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0.92 KB
- 2021-04-17 发布
“感受自然”综合性学习说课稿
福建省厦门金鸡亭中学 柯蝴蝶
综合性学习是课程标准中的新内容,是语文教学中一个新课题,没有多少经验可供借鉴,作业一个尝试,下面我就这节课做简要说明。
首先谈谈教材内容及特点,是新课程标准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这次综合性学习围绕感受自然展开,没有现成的教材。教材来自学生收集、整理、加工的材料,来自于教师的知识准备,资料的准备。大自然是富饶、美丽、慷慨的,它给予人类取之不尽的食物,饮之不尽的清泉,呼吸不完的清新空气;自然又是多情可爱的,它所拥有的山川草木,风花雪月、蓝天、黑土、大漠、绿洲,激发了一代又一代风格各异的人们,大自然真是神奇而伟大!大自然本身就是一本教科书,一本美学教科书,一本哲学教科书,一本优秀的文学画卷。多姿多彩的大自然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因而,借助这次综合性学习,让学生上一堂美学课,上一堂文学课,意义重大。学生在搜集材料中涉猎了大自然的许多方面,与大自然进行沟通对话,与同学实现了合作。在这种教材的指导下,听说读写,尤其是口语交际渗透于综合性学习中,在综合性学习中提高写作与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审美能力。
从教法看,本节课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贯穿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1. 解放学生的手,解放学生的眼,解放学生的嘴,解放学生时间、空间,解放学生的大脑。让学生动手收集材料:优美多姿的山川,五彩斑斓的大自然,让学生一饱眼福;让学生表演、七嘴八舌表达情感;让学生大胆想像、联想,丰富自己。从材料搜集、整理到成果展现,学生经过许多酸甜苦辣,但每一种滋味都是宝贵的。
2. 注重创设情境。在钢筋水泥房里感受大自然,不免有些遗憾。但大量自然风光图景弥补了不足,使学生能身临其境感受大自然。
3. 把听说读写特别是口语表达融汇课堂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全面提高,更注重全部学生能力的提高。
从学法上看,本节课力求使学生巩固一些学习要求,改变不好的学习习惯。
1. 动手、动脑习惯。这是主动学习的表现。课前收集、整理材料,准备解说词,让学生养成好思考好动手的习惯。
2. 敢于表现,显示风度。在对学生口语交际评价中一直提到“现场风度”,因为它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素质,不可忽视的能力。在不断练习实践中,提高个人的应变能力。
3. 协作精神。本节课涉及小组活动,要求他们团体合作,也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好作品。最后我就本节课的教学安排作简要说明。
相关文档
- 云南省曲靖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卷(2021-04-17 00:01:2012页
- 2018年全国中考语文分类汇编2021-04-17 00:00:5919页
-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1~8单元知识2021-04-17 00:00:4310页
- 六年级语文工作总结2021-04-17 00:00:343页
-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2021-04-17 00:00:298页
- 五年级语文下学期工作计划范文2021-04-16 23:59:345页
- 2018-2019学年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2021-04-16 23:59:1216页
- 语文计划总结之小学三年级语文复习2021-04-16 23:59:122页
- 2019备战中考语文能力提升练习—现2021-04-16 23:59:1228页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对点训练名句名篇2021-04-16 23:58:3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