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8.79 KB
- 2021-04-17 发布
第 35 讲 固体、液体和气体
考纲要求 考情分析 命题趋势
1.固体的微观结构、晶体和
非晶体Ⅰ
2.液晶的微观结构、液体的
表面张力现象Ⅰ
3.气体实验定律、理想气体
Ⅱ
4.饱和蒸汽、未饱和蒸汽和
饱和蒸汽压、相对湿度Ⅰ
2017·全国卷Ⅰ,
33(1)(2)
2017·全国卷Ⅱ,
33(2)
2017·全国卷Ⅲ,
33(2)
2016·全国卷Ⅰ,
33(2)
高考对本部分知识的考
查主要以选择题、计算题的形
式出现.试题一般综合考查固
体液体的性质、气体压强的微
观解释等,以计算题的形式考
查气体实验定律、理想气体状
态方程
1.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 分
类
比较
单晶体 多晶体
非晶体
外形 规则 __不规则__ 不规则
熔点 确定 不确定
物理性
质
各向__异性__ 各向__同性__
原子排
列
__有规则__,但多晶体每个单晶体间的排列无规则 无规则
形成与
转化
有的物质在不同条件下能够形成不同的__晶体__.同一物质可能以__晶体
__和非晶体两种不同的形态出现,有些晶体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__非
晶体__.
典型物
质
石英、云母、食盐,硫酸铜
玻璃、蜂蜡、
松香
2 .液体的表面张力 液晶的微观结构
(1)液体的表面张力
①作用:液体的__表面张力__使液面具有收缩到表面积最小的趋势;
②方向:表面张力跟液面__相切__,且跟这部分液面的分界线__垂直__.
(2)液晶
①液晶分子既保持排列有序而显示各向__异性__,又可以自由移动位置,保持了液体的
__流动性__;
②液晶分子的位置无序使它像__液体__,排列有序使它像__晶体__;
③液晶分子的排列从某个方向看比较整齐,而从另外一个方向看则是__杂乱无章__
的.
3.气体、气体实验定律和理想气体
(1)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
①气体分子间距较__大__,分子力可以__忽略__,因此分子间除碰撞外不受其他力的作
用,故气体能充满整个空间;
②分子做无规则的运动,速率有大有小,且时时变化,大量分子的速率按__“中间多,
两头少”__的规律分布;
③温度升高时,速率小的分子数__减少__,速率大的分子数__增多__,分子的平均速率
将__增大__,但速率分布规律__不变__.
(2)气体的状态参量
__压强__、__体积__、__温度__.
(3)气体的压强
①产生原因:由于气体分子无规则的热运动,大量的分子频繁地碰撞器壁产生持续而稳
定的__压力__;
②大小:气体的压强在数值上等于气体作用在__单位面积__上的压力.公式 p=F
S;
③决定因素
a.宏观上:决定于气体的温度和体积;
b.微观上:决定于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分子数密度.
(4)气体实验定律
玻意耳定律 查理定律 盖—吕萨克定律
内
容
一定质量的某种气
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
压强与体积成反比
一定质量的某种气
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
压强与热力学温度成正
比
一定质量的某种气
体,在压强不变的情况下,
体积与热力学温度成正
比
表
达
式
__p1V1=p2V2__
!!! p1
T1=p2
T2
###或
!!! p1
p2=T1
T2
!!! V1
T1=V2
T2
###或
!!! V1
V2=T1
T2
### ###
(5)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①理想气体:在任何温度、任何压强下都遵从气体实验定律的气体;
②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1V1
T1 =p2V2
T2 ###或!!! pV
T =C
###(C 为常量).
4.饱和汽 未饱和汽和饱和汽压 相对湿度
(1)饱和汽与未饱和汽
①饱和汽:与液体处于__动态平衡__的蒸汽;
②未饱和汽:没有达到__饱和状态__的蒸汽.
(2)饱和汽压
①定义:饱和汽所具有的__压强__;
②特点:饱和汽压随温度而变.温度越高,饱和汽压__越大__,且饱和汽压与饱和汽的
体积__无关__.
