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9 MB
- 2021-04-17 发布
第
1
讲 工业的区位选择
一、工业区位因素
1
.
主要工业区位因素
(1)
自然因素:包括土地、
、原料、动力等。
(2)
社会经济因素:包括
、交通、政策、科技、
等。
2
.
选址原则:
从经济利益看,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区位优势的地方,以花费
的生产成本获得
利润。
水源
市场
劳动力
最低
最高
3
.工业导向类型
工业类型
工业特点及区位选择
部门举例
导向
型工业
原料不
便于
距离
运输或原料
运输成本
,
应接近原料产地
甘蔗
(
或甜菜
)
制糖、水产品加工、水果罐头厂、采矿业
导向
型工业
产品不
便于
距离
运输或产品
运输成本
,
应接近消费市场
啤酒厂、瓶装饮料厂、家具厂、印刷厂、炼油厂
导向
型工业
需要消耗
大量
,
应接
近
供应地
有色金属冶炼、化学工业
导
向型工业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应接近具有
大量
的
地方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鞋帽、包带、制伞等工业
导向
型工业
技术要求高,应接
近
和
科技发达地区
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
原料
长
较高
市场
长
较高
动力
能源
能源
劳动力
廉价劳动力
技术
高等教育
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
.
经济技术因素:
由于
和科技的发展,
、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力减弱,
、劳动力素质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2
.
环境因素:
主要影响一些
严重的工业和对环境十分敏感的
高技术
产品及食品等企业的区位选择。
社会生产力
原料
市场
污染
3
.社会因素
:
、企业决策者的理念和心理因素等成为重要工业区位因素之一。
政策
下风
固体废
弃物
水源地
上
游
三、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
.
有利影响:
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2
.
不利影响
:工业生产对
的需求与自然界中有限的
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人类对资源、能源的不合理利用也会造成
等严重的工业污染,并直接破坏环境。
原材料
资源、能源
酸雨
【
温馨提示
】
1.
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有很多,但对某种工业区位的选择起决定作用的往往只有一个,即主导因素。
2
.
不同时期影响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是不同的。
3
.
不同地域,由于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不同的。
【
及时练习
】
某跨国公司在中国某市投资建设自动化的食用油生产厂,用国际市场上的大豆为原料,生产食用油。
据此完成
1
~
2
题。
1
.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建设食用油生产厂,主要是因为中国
(
)
A
.消费市场广阔
B
.劳动力资源丰富
C
.技术力量雄厚
D
.生产成本低廉
2
.该食用油生产厂应靠近
(
)
A
.商贸中心
B
.机场
C
.火车站
D
.港口
【
解析
】
第
1
题,该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建设食用油生产厂,主要是占领广大的消费市场。第
2
题,该食用油生产厂应靠近港口,便于进口大豆。
【
答案
】
1.A
2.D
巴西东南部
S
州甘蔗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其甘蔗主要用来生产燃料乙醇。该州集中了全国一半以上的燃料乙醇厂。随着国内外对燃料乙醇需求的增加,该州和巴西中南部地区更多的土地被开发为甘蔗田。
据此完成
3
~
4
题。
3
.燃料乙醇厂相对集中在
S
州的主要原因是
(
)
A
.接近原料地
B
.接近消费市场
C
.利用廉价劳动力
D
.方便产品运输
4
.燃料乙醇的大量使用会导致巴西
(
)
①
碳排放量增加
②
能源消费结构改变
③
热带草原面积减少
④
蔗糖消费量下降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①④
【
解析
】
第
3
题,由材料可知,燃料乙醇厂相对集中在
S
州的主要原因应该是接近原料
(
甘蔗
)
地。第
4
题,燃料乙醇代替化石能源,会使能源消费结构改变,碳排放量减少,甘蔗消费量增加;材料中指出
“
该州和巴西南部地区更多的土地被开发为甘蔗田
”
,巴西中部地区位于热带草原地区,甘蔗的大量种植,会导致热带草原面积减少,
B
项正确。
【
答案
】
3.A
4.B
[
考点精析
]
1
.
工业区位评价
工业区位评价就是对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进行评价,以分析某工业区工业发展的优势和不足,区位因素的评价性语言表解如下:
(1)
自然条件
评价因素
评价用语
原料
接近原料产地
(
原料充足
)
燃料
接近燃料地
(
煤矿、水电站等
)
,能源充足
水源
靠近水源
(
河流、湖泊、水库
)
,水资源丰富
土地
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
(2)
经济条件
评价因素
评价用语
市场
接近市场
(
人口密集、市场广阔
)
交通
交通
(
铁路、公路、水运、航空
)
便利
技术
靠近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有人才和技术优势
劳动力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廉价
农业基础
靠近商品粮基地或农业产区,农业基础好
(3)
社会环境条件
评价因素
评价用语
社会条件
国家政策
有国家政策的扶持和鼓励
工业惯性
搬迁费用高
个人偏好
著名的侨乡
社会协作
设施完善,协作能力强
环境条件
风向
位于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
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
)
,不污染空气
水源
位于河流的下游
(
远离水源地
)
,不污染水源
2.
