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7.50 KB
- 2021-04-17 发布
射洪中学高 2018 级 2019 年下期半期考试
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8 个小题,每题 4 分,共 32 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同一电场线上的各点,电势一定不相等
B. 带电粒子沿电场线方向移动时,电势能一定增加
C. 电源两端的电压一定等于电源电动势
D. 欧姆定律适用于正常工作的电动机
【答案】A
【解析】
【详解】A.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所以同意电场线上各点,电势一定不相等,A 正确;
B.带正电的粒子,沿电场线运动,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降低,B 错误;
C.由于电池有内阻,所以电源两端的电压即路端电压不等于电源电动势,C 错误;
D.电动机属于非纯电阻元件,不适用于欧姆定律,D 错误。
2.两个等量点电荷 P、Q 在真空中产生的电场线(方向未画出)如图所示,在 A、B 两点的
电场强度分别为 AE 和 BE ,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 )
A. A BE E B. A BE E
C. A BE E D. 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电场线的疏密分布情况可知,A 处电场线密集,场强大。B 处电场线稀疏,场强
小,故 EA>EB.故选 B。
【点睛】掌握住电场线的特点,明确其物理意义:电场线的疏密表示场强的大小,即可研究.
3.如图所示的 U-I 图象中,直线Ⅰ为某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线,直线Ⅱ为某一电
阻 R 的 U-I 图线,用该电源直接与电阻 R 连接成闭合电路,由图象可知( )
A. 电源电动势为 3.0 V,内阻为 0.5Ω B. R 的阻值为 1Ω
C. R 消耗的功率 1.5 W D. 电源消耗的总功率为 2.5 W
【答案】C
【解析】
【详解】A.直线Ⅰ可以看出,电源电动势为 3.0V,斜率为内阻1.5 ,A 错误;
B.直线Ⅱ的斜率为 R 的阻值,为1.5 ,B 错误;
C.用该电源直接与电阻 R 连接成闭合电路,图像的交点即为此时电阻工作的电压和电流,
其电功率为 1.5W,C 正确;
D.电阻和电源的总电阻为 3.0 ,电源电动势为 3V,则电源消耗总功率为 3W,D 错误。
4.某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由 A 点运动到 B 点,电场线、粒子在 A 点的初速度及运动
轨迹如图,可以判定( )
A. 粒子在 A 点的加速度大于它在 B 点的加速度
B. 粒子在 A 点的动能小于它在 B 点的动能
C. 电场中 A 点的电势低于 B 点的电势
D. 粒子在 A 点的电势能小于它在 B 点的电势能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电场线可知,B 点的电场线密,所以 B 点的电场强度大,粒子受的电场力大,
加速度也就大;故 A 错误.
B、D、粒子受到的电场力指向曲线弯曲的内侧,所以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是沿电场线斜向
下的,所以粒子从 A 到 B 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电荷的电势能增加,动能减小,所以
粒子在 A 点的动能大于它在 B 点的动能,粒子在 A 点的电势能小于它在 B 点的电势能;故 B
错误,D 正确.
C、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A 点的电势高于 B 点的电势;所以 C 错误.
故选 D.
【点睛】本题要根据轨迹的弯曲方向判断电场力的方向,根据电场力的做功情况,判断动能
和电势能的大小.用电场线可以形象地描述电场的强弱和方向,电场线的方向反映了电势的
高低.
