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4 MB
- 2021-04-17 发布
专题十二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
考试标准
]
考点
知识条目
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考情分析
氯及其重要化合物
氯气的工业制法
a
b
2015.10T19
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及其装置
a
b
2017.4T31
氯气的净化、收集和检验,尾气的处理
b
b
2017.4T31
氯气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a
a
2015.10T19
、
2016.4T6
、
2018.6T7
氯气的化学性质
(
跟某些金属、
H
2
、
H
2
O
、碱的反应
)
,
HClO
的漂白作用
c
c
2015.10T24
、
2016.10T30
、
2017.4T15
、
2017.11T6
、
2018.6T24
溴、碘及其重要化合物
溴、碘单质的物理性质
a
a
2015.10T14
、
2016.10T15
、
2017.11T6
、
10
、
2018.4T10
、
2018.6T10
氯、溴、碘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b
b
2016.4T14
、
2017.4T24
、
2018.4T7
、
2018.6T19
海水中提取溴、碘
b
2017.4T10
、
2018.6T23
检验
Br
-
、
I
-
的常用方法
b
2016.10T15
、
2018.6T23
、
28
考点一:氯气的性质
1.
(2018·
嘉兴一中
)
铁屑和氯气在
500
~
600
℃
下可制取无水
FeCl
3
,实验装置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分液漏斗中盛放的试剂是稀盐酸
B.
实验时应先点燃
I
处的酒精灯,再点燃
Ⅲ
处的酒精灯
C.
装置
Ⅱ
中盛放的试剂是饱和食盐水
D.
烧杯中盛放的试剂是石灰水,目的是吸收尾气
解析
A
.
装置
Ⅰ
是制备氯气,分液漏斗中应该盛放的试剂是浓盐酸,选项
A
错误;
B.
实验时应先点燃
I
中酒精灯先制备氯气,用氯气排尽装置
Ⅲ
中的空气后,再点燃
Ⅲ
中酒精灯,选项
B
正确;
C.
洗气瓶中盛放的试剂是浓硫酸,干燥氯气,选项
C
错误;
D.
澄清石灰水对氯气的吸收效果差,烧杯中盛放的试剂是浓氢氧化钠溶液,目的是吸收尾气,避免污染空气,选项
D
错误。答案选
B
。
答案
B
考点二:氯水的成分和性质
2.
(2018·
浙江省桐乡一中高一
)
常温下,将
Cl
2
缓慢通入
100 mL
水中至饱和,然后向所得饱和氯水中逐滴加入
0.1 mol/L NaOH
溶液,整个过程中
pH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曲线
③④
段有离子反应:
HClO
+
OH
-
===ClO
-
+
H
2
O
B.
可依据
②
处数据计算所溶解的
n
(Cl
2
)
C.
③
处表示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反应完全
D.
①
处
c
(H
+
)
约为
②
处
c
(H
+
)
的
2
倍
解析
由题图看出
③
处
pH
=
7
,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NaCl
、
NaClO
、
HClO
,所以
③④
段有化学反应:
HClO
+
NaOH===NaClO
+
H
2
O
,其离子方程式为
HClO
+
OH
-
===H
2
O
+
ClO
-
,
A
正确;由
②
处数据无法计算所溶解的
n
(Cl
2
)
,
B
错;
Cl
2
与
NaOH
恰好完全反应时产物为
NaCl
、
NaClO
,溶液显碱性,
pH
不等于
7
,
C
错;
②
处
pH
小于
①
处,所以
②
处
c
(H
+
)
大于
①
处,
D
错。
答案
A
考点三:氯气制备的综合考查
3.
