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9 MB
- 2021-04-17 发布
第
22
讲
PART 22
农业地域类型
基础自主梳理
│
考点互动探究
│
教师备用习题
考纲解读
知识导图
1.
掌握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
,
分析其形成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
2.
明确世界上主要发达农业区的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1.
季风水田农业
读季风水田农业分布示意图
(
图
22-1),
完成下列要求。
图
22-1
基础自主梳理
(1)
分布
:
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
,
如图中
A
、
B
、
C
等地区的热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2)
作物
:
以
种植为主
,
种植历史悠久。
(3)
生产特点
:
小农经营
;
单位面积产量
,
但商品率
;
机械化和科技水平
;
水利工程量
。
基础自主梳理
南亚
东南亚
东亚
水稻
高
低
低
大
2.
商品谷物农业
读美国本土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图
(
图
22-2),
回答问题。
图
22-2
基础自主梳理
自然条件
地势
,
土壤肥沃
,
气候温和
,
降水丰富
社会经济
条件
交通运输便利
,
,
地广人稀
,
机械化水平高
,
农业科学技术先进
(1)
分布
:
主要分布在美国
、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乌克兰等国以及我国的东北、西北地区。
(2)
作物
:
以
A
和
B
为主。
(3)
区位
条件
(
4)
主要特点
:
生产规模大
,
,
机械化程度和科技水平高。
基础自主梳理
中部平原
小麦
玉米
平坦开阔
市场广阔
商品率高
3.
大牧场放牧业
读潘帕斯草原牧牛业的分布图
(
图
22-3),
回答问题。
图
22-3
基础自主梳理
(1)
分布
①
美国、阿根廷
:
以
为主。
②
澳大利亚、南非
:
以
为主。
(2)
区位
:
大面积的
气候区
,
草场广阔
,
适宜放牧牲畜。
(3)
特点
:
生产规模大
,
。
(4)
典型地区
:
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
①
气候
:
图中牧牛带的气候类型是
,
气候温和
,
草类茂盛
,
拥有优良的天然草场。
②
土地
:
很低
,
为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
③
交通
:
,
促进了牧场的商品性经营。
基础自主梳理
牧牛
养羊
干旱、半干旱
专业化程度高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租金
距海港近
4.
乳畜业
(1)
生产对象
:
主要是
。产品主要是牛奶
和
,
如奶粉、黄油和奶酪。
(2)
分布
:
乳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主要是
、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3)
西欧乳畜业的形成因素
①
地形和土壤
:
以
为主
,
地势平坦
,
土层深厚
,
有利于牧草的生长。
②
气候
:
气候
、潮湿
,
多雨多雾
,
日照时间短
,
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
③
市场
:
人口密集
,
城市化水平
,
人们有消费乳制品的习惯。
④
机械化
:
机械化程度
,
缓解了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基础自主梳理
奶牛
奶制品
北美洲五大湖周围地区
平原
温凉
高
高
1.
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分析
图
22-4
核心突破
探究点一
季风水田农业
考点互动探究
2.
季风水田农业生产经营特点及发展
措施
考点互动探究
特点
原因
发展措施
小农经营
以家庭经营为主
,
人均耕地少
,
每户耕种的田地很少
适度规模经营
(
集约经营
)
单产高、商
品率低
精耕细作
,
单产高
,
但由于生产规模小
,
人口多
,
所产稻谷以自给为主
控制人口数量
考点互动探究
特点
原因
发展措施
机械化和
科技水平
低
田地规模小
,
经济发展水平低
,
劳动力丰富
,
机械化水平低
,
农业生产主要靠传统经验
,
现代科技水平低
加大科技投入
,
提高机械化水平
水利工
程量大
水稻生长需水量大
,
季风区水旱灾害频发
,
对水稻生产威胁大
增加投入
,
兴修水利
3.
季风水田农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
措施
图
22-5
考点互动探究
命题点 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分析
1.
