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33 KB
- 2021-04-17 发布
沪科版《4.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二)》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基本规律。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对实验现象,数据的初步分析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对探究结果进行交流,评价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2、让学生知道科学探究中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意义、方法。[来源:www.shulihua.net]
教具准备:
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灯泡、刻度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透镜有几种?分别叫什么?它们对光线有什么作用?
2、什么叫凸透镜的焦点?焦距?
二、科学探究
1、提出问题:
师:大家先进行分组实验:用一凸透镜在灯泡与墙壁之间移动,你们可观
察到什么?
学生动手实验。
结果:可在墙上得到放大、缩小或等大的灯丝的像,也可能在墙上看不到像。
可能看到放大,正立的灯丝的像。
师:对于凸透镜成像,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回答: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影响凸透镜成像情况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假设与猜想
师:你们猜想是什么?[来源:www.shulihua.net]
可能的答案:(1)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
(2)与焦距有关。……
3、设计实验
师:怎样验证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实验)
实验是探究物理知识最基本的一种方法。你们准备设计一个什么样的实验方案来证实你们的猜
想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
(1) 焦距不同的透镜,对同一物体所成的像不相同。
(2) 同一透镜,物体离透镜的距离不相同,所成的像不相同。
说明: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像情况不仅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还与透镜的焦距有关。
介绍光具座:光具座上可以固定凸透镜、光屏、放置蜡烛,还可以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的
位置和高度,并有刻度尺,可趋势读出蜡烛与凸透镜,光屏与透镜的距离。
指导学生选用实验器材。
实验时,蜡烛火焰作为物体,白板作为光屏,光具座起支架作用。
学生阅读课本 P65,参考课本内容和表格,准备实验。
另外,实验中还需要注意的几点(边演示边讲解):在光具座上有刻度尺,
从左至右依次放好蜡烛、凸透镜、光屏,点燃蜡烛,调整烛焰、透镜、光屏三者中
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因为我们观察的烛焰的像,这样才能在光屏上得到完整的像。
第一次实验先把蜡烛移到离透镜尽量远的位置(如 30cm),定好物距后,只能移动光屏找烛
焰的像。这时观察光屏,轮廓模糊的是不是真正的像,当找到清晰的像时,记下像的大小、倒正
及物距、像距,记录好数据。再将蜡烛向透镜靠近(如 25cm),再移动光屏,打到清晰的像,记
录好数据;再向蜡烛靠近(如 15cm,12cm,8cm),继续实验,记录数据,找出成像规律。
学生实验:
(1) 获得凸透镜的焦距(可查找资料或实验测出);
(2) 认识光具座,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3) 不断改变距离,观察像的大小、倒正、虚实,读出物距、像距记录好数据。
4、分析论证
教师收集几组数据分析总结: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两倍焦距之外时,成缩小、倒立的(实)像;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两倍焦距时,成等大、倒立的(实)像;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焦距与两倍焦距之间时,成放大、倒立的(实)像;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距以内时,成放大、正立的(虚)像。
补充:当物体位于焦距处,不能成像。[来源:www.shulihua.net]
5、评估[来源:www.shulihua.netwww.shulihua.net]
出示几组不太理想的数据,引导学生分析原因。
三、归纳小结。作业:课本 P67,2题。
四、板书设计
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二)
1、凸透镜成像规律。
2、实像和虚像。
五、教学后记[来源:www.shulihua.net]
相关文档
- 2020年浙江中考科学总复习课件:高分2021-04-17 12:38:1622页
- 2017-2018学年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2021-04-17 12:38:1219页
- 2018-2019学年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2021-04-17 12:37:445页
- 职业生涯规划——物理专业2021-04-17 12:37:4015页
- 贵州省铜仁印江二中2020学年高二物2021-04-17 12:37:356页
- 河北省邢台市高中物理第十二章机械2021-04-17 12:36:4510页
- 【物理】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2021-04-17 12:36:259页
- 物理卷·2017届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2021-04-17 12:33:0115页
- 2020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三章 内能2021-04-17 12:32:043页
- 2020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六章 第一2021-04-17 12:31:26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