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2.50 KB
- 2021-04-17 发布
铅山一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年级
地理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命题人:冷琳 审题人:林键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半边房是陕西关中地区的特色民居之一。当地盛传“乡间房子半边盖,省工省钱省木材,遮风避雨又御寒,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说法。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肥水不流外人田”反映了当地( )
A. 暴雨频发 B. 高温多雨
C. 降水较少 D. 冬雨夏干
2.半边房门前种植落叶阔叶树可能是为了( )
A. 给行人提示,防止被磨盘碰到
B. 春季防风沙
C. 夏季遮荫凉
D. 冬季挡风雪
下图所示国家国土面积约10.3万平方千米,人口约31万,畜牧业也发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当地建筑物的特点是( )
A. 墙体薄 B. 屋顶平 C. 密度大 D.高度低
4.该国养殖稀少的牲畜品种可能是( )
A. 奶牛 B. 马 C. 绵羊 D. 猪
5.该国人口密集的区域是( )
A. 东南部 B. 西南部 C. 西北部 D. 东北部
读某区域湖泊附近河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6.呼伦湖鱼品质远高于其他大湖的淡水鱼,其原因是( )
①热量条件好,饵料丰富 ②冬季捕捞,生长期长
③水温低,生长缓慢 ④生态环境优越
A. ③④ B. ②④ C. ②③ D.①②
7.图中沿48°N由西向东农业生产类型是( )
A. 种植业、舍饲畜牧业、放牧业、林业
B. 渔业、放牧业、种植业、林业
C. 舍饲畜牧业、淡水渔业、林业、种植业
D. 放牧业、林业、舍饲畜牧业、种植业
下图为某地区地表年蒸发量等值线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8.
在乙地区土壤中水盐运动表现为淋盐特征的时期,丁区域可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A. 落叶遍地秋疯狂
B. 稻田受旱暑骄阳
C. 阴雨绵绵梅子黄
D. 油菜花黄蜜蜂忙
下图示意为某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图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该专题研究可能是( )
A. 工业分布与交通的关系
B. 耕地分类和评价
C. 商业分布和规划
D. 学校布局
10.若利用该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深埋垃圾场选址,在下列图层中应增加( )
①大气污染 ②水文地质 ③区域规划 ④造纸厂、印刷厂分布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③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1.⑤地形成草原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
A. 降水丰富 B. 热量充足
C. 光照充足 D. 水源充足
12.仅考虑降水量,该地治理沙漠化措施可行的是( )
A. ①种树、②③④种草
B. ①②③④全部种树
C.③种树、①②种草
D. ①种树、②③种草
13.该区域在荒漠化之前,盛产优质向日葵的自然条件是( )
A.土壤肥沃 B.地形平坦 C.光照强 D.气温年较差大
读“某地区年均温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14.图中甲、乙两地等温线弯曲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地均为河谷
B. 甲、乙两地均为山地
C. 甲为山地,乙为河谷
D. 甲为河谷,乙为山地
15.图中所示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 酸雨污染 B. 水土流失
C. 土地沙化 D. 土壤盐碱化
某中学地理探究性学习小组对该中学与高速公路之间的一片林地与裸地气温进行连续监测,测得林地与裸地月均温差值(月均温度差=林地月均温-裸地月均温)变化如下表。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16.探究结果表明( )
A. 林地比裸地的年均气温低 B. 学校所在地位于南半球
C. 该地7、8月份的月均温较低 D. 林地的年均温差大,裸地的年均温差小17.该片林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
①吸烟滞尘,防风固沙 ②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③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④降低噪声,提神醒脑
⑤划分车道、隔离交通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③⑤
地上生物量是植被生长状况的直接反映,土壤水分是区域生态环境状况主要指标。表为我国某流域实验区测定出的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水分和植被群落状况的关系表,据表完成 下列各题。
18.该地最有可能位于我国( )
A. 黄土高原 B. 三江平原 C. 塔里木盆地 D. 江南丘陵
19.该地最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的是( )
A. 玉米地 B. 苹果园 C. 沙棘地 D. 铁杆蒿地
20.该地经济、生态综合效益最好的是( )
A. 苹果园 B. 人工苜蓿 C. 坝地玉米 D. 沙棘
读以下两个区域略图,回答下面小题。
21.两区域共同的特征有( )
A. 夏季高温多雨 B. 城市化水平高
C. 内河航运发达 D. 重化工业基地
22.针对两区域共同突出的环境问题,目前采取的共同措施有( )
A. 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B. 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
C. 完善交通,建设水运网 D.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下图为我国2000年至2015年能源消费构成及消费增速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关于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的特点及能源消费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以化石能源为主,消费增速先上升后下降
