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5.35 KB
- 2021-04-17 发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教学目标】
1.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分析长江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
2.通过分析长江流域不同河段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探索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与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3.以长江流域的开发整治为例,初步认识研究和规划流域开发整治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4.学会通过运用地图和查找资料归纳区域内的地理差异的方法。
【课前先学】
一、 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1、 地形:
2、 气候:
3、 水文:
4、 主要自然资源
二、 社会经济概况
长江流域经济区,以为中心的下游经济区,以为中心的中游经济区,以为中心的上游经济区。
三、 综合开发与整治
长江上游由于,水能资源丰富,水能资源开发是上游发展的重点,长江三峡是具有、、、养殖、供水的综合效益。
地区
开发重点
主要问题
整治的措施
上游
中游
下游
【问题1】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特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例1】(1)长江上游流经的主要地形区是( )
A. 鄱阳湖平原、洞庭湖平原 B.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C.云贵高原、江淮平原 D.珠江三角洲、黄土高原
(2)关于长江流域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B.都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C.大多数属于高寒气候 D.大多数地区雨热同期
【问题2】长江流域在我国经济中站突出地位,上、中、下游经济发展概况是什么?
【例2】关于长江流域经济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以上海为中心的经济区是长江流域最发达的经济区
B.以武汉为中心的经济区位于长江上游
C.以重庆为中心的经济区轻工业发达
D.以昆明为中心的经济区城市化水平在全国最高
【问题3】上游地区开发的重点是什么?主要问题是什么,如何整治?
【例3】长江上游多地质灾害的原因主要有( )
A.地形复杂、坡度大 B.气候干旱,植被稀少
C.人类不合理开发,破坏了植被 D.寒潮、台风影响大
【问题4】长江洪涝灾害造成的危害如此巨大,其原因是什么?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呢?
【例4】造成长江洪灾的主要原因有( )
A.中游地势起伏大,水流急
B.降水多集中在春秋两季
C.植被破坏,流域内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D.因泥沙淤积,河床升高,湖泊面积变小
【变式训练】读图,完成1~2题。
1.a水电站的发电量大于c,由此可知a处比c处( )
A.流量大,落差大 B.流量大,落差小
C.流量小,落差小 D.流量小,落差大
2.甲、乙两个区域,国土整治的发展方向分别是( )
A.发展交通运输、发展立体农业
B.发展交通运输、治理中低产田
C.防治荒漠化、发展立体农业
D.防治荒漠化、治理中低产田
【课堂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长江流域的地形共包括( )
A.山地、高原、平原 B.山地、高原、丘陵、盆地
C.高原、盆地、丘陵、平原 D.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平原
2.长江流域的气候主要有 ( )
A.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海洋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3.关于长江水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量大,居世界第二位 B.支流多集中在干流南侧
C.流域面积大,居我国首位 D.湖泊密布,集中在中上游
4.三峡工程的首要任务是( )
A.防洪 B.发电 C.航运 D.养殖
5.长江中游最主要的矿产资源是( )
A.石油 B.天然气 C.煤炭 D.有色金属
7.长江下游地区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
A.土地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壤盐碱化 D.水体和大气污染
8.长江上游多地质灾害的原因主要有( )
A.地形复杂、坡度大 B.气候干旱,植被稀少
C.人类不合理开发,破坏了植被 D.寒潮、台风影响大
9.长江中下游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主要有( )
A.地势低平,气候温暖湿润 B.工农业基础好,交通便利
C.石油资源丰富,水源充足 D.能源短缺,劳动力价格低廉
10.读“长江水系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码所在的地区名称:
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
(2)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长江支流名称:
A__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_ D___________
(3)图中a是我国著名水利工程__________工程,它位于________省_______市境内的_________峡。
(4)长江下游综合整治环境污染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5)长江从上游到下游流经的地形区依次为:高原,山区,盆地,
平原。
【课堂小结】
【课后巩固】
1.修建水库后可能使河流下游地区 ( )
A.洪涝灾害频繁 B.诱发地震、滑坡
C.河床泥沙沉积严重 D.某些鱼类减少或绝迹
2.防洪的重点河段是 ( )
A.三峡段 B.金沙江段 C.荆江河段 D.虎跳峡段
3.长江下游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 )
A.大气和水体质量下降 B.水土流失
C.滑坡、崩塌 D.土壤盐渍化
4.近年来太湖水质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有 ( )
①农用化肥、农药排入湖中 ②工业污水的排入 ③乡镇企业的排污 ④生活污水
⑤海水倒灌的影响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
5.长江中上游和黄河中上游河流的共同特征为 ( )
A.流量大 B.含沙量大 C.水能资源丰富 D.有结冰期
6.读“荆江治理示意图”,回答问题。
(1)荆江河段成为地上河的原因是
。
为什么说“千里长江,险在荆江”?
。
(2)对弯曲河道的治理措施是
。
(3)建立分洪区的目的是;洞庭湖的调洪能力在逐渐减弱的原因是。
(4)治理长江的工程措施有;
生物措施有。
相关文档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四2021-04-17 01:45:279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4-16 23:02:515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4-16 20:00:504页
- 2019届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32021-04-16 19:26:1340页
-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阶段复习课2021-04-16 18:25:0129页
- 2019届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52021-04-16 15:54:2512页
- 【人教版】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区2021-04-16 09:35:5441页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4-16 02:24:4942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4-15 19:46:054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二2021-04-15 01:11:07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