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0 MB
- 2021-04-17 发布
最新考纲
1.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思维导图
考纲解读
1.知道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及其重要性。2.理解并掌握交通运输线路和站点的布局与原则,以具体交通工程建设为实例,具体分析影响交通运输线、点布局的区位因素。3.以某地区聚落分布图或交通线分布图为背景材料,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微专题一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1.现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方式
优点
缺点
铁路
运输
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费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大、短途运输成本高
公路
运输
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运输方式。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水路
运输
历史悠久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
航空
运输
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
管道
运输
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损耗小、安全性能高,连续性
设备投资大,灵活性最差
强,管理方便
特别提醒 管道运输主要运输石油、天然气等液态和气态物质;若将煤炭和矿石制成浆体后,也能通过管道进行运输。
2.发展趋势:正在朝着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
3.交通运输网
(1)构成要素
①交通运输线,如铁路、公路、航道。
②交通运输点,如港口、车站、航空港。
(2)类型
①按形式:单一运输网和综合运输网。
②按层次:即不同地域的运输网,包括省级、地区级和国家级。
4.南昆铁路建设的决定因素: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科学技术的进步等。
1.如何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选择交通运输方式时,必须考虑它们的特点。各种运输方式一般可分为客运和货运两个方面。
(1)客运:人们旅行大多从所乘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费用、安全性、舒适度等因素考虑,远距离选乘飞机或火车,近距离选乘汽车;为了欣赏沿河两岸的风景或海上的风光,有时也选乘轮船。
(2)货运:根据货物的性质、重量、运输距离、时间效益等情况,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要本着“多、快、好、省”的原则,具体图解如下:
2.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
(1)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图解
(2)自然因素对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影响
区位
因素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地形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施工难度小,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
山丘地区地势起伏大,施工难度、工程量大,造价高;山区“之”字形线路营运里程长、成本高
地质
稳定地质可降低施工难度,保障运营安全
断层及地质灾害多发区,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
水文
河网稀疏的地区,桥涵长度小,利于施工,造价低
在沼泽地、冻土层及河网稠密区建设交通线(经济发展需要),技术要求高,桥涵长度大;造价高
气候
青藏高原高寒缺氧;酷热的干旱区,多雨的湿润区,跨海大桥建设中的复杂的海洋气象条件及气象灾害等均不利于线路建设
(3)社会经济因素对交通运输线的影响
区位
因素
影响分析
经济
因素
①经济发达地区:一方面为基础线路,以及各种高速路、城市高速地铁等线路建设提供充足资金;另一方面稠密发达的交通运输网可加强区间联系,加快客货流通,促进经济发展。②经济落后地区:建设交通线可促进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开发,带动区域经济发展。③直达国道、铁路距离短,节省运营时间,提高运营效率;地方性线路通过居民点多,运量大,运营效益高
社会
因素
一方面,先进科技为线路建设提供保障;另一方面,交通运输线建设可促进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带动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利于社会长治久安
环境
因素
为保护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交通线应尽量避开;过境线路不要穿过城区,以减少对市区造成交通压力和环境污染
3.交通运输点的区位选择
(1)港口区位因素图解
(2)港口、航空港、车站等是客货流集散地,是完成交通过程的重要环节,是交通运输网中的点。不同类型的点,形成的区位因素和选址要求均不同。
站点类型
港口
汽车站
航空港
区位
因素
自然
因素