B. 能源利用单一化,消费总量先增加后减少
C. 能源利用单一化,消费增速先上升后下降
D. 以化石能源为主,消费总量先增加后减少
下图中有一处占地面积为25平方千米的发电站,它在世界用某类能源发电的同类能源电站中排名第三位。加利福尼亚州计划于2020年使该类能源发电比例达到总发电量的33%。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4.该发电站发电的能源及该类能源丰富的原因是( )
A. 水能;降水丰富,地势落差大
B. 太阳能;海拔较高,降水少
C. 风能;地处沿海,风力强
D. 地热能;板块边界,地热能丰富
25.该地区开发该类能源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包括( )
①技术力量雄厚 ②原料供应充足
③资金充足 ④离大城市近,市场需求量大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一、 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若尔盖草原旧称松潘草地。1935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不怕远征难”,走过人烟罕至的松潘草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张爱萍将军所写的“绿原无垠漫风烟,蓬蒿没膝步泥潭,野菜水煮果腹暖,干草火烧驱夜寒”正是当年红军过草地的真实写照。若尔盖草原也是我国最大的泥炭沼泽分布区。泥炭是一种经过几千年所形成的天然沼泽地产物,又称草炭或泥煤,可以为工农业生产提供原材料。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若尔盖沼泽萎缩,土地板结硬化,风沙蔓延。下图示意若尔盖草原位置。
(1)分析若尔盖草原形成沼泽的原因。(6分)
(2
)研究表明,湿地比传统意义上的绿地更具环境效益,目前,许多城市在加强人工湿地建设。试分析人工湿地对城市生态所起的作用。(6分)
(3)指出若尔盖沼泽风沙蔓延的治理措施。(6分)
27.结合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刚果盆地,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位于中部非洲国家刚果(金)境内。刚果(金)国土54%被森林覆盖。热带雨林的面积仅次于南美洲亚马孙平原,有“地球第二肺”之称。过度砍伐导致森林覆盖率不断下降。联合国粮农组织最近的调查结果显示,该地区森林采伐速度已经超出森林再生能力的极限。
材料二:刚果盆地边缘矿产资源丰富,金刚石、铜、锗、钴、锡、铀、锰、钽的储量都居世界前列,有“中非宝石”之称。盆地为该国重要农业区,产油棕、咖啡、橡胶、烟叶等。
(1)结合材料,试分析该国过度砍伐森林的种种诱因。(6分)
(2)试分析该流域过度砍伐森林对刚果河周边环境带来的影响。(8分)
28.阅读材料,完成问题。(18分)
材料一:木里煤田位于青海省海北与海西交界处的大通河上游盆地中,紧邻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其煤炭资源储量占全省总探明资源储量的70%以上。从2003年开始,先后有8家企业进入木里煤田进行勘查开发,但由于缺乏统一规划,木里矿区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不高。由于大面积露天采煤,对生态环保重视不够,基础设施滞后,矿区开发建设进展缓慢。下图示意木里煤田的位置。
材料二: 2015年以来,受国内外市场需求明显下降、国际煤炭、钢铁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等影响,煤炭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成为影响经济和就业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
(1)从自然角度评价木里煤田开发的条件。(6分)
(2)结合材料,总结概括木里煤田发展中遇到的问题。(6分)
(3)请针对木里煤田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铅山一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年级
地理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25*2=50分)
1——5:CCDDB 6——10:ADBBC
11——15:DDCAB 16——20:ACADC 21——25:DBABB
二、综合题:(50分)
26.(18分)
(1)位于高原,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地势四周高、中间低,且降水较多,河流汇聚,排水不畅;海拔高,气温低,多冻土,地表水下渗少。(任答3点得6分)
(2)①美化环境,提高城市环境质量;②调节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③降解有毒物质,净化水质;④增加地表水下渗,增大地下水资源总量。(任答3点得6分)
(3)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加强湿地的监测,实施退耕还革、湿地恢复等沙化治理工程;发展人工草地,合理放牧,适度开发;健全法制,加强立法。(任答3点得6分)
27.(14分)
(1) 为出口木材增加收入而砍伐森林;为增加粮食产量而开垦土地,使森林遭破坏;因大肆开采金刚石、铜等矿产破坏了地表植被。(6分)
(2)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导致旱涝灾害频率和强度增加;中下游河流流量变化增大,含沙量增大;水土流失,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生存环境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8分)
28.(18分)
(1)不利:海拔高,气温低;地表起伏大;生态环境脆弱;临近自然保护区。(任答2点得4分)
有利:储量大;临近河流,水资源丰富。(任答1点得2分)
(2)基础设施落后,缺乏合理规划;资源开发利用率较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国内外煤炭、钢铁市场需求下降;煤炭、钢铁价格下跌。(任答3点得6分)
(3)合理规划煤炭开采量;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煤炭外运能力;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构建产业链,提高煤炭的综合利用和附加值;对煤炭开采和利用过程中的三废进行处理,美化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任答3点得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