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7.00 KB
- 2021-04-16 发布
2016-2017 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射阳二中高三(上)同步练习物理试
卷(5)
一、常见的磁场
1.在三维直角坐标系中,电子沿 y 轴正方向运动,如图所示,由于电子的运动产
生的磁场在 a 点的方向是( )
A.+x 方向 B.﹣x 方向C.+z 方向 D.﹣z 方向
2.如图所示为两同心圆环,当有一匀强磁场垂直穿过 A 环面时,A 环面磁通量为
φ1,此时 B 环磁通量为 φ2.若将其匀强磁场改为一条形磁铁,垂直穿过 A 环面,
此时 A 环面的磁通量为 φ3,B 环面磁通量为 φ4,有关磁通量的大小说法正确的是
( )
A.φ1<φ2 B.φ1=φ2 C.φ3>φ4 D.φ3<φ4
3.如图所示,两根平行放置的长直导线 a 和 b 载有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电流,a
受到的磁场力大小为 F1,当加入一与导线所在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后,a 受到的磁
场力大小变为 F2,则此时 b 受到的磁场力大小变为( )
A.F2 B.F1﹣F2 C.F1+F2 D.2F1﹣F2
4.如图所示,一束带电粒子沿水平方向沿虚线飞过磁针上方,并与磁针方向平行,
能使磁针 N 极转向读者,那么这束带电粒子可能是( )
A.向右飞的正离子 B.向左飞的负离子
C.向右飞的负离子 D.向左飞的正离子
5.如图所示,a、b 两根垂直纸面的导体通以大小相等的电流,两导线旁有一点
P,P 点到 a、b 距离相等,要使 P 处磁场方向向右,则 a、b 中电流方向为 ( )
A.都向外 B.都向里
C.a 中电流向外,b 中电流向里 D.a 中电流向里,b 中电流向外
6.有一矩形线圈,面积为 S,匝数为 n,将它置于匀强磁场中,且使线圈平面与
磁感线方向垂直,设穿过该线圈的磁通量为 φ,则该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 )
A. B. C. D.无法判断
7.如图所示,一面积为 S 的长方形线圈有一半处在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中,
这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 ,当线圈从图中位置转过 60°的瞬间,穿过线圈的磁
通量为 ,当线圈从图中位置转过 90°过程中穿过这个线圈的磁通量改变了 ,
当线圈从图中位置转过 180°过程中穿过这个线圈的磁通量改变了 .
8.如图所示,单匝线圈 abcd,ab=50cm,bc=20cm,在匀强磁场中,B=10﹣2T,线
圈平面与磁感线垂直,当线圈绕 OO′轴转 90°后,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量△φ1=
Wb.当线圈转过 180°后,磁通量的变化量△φ2= Wb.
9.如图所示为电流天平,可以用来测量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它的右臂挂着矩
形线圈,匝数 n=10,线圈的水平边长为 L,处于匀强磁场内,磁感应强度 B 的方
向与线圈平面垂直.当线圈中通过电流 I 时,调节砝码使两臂达到平衡.然后使电
流反向,大小不变.这时需要在左盘中增加质量为 m 的砝码,才能使两臂重新平
衡.
(1)导出用已知量和可测量 n、m、L、I 计算 B 的表达式;
(2)当 L=10.0cm,I=0.10A,m=8.78g 时,磁感应强度是多少?(取 2 位有效数字)
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10.在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所用电流表和电压表
的内阻分别为 0.1Ω 和 1kΩ,图甲和图乙分别为实验原理图及所需的元器件图.
(1)试在图乙中画出连线,将器件按图甲的原理图连接成实验电路.
I(A) 0.12 0.20 0.31 0.32 0.50 0.57
U(V) 1.37 1.32 1.24 1.18 1.10 1.05
(2)一位同学记录的 6 组数据见表,试根据这些数据在图丙中画出 U﹣I 图线,根
据图象读出电池的电动势 E= V.根据图象求出电池内阻 r= Ω.
11.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待测电池、开关和导线配合下
列哪些仪器.可以达到测定目的( )
A.一只电流表和一只滑动变阻器
B.一只电流表和一只电压表
C.一只电流表和一只电阻箱
D.一只电压表和一只电阻箱
12.在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
A.干电池 E(电动势约为 1.5V、内电阻大约为 1.0Ω)
B.电压表 V(0~15V)
C.电流表 A(0~0.6A、内阻 0.1Ω)
D.电流表 G(满偏电流 3mA、内阻 Rg=10Ω)
E.滑动变阻器 R1(0~10Ω、10A)
F.滑动变阻器 R2(0~100Ω、1A)
G.定值电阻 R3=990Ω
H.开关、导线若干
(1)为了方便且能较准确地进行测量,其中应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 (填写
“R1”或“R2”);
(2)请在线框内画出你所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并在图中标上所选用器材的符号
(3)图示为某一同学根据他设计的实验,绘出的 I1﹣I2 图线(I1 为电流表 G 的示
数,I2 为电流表 A 的示数),由图线可求得被测电池的电动势 E= V,内电阻 r=
Ω.