(3)湿度
①定义:空气的潮湿程度;
②绝对湿度:空气中所含__水蒸气__的压强:
③相对湿度:在某一温度下,空气中水蒸气的__压强__与同一温度下水的饱和汽压之比,
称为空气的相对湿度,即相对湿度(B)=
水蒸气的实际压(p1)
同温下水的饱和汽压(pS)×100%
1.判断正误
(1)单晶体的所有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的.( × )
(2)单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而多晶体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 )
(3)晶体和非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 )
(4)液晶是液体和晶体的混合物.( × )
(5)船浮于水面上不是由于液体的表面张力.( √ )
(6)水蒸气达到饱和时,水蒸气的压强不再变化,这时蒸发和凝结仍在进行.( √ )
(7)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等压变化时,其体积与摄氏温度成正比.( × )
2.(多选)在甲、乙、丙三种固体薄片上涂上石蜡,用烧热的针接触石蜡层背面上一点,
石蜡熔化的范围分别如图(1)(2)(3)所示,而甲、乙、丙三种固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
间变化的关系如图(4)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D )
A.甲、乙为非晶体,丙是晶体
B.甲、丙为晶体,乙是非晶体
C.甲、丙为非晶体,乙是晶体
D.甲为多晶体,乙为非晶体,丙为单晶体
E.甲、乙、丙都是非晶体
3.(多选)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ACE )
A.若单位体积内分子个数不变,当分子热运动加剧时,压强一定变大
B.若单位体积内分子个数不变,当分子热运动加剧时,压强可能不变
C.若气体的压强不变而温度降低时,则单位体积内分子个数一定增加
D.若气体的压强不变而温度降低时,则单位体积内分子个数可能不变
E.气体的压强由温度和单位体积内的分子个数共同决定
解析 单位体积内分子个数不变时,分子热运动加剧,单位面积上的碰撞次数和碰撞的
平均力都变大,因此这时气体压强一定变大.故选项 A 正确,B 错误;气体的压强不变而
温度降低时,根据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可判定气体的体积一定减小,气体的密度增加,则单
位体积内分子个数一定增加,气体的压强跟温度和气体单位体积内的分子个数有关,故选项
C、E 正确,D 错误.
4.(多选)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下列四种状态变化中,可能实现的是( BD )
A.增大压强时,温度降低,体积增大
B.升高温度时,压强增大,体积减小
C.降低温度时,压强增大,体积不变
D.降低温度时,压强减小,体积增大
5.(多选)关于饱和汽压和相对湿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CD )
A.温度不同饱和汽的饱和汽压都相同
B.温度升高时,饱和汽压增大
C.在相对湿度相同的情况下,夏天比冬天的绝对湿度大
D.饱和汽压和相对湿度都与体积无关
一 固体和液体的性质
对液体性质的三点说明
(1)液体表面层、附着层的分子结构特点是导致表面张力、浸润和不浸润现象、毛细现
象等现象的根本原因.
(2)同一种液体,对一些固体是浸润的,对另一些固体可能不浸润.
(3)液体沸腾的条件是饱和汽压和外部压强相等.
[例 1](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D )
A.将一块晶体敲碎后,得到的小颗粒是非晶体
B.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些晶体在不同方向上有不同的光学性质
C.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
D.在合适的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变为非晶体,某些非晶体也可以转变为晶体
E.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也保持不变
解析 晶体,无论体积大小,都是晶体.将一块晶体敲碎后,得到的颗粒仍然是晶体,
选项 A 错误;晶体由于空间点阵结构的不同,在不同的方向上有不同的光学性质,选项 B
正确;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例如碳元素,由于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可能构成石墨,也可
能构成金刚石,选项 C 正确;在合适的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变成非晶体,某些非晶体
也可以转变为晶体.例如天然水晶是晶体,熔化后再凝固成石英玻璃就是非晶体,选项 D
正确;在熔化过程中,晶体吸收热量,但是温度保持不变,只是分子平均动能保持不变,而
分子势能要增加,内能要增加,选项 E 错误.
二 气体压强的计算
平衡状态下气体压强的求法
(1)参考液片法:选取假想的液体薄片(自身重力不计)为研究对象,分析液片两侧受力情
况,建立平衡方程,消去面积,得到液片两侧压强相等方程,求得气体的压强.
