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50 KB
- 2021-04-17 发布
第四节 有理数的加法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实例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会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意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从中体味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异号两数相加。难点:异号两数相加。
〖课前准备:〗学生阅读材料《晶体--自然界的多面体》
〖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
〖教具准备:〗尺、小黑板。
〖教学过程:〗
Ⅰ.复习提问:
1.什么叫做互为相反数?
2.在有理数范围内,你能找到一个数x使5+x=0吗?如果规定5+(-5)=0,是否合理?
3.你认为3+(-4)应该等于多少才合理?
注:后两问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有理数加法运算的兴趣,学生可能会根据“相消”或“部分相消”等正、负数的意义,得出正确的答案,学生回答正确或不正确都可由此引入新课。
Ⅱ.新课讲解:
1.按教科书实例(1)、(2)、(3)、(4)、(5)、(6)进行讲解:讲解(1)、(2)时,要有意识地强调“两次一共”、“两次运动的和”等语句的意义。教科书中( l)、( 2)两问,仍是用语言表达运动的方向。建议(1)、(2)讲完后,改变一下(1)、(2)的提问。如果向东运动用正数表示,向西运动用负数表示,则(l)、(2)可改变为(1)一质点在数轴上先运动+5米,再运动+3米,两次一共运动了多少米?(2)一质点在数轴上,先运动-5米,再运动-3米,两次一共运动了多少米?接着讲(3)~(6)时,提问都作相应的改变,例如(3)转变为:先运动5米,再运动-5米,两次一共运动了多少米?等。在讲(4)~(6)时,要注意用“相反数相加得0”的性质进行分析。例如,向东走5米,再向西走3米,抵消了向东走3米,实际上两次一共走了2米,表现在算式上是5+(-3)=2+{3+(-3)}=2+0=2。这就告诉学生:正数与负数相加时,可以互相抵消或一部分抵消。上述分析,对学生理解掌握异号数加法法则是有帮助的。
2.按教科书总结(1)~(6),得出有理数加法法则。
3.讲解例题。
补充:计算:(1)(-16)+(20); (2)(-5)+5;
(3)-20+15; (4)50+(-70); (5)。
Ⅲ.做一做
例1,教科书第73页练习第1~3题。
Ⅳ.课时小结
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Ⅴ.课后作业
1.习题2.5A组第1~3题,B组第2题、3题选做。
〖板书设计:〗
第四节 有理数的加法
复习提问
新课讲解:
1
相关文档
- 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三角形2021-04-17 12:37:112页
-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课件16.32021-04-17 12:35:0027页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 扇形统计图2021-04-17 12:24:532页
- 3上导学案北师大版数学《第八单元2021-04-17 12:12:4611页
- 5年级数学教案《信息窗2-分数与除2021-04-17 12:12:3917页
-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平行四边形的2021-04-17 12:11:342页
- 九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9-2 直线与圆2021-04-17 12:07:012页
-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小数乘整数 |2021-04-17 12:05:504页
-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周长 |人教版 2021-04-17 12:03:174页
-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49二 轴对2021-04-17 12:00:0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