(2018·
浙江省桐乡一中
)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
Cl
2
、
Br
2
、
Fe
3
+
的氧化性强弱,设计如下实验:
(1)
①
检查气体发生装置
A
的气密性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
。
②
整套实验装置存在一处明显的不足,请指出: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2)
用改正后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打开活塞
a
,向圆底烧瓶中滴入适量浓盐酸;然后关闭活塞
a
,点燃酒精灯
D
装置中:溶液变红
E
装置中:水层溶液变黄,振荡后,
CCl
4
层无明显变化
Cl
2
、
Br
2
、
Fe
3
+
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
(3)
因忙于观察和记录,没有及时停止反应,
D
、
E
中均发生了新的变化。
D
装置中:红色慢慢褪去。
E
装置中:
CCl
4
层先由无色变为橙色,后颜色逐渐加深,直至变成红色。为探究上述实验现象的本质,小组同学查得资料如下:
Ⅰ
.(SCN)
2
性质与卤素单质类似。氧化性:
Cl
2
>(SCN)
2
。
Ⅱ
.Cl
2
和
Br
2
反应生成
BrCl
,它呈红色
(
略带黄色
)
,沸点约
5
℃
,与水发生水解反应。
Ⅲ
.AgClO
、
AgBrO
均可溶于水。
①
请用平衡移动原理
(
结合化学用语
)
解释
Cl
2
过量时
D
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请设计简单实验证明上述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
欲探究
E
中颜色变化的原因,设计实验如下:用分液漏斗分离出
E
的下层溶液,蒸馏、收集红色物质,取少量,加入
AgNO
3
溶液,结果观察到仅有白色沉淀产生。请结合化学用语解释仅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
将少量
BrCl
通入到碘化钾溶液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
(1)
①
检查装置
A
的气密性一般采用热膨胀法:关闭活塞
a
,打开止水夹
b
,将长导管末端浸入水中,并用酒精灯对圆底烧瓶微热
(
或用手捂热
)
,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撤去酒精灯
(
或松开手
)
后导管中上升一段水柱,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
氯气有毒,必须有尾气处理装置。
(2)E
装置中的现象说明溶液中
Fe
2
+
被氧化而
Br
-
未被氧化,所以
Fe
2
+
的还原性强于
Br
-
,即
Br
2
的氧化性强于
Fe
3
+
。
考点四:卤素单质之间的相互转化
4.
(2017·
浙江省温州中学
)
A
、
B
、
C
三支试管中分别盛有
Cl
-
、
Br
-
、
I
-
的溶液
.
向试管
A
中加入淀粉溶液和新制氯水,溶液变成橙色;再将此溶液倒入试管
C
中,无明显现象。
A
、
B
、
C
三支试管中所含有的离子依次是
(
)
A.I
-
、
Br
-
、
Cl
-
B.Br
-
、
Cl
-
、
I
-
C.Cl
-
、
I
-
、
Br
-
D.Br
-
、
I
-
、
Cl
-
解析
已知氧化性
Cl
2
>
Br
2
>
I
2
,向
A
中加淀粉溶液和新制的
Cl
2
水变为橙色,发生的反应为:
2Br
-
+
Cl
2
===Br
2
+
2Cl
-
,说明
A
中含有
Br
-
,再将此溶液
(
含有溴单质
)
倒入
C
试管中,无变化,证明
C
中一定不含
I
-
,则
C
中含有
Cl
-
,所以
B
中含有
I
-
,则
A
、
B
、
C
三支试管中所盛有的离子依次是
Br
-
、
I
-
、
Cl
-
。
答案
D
考点五:卤素离子的检验
5.
(2016·
浙江省嘉兴一中高一上期末
)
下列能够检验出
KI
中是否含有
Br
-
的实验是
(
)
A.
加入足量的新制氯水,溶液变色则有
Br
-
B.
加入酸性
KMnO
4
溶液,观察溶液颜色是否褪去
C.
加入少量的碘水,再加入
CCl
4
振荡,有机层有色,则有
Br
-
D.
加入足量
FeCl
3
溶液,用
CCl
4
萃取后,取无色的水层并加入
AgNO
3
溶液,有淡黄色沉淀生成,则含有
Br
-
解析
A
项,在
KI
中加入足量新制氯水,也会置换出单质碘而使溶液变色,故不能根据溶液变色确定是否含有溴离子;
B
项,溴离子和碘离子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
项,加入少量的碘水,再加入
CCl
4
振荡,有机层可能是萃取单质碘而显色,并没有溴单质产生。
答案
D
考点六:海水中提取溴、碘
(
加试
)
6.
(2018·
浙江绍兴高三适应性测试
)
实验室从含碘废液
(
除
H
2
O
外,含有
CCl
4
、
I
2
、
I
-
等
)
中回收碘,其操作流程如下:
答案
C
考点七:海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7.
(2017·
宁波北仑中学
)
Ⅰ
.
我国有丰富的海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海水资源是当前科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
(1)
被称作海洋元素的是
________(
写元素符号
)
。
(2)
工业上常以食盐为原料制备氯气,再用氯气制备漂白粉,请写出漂白粉长期露置在空气中变质失效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和溴的过程如下:
①
步骤
Ⅰ
中已获得
Br
2
,步骤
Ⅱ
中又将
Br
2
还原为
Br
-
,其目的为富集溴元素,请写出步骤
Ⅱ
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
在
3 mL
溴水中,加入
1 mL
四氯化碳,振荡、静置后,观察到试管里的分层现象为图中
________
。
Ⅱ
.