(2)力平衡法:选与气体接触的液柱(或活塞)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得到液柱(或活
塞)的受力平衡方程,求得气体的压强.
(3)等压面法:在连通器中,同一种液体(中间不间断)同一深度处压强相等.
[例 2]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 U 形管,左端开口,右端封闭,管内有 a、b 两段水银柱,
将 A、B 两段空气柱封闭在管内.已知水银柱 a 长 10 cm,水银柱 b 两个液面间的高度差为 5
cm,大气压强为 75 cmHg,求空气柱 A、B 的压强.
解析 设空气柱 A、B 产生的压强分别为 pA、pB,管的横截面积为 S,取 a 水银柱为研
究对象并进行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得 pAS+mag=p0S,而 paS=ρgh1S=mag,
故 pAS+paS=p0S,所以 pA=p0-pa=
75 cmHg-10 cmHg=65 cmHg.
取水银柱 b 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同理可得 pBS+pbS=pAS,所以 pB
=pA-pb=65 cmHg-5 cmHg=60 cmHg.
答案 65 cmHg 60 cmHg
三 气体实验定律及状态方程的应用
气体实验定律的比较
定律名称比较项
目
玻意耳定律
(等温变化)
查理定律
(等容变化)
盖-吕萨克定
律(等压变化)
数学
表达式
p1V1=p2V2 或
pV=C(常数)
p1
T1=p2
T2或
p
T=C(常数)
V1
T1=V2
T2或
V
T=C(常数)
同一气体
的两条
图线
[例 3]如图,一固定的竖直气缸由一大一小两个同轴圆筒组成,两圆筒中各有一个活
塞.已知大活塞的质量为 m1=2.50 kg,横截面积为 S1=80.0 cm2;小活塞的质量为 m2=1.50
kg,横截面积为 S2=40.0 cm2;两活塞用刚性轻杆连接,间距保持为 l=40.0 cm;汽缸外大
气的压强为 p=1.00×105 Pa,温度为 T=303 K.初始时大活塞与大圆筒底部相距l
2,两活塞
间封闭气体的温度为 T1=495 K.现汽缸内气体温度缓慢下降,活塞缓慢下移.忽略两活塞
与汽缸壁之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大小 g 取 10 m/s2.求:
(1)在大活塞与大圆筒底部接触前的瞬间,缸内封闭气体的温度;
(2)缸内封闭的气体与缸外大气达到热平衡时,缸内封闭气体的压强.
[思维导引] ①两气缸活塞面积不等,如何选择受力分析的研究对象?气缸平衡时受到
哪几个力作用?②第一次下降过程中气体温度下降,气体进行了哪种状态变化?③内外气温
达到相等过程中气体进行了哪种状态变化?
解析 (1)设初始时气体体积为 V1,在大活塞与大圆筒底部刚接触时,缸内封闭气体的
体积为 V2,温度为 T2.由题给条件得
V1=S2(l-l
2 )+S1(
l
2 ), ①
V2=S2l. ②
在活塞缓慢下移的过程中,用 p1 表示缸内气体的压强,由力的平衡条件得
S1(p1-p)=m1g+m2g+S2(p1-p), ③
故缸内气体的压强不变.由盖—吕萨克定律有
V1
T1=V2
T2, ④
联立①②④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T2=330 K. ⑤
(2)在大活塞与大圆筒底部刚接触时,被封闭气体的压强为 p1.在此后与汽缸外大气达到
热平衡的过程中,被封闭气体的体积不变.设达到热平衡时被封闭气体的压强为 p′,由查
理定律,有
p′
T =p1
T2, ⑥
联立③⑤⑥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p′=1.01×105 Pa.