5.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带有等量异种电荷,与静电计相连,静电计金属外壳和电容器下
级板都接地.在两极板间有一固定在 P 点的点电荷,以 E 表示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EP 表
示点电荷在 P 点的电势能,θ表示静电计指针的偏角.若保持下极板不动,将上极板向下移
动一小段距离至图中虚线位置,则( )
A. θ增大,E 增大 B. θ增大,EP 不变
C. θ减小,EP 增大 D. θ减小,E 不变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若保持下极板不动,将上极板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则根据
4π
SC kd
可知,C
变大,Q 一定,则根据 Q=CU 可知,U 减小,则静电计指针偏角θ减小;根据 UE d
,Q=CU,
4π
SC kd
,联立可得 4πkQE S ,可知 Q 一定时,E 不变;根据 U1=Ed1 可知 P 点离下极
板的距离不变,E 不变,则 P 点与下极板的电势差不变,P 点的电势不变,则 EP 不变;故
选项 ABC 错误,D 正确。
【考点定位】电容器、电场强度、电势及电势能
【名师点睛】此题是对电容器的动态讨论;首先要知道电容器问题的两种情况:电容器带电
荷量一定和电容器两板间电势差一定;其次要掌握三个基本公式:
4
SC kd
, UE d
,
Q=CU;同时记住一个特殊的结论:电容器带电荷量一定时,电容器两板间的场强大小与两
板间距无关。
6.磁电式电流表(表头)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磁铁和放在磁铁两极之间的线圈,由于线圈的导
线很细,允许通过的电流很弱,所以在使用时还要扩大量程.已知某一表头 G,内阻 Rg=
30 Ω,满偏电流 Ig=5mA,要将它改装为量程为 0~3 A 的电流表,所做的操作是 ( )
A. 串联一个 570 Ω的电阻 B. 并联一个 570 Ω的电阻
C. 串联一个 0.05 Ω的电阻 D. 并联一个 0.05 Ω的电阻
【答案】D
【解析】改装成电流表是要扩大电流的量程,使用并联电路的分流原理;要并联的阻值为:
3
3
5 10 30 0.053 5 10
g g
g
I RR I I
并 ;故选 D.
点睛:改装成电流表要并联电阻分流,电阻值等于满偏电压除以所分最大电流,改装成电压
表要串联电阻分压,电阻值等于量程除以满偏电流减去原内阻.
7.已知磁敏电阻在没有磁场时电阻很小,有磁场时电阻变大,并且磁场越强电阻值越大.为
探测有无磁场和磁场强弱变化,利用磁敏电阻作为传感器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的电动
势 E 和内阻 r 不变,在没有磁场时调节变阻器 R 使电灯 L 发光.若某次探测装置从无磁场
区进入磁场区,则( )
A. 电容器 C 的电量减小 B. 电灯 L 变暗
C. 电流表的示数减小 D. 电流表的示数增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A.进入磁场时,磁敏电阻变大,电容器并联在电源两端,电压不变,电容不变,
所以电量也不变,A 错误;
B.由于电灯并联在电池两端,所以电灯的亮度不变,B 错误;
CD.电流表在干路上,由于磁敏电阻变大,磁敏电阻所在支路的电流减小,干路总电流减
小,C 正确,D 错误。
8.如图所示, O 、 A 、B 、C 为一粗糙绝缘水平面上的四个点,一电荷量为Q 的负点电荷
固定在O 点,现有一质量为 m 、电荷量为 q的带负电小金属块(可视为质点),从 A 点静止
沿它们的连线向右运动,到 B 点时速度最大,其大小为 mv ,小金属块最后停止在C 点.已
知小金属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AB 间的距离为 L ,静电力常量为 k ,不计空
气阻力,则( )
A. 在点电荷一Q 形成的电场中, A 、 B 两点间的电势差为
2
2
mmgL mv
q
B. 在小金属块由 A 向C 运动的过程中,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C. 从 B 到C 的过程中,小金属块的动能全部转化为电势能
D. OB 间的距离为 kQq
mg
【答案】D
【解析】
A、滑块从 A 到 B 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21 02ABqU mgL mv ,得 A、B 两点间的电
势差
22
2
m
AB
mgL mvU q
,所以 A 选项是错误的.
