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0.50 KB
- 2021-04-17 发布
2020年高考物理实验新题特快专递一
1.(6分) (2020年4月安徽皖南八校第三次联考)如图所示,为了测量两张纸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小明同学设计了图示实验:在木块A下底面和木板B上表面貼上待測的纸,B木板水平固定,砂桶通过细线与木块A相连,调节砂桶中砂的多少,使木块A匀速向左运动.利用天平測出砂桶和砂的总质量为m,以及貼纸木块A的质量为M.
(1)用以上方法测得两纸间的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_.
(2)在实际操作中,发现要保证木块A做匀速运动较困难,小华同学对这个实验进行了改进,他改进的方法是让木块A在水平固定的B木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并用打点计时器和刻度尺测得其加速度a.根据小华的方法,测出的动摩擦因数μ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
1.答案:(1)μ=m/M (2) μ=
解析:(1)压力F=Mg,砂桶和砂的重力等于摩擦力f=mg,由f=μF解得μ= m/M 。
(2)由牛顿第二定律,mg-f=(M+m)a,f=μMg,联立解得 μ=。
2.(2020年4月浙江宁波模拟)(1)某同学用伏安法测电阻Rx,两测量电路图电流表分别为内接和外接,其他条件都相同,若用甲图电路,两表读数分别为2.00 V和0.30 A;若用乙图电路,两表读数为1.51 V和0.31 A.为了使测出的电阻值误差较小,实验应选用图 所示电路。选用此电路的测量值比真实值 (偏大或偏小)
(2)下图给出了测量Rx所用的全部器材.请按照选好的电路用导线把所给器材连接起来,使之成为测量电路.注意两个电表要选用适当量程
(3)这位同学用选好的电路进行测量,数据记录如下。
请在坐标图中画出U—I图线,并求出Rx= 。
2.答案:(1)乙 偏小 (2)实物连线图如图所示。电流表选择0.6A量程,电压表选择3V量程。(3)在坐标图中画出U—I图线如图所示。Rx=5.0Ω.
解析:由于待测电阻阻值较小,采用电流表外接电路。选用电流表外接电路测量电阻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实物连线图连线时电流表选择0.6A量程,电压表选择3V量程。(3)在坐标图中画出U—I图线如图所示。由U—I图线求出Rx=5.0Ω.
3.(10分)(2020年4月浙江宁波模拟)某个同学分别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如图甲所示是该同学探究小车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他将光电门固定在水平轨道上的B点,用不同重物通过细线拉同一小车,
cm;实验时将小车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则小车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为 (用字母表示);
(2)实验中可近似认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与重物重力大小相等,则重物的质量m与小车的质量M间应满足的关系为 ;
(3)测出多组重物的质量m和对应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并算出相应小车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v.通过描点作出线性图象,研究小车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处理数据时应作出 (选填‘‘v-1—m”或“v2—m”)图象;
(4)有关本实验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速运动,此时细线对重物的拉力和摩擦力恰好平衡。
B.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速运动,当每次改变重物的质量时,都需要重新调节木板的倾角。
C.如果在实验过程中,木板始终保持水平,那么该同学在③中作出的图像将不是一条直线了。
D.将不带滑轮的木板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速运动,’这是用小车受到的重力沿斜面分力平衡了小车受到的摩擦力的结果。
3.答案:(1)1.415 d/△t (2)m<
相关文档
- 江苏省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word版逐2021-04-16 22:55:1915页
- [高考物理试题汇编]分子动理论 热2021-04-16 16:59:5014页
- 对课改后高考物理试题的分析侧重新2021-04-16 15:18:187页
- 新课标高考物理试题8月份共2期2021-04-16 15:10:248页
- 全国卷高考物理试题和答案解析2021-04-16 13:11:187页
- 2000上海高考物理试题2021-04-16 13:09:3412页
- 全国高考物理试题附答案2021-04-16 11:09:1916页
- 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静电场2021-04-16 01:58:064页
- 近年天津高考物理试题201320182021-04-16 00:33:5622页
- 2003年高考物理试题全集(含答案)2021-04-15 23:44:39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