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9.00 KB
- 2021-04-17 发布
第 4 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基础巩固
1 生物信息的传递在下列何种层次中进行?( )
A.个体 B.种群
C.生态系统 D.A、B、C 三项皆可
答案:D
2 下列信息的传递中,与其他三种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
A.小囊虫在发现榆、松寄生植物后,会发出聚积信息素,召唤同类来共同取食
B.榆树通过分泌一种化学物质,与栎树产生相互拮抗的现象
C.雄蚊能根据雌蚊飞行时所发出的低频声波而找到雌蚊
D.群居动物通过群体气味与其他群体相区别
解析:分析题意可知,小囊虫在发现榆、松寄生植物后发出的聚积信息素、榆树分
泌的化学物质和群居动物的群体气味都属于化学信息,而雌蚊飞行时所发出的低
频声波属于物理信息。
答案:C
3 信息传递有时具有单向性,下列能发生单向信息传递的是( )
A.青草和蝗虫 B.大豆和根瘤菌
C.野兔和田鼠 D.太阳和菊花
解析:由无机环境到生物可以发生信息的单向传递。
答案:D
4 下列做法不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是( )
A.捆扎稻草人驱赶稻田里的鸟类
B.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昆虫
C.利用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
D.播放集群信号录音招引鸟类
答案:C
5 比较信息传递与物质循环、能量流动,正确的说法是 ( )
A.信息传递仅存在于复杂的生态系统,而能量流动存在于所有的生态系统
B.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都有单向性,而物质循环却具有循环性
C.信息传递可决定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方向与状态
D.信息传递、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独立的三个功能
解析:信息传递、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中同时存在、相互联系、不可
分割的三大功能,信息传递可决定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方向与状态。
答案:C
6 动植物也能接受光的信息并产生相应的行为,下列生命现象中与光照变化有
关的有( )
①睡莲花昼开夜合 ②飞蛾扑火 ③鹦鹉学舌 ④含羞草被触动后闭合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A
7 当一只蚜虫受到攻击时,就会释放一种起警告作用的化学物质,以便使邻近的
蚜虫迅速逃避敌害,这种现象所属的特征及所释放的化学物质分别是( )
A.种内互助,化学信息
B.种内互助,行为信息
C.种间互助,化学信息
D.种内互助,物理信息
解析:由题意可知,蚜虫受到攻击时释放的化学物质,属于化学信息;释放的化学物
质帮助邻近的蚜虫迅速逃避敌害,属于种内互助。
答案:A
8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环境
B.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D.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
答案:D
9 下列措施中,属于利用化学信息来防治害虫的是( )
A.利用紫外灯诱捕害虫
B.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害虫
C.播放结群信号录音诱捕害虫
D.扎稻草人恐吓麻雀
答案:B
10 某种植物上栖息着一定数量的甲、乙两种昆虫和蜘蛛。甲、乙两种昆虫均
以该植物为食,蜘蛛以乙昆虫为食。甲昆虫在白天活动,乙昆虫在夜晚活动。甲昆
虫采食该种植物的叶片后,植物会释放出挥发性的物质 X,X 既可吸引甲昆虫的天
敌,也能驱赶乙昆虫。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现象中,X 分别在 之间进行传递。
(2)影响甲昆虫活动的信息有两大来源,分别是 和 。影
响乙昆虫活动的信息种类是 。蜘蛛在蜘蛛网上捕食乙昆虫所
利用的信息种类是 。
(3)若在上述植物上施用人工合成的物质 X,短期内该植物上甲昆虫天敌和乙昆虫
数量的变化是 。
解析:(1)该植物产生的信息素 X 可以在植物与甲昆虫的天敌、植物与乙昆虫之间
传递。(2)影响甲昆虫活动的信息有两大来源,分别是无机环境和生物;影响乙昆虫
活动的信息有化学信息和物理信息。蜘蛛在蜘蛛网上捕食乙昆虫利用感知蛛网的
振动来实现,蛛网振动属于物理信息。(3)X 既可吸引甲昆虫的天敌,导致甲昆虫天
敌数量增加,也能驱赶乙昆虫,导致乙昆虫数量减少。
答案:(1)植物与甲昆虫的天敌、植物与乙昆虫
(2)无机环境 生物 化学信息和物理信息(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物理信息(其他
合理答案也可)
(3)甲昆虫天敌数量增加,乙昆虫数量减少
能力提升
1 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上有多方面的应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提高农产品的产量
B.提高畜产品的产量
C.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D.可以提高农作物抵抗害虫的能力