13.将一铜片和一锌片分别插入一只苹果内,就构成了简单的“水果电池”,其电动
势约为 1.5V.可是这种电池并不能点亮手电筒上额定电压为 1.5V、额定电流为
0.3A 的小灯泡,原因是流过小灯泡的电流太小了,经实验测得还不足 3mA.现试
用量程合适的电压表、电流表以及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等实验器材尽量精确
地测定“水果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1)请在虚线框内画出应该采用的电路原理图.
(2)滑动变阻器有两种规格:A(0~10Ω)、B(0~3kΩ).本实验中应该选用哪
种规格的滑动变阻器?为什么?
答:应选用 规格的滑动变阻器(填前面字母),因为 .
(3)在实验中根据电压表的示数 U 与电流表的示数 I 的值,经描点、连线得到了
U﹣I 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所给数据,“水果电池”的电动势与内电阻分别是:E=
V,r= Ω.
2016-2017 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射阳二中高三(上)同步练
习物理试卷(5)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常见的磁场
1.在三维直角坐标系中,电子沿 y 轴正方向运动,如图所示,由于电子的运动产
生的磁场在 a 点的方向是( )
A.+x 方向 B.﹣x 方向C.+z 方向 D.﹣z 方向
【考点】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周围磁场的方向.
【分析】电子带负电,其运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子流在z
轴上的 P 点处所产生的磁场方向.
【解答】解:电子流沿y 轴正方向运动,形成的电流方向沿 y 轴负方向,根据安培
定则可知,电子流在 z 轴上的 a 点处所产生的磁场方向是沿 x 轴负方向.故 ACD
错误,B 正确.
故选:B.
2.如图所示为两同心圆环,当有一匀强磁场垂直穿过 A 环面时,A 环面磁通量为
φ1,此时 B 环磁通量为 φ2.若将其匀强磁场改为一条形磁铁,垂直穿过 A 环面,
此时 A 环面的磁通量为 φ3,B 环面磁通量为 φ4,有关磁通量的大小说法正确的是
( )
A.φ1<φ2 B.φ1=φ2 C.φ3>φ4 D.φ3<φ4
【考点】磁通量.
【分析】在磁铁的外部,磁感线从 N 极出发进入 S 极,在磁铁内部,磁感线从 S
极指向 N 极.磁感线是闭合曲线,磁铁内外总条数相等.穿过环面的磁感线方向
有两种,存在抵消情况,抵消后磁感线多,磁通量大.
【解答】解:A、B、根据题意,穿过两个线圈的磁感线条数相等,故磁通量相等,
故 A 错误,B 正确;
C、D、根据磁感线的分布情况可知,如果磁铁内部穿过环面的磁感线方向向外,
则外部磁感线方向向内.由于磁感线是闭合曲线,磁铁内部的磁感线条数等于磁
铁外部磁感线的总条数,而磁铁外部磁感线分布在无限大的空间,所以穿过环面
的磁铁外部向内的磁感线将磁铁内部向外的磁感线抵消一部分,A 的面积小,抵消
较小,则磁通量较大,所以 φ3>φ4,故 C 正确,D 错误;
故选 BC.
3.如图所示,两根平行放置的长直导线 a 和 b 载有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电流,a
受到的磁场力大小为 F1,当加入一与导线所在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后,a 受到的磁
场力大小变为 F2,则此时 b 受到的磁场力大小变为( )
A.F2 B.F1﹣F2 C.F1+F2 D.2F1﹣F2
【考点】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周围磁场的方向.
【分析】当两根通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电流时,a 受到的一个 F1 磁场力,然后再
加入一匀强磁场,则 a 受到 F2 磁场力.则此时 b 受到的磁场力大小与 a 相同,方
向相反.
