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0.50 KB
- 2021-04-17 发布
2018-2019学年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
∷注意:选择题的答案答在第Ⅱ卷的表格内!
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答案填入后面表格中):
1.下图表示真核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H
O
N
N、P
甲
乙
丙
①(光合作用)
②(动力工厂)
③(蛋白质运输通道)
④(植物细胞壁的形成)
⑤(植物渗透吸水)
⑥(酶仓库)
A.图中物质甲表示蛋白质,物质乙表示磷脂
B.丙的功能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能形成ATP的场所是①、②且都含有DNA、RNA、蛋白质和磷脂等成分
D.完成③、④、⑤功能的结构均具有单层膜结构
2.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能被蛋白酶水解而失去其活性 B.都只能催化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
C.高温和低温对酶空间结构的影响相同 D.都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且具有高效性
3.ATP是细胞内直接的能源物质,可通过多种途径产生,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过程有[H]的生成
B.a过程和b过程都要在细胞器中进行
C.O2由红细胞进入肝脏细胞的线粒体使肝脏细胞内的ADP含量迅速下降
D.①、②在物质和能量上都可成为可逆反应
4、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实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细胞膜、核膜等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B.水分子进出细胞,取决于细胞内外液体的浓度差
C.小分子物质都能通过细胞膜,大分子物质则不能
D.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水分子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跨膜运输的过程
水温/T℃
2cm3酶液
2cm3乳汁
酶、乳混合物
5、
下图实验装置用于研究温度对凝乳酶催化乳汁凝固的影响。先将酶和乳汁分别放入2个试管,然后将2试管放入同一水浴(温度用T℃表示)中保温15min,再将酶和乳汁倒入同一试管中混合,保温并记录凝乳所需要的时间。通过多次实验,并记录在不同温度下凝乳所需要的时间,结果如下表。
装置
A
B
C
D
E
F
水浴温度T/℃
10
20
30
40
50
60
凝乳时间/min
不凝固
7.0
4.0
1.5
4.0
不凝固
关于该实验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该实验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40℃左右是凝乳酶比较适宜的温度
B.将装置A内的混合物加温到40℃会发生乳汁凝固
C.可先将酶和乳汁倒入同一试管中混合,再保温并记录乳汁凝固所需要的时间
D.将F内混合物降温到40℃不会发生乳汁凝固
6、下列反应在真核生物的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内均能完成的是( )
A.葡萄糖→丙酮酸 B.丙酮酸→CO2+[H]
C.ADP+Pi+能量→ATP D.[H]+O2→H2O
7、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
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B. 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C. 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D. 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8、关于动物细胞中ATP的正确叙述是( )
A、ATP在动物体细胞中普遍存在,但含量不多
B、ATP转变为ADP的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
C、当ATP过分减少时,可由ADP在不依赖其他物质条件下直接生成
D、ATP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
9.糖类、脂肪等有机物是细胞中的能源物质,它们含有大量的化学能,这些有机物中含有的能量用于生命活动需经过如图所示的过程。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呼吸作用的重要意义之一是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糖类、脂肪等有机物中的能量需要先转化成ATP中的能量才能用于生命活动
C.图中显示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D.糖类、脂肪等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可以全部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
10.下列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若选择淀粉和淀粉酶探究酶的最适温度,检测时不能选用斐林试剂
B. 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C. 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
D. 酶之所以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是因为它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11.某一不可逆化学反应(S→P+W)在无酶和有酶催化时均可以进行。当该反应在无酶条件下进行到时间t时,向反应液中加入催化该反应的酶。右图中能正确表示加酶后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2.如图表示细胞对大分子物质通过“囊泡运输”的过程。下列与此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要有细胞表面识别和内部供能才可能完成
B.a、b体现了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一定的连续性
C.该图解可以证明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b与a分别是所有细胞排泄废物和摄取养分的基本方式
13. 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哺乳动物成熟的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B.酿酒过程中,以密封为好,这是为了促使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
