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5 MB
- 2021-04-17 发布
专题八 文化作用与文化发展
第一部分 核心专题突破
主干知识构建
复习本专题要从两个方面理解文化的作用,即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作用;要从三个主题把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即文化的传播与交流、继承、创新。从整个专题角度看,文化的作用是我们进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动因。
名 师 点 拨
从整个模块看,文化的作用原理,渗透于尊重文化多样性、文化交流、传统文化、中华文化、民族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建设文化强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的措施无不体现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途径。
第一课时 知能提升
·
通练小题
核心考点一 文化实质与文化作用
真 题 研 析
核 心 突 破
误 区 清 零
预 测 演 练
目
录
Contents
真 题 研 析
考向一 对文化的社会作用的分析
高考多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经验为背景材料,考查文化与经济、政治、综合国力的关系。考查形式一般为中低难度的选择题。
1
.
(2019
·
江苏卷
)
某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十百千万”传统工艺人才培育工程以来,银饰、刺绣、蜡染等非遗技艺正在成为当地扶贫脱困的有力抓手。从苗族蜡染手机套到苗绣小书包,各种非遗技艺贴合生活需求,让游客爱不释手。将非遗与扶贫相结合
(
)
①
推进了民族共同繁荣
②
传承发展了民族文化
③
凸显了地域文化差异
④
实现了民族文化平等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答案
A
解析
“
银饰、刺绣、蜡染等非遗技艺正在成为当地扶贫脱困的有力抓手
”
,这说明将非遗与扶贫相结合有利于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有利于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相互交融,带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推进民族共同繁荣,
①②
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地域文化的差异,
③
不符合题意;我国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不是通过将非遗与扶贫相结合得以实现的,
④
错误。故选
A
项。
[
素能提升
]
(1)
核心素养
·
科学精神:本题以少数民族地区将非遗与扶贫相结合为素材,引导考生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识别当前的各种文化现象,进行恰当的文化选择。
(2)
情景再变
·
拓展思维:如果将选项
④
改为
“
实现了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
”
,则入选。如果增加选项
⑤
“
体现了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决定作用
”
,则不能入选。
考向二 对文化对人的影响的分析
高考多以名人名言、文化建设的典型事例设置情境,考查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特点和塑造作用。
2
.
(2019
·
全国卷
Ⅱ)
2018
年
9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
《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2018
—
2022
年
)》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规划指出,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建设邻里守望、诚信重礼、勤俭节约的文明乡村。建设乡风文明的意义在于
(
)
①
维护传统农耕文化的稳定性
②
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相互转化
③
培育崇信尚俭、向上向善的乡村文化
④
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答案
D
解析
传统农耕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非维护其稳定性,排除
①
;要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而不是相互转化,排除
②
。故选
D
项。
[
素能提升
]
(1)
核心素养
·
政治认同:本题以乡村振兴为主题,以乡风文明建设为切入口,有利于引导考生增强对国家大政方针的政治认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
(2)
情景再变
·
拓展思维:如果将选项
①
改为
“
推动传统农耕文化与时俱进
”
,则入选。如果增加选项
⑤
“
提高村民思想道德素质
”
,则入选。
1
.
文化的社会作用
核 心 突 破
文化与
社会
从实
质看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从性
质看
不同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文化与经
济、政治
相互
影响
①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②
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③
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相互
交融
①
文化与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②
文化与政治:人们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文化与综
合国力
地位
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措施
①
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②
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2
.
文化对人的作用
(
影响
)
内容
启示
来源
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表现
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重视文化的影响,把握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化的不同特点
内容
启示
特点
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自觉学习、主动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塑造
人生
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接受优秀文化,自觉抵制落后腐朽文化,全面提升个人素质
1
.
(
江苏卷
T19C)
文化促进了社会向前发展。
(
)
答案
×
解析
不同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优秀文化有利于促进社会向前发展。
误 区 清 零
2
.
(2018
·
全国卷
Ⅲ T20②)
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是与经济影响力同步增强的。
(
)
答案
×
解析
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同步,文化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
3
.
(2019
·
全国卷
ⅠT20②)
文化决定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
)
答案
×
解析
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但不能起决定性作用
.
4
.
(
全国卷
ⅠT20②)
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着决定性作用。
(
)
答案
×
解析
优秀文化而非文化能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且不起决定性作用。
预 测 演 练
预测一 结合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实例,考查文化的社会作用
1
.
(2019
·
山东临沂三模
)
大运河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三部分构成,是贯通南北的文化长廊,也是联系不同区域的重要经济动脉和生态廊道,已成功列入
《
世界遗产名录
》
。
2019
年
2
月,国家制定
《
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
》
,推动大运河沿线地区文化融通,探索以文化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我国第一个以文化为引领的区域规划。这表明
(
)
①
大运河承载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
②
文化的价值和生命力取决于其悠久的历史
③
文化与经济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④
文化的价值突出体现在促进经济发展上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答案
B
解析
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的价值和生命力不取决于其悠久的历史,
②
错误;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优秀文化促进经济发展,
④
错误。故选
B
项。
预测二 通过文化生活中的具体情境,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
2
.
(2019
·
河南兰考模拟
)
“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2019
年
4
月
1
日上午,期待已久的第
37
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赏花启动仪式在中国国花园举行,洛阳市各牡丹观赏园赏花游园活动拉开帷幕。
同时,洛阳还在全市各级公共图书馆及百余座城市书房推出“走近经典、感悟人生”经典诵读、“书香洛阳”读书日分享等活动。赏花之余,游客还可以走进洛阳的城市书房,在书香花香交融中品味“诗和远方”。上述材料表明
(
)
①
优秀文化能够塑造人生
②
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
读书是培养健全人格的唯一途径
④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答案
B
解析
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
错误;读书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社会实践是培养健全人格的唯一途径,
③
错误。故选
B
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