【解答】解:如图所示,两根长直线,电流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则 a 受到 b 产
生磁场的作用力向左大小为 F1,那么 b 受到 a 产生磁场的作用力向右大小为 F1′,
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当再加入匀强磁场时产生的磁场力大小为 F0,则 a 受到作用力为 F2=F1+F0,或
F2=F1﹣F0
而对于 b 由于电流方向与 a 相反,所以 b 受到作用力为 F2′=F1+F0,或 F2′=F1﹣F0,
这 两 个 力 大 小 相 等 ,方向 相 反 .将 F1=F2﹣F0 ,或 F1=F2+F0 代 入 F2′=F1+F0 ,或
F2′=F1﹣F0,可得,
F2′=F2;故 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A
4.如图所示,一束带电粒子沿水平方向沿虚线飞过磁针上方,并与磁针方向平行,
能使磁针 N 极转向读者,那么这束带电粒子可能是( )
A.向右飞的正离子 B.向左飞的负离子
C.向右飞的负离子 D.向左飞的正离子
【考点】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周围磁场的方向.
【分析】小磁针 N 极受力方向与磁场方向相同.电流方向与正电荷定向移动方向
相同,与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相反.根据安培定则,将选项逐一代入检查,选择
符合题意的选项.
【解答】解:带电粒子沿水平方向沿虚线飞过磁针上方,并与磁针方向平行,能
使磁针 N 极转向读者.则知电流的磁场在小磁针所在处是垂直于纸面指向读者
的.依据安培定则可得,电流的方向水平向左.因此,如果这束带电粒子是正离
子,则向左飞行;如果是负离子,则向右飞行.
故选:CD.
5.如图所示,a、b 两根垂直纸面的导体通以大小相等的电流,两导线旁有一点
P,P 点到 a、b 距离相等,要使 P 处磁场方向向右,则 a、b 中电流方向为 ( )
A.都向外 B.都向里
C.a 中电流向外,b 中电流向里 D.a 中电流向里,b 中电流向外
【考点】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周围磁场的方向.
【分析】P 点的磁场是由两个直导线 A、C 中电流产生的磁场叠加,根据安培定则
和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分析
【解答】解:根据安培定则,由a 电流在 P 处的磁场方向知,a 电流周围的磁感线
是逆时针方向,电流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b 电流在 P 处的磁场方向知,b 电流周围的磁感线是顺时针方向,电流方向应垂直
纸面向里,故 C 正确,ABD 错误;
故选:C
6.有一矩形线圈,面积为 S,匝数为 n,将它置于匀强磁场中,且使线圈平面与
磁感线方向垂直,设穿过该线圈的磁通量为 φ,则该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 )
A. B. C. D.无法判断
【考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磁感应强度.
【分析】根据磁通量的计算公式 φ=BS 分析答题.
【解答】解:磁感线与线圈平面垂直,则 φ=BS,
磁感应强度:B= ,故 ABD 错误,C 正确;
故选:C.
7.如图所示,一面积为 S 的长方形线圈有一半处在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中,
这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 0.5BS ,当线圈从图中位置转过 60°的瞬间,穿过线圈
的磁通量为 0.5BS ,当线圈从图中位置转过 90°过程中穿过这个线圈的磁通量改
变了 0.5BS ,当线圈从图中位置转过 180°过程中穿过这个线圈的磁通量改变了
BS .
【考点】磁通量.
【分析】在匀强磁场中,当线圈与磁场垂直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 Φ=BS,图中
S 有磁感线穿过线圈的面积,即为有效面积.当线圈以 ab 为轴从图中位置转过 60°
的瞬间,线圈在垂直于磁场方向投影的面积.线圈从图中位置转过 180°时,磁通
量的方向与原方向相反.
【解答】解:如图,当长方形线圈 abcd 有一半处在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中
时,磁通量为:
Φ1=B•0.5S=0.5BS
当线圈以 ab 为轴从图中位置转过 60°的瞬间,线圈在垂直于磁场方向投影的面积
为 0.5S,则磁通量为:
Φ2=B×0.5S=0.5BS
当线圈从图中位置转过 90°时,线圈与磁场平行,磁通量是 0,所以该过程中穿过
这个线圈的磁通量改变了:0﹣0.5BS=﹣0.5BS,大小是 0.5BS;
当线圈从图中位置转过 180°时,磁通量的方向与原方向相反,所以是﹣0.5BS;该
过程中穿过这个线圈的磁通量改变了:﹣0.5BS﹣0.5BS=﹣BS,大小是 BS.
故答案为:0.5BS,0.5BS,0.5BS,BS
8.如图所示,单匝线圈 abcd,ab=50cm,bc=20cm,在匀强磁场中,B=10﹣2T,线
圈平面与磁感线垂直,当线圈绕 OO′轴转 90°后,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量△φ1=
﹣1×10﹣3 Wb. 当线 圈 转过 180°后 ,磁 通 量的 变 化量 △φ2= ﹣2×10﹣3
Wb.