答案 (1)330 K (2)1.01×105 Pa
1.(多选)对于液体在器壁附近的液面发生弯曲的现象,如图所示,对此有下列几种解
释,正确的是( ACD )
A.表面层Ⅰ内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疏
B.表面层Ⅱ内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密
C.附着层Ⅰ内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密
D.附着层Ⅱ内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疏
解析 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即液体表面表现为张力,是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大于
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密度较小,且液面分子间表现为引力;故表面层Ⅰ、Ⅱ内分子的分
布比液体内部疏,故选项 A 正确,B 错误;附着层Ⅰ内分子与容器壁间引力大于内部液体
分子引力,附着层分子距离小,密度大,故选项 C 正确;附着层Ⅱ内分子与容器壁间吸引
力小于内部液体分子引力,附着层分子距离大,密度小,故选项 D 正确.
2.(2017·全国卷 Ⅰ)(多选)氧气分子在 0 ℃和 100 ℃温度下单位速率间隔的分子数占总
分子数的百分比随气体分子速率的变化分别如图中两条曲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C )
A.图中两条曲线下面积相等
B.图中虚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平均动能较小的情形
C.图中实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在 100 ℃时的情形
D.图中曲线给出了任意速率区间的氧气分子数目
E.与 0 ℃时相比,100 ℃时氧气分子速率出现在 0~400 m/s 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
数的百分比较大
解析 根据气体分子单位速率间隔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随气体分子速率的变
化曲线的意义可知,题图中两条曲线下面积相等,选项 A 正确;题图中虚线占百分比较大
的分子速率较小,所以对应于氧气分子平均动能较小的情形,选项 B 正确;题图中实线占
百分比较大的分子速率较大,分子平均动能较大,根据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可知实
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在 100 ℃时的情形,选项 C 正确;根据分子速率分布图可知,题图中曲
线给出了任意速率区间的氧气分子数目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不能得出任意速率区间的氧分
子数目,选项 D 错误;由分子速率分布图可知,与 0 ℃时相比,100 ℃时氧气分子速率出现
在 0~400 m/s 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较小,选项 E 错误.
3.下列关于液体表面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把缝衣针小心地放在水面上,缝衣针可以把水面压弯而不沉没,是因为缝衣针的重
力小,又受到液体的浮力的缘故
B.处于失重状态的宇宙飞船中,一大滴水银会成球状,是因为液体内分子间有相互吸
引力
C.玻璃管裂口放在火上烧熔,它的尖端就变圆,是因为熔化的玻璃在表面张力的作用
下,表面要收缩到最小的缘故
D.漂浮在热菜汤表面上的油滴,从上面观察是圆形的,是因为油滴液体呈各向同性的
缘故
解析 把缝衣针轻放在水面上,它会浮在水面上,这是由于水表面存在表面张力的缘故,
选项 A 错误;水银成球状,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缘故,选项 B 错误;菜汤表面上的油滴
是圆形的,也是液体表面存在张力的缘故,故选项 D 错误.
4.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有一质量为 M 的气缸,气缸内放有一质量为 m 的可在
气缸内无摩擦滑动的活塞,活塞面积为 S.现用水平恒力 F 向右推气缸,最后气缸和活塞达
到相对静止状态,此时缸内封闭气体的压强 p=!!! p0+ mF
S(M+m) ###.(已知外界大气
压为 p0)
解析 选取气缸和活塞整体为研究对象.相对静止时有 F=(M+m)a,
再选活塞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pS-p0S=ma,解得 p=p0+ mF
S(M+m).
5.(2017·江苏高考)(多选)—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 A 经过状态 B 变化到状态 C,其
V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BC__.
A.A→B 的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
B.A→B 的过程中,气体放出热量
C.B→C 的过程中,气体压强不变
D.A→B→C 的过程中,气体内能增加
解析 由题图可知,从 A 到 B 气体的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选项 A 错误;从 A
到 B,气体做等温变化,则气体的内能不变,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ΔU=W+Q,可知此过程
气体放出热量,选项 B 正确;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nRT,V=nR
p T 可知,从 B 到 C 气体
发生的是等压变化,气体的温度在降低,内能在减小,选项 C 正确,D 错误.
6.(2017·湖南长沙模拟)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 A 变为状态 D,其有关数据如图甲
所示,若状态 D 的压强是 2×104 Pa.
(1)求状态 A 的压强.
