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7 MB
- 2021-04-17 发布
2019-2020学年重庆市第十八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
一、单选题
1.设集合,集合,则(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已知集合A,B,取交集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集合,集合,
则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集合的交集运算,属于简单题.
2.已知,则( )
A.2 B.1 C.0 D.
【答案】A
【解析】直接代入x=0求解函数值即可.
【详解】
f(x+1)=x2﹣2x+2,令x=0,
∴f(0+1)=f(1)=02﹣0+2=2.
∴f(1)=2.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函数值的求法,考查计算能力.
3.函数的定义域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由函数的解析式知,对数的真数大于0,偶次根号下非负,易得关于
的不等式组,解出它的解集即可得到函数的定义域.
【详解】
要使函数有意义,
则有,
解得,
函数的定义域是,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对数函数的定义域、不等式的解法,属于中档题.定义域的三种类型及求法:(1)已知函数的解析式,则构造使解析式有意义的不等式(组)求解;(2) 对实际问题:由实际意义及使解析式有意义构成的不等式(组)求解;(3) 若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则函数的定义域由不等式求出.
4.下列函数中哪个与函数相等
A. B. C. D.
【答案】B
【解析】已知函数的定义域是R,分别判断四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是否和已知函数一致即可.
【详解】
A.函数的定义域为{x|x≥0},两个函数的定义域不同.
B.函数的定义域为R,,
所以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相同,是同一函数.
C.函数的定义域为R,y=|x|,对应关系不一致.
D.函数的定义域为{x|x≠0},两个函数的定义域不同.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判断两个函数是否为同一函数,判断的标准是判断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是否一致,否则不是同一函数,属于基础题.
5.计算式子的值为( )
A.—1 B. C.3 D.—5
【答案】A
【解析】根据对数的基本运算求解即可.
【详解】
.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指对数的基本运算,属于基础题型.
6.已知函数是定义上的增函数,且,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根据f(x)的定义域以及单调性可得x﹣1,1﹣3x满足的条件,由此即可解得x的范围.
【详解】
由已知可得,解得0≤x.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的单调性以及抽象不等式的解法,解抽象不等式的关键是利用单调性把函数值关系转化为自变量关系.
7.已知函数是幂函数,若f(x)为增函数,则m等于( )
A. B. C.1 D.或1
【答案】C
【解析】根据幂函数的定义与性质,即可求出m的值.
【详解】
函数f(x)=(3m2-2m)xm是幂函数,
则3m2-2m=1,解得m=1或m=-,
又f(x)为增函数,
则m=1满足条件,
即m的值为1.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幂函数的定义与性质的应用问题,是基础题.
8.函数的值域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详解】试题分析:由于,所以.即值域为,故选C.
【考点】值域.
9.设是集合到的映射,其中,,且,则中元素是2的元素为( )
A.3或-1 B.-1 C.3 D.
【答案】C
【解析】根据映射的概念列式求解即可.
【详解】
由题.又,故.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映射的概念运用,属于基础题型.
10.设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若关于x的方程:的解为,则=( )
A.3 B.4 C.5 D.6
【答案】C
【解析】根据零点存在定理求的范围,再求即可.
【详解】
设,因为,
.故.故.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零点存在定理的运用,属于基础题型.
11.已知定义在R上的函数,对任意,都有当时,,若为偶函数,则( )
A. B.
C. D.
【答案】B
【解析】由题意可得的对称性与单调性,再判断函数值大小即可.
【详解】
由题有在上为减函数,且关于对称.
故在上为增函数,故.
又,故.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根据单调性与对称性判断函数值大小的问题,属于基础题型.
12.已知定义在R上的函数满足,若函数与的图象有m个交点,则( )
(注)
A. B. C. D.
【答案】D
【解析】根据函数对称性求解即可.
【详解】
因为,故关于点对称.
又也关于点对称.
故两函数的m个交点也关于点对称.
故.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函数的对称性求和的问题,需要根据题意找到函数的对称点再求和.属于中等题型.
二、填空题
13.若函数如下表所示:
则________
【答案】3
【解析】根据函数值表直接判断即可.
【详解】
由表得.
故答案为:3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的概念与运用,属于基础题型.
14.含有三个实数的集合既可表示成,又可表示成,则____.
【答案】-1
【解析】根据集合的无序性与互异性求解即可.
【详解】
由题=.显然,故,即,此时=.故且.故.故.
故答案为:-1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集合的无序性与互异性.属于基础题型.
15.设函数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且,则____.
【答案】-1
【解析】当时,,
∴,
∵函数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
∴,
∴,即
由题意得,
∴.
答案:
16.若函数是区间上的单调函数,且存在区间(其中),使得当时, 的取值范围恰为,则称函数是上的“和谐”函数.若函数是上的“和谐”函数,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答案】
【解析】由题得在上为减函数,故存在区间,
使得再数形结合列式求解即可.
【详解】
因为在上为减函数,由题意有存在区间使得.即.相减得.因为,故.
代入得.又,.故.
解得.故关于的方程在区间内有实数解.
令则二次函数对称轴为,
故 .故.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新定义,同时也考查了零点存在定理的运用,属于中等题型.
三、解答题
17.若集合,.
()若,全集,试求.
()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1) .
(2) .
【解析】分析:(1)根据集合的基本运算求,即可求出答案;
(2)根据,建立条件关系即可求出实数m的取值范围.