【考点】磁通量.
【分析】初始位置时,线圈与磁场垂直,穿过线圈的磁通量由公式 Φ1=BS 求出;
线圈逆时针转过 90°角时,磁通量由 Φ2=BS•cos37°求出,两者之差即为穿过线圈的
磁通量的改变量.当线圈转过 180°后,磁通量大小与开始时相等,但方向相反.
【解答】解:在开始时磁感线跟线圈平面垂直,有:
Φ1=B×S=0.5×0.2×0.01 Wb=1×10﹣3 Wb.
线圈绕 OO′轴转过 90°后,线圈的方向与磁场平行,此时的磁通量等于 0,即:
Φ2=0
磁通量变化量为:△φ1=Φ2﹣Φ1=0﹣1×10﹣3 Wb=﹣1×10﹣3 Wb,负号表示方向与
开始时方向相反.
当线圈转过 180°后,磁通量大小与开始时相等,方向相反,所以:Φ3=﹣1×10﹣3
Wb
磁通量变化量为:△φ1=Φ3﹣Φ1=﹣1×10﹣3﹣1×10﹣3 Wb=﹣2×10﹣3 Wb,负号表
示方向与开始时方向相反
故答案为:﹣1×10﹣3;﹣2×10﹣3
9.如图所示为电流天平,可以用来测量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它的右臂挂着矩
形线圈,匝数 n=10,线圈的水平边长为 L,处于匀强磁场内,磁感应强度 B 的方
向与线圈平面垂直.当线圈中通过电流 I 时,调节砝码使两臂达到平衡.然后使电
流反向,大小不变.这时需要在左盘中增加质量为 m 的砝码,才能使两臂重新平
衡.
(1)导出用已知量和可测量 n、m、L、I 计算 B 的表达式;
(2)当 L=10.0cm,I=0.10A,m=8.78g 时,磁感应强度是多少?(取 2 位有效数字)
【考点】安培力.
【分析】天平平衡后,当电流反向(大小不变)时,安培力方向反向,则右边相
当于多了或少了两倍的安培力大小
【解答】解:(1)根据平衡条件:
有:mg=2nBIL,
得:B= .
(2)B=
答:(1)导出用已知量和可测量 n、m、L、I 计算 B 的表达式 ;
(2)当 L=10.0cm,I=0.10A,m=8.78g 时,磁感应强度是 0.43T
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10.在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所用电流表和电压表
的内阻分别为 0.1Ω 和 1kΩ,图甲和图乙分别为实验原理图及所需的元器件图.
(1)试在图乙中画出连线,将器件按图甲的原理图连接成实验电路.
I(A) 0.12 0.20 0.31 0.32 0.50 0.57
U(V) 1.37 1.32 1.24 1.18 1.10 1.05
(2)一位同学记录的 6 组数据见表,试根据这些数据在图丙中画出 U﹣I 图线,根
据图象读出电池的电动势 E= 1.45 V.根据图象求出电池内阻 r= 0.69 Ω.
【考点】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分析】(1)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图;
(2)应用描点法作出图象,电源 U﹣I 图象与纵轴交点坐标值是电源电动势,图象
斜率的绝对值等于电源内阻.
【解答】解:(1)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图如图所示:
(2)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在坐标系内描出对应点,然后根据描出的点作出图象,图
象如图所示:
由图象图象可知,电源 U﹣I 图象与纵轴 交点坐标值为 1.45,则电源电动势 E=1.45V,
电源内阻 r= = =0.69Ω.
故答案为:(1)电路图如图所示;(2)图象如图所示;1.45;0.69.
11.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待测电池、开关和导线配合下
列哪些仪器.可以达到测定目的( )
A.一只电流表和一只滑动变阻器
B.一只电流表和一只电压表
C.一只电流表和一只电阻箱
D.一只电压表和一只电阻箱
【考点】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分析】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原理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E=U+Ir,可以一个
电压表、一个电流表分别测量路端电压和电流,用滑动变阻器调节外电阻,改变
路端电压和电流,实现多次测量.也可以用电流表和电阻箱组合,可代替电流表
和电压表,或用电压表和电阻箱组合,代替电压表和电流表,同样能测量电源的
电动势和内阻.