阅读材料
,
回答下列问题。
拥有
7000
多年稻米栽培历史的中国
,
绝对是当之无愧的大米故乡
,
日本稻种即引自中国。但目前日本大米却成为中国游客的一个抢购目标
,
有人甚至不惜花近
1500
元人民币买
5
千克的日本大米。有消息称
,
东北盘锦地区引种日本大米品种“一目惚”
,
并以订单方式销往日本。图
22-6
甲中阴影部分为世界水稻主产区
,
图
22-6
乙为日本农场工人利用遥控直升机为农田喷洒农药
。
考点互动探究
命题探究
图
22-6
(1)
描述图示水稻主产区的共同特点
。
考点互动探究
1.(1)
同为湿润的近海地区
,
水稻生长季节高温多雨
,
有利于水稻生长
;
人口稠密
,
人均耕地少
;
种植水稻历史悠久
。
[
解析
]
第
(1)
题
,
从图中可以看出
,
水稻主产区主要位于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平原地区
,
这些地区均以季风气候为主
;
人口稠密
,
劳动力丰富
;
均有悠久的水稻种植历史
。
(
2)
分析日本水稻主产区比其他水稻主产区具有的优势。
考点互动探究
(
2)
纬度高
,
水稻生长时间长
,
品质优良
;
基础设施完善
,
机械化水平高
;
劳动力素质高
,
科技水平高
。
[
解析
]
第
(2)
题
,
与其他水稻主产区相比
,
日本水稻主产区纬度较高
,
水稻生长时间长
,
因此品质优良
;
结合日本相关知识可知
,
该国工业发达
,
基础设施完善
,
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高
;
日本劳动力素质高
,
科技水平高
。
(
3)
对比东北与日本的气候、地形、土壤、人口等地理信息
,
分析盘锦地区引种日本大米的信息的可信度
,
并说明理由
。
考点互动探究
考点互动探究
(
3)
可信度高。理由
:
我国东北地区气候与日本北部气候相近
,
光热条件相当
,
形成相同的地带性土壤
;
东北地区地势平坦
,
人均耕地较多
,
日本以山地为主
,
人口稠密
,
人均耕地少
;
东北地区的水稻种植环境优于日本
,
日本人口稠密
,
稻米需求量大
;
日本劳动力价格高于东北地区
;
日本粮商通过商业运作
,
赚取高额利差。
[
解析
]
第
(3)
题
,
我国东北地区和日本北部的气候条件相似
,
光热条件相同
,
形成相同的地带性土壤
,
适宜种植日本大米品种
;
我国东北地区地势平坦
,
地广人稀
,
人均耕地广
,
而日本以山地为主
,
人口稠密
,
人均耕地狭小
,
且其劳动力价格高于东北地区
,
因此水稻种植面积较小
;
日本人口稠密
,
稻米需求量大
,
日本粮商通过商业运作
,
在我国东北地区种植日本品种的水稻
,
然后销售到日本
,
从而赚取高额利差
。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区位条件分析与
评价
核心突破
探究点二 商品谷物农业
考点互动探究
区位因素
美国商品
谷物农业
的区位条件
主要影响
自
然
因
素
地形
地势平坦开阔
(
中部平原
)
自然条件优越
,
有利于作物的高产稳产
;
地势平坦开阔
,
为机械化生产和大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
土壤
土层深厚
,
土壤肥沃
(
肥沃的黑土
)
水源
水源充足
(
密西西比河干支流等提供灌溉水源
)
气候
气候温和
,
降水丰富
,
夏季潮湿
考点互动探究
区位因素
美国商品
谷物农业
的区位条件
主要影响
社
会
经
济
因
素
交通
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的航运与发达的公路、铁路网络相连接
,
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
便于商品集散
,
有利于降低运费
,
提高经济效益
市场
市场广阔
,
为世界上最大的谷物出口国
促进了商品粮的大规模生产和农业的现代化
考点互动探究
区位因素
美国商品
谷物农业
的区位条件
主要影响
社
会
经
济
因
素
人口
地广人稀
,
生产规模大
,
竞争优势大
有利于大规模经营
,
降低生产成本
,
提高商品率
工业
工业发达
,
为农业生产提供现代化机械及电力、化肥、农药
为大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
,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科技
农业科技水平高
,
科技成果推广快
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
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社会化
美国中部平原的商品谷物生产中
,