(2)请在乙图中画出该状态变化过程的 p-T 图象,并分别标出 A、B、C、D 各个状态,
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解析 从 V-T 图上读出对应点的体积和温度,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即可求出各点对应
的压强.
(1)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AVA
TA =pDVD
TD ,则 pA=pDVDTA
VATD =4×104 Pa.
(2)p-T 图象及 A、B、C、D 各个状态如图所示.
答案 (1)4×104 Pa (2)见解析
[例 1](10 分)汽缸截面积为 S,质量为 m 的梯形活塞上面是水平的,下面与右侧竖直方
向的夹角为 α,如图所示,当活塞上放质量为 M 的重物时处于静止.设外部大气压为 p0,
若活塞与缸壁之间无摩擦.求汽缸中气体的压强.
[答题送检]来自阅卷名师报告
错
误
致错原因
扣
分
(1) 分析缸内气体对活塞的作用力时,错将 S 作受力面积处理.
(2)
对活塞和重物组成的系统进行受力分析时,漏掉重物的重力
Mg
1
0
[规范答题]
[解析] 对活塞和重物组成的系统,由平衡条件有 p 气 S′=
(m+M)g+p0S
sin α ,
又因为 S′= S
sin α,
所以 p 气=
(m+M)g+p0S
S =p0+
(m+M)g
S .
[答案] p0+
(m+M)g
S .
1.(2018·湖北黄石模拟)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个内外壁都光滑的汽缸,汽缸质量为 M,
汽缸内有一质量为 m 的活塞,已知 M>m.活塞密封一部分理想气体.现对汽缸施一水平向左
的拉力 F 时,如图甲,汽缸的加速度为 a1,封闭气体的压强为 P1,体积为 V1;若用同样大
小的力 F 水平向左推活塞,如图乙,汽缸的加速度为 a2,封闭气体的压强为 P2,体积为
V2,设密封气体的质量和温度均不变,则( A )
A.a1=a2,p1V2 B.a1p2,V1a2,p1>p2,V1>V2
解析 对汽缸与活塞组成的整体,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a1=a2.对甲图,以活塞为研究
对象,有 p0S-p1S=ma1;对乙图,以汽缸为研究对象,有 p2S-p0S=Ma2;由以上两式可
知 p1<p2.根据玻意耳定律可知 p1V1=p2V2,则 V1>V2.选项 A 正确.
2.如图所示,有一圆筒形汽缸静置在地上,汽缸圆筒的质量为 M,活塞及手柄的质量
为 m,活塞截面积为 S.现用手握住活塞手柄缓慢地竖直向上提,求汽缸刚离地时缸内封闭气
体的压强.(当时的大气压强为 p0,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 g,活塞与汽缸壁的摩擦不计,活
塞未脱离汽缸)
解析 设封闭气体的压强为 p,以汽缸为研究对象,对汽缸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得 pS+Mg=p0S,
所以 p=p0-Mg
S .
答案 p0-Mg
S
3.(2017·江苏苏州模拟)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气缸水平固定,A、B 是两个厚度不计的
活塞,可在气缸内无摩擦滑动,面积分别为 S1=20 cm2,S2=10 cm2,它们之间用一根细杆
连接,B 通过水平细绳绕过光滑的定滑轮与质量为 M=2 kg 的重物 C 连接,静止时气缸中
的气体温度 T1=600 K,气缸两部分的气柱长均为 L,已知大气压强 p0=1×105 Pa,取 g=10
m/s2,缸内气体可看作理想气体.求:
(1)活塞静止时气缸内气体的压强;
(2)若降低气缸内气体的温度,当活塞 A 缓慢向右移动L
2时,气缸内气体的温度.
解析 (1)设静止时气缸内气体压强为 p1,活塞受力平衡 p1S1+p0S2=p0S1+p1S2+Mg,
代入数据解得 p1=1.2×105 Pa.
(2)由活塞受力平衡可知缸内气体压强没有变化,设开始温度为 T1 变化后温度为 T2,由
盖-吕萨克定律得S1L+S2L
T1 =
S1L
2+S23L
2
T2 ,
代入数据解得 T2=500 K.