【解答】解:A、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原理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E=U+Ir,作
电压表测量路端电压 U、用电流表测量电流 I,利用滑动变阻器调节外电阻,改变
路端电压和电流,实现多次测量,即由一个电压表、一个电流表和一个滑动变阻
器组合可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故 AB 错误
C、也可以在没有电压表的情况下,用一个电流表和一个电阻箱组合测量,电阻箱
可以读出阻值,由 U=IR 可求出路端电压,故 C 正确
D、也可以用电压表和电阻箱组合,由电压表读数 U 与电阻箱读数 R 之比求出电
流.故 D 正确.
故选:CD.
12.在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
A.干电池 E(电动势约为 1.5V、内电阻大约为 1.0Ω)
B.电压表 V(0~15V)
C.电流表 A(0~0.6A、内阻 0.1Ω)
D.电流表 G(满偏电流 3mA、内阻 Rg=10Ω)
E.滑动变阻器 R1(0~10Ω、10A)
F.滑动变阻器 R2(0~100Ω、1A)
G.定值电阻 R3=990Ω
H.开关、导线若干
(1)为了方便且能较准确地进行测量,其中应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 R1 (填写
“R1”或“R2”);
(2)请在线框内画出你所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并在图中标上所选用器材的符号
(3)图示为某一同学根据他设计的实验,绘出的 I1﹣I2 图线(I1 为电流表 G 的示
数,I2 为电流表 A 的示数),由图线可求得被测电池的电动势 E= 1.47 V,内电阻
r= 0.81 Ω.
【考点】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分析】(1)滑动变阻器应起来限流保护作用,并且在使用时要选用易于调节的;
(2)由于电流表的内阻接近电源的内电阻,故若采用电流表外接法,则测得的内
阻误差太大;
(3)由作出的 U﹣I 图可知,图象与纵坐标的交点为电源的电动势;图象的斜率表
示内阻.
【解答】解:(1)滑动变阻器起调节电路作用,若总电阻太大,则调节时电阻变
化过大,使电路中电流太小,故应选取小一点的电阻,一般约为内阻的几十倍即
可;故选 R1;
(2)电路直接采用串联即可,定值电阻与电流表 G 串联作为电压表并联在电源两
端,采用的是电流表内接法;电路图如右图所示;
(3)I2 为零时,表示断路,I1=1.47mA E=I1(RG+R3)=1.47V 从横坐标 0.1A 到
0.4A,相差 0.3A 纵坐标变化量为 0.24V (0.24mA 对应于 0.24V) r= =0.8Ω;
故电源的电动势 E=1.47 (1.46~1.48 均对),内阻 r=0.80Ω(0.79~0.85 均可以)
故答案为:(1)R1;(2)如右图;(3)1.47(1.46~1.48);0.80(0.79~0.85);
13.将一铜片和一锌片分别插入一只苹果内,就构成了简单的“水果电池”,其电动
势约为 1.5V.可是这种电池并不能点亮手电筒上额定电压为 1.5V、额定电流为
0.3A 的小灯泡,原因是流过小灯泡的电流太小了,经实验测得还不足 3mA.现试
用量程合适的电压表、电流表以及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等实验器材尽量精确
地测定“水果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1)请在虚线框内画出应该采用的电路原理图.
(2)滑动变阻器有两种规格:A(0~10Ω)、B(0~3kΩ).本实验中应该选用哪
种规格的滑动变阻器?为什么?
答:应选用 B 规格的滑动变阻器(填前面字母),因为 电池内阻很大,若选
A,当滑动头移动时,电表读数几乎不变. .
(3)在实验中根据电压表的示数 U 与电流表的示数 I 的值,经描点、连线得到了
U﹣I 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所给数据,“水果电池”的电动势与内电阻分别是:E=
1.50 V,r= 500 Ω.
【考点】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分析】(1)电流表的内阻很小,分担的电压很小,可以忽略,所以用伏安法测
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时,电流表采取外接法误差较小.
(2)通过水果电池的内阻大小,选择合适的滑动变阻器.
(3)U﹣I 图线的纵轴截距表示电源的电动势,图线斜率的绝对值表示水果电池的
内阻
【解答】解:(1)因为电流表内阻较小,分担电压较小,电流表采取外接法误差
较小.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式接法,串联在电路中,电路图如右图.
(2)电源的内阻大约 r= =500Ω,若选用 0~30Ω 的滑动变阻器,移动滑片,电流
基本不变,所以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B.
(3)U﹣I 图线的纵轴截距为 1.50,知:水果电池的电动势 E=1.50V,图线斜率的
绝对值 r= Ω=500Ω,内电阻 r=500Ω.
故答案为:(1)如图所示.
(2)B,电池内阻很大,若选 A,当滑动头移动时,电表读数几乎不变.
(3)1.50V,500Ω
2017 年 1 月 23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