水域条件要利于航行、停泊;筑港条件影响港口的规划建设:平原地形利于港口平面布置,但航道容易淤积
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但要求地面开阔平坦、位置适宜
受地形、气候、地质、水文等影响较大
社会
技术
水平
腹地范围及其经济发展影响港口兴衰;城市为港口建设提供人财物的支持
数量、密度、规模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人流、物流频繁地区最为有利
选址
要求
河港要求河宽水深,位于或靠近城市、陆路交通便利的地方;海港要求有背风、避浪、水深的海湾,与其他交通干道系统有方便联系的地方
与市内干道系统和其他对外交通有方便直接联系的地点
地形开阔平坦,坡度适当;低云、雾和暴雨较少;风速较小,地势较高,地质条件较好;距离城市较远的地方
考向一 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与选择
(2014·四川文综)下图为“高速铁路和甲运输方式两者间客运市场占有率随运距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两种运输方式的市场占有率变化幅度最大在( )
A.700~900 km B.600~800 km
C.500~700 km D.400~600 km
2.甲运输方式应该是( )
A.高速公路 B.普通铁路
C.航空 D.水路
答案 1.B 2.C
解析 第1题,在600~800 km运距内,高速铁路市场占有率急剧下降,甲运输方式市场占有率迅速上升,其他距离段内变化较小。第2题,距离越长,甲运输方式的市场占有率越高,说明距离越长,选择这种运输方式的人越多,符合航空运输“速度快、安全、舒适、适合远距离运输”等特点。
3.(2013·福建文综)下列是某中学为“重走古丝绸之路”夏令营活动所搜集的材料。据此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示意考察区域的地理环境。
材料二 M、N城均为历史文化名城。《资治通鉴》称M城及其附近在唐代“闾阎相望,桑麻翳野”。201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N城设立经济特区(范围包括N城及其西部口岸)。
简析从“丝绸之路”到“亚欧陆桥”交通运输方式转变的原因。
答案 经济发展,运输需求量增大;科技的进步;地域广,运距长;铁路运输运量大、连续性好、速度快、安全性高。
解析 结合社会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要求,以及现代铁路交通的特点进行分析。
考向二 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选择分析
(2011·大纲全国文综)到2010年底,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约为7 500千米。下图显示我国某段高速铁路景观。据此完成4~6题。
4.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高速铁路选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地质 C.气候 D.水文
5.在平原地区,修建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为了( )
A.减少噪音扰民 B.较少占用耕地
C.缩短运营里程 D.保护野生动物
6.我国高速铁路网建成后,下列区段中,民航客运业受冲击最大的是( )
A.武汉——广州 B.杭州——上海
C.成都——上海 D.兰州——北京
答案 4.A 5.B 6.A
解析 第4题,影响高速铁路选线的自然因素很多,尤其是地形因素,不仅影响铁路的造价,而且地形坡度对列车的运行速度有很大影响。第5题,高速铁路占地面积广,在平原地区,修建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以桥代路,主要是为了减少对耕地的占用。第6题,本题需要明确高速铁路和民航客运的各自特点。由于高速铁路的票价明显高于普通铁路和公路运输的票价,而与民航运输的票价比较接近,故高速铁路和民航客运业的目标客户群体基本一致,将直接展开竞争。高速铁路与航空相比,由于在中短途航线上优势明显,民航客运业将受到较大的影响。在题目中的高速铁路区段中,由于武汉——广州距离适中,客流量较大,受到的冲击也最大,而成都——上海、兰州——北京因路途远,杭州——上海因路途太近受影响相对较小。
考向三 交通运输的区位评估与评价
(2014·新课标全国文综Ⅰ)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题。
7.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
A.线路过长 B.距城镇过远
C.易受洪水威胁 D.工程量过大
答案 B
解析 由比例尺可以推知,兰新铁路在该区域距离城镇过远,使铁路促进城镇发展的作用大大减弱,这是其不合理之处。
8.(2011·浙江文综)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完成问题。
蒙特利尔港是加拿大重要的小麦输出港,简要分析其形成条件。
答案 加拿大的中南部是世界上重要的小麦产区,产量大、商品率高,出口量大;小麦多采用廉价的水运或铁路运输;蒙特利尔是重要的水路(河运、海运)、陆路交通枢纽,便于小麦输出。
解析 分析某一港口成为某种产品的输出港,一般要从三个条件分析,一是要有货物可运,二是这种货物适合水运,三是水运本身具备的优势。蒙特利尔位于圣劳伦斯河谷,正是加拿大的粮仓,符合上述三个条件。
微专题二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一、交通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的影响
1.交通方式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交通方式
的变化
对聚落空间
形态的影响
典例
新的交通
方式发展
带来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嘉兴的城市形态随水路和陆路运输的发展而变化