C.细胞呼吸产生的一些中间产物是糖类和蛋白质之间相互转化的纽带
D.长跑时,人体产生的二氧化碳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产物
14.将酵母菌研磨成匀浆,离心后得上清液(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线粒体),把等量
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曾离心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三个试管中,各加入等量葡萄糖溶液,然后置于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试管中最终产物为CO2和H2O B.乙试管中不发生反应
C.丙试管中无CO2产生 D.丙试管中有大量的ATP产生
15.下列各项应用中,主要利用细胞呼吸原理的是( )
①中耕松土 ②果蔬保鲜 ③贮存种子④汛期农田及时排水⑤合理密植 ⑥糖渍、盐溃食品 ⑦用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伤口 ⑧移栽幼苗时尽量选择在早晨或傍晚时进行
A.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⑦ C.②③④⑦⑧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16.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 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
培养瓶中气体
温度(℃)
离子相对吸收量(%)
空气
17
100
氮气
17
10
空气
3
28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B. 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
C. 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
D. 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17、离子泵是一张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B.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阶梯进行的
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D. 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18、右图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下降
B.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上升
C.酶活性在t2时比t1高,故t2时更适合酶的保存温度/℃
D.酶活性在t1时比t2低,表明t1时酶的空间结构破坏更严重
19、下图是ATP与ADP之间的转化图,由此可确定( )
A. A为ADP,B为ATP B. 能量1和能量2来源相同
C. 酶1和酶2是同一种酶 D. X1和X2是同一种物质
20、下列实验所采取的的措施,不涉及“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原理的是( )
A.利用果胶酶提高水果的出汁率
B.滴加肝脏研磨液促使过氧化氢的分解
C.滴加FeCl3溶液提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D.利用水浴加热提高胡萝卜素的萃取效率
试管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2 mL 3%淀粉溶液
+
+
+
-
-
-
2 mL 3%蔗糖溶液
-
-
-
+
+
+
1 mL 2%新鲜淀粉酶溶液
+
+
+
+
+
+
反应温度(℃)
40
60
80
40
60
80
2 mL斐林试剂
+
+
+
+
+
+
砖红色深浅
++
+++
+
-
-
-
21.下表表示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作用的实验设计及结果。根据实验结果,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注:“+”表示有,“-”表示无,“+”的多少代表颜色的深浅。
A.蔗糖被水解成非还原糖 B.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还原糖
C.淀粉酶活性在40℃时比在60℃时高 D.淀粉酶对蔗糖的水解具有专一性
22.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磷酸是合成ATP所需的反应物
B.光合作用可以合成ATP
C.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要的能量由乳酸分解提供
D. 病毒核酸的复制需要宿主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能量
23. 如图表示肌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蓝藻细胞和绿藻细胞中细胞膜的组成差异较大
B.根据a的转运方向可以判断Ⅰ侧为外表面
C.氨基酸进入肌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D.细胞间的识别与①有密切关系
24.取紫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然后,两组外表皮都用浓度为的蔗糖溶液里处理,一段时间后外表皮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减少。此时甲、乙两组细胞水分渗出量的大小,以及水分运出细胞的方式是( )
A.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主动运输
B.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高,主动运输
C.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低,被动运输
D.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被动运输
25.)某同学在研究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产物时,设计了如下实验:取新鲜马铃薯块茎,洗净、切成碎屑。向锥形瓶中放入适量的马铃薯块茎碎屑,并向瓶中充入N2,安装成右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锥形瓶中充入N2的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
B.若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不变色,则说明马铃薯块茎细胞进行的是酒精发酵
C.实验前应对马铃薯块茎碎屑消毒
D.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也可以换成澄清的石灰水