小麦区有两个
,
其中北部的小麦区生产春小麦
,
南部的小麦区生产冬小麦。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生产的小麦为冬小麦
。
考点互动探究
■
知能拓展
中国东北商品粮基地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比较
相似之处
都是面向市场的农业生产
;
地势平坦开阔
;
土壤肥沃
;
雨热同期
,
有灌溉水源
;
人均耕地面积大
,
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
实行机械化生产
;
交通运输便利
;
市场广阔
不同之处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农场一般由家庭经营
,
规模大
,
农业生产专业化、区域化程度高
;
机械化水平高
,
高度发达的工业、先进的科技、农工商一体化是其特殊的区位条件。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农场一般是国营的
,
机械化和科技水平相对较低
,
农业生产专业化、区域化程度较低
考点互动探究
可借鉴的
经验
提高农业生产专业化、区域化水平
;
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
,
实现农业现代化
;
加强农业一体化经营
,
延长产业链
,
提高经济效益
命题点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区位因素分析与评价
2
.
读美国本土轮廓图
(
图
22-7),
回答
(1)~(2)
题。
图
22-7
考点互动探究
命题探究
(
1)
图示
a
、
b
、
c
、
d
、
e
五区域中
,
不属于商品谷物农业区的
是
(
)
A.a
、
b B.c
、
d C.d
、
e D.b
、
e
(2)
和欧洲相比
,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在生产上的最突出优势是
(
)
A.
各个环节大都由机器作业
B.
有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的航运
C.
地广人稀
,
可以进行大规模的生产
D.
科技发达
,
政府投入较多
考点互动探究
2.(1)D
(2)C
[
解析
]
第
(1)
题
,
商品谷物农业主要生产谷物
(
小麦、玉米等
)
。图示五区域中
,a
、
d
是小麦带
,b
是乳畜带
,c
是玉米带
,e
为棉花带。小麦带、玉米带属于商品谷物农业区。第
(2)
题
,
欧洲人口稠密
;
美国中部平原地广人稀
,
能够进行大规模生产
,
这是欧洲无法比拟的
,
这里的谷物生产比欧洲具有更大的优势
。
1.
大牧场放牧业形成需要的两个基本条件
(1)
多分布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
草场广阔
,
如澳大利亚和南非的热带草原气候区、美国西部的温带大陆性
(
温带草原
)
气候区和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
(2)
地广人稀
,
为大牧场的大规模商品化经营提供可能。
核心突破
探究点三 大牧场放牧业
考点互动探究
2
.
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优势和发展
措施
图
22-8
考点互动探究
■
知能拓展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与我国内蒙古牧区的比较
考点互动探究
区位
比较
我国内蒙古牧区有着与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相似的自然条件
,
如草类茂盛、优良的天然牧场、地广人稀等
现状
比较
阿根廷通过培育良种牛、改善交通条件、开辟水源、种植牧草等措施
,
使潘帕斯草原形成大牧场放牧业
,
其畜产品加工现代化程度高
,
商品率高
,
经济效益好
;
我国内蒙古牧区普遍存在靠天养畜和超载放牧的现象
,
草场沙化
,
牧区生态环境恶化
,
其畜产品的商品率低
,
经济效益差
考点互动探究
可借鉴
之处
我国应加强人工草场建设
,
减轻天然草场的压力
;
改善牧区生态环境
;
改善牧区交通运输条件
;
完善畜产品加工体系
,
积极推进产业化进程
,
实行“公司
+
农户”的生产组织形式
,
向商品畜牧业发展
;
推进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
命题点 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的发展条件
3.
