欲构筑富有创造性的理论的信
念所驱使,创造出一种完全不同于古典的、全新的思想,崇尚科学知识是其核心,坚信
人的理性能够借助于“科学方法”去探究把握自然法则(包括人的本质的法则)。对上
述材料的分析中,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
A.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是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分野的重要标志
- 14 - / 14
B.启蒙运动推崇通过理论创造而不是模仿传统来推广理性思想
C.启蒙运动基于科学革命的重大突破而强调科学与理性的结合
D.关于社会自我运行的基本法则的可认识性是启蒙运动的信条
11.卢梭说:“国家最高权力属于全体人民,人民是国家主权的主体拥有者和行使者,主
权是完全绝对的、神圣的,完全不可侵犯的。主权永远不可转让,并且主权者只是一个集体的生命,所以只能由他自己来代表本人。”“正如主权是不能转让的一样,主权也是不能代表的。”材料反映了卢梭( )
A.天赋人权的思想 B.直接民主的思想
C.代议制民主思想 D.社会契约的思想
12.马克思说:“..-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这是指中国四大发明中的(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13.《齐民要术》中“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所反映的农学思想是( )
A.因时因地制宜 B.多种经营
- 14 - / 14
C.人定胜天、天遂人愿 D.重农抑商
14.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技革命发挥
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当时的
中国( )
A.经济停带倒退 B.受到西方殖民者的侵扰
C.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 D.国家分裂、国力衰弱
15.古代中国文学主流表达形式经历了赋一诗一词一曲一小说的变化过程。变化反映了( )
①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②通俗文学的蓬勃发展
③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 ④城市经济的繁荣
A. 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
16.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上述名句分别属于:( )
A.楚辞、汉赋、唐诗 B.楚辞、唐诗、宋词
C.宋词、唐诗、楚辞 D.唐诗、宋词、元曲
- 14 - / 14
17.“蓝险的实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
A.真实再现了容观历史 B.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
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D.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18.据美国沃克斯网站2015年2 月3 日的文章称,纵观历史,伽利略和牛顿等科学天才往往都相信占星术、炼金术和魔法等非常奇异的事情。这主要说明( )
A.经典力学受到封建神学的冲击 B.牛顿继承了伽利略的研究风格
C.伽利略和牛顿开创了经典力学 D.近代科学发展水平还不够深入
19.“是书何以作? 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材料中的“书”是( )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变法通议》 D.《孔子改制考》
20.以下是中国某些政治阶层在近代时期的政治言论,其共同作用是( )
- 14 - / 14
1865 年
李鸿章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1894年
郑观应说:“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1903 年
章太炎说:“公理之末明,即以革命明之; 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1913 年
梁启超说:“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A.实现中国工业化 B.实行民主政治
C.启蒙与救亡并重 D.推动中国近代化
21.下列文献中宜传马克思主义的是( )
A.《孔子改制考》 B.《文学改良刍议》
C.《庶民的胜利》 D.《资政新篇》
22.“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是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后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它阐发为( )
A.三民主义 B.旧民主主义 C.新民主主义 D.新三民主义
23.“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乃不能及”。如果你是洋务派,按照这个逻辑推论,你将得出的结论是( )
- 14 - / 14
A.闭关自守 B.完全西化 C.中体西用 D.推介中国文武制度
24.洋务派与维新派的相同点有 ①向学习西方②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③变革封建制度④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④
25.1918年《东方杂志》发表文章——《迷乱之现代人心》。文章认为:盲目输入西方学说,导致国家基本政治道德原则丧失、精神破产,造成通俗主义、平凡主义受推崇,盲从欧美之风盛行。该文针对的是( )
A. 中体西用思潮 B. 维新思潮 C. 新文化运动 D. 马克思主义
二 非选择题(共2题,一共50分)
26. (3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发展示意图
材料二:公元前5世纪前后,在中国、古希腊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繁荣,当时的思想家们流传下了许多著名的观点或名言:
国 别
人 物
观点或名言
古代希腊
普罗泰格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
认识你自己
古代中国
孔子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
孟子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14 - / 14
材料三:启蒙思想是个长期的国际性的发展过程,18世纪末在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人民以新的观念看待国家、政权机构、宗教生活。
——《大国崛起》
(1) 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和其地位的变化,(10分)并分析图中a点至b点变化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古希腊和古代中国思想家的核心主张。(4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启蒙思想使人民产生了哪些“新的观念”来看待国家、政权机构的? (6分)
(3) 根据材料二回答古代东西方思想家对人的属性的关注点有什么不同?(4分)