答案 (1)1.2×105 Pa (2)500 K
4.如图所示,两汽缸 A、B 粗细均匀、等高且内壁光滑,其下部由体积可忽略的细管
连通;A 的直径是 B 的 2 倍,A 上端封闭,B 上端与大气连通;两汽缸除 A 顶部导热外,其
余部分均绝热,两汽缸中各有一厚度可忽略的绝热轻活塞 a、b,活塞下方充有氮气,活塞 a
上方充有氧气.当大气压为 p0、外界和汽缸内气体温度均为 7 ℃,平衡时活塞 a 离汽缸顶
的距离是汽缸高度的1
4,活塞 b 在汽缸正中间.
(1)现通过电阻丝缓慢加热氮气,当活塞 b 恰好升至顶部时,求氮气的温度;
(2)继续缓慢加热,使活塞 a 上升,当活塞 a 上升的距离是汽缸高度的 1
16时,求氧气的
压强.
解析 (1)活塞 b 升至顶部的过程中,活塞 a 不动,活塞 a、b 下方的氮气经历等压变化,
设汽缸 A 的容积为 V0,氮气初态的体积为 V1,温度为 T1,末态体积为 V2,温度为 T2,按题
意,汽缸 B 的容积为V0
4 ,由题给数据及盖-吕萨克定律有
V1=3
4V0+1
2×V0
4 =7
8V0,①
V2=3
4V0+V0
4 =V0,②
V1
T1=V2
T2,③
由①②③式及所给的教据可得 T2=320 K.④
(2)活塞 b 升至顶部后,由于继续缓慢加热、活塞 a 开始向上移动,直至活塞上升的距
离是汽缸高度的 1
16,此时活塞 a 上方的氧气经历等温变化,设氧气初态的体积为 V1′,压
强为 p1′,末态体积为 V2′,压强为 p2′,由所给数据及玻意耳定律得 V1′=1
4V0,p1′=
p0,V2′= 3
16V0,⑤
p1′V1′=p2′V2′,⑥
由⑤⑥式可得 p2′=4
3p0.
答案 (1)320 K (2)4
3p0
1.(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E ###.(选填正确答案标号)
A.悬浮在水中的花粉的布朗运动反映了花粉分子的热运动
B.空中的小雨滴呈球形是水的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C.彩色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D.高原地区水的沸点较低,这是高原地区温度较低的缘故
E.干湿泡湿度计的湿泡显示的温度低于干泡显示的温度,这是湿泡外纱布中的水蒸发
吸热的结果
解析 悬浮在水中的花粉的布朗运动反映了水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选项 A 错误;空
中的小雨滴呈球形是水的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选项 B 正确;彩色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
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选项 C 正确;高原地区水的沸点较低,是由于高原地区
气压低,故水的沸点也较低,选项 D 错误;干湿泡温度计的湿泡显示的温度低于干泡显示
的温度,是由于湿泡外纱布中的水蒸发吸收热量,从而温度会降低的缘故,选项 E 正确.
2.图为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压强 p 与体积 V 的关系图象,它由状态 A 经等容过程到状
态 B,再经等压过程到状态 C.设 A、B、C 状态对应的温度分别为 TA、TB、TC,则下列关系
式中正确的是!!! C ###.(填选项前的字母)
A.TATB,TB=TC
C.TA>TB,TBTC
解析 由题中图象可知,气体由 A 到 B 过程为等容变化,由查理定律得pA
TA=pB
TB,pA>pB,
故 TA>TB;由 B 到 C 过程为等压变化,由盖—吕萨克定律得VB
TB=VC
TC,VB
相关文档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第2章《相互作用2021-04-14 23:30:063页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第3章《牛顿运动2021-04-14 21:41:495页
- 高考第一轮复习物理电场2021-04-14 01:51:4419页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第4章《曲线运动2021-02-26 21:56:064页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第1章《运动的描2021-02-26 21:46:496页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第4章《曲线运动2021-02-26 20:55:593页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第1章《运动的描2021-02-26 19:29:292页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第4章《曲线运动2021-02-26 19:13:025页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第2章《相互作用2021-02-26 19:11:024页
- 高考第一轮复习物理 实验探究研究2021-02-26 18:37:49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