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解从工业溴中提纯溴的方法,查阅了有关资料,
Br
2
的沸点为
59
℃
,微溶于水,有毒性和强腐蚀性。他们参观生产过程后,设计了如下装置简图: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
仪器
B
的名称为
________
。
(2)
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要在
C
中获得纯净的液溴即达到提纯溴的目的,操作中控制的关键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为除去该产物中仍残留的少量
Cl
2
,可向其中加入
________
溶液,充分反应后,再进行的分离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易错点一 对氯气、氯水和液氯认识的常见误区
1.
误认为
Cl
2
具有漂白性。其实不然,只有
Cl
2
遇到水生成的
HClO
具有漂白性,干燥的
Cl
2
没有漂白性。
2.
液氯密封在钢瓶中,而氯水、次氯酸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3.1 mol Cl
2
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可能为
2
N
A
、
1
N
A
或小于
1
N
A
(Cl
2
和
H
2
O
的反应为可逆反应
)
。
4.
氯水和液氯是不同的。氯气的水溶液称为氯水,其中会存在
H
2
O
、
Cl
2
、
HClO
、
H
+
、
Cl
-
、
ClO
-
、
OH
-
;液氯是纯净物,只含有
Cl
2
。
[
易错训练
1]
(2017·
浙江宁波北仑中学
)
如图所示是一种研究某气体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图中
B
为开关。如先打开
B
,在
A
处通入干燥氯气,
C
中红色布条颜色无变化;当关闭
B
时,
C
处红色布条颜色褪去。则
D
瓶中盛有的溶液是
(
)
A.
浓
H
2
SO
4
B.
石灰乳
C.
浓
NaOH
溶液
D.
饱和
NaCl
溶液
解析
打开开关
B
,气体直接进入
C
试管中,布条并不褪色,这是因为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作用。关闭开关
B
,氯气经过洗气瓶的溶液后再进入试管
C
中。氯气经过
D
中的溶液时存在两种情况:
①
气体可能会与溶液中的物质反应,如选项
C
中
NaOH
溶液和选项
B
中石灰乳,这种情况下,氯气被消耗,试管
C
中的红色布条因接触不到湿润的氯气而保持颜色不变;
②
气体会把溶液中的水分带出,如选项
D
中的饱和
NaCl
溶液,此时干燥的氯气变为湿润的,可以使红色布条颜色褪去,故
D
瓶中盛有的溶液是饱和
NaCl
溶液。
答案
D
[
易错训练
2]
(2017·
浙江义乌群星外国语学校
)
用
1 mol MnO
2
和含
HCl
为
4 mol
的浓盐酸充分反应
(
共热
)
,在不考虑
HCl
挥发的情况下,得到的氯气的物质的量
(
)
A.
等于
2 mol B.
等于
1 mol
C.
小于
1 mol D.
大于
2 mol
答案
C
[
易错训练
3]
(2018·
浙江舟山中学
)
实验室用图示装置制备
KClO
溶液,再与
KOH
、
Fe(NO
3
)
3
溶液反应制备高效净水剂
K
2
FeO
4
。
查阅资料
Cl
2
与
KOH
溶液在
20
℃
以下反应生成
KClO
,在较高温度下则生成
KClO
3
;
K
2
FeO
4
易溶于水,微溶于浓
KOH
溶液,在
0
℃
~
5
℃
的强碱性溶液中较稳定。
(1)
装置
C
中三颈瓶置于冰水浴中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装置
B
吸收的气体是
________
,装置
D
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3)C
中得到足量
KClO
后,将三颈烧瓶上的导管取下,依次加入
KOH
溶液、
Fe(NO
3
)
3
溶液,水浴控制反应温度为
25
℃
,搅拌
1.5 h
,溶液变为紫红色
(
含
K
2
FeO
4
)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再加入饱和
KOH
溶液,析出紫黑色晶体,过滤,得到
K
2
FeO
4
粗产品。
(4)K
2
FeO
4
粗产品含有
Fe(OH)
3
、
KCl
等杂质,其提纯步骤为:
①
将一定量的
K
2
FeO
4
粗产品溶于冷的
3 mol/LKOH
溶液中。
②
过滤。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④
搅拌、静置、过滤,用乙醇洗涤
2
~
3
次。
⑤
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
(4)K
2
FeO
4
易溶于水、微溶于浓
KOH
溶液,所以提纯
K
2
FeO
4
粗产品时可以
①
将一定量的
K
2
FeO
4
粗产品溶于冷的
3 mol/LKOH
溶液中,
②
过滤,
③
将滤液置于冰水浴中,向滤液中加入饱和
KOH
溶液,
④
搅拌、静置、过滤,用乙醇洗涤
2
~
3
次,
⑤
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故答案为:将滤液置于冰水浴中,向滤液中加入饱和
KOH
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