某种交通方
式的衰落
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京杭运河沿岸城市因运河淤塞,加之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而发展缓慢,保持沿河伸展的空间形态
2.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表现: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并以此为主要发展轴。
(2)实例:株洲沿铁路发展,武汉沿江分布。
3.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会促使大城市带的形成。
二、交通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的影响
1.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
区域
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商业网
点密度
山区
地势起伏,交通运输线路稀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
小
平原
交通便利,交通线路密集成网
大
2.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
(1)原因:商业网点的位置要求有便捷的交通,这样才能吸引大量购物者,即交通最优原则。
(2)表现
①很多商业网点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②大城市中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与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
③交通线路的改变会引起集镇的繁荣或衰落。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
交通方式和布局的变化
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
高速公路的大规模建设
许多商业聚集在高速公路与城乡结合部
集装箱运输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出现各种类型的专业化市场、超市、连锁店等
城市交通的改善、私人小汽车的普及
多功能的大型购物休闲中心应运而生
发达国家的城市郊区化,城市中心交通拥挤,郊区交通发达
大型综合商场、购物中心、超级市场等,多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位置优越的地方;城市中心区不再是最便捷的购物场所
电子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发展
使商业网点的组织形式发生显著变化,网上购物、电子商务、无人自动售货机成为潮流
考向一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的影响
(2014·新课标全国文综Ⅰ)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题。
1.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
A.地形分布 B.绿洲分布
C.河流分布 D.沙漠分布
答案 B
解析 兰新铁路并没有吸引城镇沿铁路线分布,主要是因为该地区气候干旱,水源缺乏,而绿洲水资源相对丰富,是城镇分布最理想的地区。
(2012·广东文综)读“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空间关系示意图”,回答2~3题。
2.分析两种模式的高速公路对城市建成区的影响,可知( )
A.甲模式不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
B.乙模式需要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
C.甲模式对城市建成区景观与环境的影响比乙模式大
D.乙模式对城市建成区内部交通联系的影响比甲模式大
3.从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关系的动态变化看,可推断( )
A.城市化初期,高速公路遇到城市时一般会采用甲模式
B.随着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展,乙模式有向甲模式演变的趋势
C.在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甲模式会消失
D.大城市发展到成熟期,不会同时存在甲模式和乙模式
答案 2.C 3.B
解析 解答该题组的关键是通过读图,理解高速公路对城区的影响。第2题,从图中看,甲模式高速公路从城区穿过势必会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且会给市区环境和景观建设带来更大影响,A项错误,C项正确。而乙模式没有从城区经过,不需要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对城市建成区内部交通联系的影响较小,B项和D项错误。第3题,在城市化初期,城市规模较小,高速公路建设一般会给城市建设留出空间,会采用乙模式,A项错误。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已建高速公路可能会被城市包围,出现甲模式这种情形,B项正确,C项错误。大城市发展到成熟期,也可能由于历史的原因会同时存在甲、乙两种模式,D项错误。
考向二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的影响
(2013·天津文综)随着轨道交通和互联网的发展,天津居民的生活方式正悄然发生着改变。
4.随着“网购”的兴起,商品的流通量不断增加。这促进了( )