B、小金属块由 A 点向 C 点运动的过程中,电场力一直做正功,电势能一直减小.故 B 错误
C、从 B 到 C 的过程中,小金属块的动能全部转化为电势能和内能,故 C 错误
C、根据题意知,A 到 B 过程,金属块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到 B 点时速度最大,所以在
B 点金属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与库仑力平衡,则有 2
kQq mgr
,得 kQqr mg .所以 D 选
项是正确的.;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 个小题,每题 4 分,共 16 分。全对得 4 分,有错误选项得 0 分,
没选全得 2 分)
9.示波管是示波器的核心部件,它由电子枪、偏转电极和荧光屏组成,电子枪发射电子经过
加速后,通过偏转电极打在荧光屏上形成亮斑,如图所示。如果在荧光屏上 P 点出现亮斑,
那么示波管中的( )
A. 极板 x 应带正电 B. 极板 x'应带正电
C. 极板 y 应带正电 D. 极板 y'应带正电
【答案】AC
【解析】
【详解】电子受力方向与电场方向相反,因电子向 x 向偏转则,电场方向为 x 到 x′,则 x 带
正电,即极板 x 的电势高于极板 x′.同理可知 y 带正电,即极板 y 的电势高于极板 y′。
A.极板 x 应带正电。故 A 符合题意。B.极板 x'应带正电。故 B 不符合题意。
C.极板 y 应带正电。故 C 符合题意。D.极板 y'应带正电。故 D 不符合题意。
10.小灯泡通电后其电流 I 随所加电压 U 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P 为图线上一点,PN 为图线
在 P 点的切线,PQ 为 U 轴的垂线,PM 为 I 轴的垂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大,小灯泡的电阻不变
B. 对应 P 点,小灯泡的电阻为 1
2
UR I
C. 对应 P 点,小灯泡的电阻为 1
2 1
UR I I
D. 对应 P 点,小灯泡的功率为图中矩形 PQOM 所围面积大小
【答案】BD
【解析】
【详解】A.有图像可知,随着电压的增大,割线斜率减小,斜率的倒数为电阻的大小,则
电阻增大,A 错误;
BCD.在 P 点,流过小灯泡的电流为 I2,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 U1,则小灯泡的电阻为 1
2
UR I
,
此时小灯泡的电功率为电压与电流的乘积,在图像上即为矩形 PQOM 所围面积大小,BD 正
确,C 错误。
1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由于某一电阻发生短路或断路,使 A 灯变暗,B 灯变亮,则故障
可能是
A. R1 短路 B. R2 断路
C. R3 断路 D. R4 短路
【答案】BC
【解析】如果 R1 短路,回路中总电阻变小,干路上的电流会增大,A 灯处在干路上,A 灯
会变亮,所以 A 项错误;如果 R2 断路,回路中总电阻变大,干路上电流会减小,A 灯变暗,
电阻 所在并联部分电压变大,电阻 上的电流增大,干路电流在减小,流经电阻 上的
电流会减小,电阻 所占电压减小,B 灯所占电压变大变亮,B 项正确;如果 R3 断路,回
路中总电阻变大,干路上电流会减小,A 灯变暗,A 灯和 所占电压减小,B 灯电压变大
变亮,所以 C 项正确;如果 R4 短路,回路中总电阻变小,干路上的电流会增大,A 灯处在
干路上,A 灯会变亮,所以 D 项错误。
12.一个质量为 m,电荷量为+q 的小球以初速度 v0 水平抛出,在小球经过的竖直平面内,存
在着若干个如图所示的无电场区和有理想上下边界的匀强电场区,两区域相互间隔,竖直高
度相等,电场区水平方向无限长.已知每一电场区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竖直向上,不计空
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球在水平方向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B. 若场强大小等于 ,则小球经过每一电场区的时间均相同
C. 若场强大小等于 ,则小球经过每一无电场区的时间均相同
D. 无论场强大小如何,小球通过所有无电场区的时间均相同
【答案】A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带电物体(计重力)在匀强电场中的一般运动,将小球的运动沿着水平方向和竖直
方向正交分解,其水平方向不受外力,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在无电场区做匀加速运动,
有电场区也做匀变速运动,但加速度不同,运用速度时间关系公式分析,可以得到小球在竖
直方向的运动规律.
【详解】A.将小球的运动沿着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正交分解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以 v 做匀
速直线运动,故 A 正确;
B.竖直方向,在无电场区只受重力,加速度为 g,竖直向下,有电场区除重力外,还受到
向上的恒定的电场力作用,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取决于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当电场强度等于
mg
q
时,电场力等于 mg,故在电场区小球所受的合力为零,在无电场区小球匀加速运动,
故经过每个电场区,小球的速度均不等,因而小球经过每一无电场区的时间均不相等,故 B
错误;
C.当电场强度等于 2mg
q 时,电场力等于 2mg,故在电场区小球所受的合力大小等于 mg,
方向竖直向上,加速度大小等于 g,方向竖直向上,根据运动学公式,有:经过第一个无电
场区 y= 1
2 gt12,v1=gt1,经过第一个电场区,y=v1t2- 1
2 gt22,v2=v1-gt2,联立解得 t1=t2,v2=0。
接下来小球的运动重复前面的过程,即每次通过无电场区都是自由落体运动,每次通过电场
区都是末速度为零匀减速直线运动,故 C 正确;
D.通过前面的分析可知,物体通过每个无电场区的初速度不一定相同,所以,通过电场的
时间不同;故 D 错误。
三、实验题(每个空 2 分,作图 2 分,实物连线 2 分,共 18 分)
13.在“测定金属丝电阻率”的实验中需要测出其长度 L、直径 d 和电阻 R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金属丝直径时读数如图甲,则金属丝的直径为_____mm.