26.如图是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概念图,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A.据图可确定①为既耗能又需载体蛋白的主动运输
B.⑤、⑥两种方式的共同特点是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
C.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可通过①、③两种方式被吸收
D.果脯腌制时蔗糖进入细胞与③胞吞作用有关
27.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 B.甲酶是不可能具有催化功能的RNA
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
28.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协助扩散过程中,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但不需要ATP供能
B.人的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需要载体蛋白和ATP供能
C.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水分子进入细胞导致细胞内渗透压降低
D.胰岛素分泌过程中,囊泡膜经融合成为细胞膜的一部
29.下图表示物质进出细胞有关的图像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与图丙代表的运输方式相同 B.图丁可代表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
C.环境中氧浓度变化对图示代表的所有运输方式均有影响
D.唾液淀粉酶的释放方式与戊图代表的方式相同
30.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呼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H]只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产生,第三阶段与O2结合形成水
B.无氧呼吸第二阶段能产生少量ATP
C.以葡萄糖为底物时,若细胞CO2 释放量等于O2吸收量,则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
D.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ADP的消耗量最大
考场座位号:
………………………………装………………………………订…………………………线………………………………
学校: 班级: 座号: 姓名: 准考证号码:
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18-2019学年下学期月考一试卷
高一生物答题卷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8
30
第Ⅱ卷(非选择题 )
31.(12分)下图为细胞呼吸的部分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方框中的物质名称是_________。
(2)有氧呼吸的途径是 (填图中字母),产生能量最多的阶段是 (填图中字母)。
(3)A到B阶段和A到E阶段均为 ,在人体内发生该过程最终产生的是 。
(4)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需氧呼吸,在无氧条件下能进行厌氧呼吸产生酒精。如果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中,它们产生等量的CO2
,那么它在这两种过程中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 _______。
A.1:2 B.1:3 C.3:1 D.2:3
32、(16分)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了课本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后,想进一步探究酵母菌细胞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产生等量CO2时,哪种条件下消耗葡萄糖较少的问题。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将无菌葡萄糖溶液与少许酵母菌混匀后密封(瓶中无氧气),按下图装置实验。当测定甲、乙装置中CaCO3沉淀相等时,撤去装置,将甲、乙两锥形瓶溶液分别用滤菌膜过滤,除去酵母菌,得到滤液1和滤液2。请分析回答:
1)甲、乙两组的自变量是 ,实验中因变量是 。
(2)酵母菌产生CO2的场所是 。
半透膜
(3)利用提供的U型管(已知滤液中的葡萄糖不能通过U型管底部的半透膜,其余物质能通过)、滤液1和滤液2等,继续完成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
①将 的滤液1和滤液2分别倒入U型管的A、B两侧并标记;
②一段时间后观察 的变化。
实验结果预测和结论:
①如果 , 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少;
②如果 ,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③ 。
33.(12分)已知大麦在萌芽过程中可以产生a-淀粉酶,用GA(赤霉素)溶液处理大麦可使其不用发芽就产生a-淀粉酶。为验证这一结论,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注:实验结果中“+”越多表示颜色越深。表中液体量的单位均为mL。
回答下列问题:
(1)a-淀粉酶催化_____水解可生成二糖,该二糖是_______。
(2)综合分析试管1和2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反应后试管1溶液中的淀粉量比试管2中的_______,这两只试管中淀粉量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分析试管2、3和5的实验结果,说明在该试验中G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分析试管2、3和4的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生物下学期月考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D
A
C
C
C
C
A
D
C
D
D
D
B
B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C
B
D
D
B
C
A
C
B
A
B
B
C
D
31.丙酮酸,ACD,D。无氧呼吸,乳酸。B
32.(1)有无氧气 消耗的葡萄糖
(2)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3)①等量 ②两侧液面
实验结果预测和结论:
①A侧液面上升,B侧液面下降
②A侧液面下降,B侧液面上升
③A、B两侧液面高度相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一样多
33.(1)淀粉 麦芽糖
(2)少带胚的种子保温后能产生α-淀粉酶,使淀粉水解
(3)诱导种子生成α-淀粉酶
(4)GA浓度高对a-淀粉酶的诱导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