解析: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有两方面:一是提高农产品和畜产品的产量;
二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但信息不能提高农作物抵抗害虫的能力。
答案:D
2 狼依据兔留下的气味进行捕食,兔依据狼的气味和行为特征躲避猎捕。这个
事实说明( )
A.生命活动必须依靠信息的传递
B.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C.所有生物都有信息传递
D.信息传递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
答案:B
3 右图为莴苣种子的萌发率与光的波长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光和光敏色素都属于物理信息
B.没有信息传递,种子就不能正常萌发
C.种子接受某种波长光的信息才能萌发
D.萌发率的高低与波长不成正比关系
答案:A
4 以下现象属于生态系统行为信息起作用的是( )
A.蝙蝠的“回声定位” B.萤火虫发光
C.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声音 D.雄鸟的“求偶炫耀”
解析:A、B、C 三项的信息分别为声、光、声,都属于物理信息。只有 D 项是动物
做出的特殊的行为,属于行为信息。
答案:D
5 下列属于对生态系统功能的描述的是( )
①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并经其呼吸作用消耗 ②在
植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③蜜蜂发现蜜源时,
就会通过“跳舞”动作“告诉”同伴去采蜜 ④根瘤菌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成为无
机含氮化合物被植物利用,最后重新回到无机环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等。题中①描述的是
能量流动,③描述的是信息传递,④描述的是物质循环。②描述的是生态系统的结
构,不是功能。
答案:B
6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任何生命形式,如果没有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就谈不上对环
境的适应,就不可避免地要被大自然所淘汰
B.信息传递应用在农业生产中,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和畜产品的产量,也可对有害
动物进行控制
C.短日照作物黄麻,南种北移可延长其生长期并提高麻皮产量,这是对行为信息的
合理利用
D.在任何生态系统中,能量、物质和信息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解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过程是生物不断地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过
程,没有信息的传递就谈不上对环境的适应;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包括两
个方面,一是提高农产品和畜产品的产量,二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从地理学的
角度分析,夏秋季节,由赤道开始,越向北日照时间越长,对于短日照作物黄麻,南种
北移可延长其生长期并提高麻皮产量,但是这不是对行为信息的利用,而是对物理
信息的利用;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这三者之间的
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答案:C
7 当烟草叶片受到甲种蛾幼虫的采食刺激后,会释放出挥发性的化学物质。这
种化学物质白天会吸引甲种蛾幼虫的天敌,夜间会驱赶乙种蛾,使其不能在烟草叶
片上产卵(乙种蛾幼虫也采食烟草叶片),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甲种蛾幼虫与其天敌的种间关系是 。
(2)甲种蛾幼虫与烟草的种间关系是 。
(3)甲种蛾幼虫与乙种蛾幼虫的种间关系是 。
(4)写出图中所示生物的食物链。
(5)烟草释放的这种化学物质属于 信息,这些信息能够将哪些生物联
系起来? 。这体现了信息在生态系统
中的作用是 。
(6)烟草释放的化学物质,在白天和夜间是否都使它本身受益? 。
(7)利用烟草的这种特性,我们可以人工合成类似的物质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对有
害动物进行防治,这种方法属于 防治,其优点是 。
解析:题目中涉及的生物较多,先提取相关信息,即甲种蛾幼虫 烟草叶片 释
放化学物质 ,还可以看出甲种蛾幼虫和乙种蛾幼虫
都以烟草叶片为食物,明白了这些关系,题目中的各种关系及食物链就很容易写
出。释放的化学物质是化学信息,它可以使烟草、甲种蛾、甲种蛾幼虫的天敌、
乙种蛾联系起来,同时说明了信息传递的作用之一是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
生态系统的稳定。
答案:(1)捕食或寄生
(2)捕食
(3)竞争
(4)
(5)化学 烟草、甲种蛾、甲种蛾的天敌、乙种蛾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
生态系统的稳定
(6)是
(7)生物 不污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