27. (20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共同推动了世界的发展与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洲的文艺复兴初期四种发明的传播,对现代世界的形成,曾起到重要的作用。造纸术和印刷术,替宗教改革开了先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火药的发明,消除了封建制度,创立了民主制度。指南针的发明导致发现美洲,因而使全世界,而不再是欧洲成为历史的舞台。
——卡特《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
早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就曾预言:“
- 14 - / 14
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经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加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
――威廉·李卜克内西《忆马克思》
材料二:《17世纪以来主要科学成果情况表》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四大发明在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变过程中的影响。(6分)运用相关知识说明在“电力的火花”取代“蒸汽大王”的过程中,最关键的科学发现和发明有哪些?(4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科技成果从发明到运用有什么特点?(2分)这些成果的广泛应用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作用?(8分)
答题卡
一、选择题 (每题2分,共25题,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选项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选项
二、非选择题(26题30分,27题20分)
26题(30分)
(1)
- 14 - / 14
(2)
(3)
27题(20分)
(1)
(2)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每题2分,共25题,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选项
C
A
B
B
D
B
B
A
C
A
B
B
A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选项
C
C
C
D
D
A
D
C
A
C
D
C
二 非选择题(共两题,共50分)
26. (1)①发展历程及地位变化。
春秋孔子创立儒家思想,战国孟子、荀子继承发展使儒家思想更家完整;儒家思想受到冷遇(2分);
西汉董仲舒糅合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形成新儒学;汉武帝大力推,儒家思想“独尊”,开始成为正统(2分);
- 14 - / 14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吸收佛道思想,使儒家思想有了新发展;儒家思想正统地位受到挑战。(2分)
宋明时期程颢、程颐、朱熹等理学家融合了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形成理学;宋明理学成为官方哲学(2分);
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对儒家思想批判继承,形成具有民主色彩的新思想;儒家思想受到批判与挑战(2分)
②变化的原因:
汉武帝时出现了大一统局面,为巩固统一,需要思想文化的统一(2分);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改造迎合了时代的需要和统治者的需要(加强中央集权和君主权力的需要)(2分);
汉武帝采取一系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措施(2分)。
(2)①古代希腊:强调人的价值(或人文主义;以人为本)。(2分)古代中国:重民(或:民本、仁政)。(2分)
②新观念: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社会契约;三权分立;开明君主制;民主共和制(答出三点即可得6分)
(3)中国:社会的人;西方:个体的人(4分)
27.(1)影响:①
- 14 - / 14
造纸术和印刷术的传入欧洲,便利了文化的传播,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2分)②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武士阶层日益衰落(或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条件)(2分)③指南针的使用,为开辟新航路、进行殖民扩张提供了条件(2分);④促进欧洲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答对3点可给6分;满分为6分)
关键成就:①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②发电机和电动机发明;③长距离输变电技术成熟(4分)(每点可2分,满分不超过4分)
(2)特点:科学成果从发明到应用的时间越来越快(或科学成果从发明到转化为生产力的时间越来越快)(2分)
作用:①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改变了人们生活和工作环境,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2分);②电话为代表通讯技术的广泛运用改变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2分);③电和电器的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到“电气时代”(2分);④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成熟与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到“信息时代”(2分)
- 14 - / 14
相关文档
- 高中数学 2_0基本初等函数 同步练2021-04-17 13:56:377页
- 2020版高中政治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2021-04-17 13:54:546页
- 2020学年高中物理 第六章 2 太阳与2021-04-17 13:54:1914页
- 2020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8课寡人2021-04-17 13:52:305页
- 语文(心得)之浅谈当代高中语文教学中2021-04-17 13:51:445页
- 2020高中生物第四章第三节细胞呼吸2021-04-17 13:51:178页
- 高中数学必修1公开课教案1_2_2 函2021-04-17 13:50:317页
- 高中物理竞赛试题分类汇编102021-04-17 13:48:105页
- 2021最新超全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全2021-04-17 13:47:2818页
-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古2021-04-17 13:46:3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