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5 MB
- 2021-04-17 发布
第十六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考纲解析
确目标
·
明考向
考纲展示
真题回放
考情分析
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2016
·
全国
Ⅰ
卷
,1
~
3
2016
·
全国
Ⅱ
卷
,3
~
5
2016
·
全国
Ⅲ
卷
,4
~
6
2016
·
江苏卷
,25
~
26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
产业转移的原因、影响因素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是本专题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通常以示意图、表格、关联图和文字材料的形式
,
考查具体区域的问题
,
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第
1
课时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
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主干梳理
考点突破
图表判读
主干梳理
梳图文
·
理脉络
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
二、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
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2.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1)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
为主。
(2)
北煤南运给铁路、公路运输和环境造成很大压力。
(3)
具有清洁优势的
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很低。
3.
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1)
天然气分布的总体特征
:
东少
,
北多南少。
(2)
四大气区
:
新疆
(
盆地、准噶尔盆地
)
、青海
(
柴达木盆地
)
、川渝
(
四川盆地
)
、陕甘宁的鄂尔多斯。
(3)
油气发展战略
:
稳定东部
,
发展西部。
【
名师点睛
】
影响西气东输主干线走向的因素很多
,
如地形、地质条件、河流、补充气源地等
,
而城市的分布决定了天然气的市场消费量
,
是最主要的经济因素之一。
煤炭
天然气
西多
塔里木
三、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地区
项目
中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资源开发
与经济建设
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
,
使之成为当地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缓解
状况
,
促进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
调整
可有选择地发展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工工业
,
推动其向深加工、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
可促进东部地区的能源生产、轻重工业的结构调整
基础设施
建设
推动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
,
增加
机会
,
强力拉动相关产业发展
西气东输工程的配套建设将极大地带动东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能源紧缺
就业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有利影响
沿线农村地区推广使用天然气
,
可减少农民对薪柴的需求
,
缓解因植被破坏而带来的环境压力
改变以
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
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
,
有效改善大气质量
不利影响
途经地区地貌类型复杂
,
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
水土保持尤为重要
煤炭
考点突破
破疑难
·
提素养
高考怎么考
(2015
·
广东卷
,41(4)(5))
山东省南部的南四湖
,
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组成
,
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通道
,
沿湖地区工业以煤炭、电力、造纸为主。
根据材料
,
结合所学知识
,
回答
(1)
~
(2)
题
:
材料
南四湖地理位置示意图
(
下图
)
。
(1)
分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后对南四湖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
(2)
为了满足调水的水质要求
,
南四湖沿湖地区工业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
?
真题答案
:
(1)
增加湖水水量
,
改善湖区局地小气候
,
提高地下水水位
,
稳定湖泊水位
,
提高航运效益
,
改善水质。
(2)
关停重污染企业
,
加强污水净化排放
,
广泛宣传
,
严格执法。
解题思路
:
第
(1)
题
,
本题只讨论
“
有利影响
”
,
南四湖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通道
,
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可以增加和稳定湖泊的水量
,
有利于水质的改善、有利于调节局地气候。第
(2)
题
,
为了满足调水的水质要求
,
南四湖沿湖地区应关停水污染严重的工业
,
实行清洁生产
,
并做好污水的处理工作。
我们怎么学
考点
1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背景和意义
◇
要点导学◇
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
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与资源配置状况入手
,
分析如下
:
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
对资源跨区域调配意义的分析要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资源、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入手。分析如下
:
意义
方面
对调入地区
对调出地区
资源
缓解资源短缺问题
促进资源开发
经济
促进资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形成资源相关产业链
,
增加经济收入
社会
带动相关产业和设施的完善
带动地区城市化发展
,
提高生活水平
生态环境
改善生态环境
,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
题组例练◇
(2016
·
广东六校联考
)
“
西气东输三线
”
工程主供气源来自中亚三国。
读图
,
回答
(1)
~
(2)
题
:
(1)“
西气东输三线”的干线沿线自西向东依次经过我国的
(
)
A.
地势第一、二、三级阶梯
B.
阴山、秦岭、南岭地形区
C.
寒带、温带、热带气候区
D.
黄河、长江、珠江流域
(2)
该工程建设产生的显著影响是
(
)
A.
加快新疆资源开采
,
促进其经济发展
B.
诱发沿线地区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C.
缓解沪、浙、珠三角等地区能源短缺
D.
