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7.50 KB
- 2021-04-17 发布
10 牛郎织女(一)
第二课时
1.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人物性格,体会人物形象。
2.能说出牛郎和织女是怎么认识的。
3.体会古代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重点
体会古代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物性格,体会人物形象。
2.能说出牛郎和织女是怎么认识的。
一、复习导入
1.朗读课文第2~4自然段。
2.牛郎对老牛照看周到,老牛善解人意,知恩图报,让牛郎到湖边的树林去找美丽的姑娘织女,也就有了下面发生的故事。
二、学习牛郎长大后的部分
1.自读课文,说一说牛郎长大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2.全班交流。
(哥嫂赶他出门,只给了他一头牛,一辆车。)
3.画出哥嫂说话时的表情,从中你认为牛郎的哥哥和嫂子是什么样儿的人。
4.自读第8自然段,说说牛郎和老牛怎样生活的?
三、学习老牛说话的部分
1.默读第9自然段,说说读后所得。
2.有感情地朗读老牛的话,感受在“微弱的星光下”老牛说话的情景。
四、说一说牛郎和织女是怎样相识的
1.各自轻声读第14~21自然段,交流各自的读后所得。
A.牛郎在湖边的树林里认识了谁?
B.织女为什么愿意留在人间做牛郎的妻子?
2.画出描写织女的句子。
3.发挥想象,把“仙女们商量瞒着王母娘娘去人间看看”说得更具体,并和同学演一演。
4.讨论:织女为什么愿意留在人间做牛郎的妻子?
5.老牛看到织女跟牛郎在一起,心情怎样?
五、总结课文
1.课文讲了一个什么动人的故事?
2.复述课文。
牛郎织女(一)
2
老牛(善解人意)
牛郎(心眼好、能吃苦)
织女(心地善良、留在人间)
教学时,首先,情境导入,揭示课题。导课时,我设计了一个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连线,这道题主要是训练学生牢记传统节日及其不同的习俗,归类区分。这样一来,顺理成章地就讲到了“七夕节”的由来。接着,又该孩子们大显身手了,关于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家喻户晓,先让他们讲讲自己听说的内容,然后再结合课文,激情学习。
然后,理清思路,概括主要内容。其次,抓住重点,突出主题。同样的年龄,牛郎却有非人的遭遇,他的“可怜”不言而喻,孩子们以自己仅有的人生经验来加以评价。在相关内容的学习中,我还注意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把简略的情节说得更具体,和同学演一演,指导学生自我学习,学会从抓句子中的关键字眼拓展开去,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2
相关文档
- 语文(心得)之进一步探索小学语文复习2021-04-17 01:07:578页
- 202X年小学语文教研活动心得体会2021-04-17 01:01:3410页
- 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全册考点2021-04-17 01:01:2810页
- 语文计划总结之小学语文期末考试方2021-04-17 01:00:555页
- 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第册2021-04-17 00:58:40125页
-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上册《慈母2021-04-17 00:49:0516页
- 游记素材+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2021-04-17 00:46:0316页
- 小学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021-04-17 00:44:5718页
- 小学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自然之2021-04-17 00:44:186页
- 2020部编版小学语文(五)上《将相和》2021-04-17 00:43:50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