近年来
,
我国与阿根廷的农牧业贸易与合作一直保持良好态势
,
我国是阿根廷最大的牛肉、乳制品等农产品出口市场
,
阿根廷是我国第三大农业产品供应国。据此回答
(1)~(2)
题
。
考点互动探究
命题探究
(1)
有关阿根廷畜牧业发展条件的叙述
,
正确的是
(
)
A.
干旱、半干旱区
,
不适宜
农耕
B
.
机械化水平低
C.
交通
便捷
D
.
商品率
低
考点互动探究
3.(
1)C
[
解析
]
第
(1)
题
,
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主要位于潘帕斯草原。潘帕斯草原气候温和
,
草类繁茂
;
地广人稀
,
机械化水平高
;
靠近海洋
,
海运便捷
;
牛肉大量销往海外
,
商品率高
。
(2)
阿根廷发展畜牧业的下列做法
,
值得我国自然条件与之相似地区借鉴的是
(
)
A.
围栏放牧
,
划区轮牧
B
.
修建铁路
,
改善交通
C.
拓展海外市场
D
.
改良品种
,
扩大规模
考点互动探究
(
2)A
[
解析
]
第
(2)
题
,
我国自然条件与之相似的地区是内蒙古牧区
,
就目前经济发展状况和生态环境状况来说
,
内蒙古牧区可以借鉴的是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的做法
。
1.
乳畜业分布规律的分析方法
核心突破
探究点四
乳畜业
考点互动探究
分布
原因
角度
分布特点
气候
主要分布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温凉、潮湿、多雨雾
,
光照少
,
利于多汁牧草生长
地形
多分布于平原等低缓地形区
有利于牧草和饲料作物种植
考点互动探究
分布
原因
角度
分布特点
区域
北美洲五大湖周围地区
(
美国乳畜带
)
、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
气候、地形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
,
饲料丰富
;
人口较稠密
,
城市众多
,
且居民喜食乳畜产品
,
消费市场广阔
市场
紧邻市场
乳畜产品不耐储藏
,
运输不便
城市
奶牛场多分布于市郊
,
乳畜业农场
(
加工乳制品
)
离城市较远
城市是乳畜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
2.
西欧乳畜业的形成因素
图
22-9
考点互动探究
命题点一 西欧乳畜业的形成因素
4
.
图
22-10
中
,
图甲和图乙分别是大不列颠岛南部地区的地形和年降水量
(
单位
:
毫米
)
分布图。读图回答
(1)~(2)
题
。
图
22-10
考点互动探究
命题探究
(1)a
地区降水较少的主要原因
是
(
)
A.
位于山地迎风坡
B.
距海洋遥远
C.
地处西风的雨影区
D.
陆地轮廓
完整
考点互动探究
4
.(1)C
[
解析
]
第
(1)
题
,
读图可知
,
图中的
a
地区位于大不列颠岛南部地区的中部
,
正好位于西部山地的背风坡
,
即西风的雨影区
,
所以降水较少
。
(
2)
图示东部地区商品农业发达
,
影响该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
是
(
)
A.
地形和气候
B.
交通和政策
C.
水源和土壤
D.
市场和
饲料
考点互动探究
(
2)D
[
解析
]
第
(2)
题
,
根据区域轮廓和经纬度可以判断
,
该地区属于英国。影响农业地域类型的决定性因素是市场需求。图示东部地区降水较少
,
城市、人口密集
;
为了满足国内市场对粮食的需求
,
同时为了满足乳畜业对饲料的需求
,
该地区发展了商品谷物农业
,
以小麦种植为主
,
小麦秸秆等可以作饲料
。
命题点二 乳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及区位分析
5.