A.商业网点密度的加大
B.商业区的规模扩大
C.商品流通环节的增加
D.地域间的商业联系
答案 D
解析 网购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商业网点,商业网点密度会减小,商业区的规模不会扩大,相对于实体商店,网购的流通环节减少。
5.(2013·海南地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问题。
甲地某传统美食历史悠久,闻名遐迩。自从沿线高速公路建成后,以经营该传统美食为主的餐饮业在甲地逐渐衰落,而在乙地日趋兴盛。下图示意区域中心城市M至甲地的交通线。
分析高速公路建成后,经营该传统美食的餐饮业在甲地和乙地此衰彼盛的原因。
答案 M市为主要的食客来源。高速公路快捷、方便,吸引M市更多的食客,高速公路乙地有出入口(乙地来往M市远比甲地方便),经营该传统美食的餐馆在乙地开设更多,名气渐盛;而甲地因交通相对不便,经营该传统美食的餐饮业逐渐衰落。
解析 根据图示甲地只有普通公路,而乙地有高速公路经过,而且具有出入口;根据图中的92 km,可以判断乙地距离中心城市M地距离较近,而且交通便利。
练出高分
[基础落实练]
“最短时间距离”是指某铁路站点与其他铁路站点之间列车运行的最短时间之和,单位为百小时(100 h),可用来表示铁路交通通达性。货物周转量是指一定时期内,运输部门实际运送的货物吨数和它的运输距离的乘积。下图为“中国铁路站点最短时间距离等值线分布图”和“几种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特征比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铁路交通通达度最好与最差的站点分别是( )
A.北京、福州 B.广州、乌鲁木齐
C.兰州、哈尔滨 D.郑州、拉萨
2.关于图中运输方式科学的理解是( )
A.甲适宜哈尔滨至成都长距离运输
B.急需药品由北京至拉萨选择乙方式最好
C.丁是西安至兰州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D.上海至福州丙运输方式受水文影响最大
答案 1.D 2.B
解析 第1题,由题干内容可知,数值最小的通达度最好,数值最大的通达度最差,据此可作出判断。第2题,据图可知乙运输方式速度最快、运量最小,为航空运输;丁运输方式速度最慢、运量最大,符合水运的特征;同理可判断甲、丙运输方式分别为公路和铁路运输。
3.(2013·广东文综)近年来,以高铁站为依托的高铁新城在我国逐渐兴起。高铁站选址与高铁新城建设的一般规律是( )
A.在小城市,高铁站常选址于城市中心,高铁新城建设有利于城市CBD的发展
B.在中等城市,高铁站选址常远离市中心,高铁新城建设会带来城市空心化
C.在大城市,高铁站常选址于城市中心,高铁新城会迅速演变为城市CBD
D.在特大城市,高铁站选址常远离市中心,高铁新城建设有利于促进郊区城市化
答案 D
解析 高铁站要远离市中心,由于高铁的巨大带动作用,会促进郊区城市化;城市空心化是由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城市病而引起的,而不是由于高铁站的建设。
(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Ⅰ)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读下图,完成下题。
4.哥伦比亚向美国运送鲜切玫瑰花宜采用( )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海洋运输
答案 C
解析 美国与哥伦比亚距离较远,鲜花易凋谢破损,对运输速度要求较高,适宜采用空运,C项正确。
下图为“我国广西南部某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
B.大型超市的出现和人口数量的变化
C.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的变化
D.地表形态和河流径流的变化
6.随着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现造纸厂计划搬迁。从减少对城市环境污染的角度选择,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合理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答案 5.A 6.C
解析 第5题,1980年城区主要沿河流呈带状延伸;2008年受铁路、公路吸引,城区向交通干线沿线拓展。第6题,造纸厂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丙地位于城区河流下游。
读“加拿大铁路和城市分布图”,完成7~8题。
7.影响加拿大铁路和城市的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农业 D.人口
8.在加拿大与铁路和城市的分布规律类似的还有( )
①植被覆盖率 ②土壤类型 ③水源分布 ④种植业区
⑤工业区 ⑥人口分布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②④ D.③⑤⑥
答案 7.B 8.B
解析 第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加拿大的铁路、城市主要分布在纬度较低、气候条件较为优越的南部地区。第8题,气候条件影响人口、农业的分布,进而也影响工业的分布,它们的分布规律与铁路和城市的分布规律大体一致。
[能力提升练]
生物乙醇是指通过微生物的发酵将各种生物质转化为燃料酒精。它可以单独或与汽油混配制成乙醇汽油作为汽车燃料。某投资公司计划在下图所示的区域,建立一条生物能管道运输线(G),可将生物乙醇由生产基地运至港口。据专家评估,这项投资实现后可获得长期的回报。据此读图回答9~10题。
9.据图示可知,成为该区域生物乙醇原料的优势作物应是( )
A.高粱 B.花生
C.甜菜 D.甘蔗
10.将生产的产品运往港口,首选管道运输主要考虑的是( )
A.地形与地势 B.天气与气候
C.产品性质与特点 D.城市与居民
答案 9.D 10.C