(2)若用图乙测金属丝的电阻,则测量结果将比真实值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3)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金属丝的电压和电流时读数如图丙、丁,则电压表的读数为
_____V,电流表的读数为_____A.
【答案】 (1). 0.697(0.695﹣0.698) (2). 偏小 (3). 2.60(2.59﹣2.61) 0.52
【解析】
【分析】
(1)根据内接的特点,结合欧姆定律以及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即可分析出测量值与真实值
之间的关系;
(2)先算出电表的分度值,若测量的最小分度为“1“时要估读到下一位,若测量的最小分度
为“2“或“5“时读到本位即可。
【详解】(1)金属丝的直径为:0.5mm+0.01mm×19.8=0.698mm;
(2)电流表外接法测量电阻,由于电压表分流的影响,故金属丝电阻的测量结果将比真实
值偏小;
(3)电压表的分度值为 0.1V,要估读到下一位,故其读数为 2.60V;
电流表选择的是 0~0.6A 量程,分度值为 0.02A,故其读数为 0.52A.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螺旋测微器和电表的读数方法,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是固定
刻度读数加上可动刻度读数,在读可动刻度读数时需估读。读电表读数时要注意计算电表的
分度值,然后再确定是否估读,若测量的最小分度为“1“时要估读到下一位,若测量的最小
分度为“2“或“5“时读到本位即可。内外接选择的方法:大电阻选内接测量结果偏大,小电阻
选外界测量结果偏小,口诀:“大内大,小外小。”
14.通过实验描绘:一个“2.5V,0.2W”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可供选择的仪器有
A.0~0.6A,电阻为 0.2Ω的电流表 B.0~100mA,电阻为 5Ω的电流表
C.0~3V,电阻为 10KΩ的电压表 D.0~15V,电阻为 50KΩ的电压表
E.最大电阻为 20Ω额定电流为 1.0A 的滑动变阻器
F.最大电阻为 1KΩ额定电流为 0.1A 的滑动变阻器
G.蓄电池 6V、导线、电键
要求实验灯泡电压从零逐渐增大到额定电压。
(1)电压表应选__________. 电流表应选 ________. 滑动变阻器选________. (均填写
前面的字母序号)
(2)画出电路图在下面方框内__________。
(3)按照正确的电路图连接右边的实物图__________
【答案】 (1). C B E (2). (3).
【解析】
【详解】(1)[1][2][3]灯泡额定电压为 2.5V,电压表选 C;灯泡额定电流:
0.2 0.08A 80mA2.5
PI U
电流表应选择 B;为方便实验操作滑动变阻器应选择 E。
(2)[4]描绘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电压表与电流表应从零开始变化,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接法;
电压表内阻远大于灯泡电阻,电流表应选择外接法,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3)[5]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图,实物电路图如图所示:
四、计算题 (共 34 分,计算时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叙述、公式、重要的步骤等.)
15.在电场中把 2.0×10-9C 的正电荷从 A 点移到 B 点,静电力做功 2.0×10-7J.再把这个电荷
从 B 点移到 C 点,静电力做功为-4.0×10-7J.
(1)A、B 间,B、C 间,A、C 间的电势差各是多大?
(2)A、B、C 三点中哪点电势最高?哪点电势最低?
(3)把-1.0×10-9C 的电荷从 A 点移到 C 点,静电力做多少功?