图
22-11
示意某国部分地区的地理位置。读图
,
完成
(1)~(2)
题。
图
22-11
考点互动探究
(
1)
下列农业生产类型中
,
最适宜在图示地区发展的是
(
)
A.
水田农业
B.
迁移农业
C.
种植园农业
D.
畜牧业
考点互动探究
5.(1)D
[
解析
]
第
(1)
题
,
据图可知
,
本区处于南半球中纬度地区
,
大部分地区海拔较高
,
地势起伏大
,
仅沿海地区有少量平原分布
,
耕地面积较小
;
四面临海
,
终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
,
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
,
降水较多
,
光照不足
,
不适合农作物的生长与成熟
,
但牧草优质多汁
,
因而适合发展畜牧业
。
(
2)
该国上述农业地域类型发展的优势条件是
(
)
A.
夏季高温多雨
,
适合牧草生长
B.
国内人口稠密
,
市场需求量大
C.
河流众多
,
为牛、羊提供饮用水源
D.
水陆交通便利
,
便于产品的运输
考点互动探究
(
2)C
[
解析
]
第
(2)
题
,
由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国为新西兰
,
属于岛国
,
国土面积狭小
,
人口较少
,
市场狭小
;
海洋交通便利
,
但陆路交通不便
;
河流较多
,
水源丰富
,
为牛、羊提供饮用水源。
图
B22-1
表示的四个区域均是世界上著名的农业区。读图
,
回答
1~2
题。
图
B22-1
教师备用习题
1.
关于四个区域农业生产条件的叙述
,
正确的是
(
)
A.
甲
——
草场茂密
,
光热不足
B.
乙
——
土壤肥沃
,
雨热适宜
C.
丙
——
地势南北高、中间低
,
平原面积大
D.
丁
——
地面平坦
,
水网
稠密
教师备用习题
[
解析
]
2.D
第
2
题
,
甲、乙、丙、丁四区域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为季风水田农业
(
水稻种植业
)
、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可根据市场的需要选择多种小麦或者多牧羊
,
具有很强的市场适应性。
2.
关于四个区域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
,
正确的是
(
)
A.
甲
——
粮食商品率高
B.
乙
——
机械化水平低
C.
丙
——
水利工程量大
D.
丁
——
市场适应性强
教师备用习题
[
解析
]
2.D
第
2
题
,
甲、乙、丙、丁四区域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为季风水田农业
(
水稻种植业
)
、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可根据市场的需要选择多种小麦或者多牧羊
,
具有很强的市场适应性。
下表为某年五国农产品自给率统计表
(
单位
:%)
。据此回答
3~4
题
。
教师备用习题
麦
米
薯类
砂糖
肉类
丹麦
107
124
103
110
351
法国
147
40
103
140
62
德国
87
99
82
92
87
俄罗斯
112
57
100
90
99
日本
9
104
97
12
89
3
.
丹麦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是
(
)
A.
商品谷物农业
B.
大牧场放牧业
C.
乳畜业
D.
混合农业
4.
根据表格内容
,
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
)
A.
日本农业以商品农业为主
B.
法国和德国的砂糖以蔗糖为主
C.
俄罗斯的农业主要集中在亚洲部分
D.
法国的农业集中在巴黎盆地
教师备用习题
[
解析
] 3.C
4.D
第
3
题
,
丹麦肉类自给率最高
,
以畜牧业为主
;
丹麦人多地少
,
经济发达
,
不适宜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
适合发展乳畜业。第
4
题
,
日本多数农产品自给率不足
100%,
商品率不高
;
法国和德国位于温带
,
不产甘蔗
;
俄罗斯的农业主要集中于东欧平原。
海水稻
(
见图
B22-2)
是在沿海滩涂恶劣的野生条件下生长的一种稻种。其没有普通淡水稻的病虫害
,
抗鸟、抗虫、抗盐碱
,
不用打农药
,
不用施肥
,
不用除草。据统计
,2016
年我国内陆有
1
亿公顷盐碱地
,
其中有
1333
万公顷具备种植海水稻的潜力。其试种、推广成功后
,
按照每
0.067
公顷生产
200~300
千克计算
,
可增产粮食
500
亿千克
,
可多养活约
2
亿人。据此回答
5~6
题。
教师备用习题
图
B22-2
5
.
