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00 KB
- 2021-04-17 发布
认识分数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能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几分之一。
2、比较分子都是1的几个分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圆纸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课件
师生交流:把4个苹果分给2个人,怎么分?把2瓶矿泉水分给2个人,怎么分?这样分公平吗?
引出:平均分
2、 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怎么分?
得出:1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半个,引出分数。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数家族的新朋友——
分数。
(板书课题:认识分数)
二、认识分数、操作深化
1、(课件演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蛋糕的二分之一。”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
谈话:这一半蛋糕是这个蛋糕的1/2
,那么,另一半蛋糕又是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呢?为什么也用1/2来表示?(学生表述)大家想的和他一样吗?(课件演示)
小结: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
2、介绍分数各部分名称。
学生先看书,再交流学习结果。
3、教师示范分数的写法,学生练习写。
4、教学试一试。
教师:每人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先折一折,把它的涂上颜色,再小组交流。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组织全班交流,反馈情况。提问:你是怎样得到的?
5、 练习,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
三、自主探索、比较大小
1、教师:用同样大小的圆纸片,分别折出它的、,再比一比它们的大小。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组织交流,提问:你是怎样比的?
2、提问:你还能用一张同样大小的圆纸片,折出它的,和上面的分数比一比大小吗?
学生动手操作,在小组内交流。
3、练习,完成“想想做做”第3、5题。
四、全课小结
1、回顾一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2、找分数:其实分数就在我们身边,让学生在熟悉的教室中寻找分数。
3、小结:生活中的分数还有很多很多,我们要做有心人,善于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大胆猜想,勇于探索,相信同学们会有更多的收获。
4、介绍分数产生的历史。
相关文档
-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整理与提高(数2021-04-16 23:54:433页
-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 合理搭配|北2021-04-16 23:18:234页
-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 整理与提高(2021-04-16 21:56:054页
-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乘数中间有02021-04-16 20:08:344页
-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 认识周长 ︳青2021-04-16 20:01:254页
-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几何小实践(2021-04-16 19:00:543页
-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3 2021-04-16 18:45:065页
-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几何小实践(2021-04-16 17:56:313页
-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倍的认识40|2021-04-16 17:46:586页
-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长方形正方形2021-04-16 17:03:2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