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5.50 KB
- 2021-04-16 发布
乌丹二中2019-2020学年上学期
高一年级地理学科期中试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分)
1、下列人类活动中,所利用的能源最终不是来自太阳辐射能的是()
身在江南水乡的人们,到河中钓鱼是一大乐事。河中垂钓,钓点是关键,钓点宜选在饵料丰富且易于观察浮漂之地。某次中雨过后,小军来到下图所示河段垂钓。此时,他发现河水已漫过人工堤坝,河中沙洲仍出露水面。完成下列2-4题。
2、有关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堤坝的东侧较西侧容易垮塌
B.河中沙洲主要受流水侵蚀作用
C.堤坝上游河段:东侧河水较西侧深
D.小军垂钓时:丁处河水较丙处浑浊
3、本次垂钓,钓钩最适宜投放于 (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4、图中堤坝较低矮,主要是考虑 ( )
A.蓄洪 B.灌溉 C.发电 D.排水
5、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很安全是地球出现生命的有利条件之一,以下各项的叙述与该有利条件无关的是()
A.各大行星公转方向一致 B.各行星公转轨道面近乎在同一平面上
C.行星和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D.有液态水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于北京时间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6、美国纽约(西五区)的华人收看飞船发射直播时,当地时间是( )
A.16日6时30分 B.16日18时30分 C.17日4时30分 D.17日20时30分
7、地面上不同地区的热量差异会引起空气流动。下列示意图中符合热力环流原理的是( )
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流浪地球》近期在中国内地上映。电影讲述了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即将毁灭,面对绝境,人类将开启“流浪地球”计划(下称“计划”)。 “计划”中,地球最终泊入比邻星宜居轨道,成为比邻星的行星,开启全新的地球时代。据此完成8—9
8、比邻星属于( )
A.行星 B.卫星 C.彗星 D.恒星
9、在《流浪地球》故事设定中,人类居住在地下五千米深度左右的地下城中,下列关于地下城所在地层论述正确的是( )
A.隶属于岩石圈 B.是岩浆发源地 C.横波无法传播 D.处于莫霍界面
下图屋顶的黑色“硅板”,就是太阳能屋顶。风和日丽的白天,“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我国有关专家指出: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不能辜负了屋顶上这片免费的阳光,完成下题。
10、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主要是因为上海()
A.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能量集中 B.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C.常规能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 D.经济发达,能源蕴藏量大
11、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
有密切关系的是( )
①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 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③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2、下列与太阳辐射有关的是( )
A.两极地区出现极光 B.地球内部温度不断升高
C.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D.“磁暴”使指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读下图“二分二至日时地球的位置图”,完成下面13-14题。
13、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运动 B.7月初到近日点1月初到远日点
C.太阳位于地球公转轨道的一个焦点上
D.地球公转一周的真正周期是365日6时9分10秒
14、当大家在享受国庆假期的时候,地球公转位置在图中哪个点附近( )
A.a B.b C.c D.d
15、从五一劳动节到9月10日教师节,地球公转的速度变化是( )
A.持续变快 B.逐渐变慢 C.先变慢再变快 D.先变快再变慢
下图为某一河段的剖面,面对河流下游,左手视为左岸,右手视为右岸。读图回答16-17题
16、此河流位于( )
A.南半球 B.北半球 C.赤道上 D.回归线上
17、若此河流是一条自东向西流动的河流,它哪一岸的河堤需要特别加固( )
A.南岸 B.北岸 C.东岸 D.西岸
18、读下图,下列关于A,B,C,D四点自转线速度的比较,正确的是( )
A. A=C>D>BB. A=C>B>DC. A=DB>C
19、上海的学生通常上学都比乌鲁木齐的学生要早,这是由于( )
A.地球自转造成两地地方时的差异 B.上海学生比乌鲁木齐学生勤奋
C..地球公转造成两地季节差异 D..两地气候不同
“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是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殖,实现一地两用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价值。读图完成下列20—21题。
20、我国下列地区中,最适合大范围建“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的是()
A.柴达木盆地 B.黄土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长江中下游地区
21、“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可能会()
A.提升大气温度 B.降低水体温度 C.加快浮游植物生长 D.增强地面辐射
22、下列现象中,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
A. 昼夜长短的年变化B. 地球成为略扁的球体
C. 四季的形成D. 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
二、 综合题
23、读华北地区某城市2012年11月13日20时的气温(单位:℃)实况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此图反映了城市所具有的____________效应。在这种效应的作用下,如不考虑其他因素,
当晚城郊之间风向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2)形成此图所示效应的主要原因是 ( ) (2分)
A.城市生产和生活活动释放大量热量
B.城市建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大
C.城市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
D.城市上空云量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3)一般而言,城区的降水几率________(大于或小于)郊区,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
(4)在下图中画出城区和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 (6分)
24、图甲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图乙为地球表面各纬度的全年和冬、夏半年辐射总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填代码和地名),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低的是______________(填代码和地名)。(4分)
(2)简述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高和最低地区的成因。(8分)
(3) 总结地球表面各纬度的全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规律。(8分)
25、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6分)
(1)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_______形成的;图甲中,B地空气_________(上升或下沉),其近地面气温_________(高于或低于)A地。(6分)
(2)请将甲图中①、②、③、④处的气压值按由大到小排列_________。(4分)
(3)促使甲图中①、②之间大气发生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_________。(2分)
(4)乙图所示的海陆间热力环流现象通常出现在_________(白天或夜晚)。如果乙图代表的是季风环流,则代表的是________(冬季或夏季)(4分)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答案
一、 单选题
1-5 DDCDD 6-10 BBDAC 11-15 BCBBC 16-20 BBBAD
21-22 BB
二、材料题
23、(1)城市热岛效应 由郊区流向城市
(2)A
(3)大于 城市空气做对流上升运动;城市凝结核多;水汽容易凝结
(4)图略
24、
(1) ①青藏高原 ②四川盆地
(2) 青藏高原海拔高,晴朗天气多,云层薄,大气透明度好,所以年太阳辐射总量最高
四川盆地地势低,水汽不易扩散,多云、雨、雾,因此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低
(3) 全年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地区是赤道,随着纬度增高,辐射量逐渐减少,最小值出现在极点
25、
(1) 冷热不均 上升 高于
(2) ①>②>④>③
(3) 水平气压梯度力 (4)夜晚 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