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
区位因素变化原因
(2)
区位因素变化图示
(3)
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变化及其原因
现代钢铁工业的区位选择经历了三个阶段,如下表所示:
主导
因素
区位
选择
示意图
(
→
近距离运输
,
⇒
远距离运输
)
典例
早期煤炭炼铁
时代
煤炭
资源
靠近
大煤田
德国的
鲁尔区
20
世纪
初期开始
铁矿
资源
靠近
大铁矿
武钢、
鞍钢
二
战后
消费
市场
沿海钢铁
消费区
上海
宝钢
生产工艺的改进和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是钢铁工业区位选择变化的主要原因。钢铁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反映出:原料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力在减弱,而市场、交通、科技的影响力在不断增强。
[
技法点拨
]
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方法
影响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很多,一般情况下,主导因素决定了工业的区位选择,对其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根据生产要素的投入比重:
比重最大者为其主导因素,如下图:
图中
A
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电能,则其主导因素为动力;
B
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廉价劳动力,则其主导因素为劳动力;
C
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原材料,则其主导因素为原料。
为尽可能降低成本,工厂应选在上述主导因素丰富而价廉的地区。
(2)
根据特定生产环节判断:
①
运输环节:
a
.原材料运量大
(
如制糖业
)
或不能长途长时间运输
(
如水产品加工业
)
,则布局于原料地,主导因素为原料。
b
.产品运输要求高
(
如食品厂
)
,则布局于消费地,主导因素为市场。
②
产品研发环节: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研发投入多,主导因素为科学技术。
③
工业布局转移中优越性增强的环节,如首钢搬迁至河北曹妃甸后,海洋运输的优势增强,主导因素则是交通。
(3)
根据某地发展工业的比较优势,判断该地产业的主导因素:
如北京中关村地区的科研技术力量强大,以电子产业为主,则该种产业的主导因素是科技。
大庆市发展石化工业属于原料导向型,而上海市发展石化工业则属于市场导向型。
[
对点练习
]
1
.
(2013·
福建文综
)
下图示意我国某家电企业组织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
(1)
~
(2)
题。
(1)
影响该企业研发中心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
A
.科技与市场
B
.市场与交通
C
.交通与资金
D
.科技与劳动力
(2)
该跨国企业的空间布局特点是
(
)
A
.组织空间分布具有集聚性
B
.信息中心分布具有分散性
C
.研发中心分布在发达国家
D
.生产基地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
解析
】
第
(1)
题,企业研发中心一般选择在科技发达、人才集中地区布局;而生产基地则往往选择在廉价劳动力充足的地区布局。从图中读出该企业研发中心主要分布在欧洲、日本、美国和中国
(
北京
)
,这些地区科技力量雄厚,市场广阔,故选
A
。第
(2)
题,由图读出信息中心和其他组织在除南极洲外六个大洲均有分布,呈现分散性特点。中国有研发中心,可以排除
C
项,美国有生产基地,可排除
D
项,故选
B
。
【
答案
】
(1)A
(2)B
[
考点精析
]
环境质量已成为影响工业的一个重要区位因素,不同类型的工业对环境的要求和污染程度不同,其区位选择亦有所差异。
区位选择要求
典例
对大气环境十分敏感的工业,应建在空气比较洁净的地区,远离烟尘污染严重的工厂
电子厂、
感
光器材厂
需要清洁水源的工业,应布局在市区河流的上游
自来水厂
、
啤酒厂
1
.考虑工业的环境要求
2.
考虑污染程度
区位选择要求
典例
规模小,基本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组织地设在城区
服装厂
、
玩具厂
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
机械厂
、
仓库
污染严重的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城市的郊区
钢铁厂
、
水泥厂
区位选择要求
典例
已知主导风向,则应布局在当地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水泥厂、酿造厂、火电厂、钢铁厂
季风气候区,则应布局在与当地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区
已知最小风频的,则应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水污染严重的工厂,污水排放口应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尽量布局在河流下游
印染厂、
造纸厂
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的工厂,要远离农田和居民区
钢铁厂、
火电厂
3.
考虑污染类型
[
技法点拨
]
图示法掌握工业布局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
对点练习
]
2
.
(2013·
重庆文综
)
广东省地下水资源丰富,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某公司拟在图中乙地利用地下水设立饮用水生产厂。与甲地相比,请指出在乙地设厂的优势。
【
解析
】
甲地位于珠三角地区,经济发达,而乙地位于北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从土地价格、劳动力、水污染状况等方面作答。
【
答案
】
土地价格低,有利于水源地的保护
(
或远离城市密集区,环境污染小
)
;劳动力成本低。
工业区位图的判读
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分析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变形图较多,牢固掌握工业区位原理,仔细研究各种工业区位模式图的特征,就可以不变应万变。常见的工业区位模式图有:
1
.