关于海水稻的叙述
,
正确的
是
(
)
A.
海水稻种植是粗放型农业
B.
海水稻生产符合绿色农业要求
C.
土壤盐碱度越高
,
海水稻长势越好
D.
海水稻种植投入少
,
效益
高
教师备用习题
[
解析
] 5.B
第
5
题
,
由材料可知
,
海水稻抗鸟、抗虫、抗盐碱
,
不用打农药
,
不用施肥
,
不用除草
,
但是试种和推广需要科技投入
,
不是粗放型农业。海水稻种植不需要打农药、施肥等
,
符合绿色农业要求。材料只是说明海水稻抗盐碱
,
并非是土壤盐碱度越高
,
长势越好。海水稻的推广对科技投入要求高
。
6
.
海水稻试种、推广成功后对我国产生的积极意义有
(
)
①
彻底解决我国用地紧张的问题 ②利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③产量高、效益好
,
农民种植的积极性高 ④海水稻抗涝、抗倒伏的特有基因资源
,
对我国南方地区意义重大
A.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教师备用习题
[
解析
]
6.C
第
6
题
,
海水稻试种、推广成功后
,
可以缓解我国用地紧张状况
,
但不能彻底解决该问题。由于扩大海水稻的种植增加了水稻种植面积
,
故可以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海水稻每
0.067
公顷可生产
200~300
千克
,
产量不高。海水稻抗涝、抗倒伏的特有基因资源
,
对我国南方水稻种植区水稻品种的改良有重大意义。
图
B22-3
为美国本土和我国东北农业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
7~8
题。
图
B22-3
教师备用习题
7
.
从农业地域类型看
,
图中所示的农业区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
A.
季风水田农业
B.
商品谷物农业
C.
大牧场放牧业
D.
混合农业
教师备用习题
[
解析
] 7.B
第
7
题
,
由图及所学知识可知
,
美国的中央平原和我国东北农业区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商品谷物农业
。
8
.
影响上述农业区小麦种植的共同有利自然条件是
(
)
A.
热量充足
,
降水丰沛
B.
交通便利
,
城市众多
C.
地势平坦
,
土壤肥沃
D.
工业发达
,
市场需求量
大
教师备用习题
[
解析
]
8.C
第
8
题
,
美国的中央平原和我国东北农业区都位于平原地区
,
地势平坦
,
土壤肥沃。我国的东北地区纬度较高
,
热量相对不足。交通便利、城市众多属于社会经济条件。工业发达、市场需求量大也属于社会经济条件。
8
.
影响上述农业区小麦种植的共同有利自然条件是
(
)
A.
热量充足
,
降水丰沛
B.
交通便利
,
城市众多
C.
地势平坦
,
土壤肥沃
D.
工业发达
,
市场需求量
大
教师备用习题
[
解析
]
8.C
第
8
题
,
美国的中央平原和我国东北农业区都位于平原地区
,
地势平坦
,
土壤肥沃。我国的东北地区纬度较高
,
热量相对不足。交通便利、城市众多属于社会经济条件。工业发达、市场需求量大也属于社会经济条件。
相关文档
-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阶段复习课2021-04-17 03:04:2334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四2021-04-17 01:45:279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4-16 23:02:515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4-16 20:00:504页
- 2019届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32021-04-16 19:26:1340页
-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阶段复习课2021-04-16 18:25:0129页
- 2019届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52021-04-16 15:54:2512页
- 【人教版】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区2021-04-16 09:35:5441页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4-16 02:24:4942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4-15 19:46:0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