解析 第9题,读图,根据经纬度判断,图示区域主要位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高粱、花生、甜菜是温带作物,不适宜在该区生长,A、B、C错。甘蔗适宜在该地生长,所以D对。第10题,根据材料可知,生产的产品是生物乙醇,采用管道运输的方式,主要是考虑产品的性质、特点,要保障运输的安全、方便。
世界首条“高寒高铁”哈大高铁于2012年12月1日正式开通运营。下图为“哈大高铁概况示意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哈大高铁( )
A.有利于东北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外运
B.采用以桥代路的修建方式主要考虑了地形条件的影响
C.部分路段靠近高速公路,目的是实现与高速公路联运
D.由于途经严寒地区,因此采取冬夏两种运行方案
12.哈大高铁沿线车站多冠以“新”字,反映出这些车站没有位于主城区的特点。这样建站的原因主要是( )
A.城市用地规模扩大,车站外迁
B.与城市规划相结合,避开主城区
C.促进城市化发展,使人口合理分布
D.不受地形影响,提高行车速度
答案 11.D 12.B
解析 第11题,高铁主要功能是客运;哈大高铁沿线多冻土层,故采用以桥代路;因沿线高寒,基于气温的季节变化,采用冬夏两种运行方案。第12题,沿线新客站没有位于主城区,可避免对市内交通造成干扰,也有利于促进城市新区的发展。
13.下图为“黄河沿线某城市(阴影部分)及周边地形图”。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描述该城市空间形态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若该城市功能区布局合理,指出钢铁工业所在的位置,并分析其合理性。
(3)该城市夏季气温明显高于周边同等城市,试从季风环流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4)该城市降水量一般,但地下水非常丰富,请分析地下水来源。
(5)你认为高铁站的位置合理吗?说出你的理由。
答案 (1)特点:东西狭长,南北较窄。 原因:北面是黄河,南面是低山丘陵,制约了城区的南北扩展。
(2)位于城区的东北部。该市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盛行西北—东南风;钢铁工业污染大气,应布局在与盛行风垂直的东北部或西南部;临近河流,水源充足;位于铁路沿线,交通便利。
(3)夏季盛行东南风,气流在越过南面的山地后,下沉过程中增温。
(4)南面山地降水入渗;北面黄河水入渗。
(5)合理。从城区边缘通过,不干扰市内交通;噪音污染小。
不合理。远离城市中心,不便于城市居民出行;与原火车站距离远,不便于旅客换乘。
解析 第(1)题,结合城市空间形态表现和与其他地理事物的关系进行说明。第(2)题,黄河沿线城市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结合钢铁工业布局条件判断,该工业应位于城区东北部。从环境、交通和水源等方面说明其合理性。第(3)题,运用焚风效应进行分析。第(4)题,结合地下水补给进行分析。第(5)题,如果认为合理,则从环境角度进行分析;若认为不合理,则从居民出行和换乘的不方便性进行分析。
1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报道,2013年2月18日,中国企业获得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的运营权,未来,瓜达尔港将会给中国能源供应通道带来更多便利和安全。
瓜达尔港港口,位于巴基斯坦西南边陲,阿拉伯海之滨,靠近伊朗边境,距离世界主要运油航道霍尔木兹海峡更是只有400公里。这个深水港,在10年前由中国贷款资助、分两个阶段兴建完成。目前,来往中国和中东之间的海上贸易航道,尤其是石油运输非常遥远,如果通过瓜达尔港再由陆路输往中国,路程最多缩短85%。
材料二 下图为瓜达尔港相关区位图。
(1)沿中巴铁路模拟路线修输油管道有哪些不利条件?
(2)分析瓜达尔港的优势条件。
(3)列举中国公司接管瓜达尔港对中巴两国的主要影响。
答案 (1)地势起伏大,管道铺设困难;气候条件恶劣,不利于施工;多发地震等地质灾害,影响管道安全;国外施工,后勤保障不便。
(2)海湾宽阔,风浪小;深水港,利于大型船舶靠岸;纬度低,终年不冻;靠近世界主要运油航道霍尔木兹海峡,来往船舶多;附近有机场、公路,利于港口物资补给;经济腹地广。
(3)中东石油通过瓜达尔港再由陆路输往中国,路程缩短85%,节省运输成本;给中国能源供应通道带来更多便利和安全;加强中巴合作,促进文化交流;给巴方带来资金、技术,促进其经济发展。
相关文档
-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第一中学2018届高2021-04-16 17:01:1010页
- 《新坐标》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2021-04-16 01:30:2416页
-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2018届2021-04-15 19:13:544页
-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2018届2021-04-15 16:21:016页
- 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20182021-04-15 10:37:192页
- 2020届一轮复习通用版专题6自然地2021-04-15 02:25:3712页
- 2020届一轮复习通用版专题7-2人口2021-04-14 21:41:187页
- 江苏省张家港市崇真中学2018届高三2021-04-14 11:50:2913页
- 广东省开平市忠源纪念中学2018届高2021-04-13 21:32:155页
- 广东省开平市忠源纪念中学2018届高2021-04-13 20:08:1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