柱状图
依据图示信息,找出占成本比例最大的因素,即影响该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如上图中甲为技术导向型工业、乙为原料导向型工业、丙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丁为市场导向型工业。
2
.
直角坐标图
依据坐标轴含义和坐标值变化趋势,判断各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如上左图中,
②
工业的人才投入最多
(
人才与人员数量不同
)
,即为技术导向型工业;
③
工业的能源投入最多,即为动力导向型工业;
④
工业的人才投入最少,即对技术要求不高,一般需大量廉价劳动力,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上右图中,合理的棉纺织工业应该布局在
A
处。
3
.多维坐标图
读准不同坐标的含义和坐标值变化趋势,找出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图
1
中
①
工业能源投入比重约为
70%
,即为动力导向型工业;
②
工业原料投入比重约为
70%
,即为原料导向型工业;
③
工业劳动力投入比重约为
70%
,即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图
2
中对应不同图例,模式一的科技因素约占
40%
,比例最大,为技术导向型工业;模式二的市场因素比例最大,为市场导向型工业;模式三的原料因素比例最大,为原料导向型工业;模式四的劳动力因素比例最大,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4
.等值线模式图
将重要区位因素以等值线分布图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分析判断并选择合适的工业区位。如上图,某企业生产必需的两种原料分别来源于
M
1
、
M
2
,
N
是该企业的唯一市场,以
M
1
、
M
2
为圆心的同心圆分别代表生产单位产品所需两种原料的等运费线,以
N
为圆心的同心圆代表单位产品的等运费线,如果仅考虑运费因素,那么甲、乙、丙、丁、戊五个地点最适合建厂的是哪一地点?学生要分别读出甲、乙、丙、丁、戊五地从
M
1
、
M
2
运输原料和运输产品到市场
N
的运费,算出总和进行比较,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5
.曲线图
下图为工业化进程中原料、交通、科技要素投入比例变化示意图,工业革命后,原料在工业投入中的比重上升。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生产所消耗的原料数量越来越少,可替代的原料越来越多,加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原料在工业投入中所占的比重在下降,因此曲线
①
表示原料。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对工业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会对工业生产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曲线
②
表示科技,其起伏表示技术革命对工业发展的影响。交通一直是影响工业的重要因素,因此曲线
③
表示交通。
6
.分布模式图
依据图中信息,我国造纸工业多沿河分布,西部地区也有造纸工业的分布,总的来说是东多西少;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人口多,消费市场广阔,所以造纸工业发达;造纸工业使用的原料品种丰富,我国南方的广东等省区,盛产甘蔗、竹,蔗渣、竹材等可以用来做造纸的原料,所以造纸工业发达。
7
.
工业发展模式图
这种图大多较为复杂,信息丰富,需图文转换,获取关键信息。从图中可知,该工厂早期建在原料产地,后来向市场转移。从图中信息流和物流可以看出,早期物流是从原料地流向市场,后期只是信息流,因此最有可能是乳制品厂,是市场导向型工业。图示过程反映了原料地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减弱,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增强。
8
.玫瑰图
根据玫瑰图中信息显示,可知
①
能源投入比重最大,为动力导向型工业;
②
技术投入比重最大,为技术导向型工业;
③
受市场影响最大,为市场导向型工业;
④
劳动力投入最大,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9
.其他图形
有关这方面的变形图较多,但不变的是要依据不同图形判读影响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或依据降低成本对工业布局的原则进行分析。如下图中,若生产
2
个单位重量的产品需
3
个单位重量的原料
M1
和
2
个单位重量的原料
M2
,那么工厂区位最好接近
O
、
P
、
Q
、
R
四点中的
P
点,才可以降低原料
M1
的运费
(
其运费所占比例最大
)
。
【
判读应用
】
(2013·
安徽文综
)
下图表示安徽省
1985
~
2010
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完成下题。
为增强工业对就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近期安徽省中小城市可以着力发展
(
)
A
.劳动力导向型和原料导向型工业
B
.技术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工业
C
.动力导向型和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D
.原料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工业
【
解析
】
安徽省属于人口大省、农业大省,
“
为增强工业对就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
”
,可大力发展劳动力导向型和原料导向型工业。
【
答案
】
A
相关文档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2021-04-16 17:19:1950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三部2021-04-16 15:21:2879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2021-04-15 10:43:2085页
- 2018届福建省罗源一中人教版高中地2021-04-14 12:12:4025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二部2021-04-14 10:13:2983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三部2021-04-13 23:07:5843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中国地2021-04-13 13:08:4657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中国地2021-04-13 12:04:2535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2021-04-12 20:18:4165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中国地2021-04-12 12:16:26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