【答案】(1)100V,-200V ,-100V;(2) C 点的电势最高,B 点的电势最低;(3) 71.0 10 J
【解析】
试 题 分 析 :( 1 ) 根 据 电 场 力 做 功 公 式 : AB ABW qU 得 AB 间 的 电 势
差:
7
9
1.5 10 752 10
AB
AB
W JU Vq C
BC 间的电势差:
7
9
4 10 2002 10
BC
BC
W JU Vq C
,知 A 点电势比 B 点电势高 75V,C 点
电势比 B 点高 200V,则 C 点的电势最高,B 点的电势最低. (2 分)
(2)由以上可得:A、B 间电势差为:
7
9
1.5 10 752 10
AB
AB
W JU Vq C
(2 分)
B、C 间电势差为:
7
9
4 10 2002 10
BC
BC
W JU Vq C
(2 分)
A、C 间的电势差 UAC=UAB+UBC=﹣125V. (2 分)
(3)把﹣1.5×10﹣9C 的电荷从 A 点移到 C 点,静电力做功:
9 71.5 10 125 1.875 10AC ACW qU J J (4 分)
考点:电场力做功与电势差的关系.
【名师点睛】此题考查了电场力做功与电势差的关系;主要是理解和掌握电场力的功与电势
差的关系式 WU q
,并能理解各个物理量的意义;注意三个物理量都有符号,解题时都不
能丢,同时注意 W 和 U 角码的顺序应该一样.
16.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 E=8V,内电阻为 r=0.5Ω,“3V,3W”的灯泡 L 与电动机 M 串联
接在电源上,灯泡刚好正常发光,电动机正常工作,电动机的线圈电阻 R=1.5Ω.求:
(1)电源的输出功率
(2)电动机的输出功率.
【答案】(1) 7.5W (2)3W
【解析】
【详解】(1)根据灯泡的额定值可知:
0 0 0P I U
解得 0 1AI
电源路端电压
0U E I r路 ﹣
解得 7.5VU 路
电源的输出功率
0P I U出 路
即 P 出=7.5W
(2)电动机两端电压
0 0U E I r U
电动机内阻热功率
2
0P I r热
电动机输出功率
0P I U P出 热﹣
联立解得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
P 出=3W
17.如图所示,有一带电粒子电量为 q,质量为 m,由静止经电压 U1 加速后,进入两块长度
为 L,电压为 U2 的平行金属板间,若粒子从两板正中间垂直电场方向射入,且正好能从下
板右边缘穿出电场(不计粒子重力).求:
(1)粒子离开加速电场 U1 时的速度大小;
(2)粒子在偏转电场 U2 中运动的时间;
(3)偏转电场两平行金属板间的距离.
【答案】(1) 1
0
2qUv m
(2)
12
mL qU (3)
2
2
12
U Ld U
【解析】
【详解】(1)根据动能定理: 2
1 0
1
2qU mv
解得:
1
0
2qUv m
(2) 粒子在偏转电场 U2 中,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运动时间为:
0 12
L mt L Uv q
(3)粒子在竖直方向做匀加速运动,则有: 21
2 2
dy at
加速度为: 2qUa md
联立以上解得:
2
2
12
U Ld U
18.如图所示,BCDG 是光滑绝缘的 3
4
圆形轨道,位于竖直平面内,轨道半径为 R,下端与
水平绝缘轨道在 B 点平滑连接,整个轨道处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现有一质量为 m、
带正电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置于水平轨道上,滑块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为 3
4 mg,滑块与
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5,重力加速度为 g.
(1)若滑块从水平轨道上距离 B 点 s=3R 的 A 点由静止释放,求滑块到达与圆心 O 等高的
C 点时,受到轨道的作用力大小?
(2)改变 s 的大小,使滑块恰好始终沿轨道滑行,且从 G 点飞出,求滑块在圆轨道上滑行
过程中的最小速度大小?
(3)在(2)问中,求 s 的大小?
【答案】(1)N=1.75mg (2) min
5
2
gRv (3)s=11.5R
【解析】
【详解】(1)A 到 C,由动能定理得:
21( ) 2 cF S R mgS mgR mv
而在 C:
2
CmvN F R
解得:N=1.75mg
(2)电场力与重力的合力
2
2 3 5( ) 4 4F mg mg mg
方向与竖直方向夹角
3
4arctan 37
mg
mg
当合力 F′恰好提供向心力时,速度最小
2
min5
4
mvmg R
所以: min
5
2
gRv
(3)从 A 到速度最小的点全程动能定理:
2
min
137 1 cos37 02qE s Rsin mgs mgR mv ( )- ( )
代入解得:s=11.5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