详解:()当时,由,得,
∴,
∴,
则,
∴.
()∵,,
由得,
∴,即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点睛:解决集合运算问题的方法
在进行集合运算时,要尽可能地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使抽象问题直观化.
(1)用列举法表示的集合进行交、并、补的运算,常采用Venn图法解决,此时要搞清Venn图中的各部分区域表示的实际意义.
(2)用描述法表示的数集进行运算,常采用数轴分析法解决,此时要注意“端点”能否取到.
(3)若给定的集合是点集,常采用数形结合法求解.
18.已知函数.
Ⅰ证明:函数在区间上是增函数;
Ⅱ求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答案】Ⅰ见解析;Ⅱ见解析
【解析】Ⅰ先分离常数得出,然后根据增函数的定义,设任意的,然后作差,通分,得出,只需证明即可得出在上是增函数;
Ⅱ根据在上是增函数,即可得出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为,最小值为,从而求出,即可.
【详解】
解:Ⅰ证明:;
设,则:;
;
,,;
;
;
在区间上是增函数;
Ⅱ在上是增函数;
在区间上的最小值为,最大值为.
【点睛】
考查分离常数法的运用,反比例函数的单调性,增函数的定义,根据增函数的定义证明一个函数是增函数的方法,根据函数单调性求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的方法.
19.已知函数
求函数的最小值;
若,求m的值.
【答案】(1)(2)
【解析】试题分析:求出函数的对称轴,通过讨论m的范围,得到函数的单调性,从而求出的表达式即可;
根据的表达式求出m的值即可.
试题解析:
解:
函数的对称轴是,
即时,函数在递增,
时,函数值最小值,函数的最小值是2m,
时,函数在递减,在递增,
时,函数值最小,最小值是,
时,函数在递减,
时,函数值最小,函数的最小值是,
综上:;
,由得:
若,解得:,符合题意;
若,无解;
若,无解;
故.
点睛: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必有最大值和最小值,它只能在区间的端点或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处取到;常见题型有:(1)轴固定区间也固定;(2)轴动(轴含参数),区间固定;(3)轴固定,区间动(区间含参数). 找最值的关键是:(1)图象的开口方向;(2)对称轴与区间的位置关系;(3)结合图象及单调性确定函数最值.
20.已知函数,对于任意的,都有, 当时,,且.
(1)求的值;并证明函数在R上是递减的奇函数.
(2)设函数,判断函数g(x)最多有几个零点,并求出此时实数m的取值范围.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见解析.
【解析】(1)利用赋值法,令与代入求解即可.再令可证明奇函数,再取且赋值到条件中分析即可.
(2)根据(1)中证明的奇函数化简,利用单调性可知,再参变分离求函数取值范围即可.
【详解】
解:(1)令得,得. 令得,
令得
证明:任取且,则,
因为,即.
令 则.
由已知时,且,则,
所以 ,,所以函数在R上是减函数
令代入, 得,
所以,故为奇函数
(2)由
==
令,即,因为函数在R上是减函数,
所以,即
所以当 时,函数最多有4个零点.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抽象函数的求值与单调性奇偶性的证明,主要利用赋值法进行.同时也考查了零点问题的转换与参变分离求参数范围的方法,属于难题.
21.伟大的中华民族,用仅占世界淡水总量的百分之六,养育着占全球总人口百分之二十的中华儿女.对“水”这个宝贵的资源,曾经有人认为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如今竟然到了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严重影响人民生活的程度.因为缺水,每年给我国工业造成的损失达2000亿元,给我国农业造成的损失达1500亿元,因严重缺水困扰全国三分之二的城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节约资源,防止浪费.为了节约用水,某市出台一项水费政策,对该市居民用水实行阶梯收费,其标准如下表:(单位:元/立方米).
档水量
户年用水量(立方米)
水价
其中
自来水费
水资源费
污水处理费
第一阶梯
(含)
第二阶梯
(含)
第三阶梯
以上
(1)试写出消费(元)与用水量(立方米)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其中,.
(2)若某居民年交水费元,求其中自来水费、水资源费及污水处理费各占多少?
【答案】(1)(2)自来水费:454元,水资源费:314元,污水处理费:272元,
【解析】(1)根据题意,分三段,,进行计算即可.
(2)根据(1)中的分段函数先分析交水费元中的取值范围,再分别计算自来水费与水资源费污水处理费即可.
【详解】
解:(1)当时,;
当时,;
当时,;
∴.
(2)当时,,,
自来水费:(元),水资源费:(元),
污水处理费:(元),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分段函数的实际运用,需要根据题意分段列出合适的函数式.属于中等题型.
22.定义在上的函数,如果满足:对任意,存在常数,都有成立,则称是上的有界函数,其中称函数
的一个上界.已知函数,
(1)求函数在区间上的所有上界构成的集合
(2)若函数在上是以4为上界的有界函数,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答案】(1)(2)
【解析】(1)根据的单调性求得的值域,再根据上界的定义求所有上界构成的集合即可.
(2)由题知在上恒成立,再参变分离构造函数求最值即可.
【详解】
解:(1)由,设,令,且,
∵ ;
∴在上是减函数,
∴在上是单调递增函数,
设,则
∴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在上的最大值为
在上的最小值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新定义问题,需要根据题意分析构造出的函数的单调性求最值,再根据新定义确定参数的范围,属于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