深化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合作
,
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解析
:(1)D
(2)D
第
(1)
题
,
从图中可以判断
,
“
西气东输三线
”
工程不经过第一级阶梯
,
不经过阴山山脉
,
不经过寒带气候区
,
经过黄河、长江和珠江流域
,D
正确。第
(2)
题
,
“
西气东输三线
”
工程是从中亚国家输入天然气
,
可以深化我国与中亚国家的合作
,
共同发展
,A
错误
,D
正确
;
该工程诱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极小
,
排除
B;
该工程不经过沪、浙
,
排除
C
。
◇
要点导学◇
一、南水北调
考点
2
我国其他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图示
原因
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极不均匀
(
南多北少
);
华北地区缺水严重
(
降水不多
,
地表径流少
;
人口众多
,
工农业发达
,
需水量大
;
水资源污染与浪费严重
)
线路优缺点对比
东线
优点
:
可利用现有的京杭大运河
,
工程量小
,
工期短
;
可调水
量大
缺点
:
黄河以南需动力提水
,
耗能大
,
运营费用高
;
水质条件
较差
中线
优点
:
地势南高北低
,
水可自流
;
水源地水质好
;
有丹江口水库
,
水源稳定
缺点
:
需挖输水渠道
,
工程量较大
西线
优点
:
线路长度最短
,
水质好
缺点
:
地形复杂、起伏大
,
工程难度最大
,
调水量较小
影响
积极
意义
社会效益
:
改善调入区投资环境
;
缓解争水矛盾
经济效益
:
促进调入区的经济发展
生态效益
:
增加调入区城市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
,
美化环境
,
改善城乡居民的卫生条件
,
控制地面沉降
消极
意义
(
以东
线为
例
)
长江径流量减少
,
海水上溯
,
引起河口地区盐度升高
,
影响长江下游水质
;
长江泥沙淤积加重
,
航道淤塞
对江淮沿线地区水生生物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
沿线土壤易发生盐碱化。沿线经济发达
,
大量污水排放会降低水质
二、西电东送
图示
路
线
影响
输出地
输入地
①
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
增加就业机会
③缩小东西部差距
,
对社会安定起重要作用
①
缓解能源紧张局面
,
促进经济发展
②改善能源结构
,
减轻环境污染
③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
题组例练◇
1.(2014
·
浙江卷
,1
~
2)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的水调往北方的调水工程
,
调水线路主要为大运河。
读
“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图
”
,
回答
(1)
~
(2)
题
:
(1)
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
,
叙述正确的是
(
)
①
可以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 ②有利于改善丙地大运河航运条件 ③丙至戊段可以自流引水 ④可缓解戊地的用水紧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
,
叙述正确的是
(
)
A.
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
B.
可促使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
C.
可降低甲地咸水入侵发生的可能
D.
可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
解析
:(1)D
(2)A
第
(1)
题
,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可能加剧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
;
京杭大运河北段不能通航
,
南段能通航
,
而丙地位于南段
,
故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有利于改善丙地大运河航运条件
;
由图示海拔可知
,
丁地海拔高于戊地
,
丙地海拔低于丁地
,
所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在丁至戊段可以自流引水
,
在丙至丁段无法实现自流引水
;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经过戊地
,
所以能缓解戊地的用水紧张。第
(2)
题
,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水源地在长江下游入海口附近
,
所以长江的水质备受社会关注
;
该工程会造成长江入海水量减少
,
从而会使长江向海洋输送的泥沙量减少
;
该工程不会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
;
该工程会提高甲地咸水入侵发生的可能。
2.(2016
·
福建福州质检
)
读我国各省级行政区电力供应示意图
(
港澳台数据暂缺
),
回答
(1)
~
(2)
题
:
(1)
甲、乙、丙依次是
(
)
A.
火电丰富区、电力短缺区、水电丰富区
B.
电力短缺区、火电丰富区、水电丰富区
C.
水电丰富区、火电丰富区、电力短缺区
D.
电力短缺区、水电丰富区、火电丰富区
(2)
目前
,
我国建设了许多大型的能源调配工程
,
如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
,
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的我国建设许多大型能源调配工程的原因是
(
)
A.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B.
我国能源地区分布不均
C.
我国人均能源不足
D.
我国西部能源总量大
解析
:(1)C
(2)B
第
(1)
题
,
由图可知
,
甲图例代表的地区主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
,
该地区水电较丰富
;
乙图例代表的地区位于内蒙古、陕西和山西
,
这些省区煤炭资源丰富
,
故为火电丰富区
;
丙图例代表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
,
是电力短缺区。第
(2)
题
,
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
,
我国能源地区分布不均
,
这是我国建设能源调配工程的原因。
图表判读
析图表
·
强应用
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的判读
【
判读方法
】
1.
结合位置判断线路及调配的资源
,
如上图为西气东输一线和二线
,
调配的资源是天然气。
2.
对比输入地和输出地
,
探究资源调配的原因
资源调配的原因主要从两方面入手
,
一是资源分布不平衡
,
二是资源供需矛盾。即输出区资源丰富
,
但需求量相对较少
,
供大于求
;
输入区资源缺乏
,
需求量较大
,
供不应求。如西气东输线路中的新疆和上海、南水北调线路中的丹江口水库和华北。
3.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线路选择
(1)
观察线路图中一些明显弯曲的地方
,
探究弯曲的原因
,
如西气东输线路图
,
要考虑沿线地形、河流等自然条件和城市分布、补充气源等社会经济条件。有时图中显示一些重要自然保护区
,
为避免造成生态破坏
,
线路也会发生弯曲。
(2)
充分考虑施工难度
,
施工难度和资源需求程度等会影响线路开工的早晚
,
如南水北调的三条线路
,
东线最先开始。
4.
探究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影响
从起点、沿线、终点三个角度
,
结合社会、环境、经济三方面分析其有利和不利影响。
【
迁移应用
】
1.
运用到其他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线路图的判读
,
如跨流域调水、西电东送、北煤南运等
,
评价工程本身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
结合图文信息
,
分析某地区资源与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
并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合理的规划。
点击进入 课时集训
相关文档
-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阶段复习课2021-04-17 03:04:2334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四2021-04-17 01:45:279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4-16 23:02:515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4-16 20:00:504页
- 2019届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32021-04-16 19:26:1340页
-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阶段复习课2021-04-16 18:25:0129页
- 2019届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52021-04-16 15:54:2512页
- 【人教版】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区2021-04-16 09:35:5441页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4-16 02:24:4942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4-15 19:46:0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