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6.00 KB
- 2021-04-16 发布
舒城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第四次统考
高一地理
一、选择题(60分)
1.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 )
①银河系 ②太阳 ③朝霞
④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 ⑤陨石 ⑥流星体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④⑥ D.①③④
我国有首童谣唱到:“太阳大,地球小,太阳带着地球跑;地球大,月球小,地球带着月球跑。”据此完成2-4题。
2.童谣中描述的天体,按照先后顺序分类正确的是 ( )
A.恒星、行星、卫星 B.星云、恒星、行星
C.恒星、行星、小行星 D.恒星、小行星、流星体
3.童谣中出现的天体属于 ( )
①太阳系 ②地月系 ③银河系 ④河外星系 ⑤总星系
A.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③④⑤
4.童谣中所涉及的天体系统层次共有 (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5.火星、海王星、木星分别属于 ( )
A.类地行星、远日行星、巨行星
B.远日行星、巨行星、类地行星
C.巨行星、类地行星、远日行星
D.巨行星、远日行星、类地行星
6.关于地球上生命出现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由于存在大气,地球上必然存在生命
B.日地距离对地球表面温度状况没有影响
C.地球的体积和质量特点对地球大气圈的形成没有作用
D.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以及地球自身的条件关系密切
7.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形成原因是 ( )
A.温度比赤道附近地区低,冷空气收缩下沉形成
B.温度比赤道地区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
C.赤道上空空气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不能前进,在30°附近上空堆积,产生下沉气流
D.从高纬度来的冷空气在30°附近上空堆积,产生下沉气流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盛行西风与信风在南北纬60度附近相遇
B.赤道地区上空,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低纬地区
C.南北纬30度附近上空,空气受热上升
D.东北信风与东南信风在赤道附近辐合上升
9.某气压带的南面盛行西北风,北面盛行东南风,该气压带是 ( )
A.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B.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
C.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D.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
下图为“自然地理环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0题。
10.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岩石圈是指软流层及其以上部分
B.生物圈包含水圈、大气圈全部
C.大气圈是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D.水圈是连续且规则的圈层
北京时间(东八区)2016年8月24日9时36分,意大利中部城市佩鲁贾附近(北纬42.82度,东经13.15度)发生6.2级左右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据此完成第11题。
11.地震发生时,当地区时(东一区)为 ( )
A.8月24日2时36分 B.8月26日2时36分
C.8月23日16时24分 D.8月25日16时24分
12.下列能源与太阳辐射能无关的是 ( )
A.煤炭 B.石油 C.天然气 D.地热能
下图为“同一水平面上的近地面风形成示意图”。读图完成13-14题。
13.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4.地转偏向力对风的影响是 ( )
A.改变风力大小 B.作用于任何大气运动
C.改变风的方向 D.低纬度地区没有影响
就整个地球大气来说,受热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太阳辐射能被大气接收和转化的过程十分复杂,其加热大气的过程大致可以用下图表示。读图完成15-16题。
15.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①以长波辐射为主
B.②被称为大气逆辐射
C.加热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③
D.多云的夜晚④辐射能力几乎消失
16.人们通常所说的大气“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主要和哪个过程相关 ( )
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③和④ D. ②和④
下图为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某区域近地面和高空等压面示意图。读图,完成17-19题。
17.图中各地的气压值 ( )
A.乙>甲>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甲>乙 D.丁>丙>乙>甲
18.图中甲、乙两地的天气状况是 ( )
A.甲地气温高于乙地 B.甲地多为晴朗天气
C.乙地盛行下沉气流 D.乙地温度小于甲地
19.关于图中气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丙之间气流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气压差 B.甲乙之间气流不会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C.产生四地间环流的根本原因是冷热不均 D.水平气压梯度力不影响甲乙之间的风速
20.下列天气现象与冷锋有关的是 ( )
A.江淮地区的梅雨 B.北方夏季的暴雨 C.东南沿海的台风 D.南方连绵的春雨
21.在我国常出现的天气现象中与准静止锋活动无关的是 ( )
A.江淮地区初夏时节的梅雨 B.我国冬季多次爆发的寒潮
C.云贵高原冬半年的阴冷潮湿天气 D.冬半年天山以北的暴风雪天气
22.有关气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辐散 B.气流由中心向四周缓缓流出
C.中心附近气流强烈下沉 D.台风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形式
舒中高一统考地理 第4页 (共6页)
23.在地球上气压带、风带分布中,盛行西风与极地东风相遇的地带位于 ( )
A.赤道附近 B.极地附近 C.南北纬30°附近 D.南北纬60°附近
24.亚洲冷高压在冬半年造成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较长时间寒冷干燥的气候特征。以下天气系统中,可以表示亚洲冷高压是 ( )
25.下图中表示暖锋的图形正确的是 ( )
26.关于全球变暖造成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全球变暖不会影响社会经济生活
B.全球变暖会引起海平面的上升
C.全球变暖会引起全球范围内的极度干旱现象
D.全球变暖使得高纬度地区适宜热带作物生长
由于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地球生态环境的破坏,太平洋岛国图瓦卢的1.1万国民将可能面临海水吞没国土的灭顶之灾。该国不得不进行全国大搬迁,永远离开这块他们世世代代居住生活的土地。据此完成27-29题。
27.导致图瓦卢人失去国土的主要原因是 ( )
A.气候变暖和温室效应 B.上空出现臭氧洞,危及人类生存
C.地壳在运动中不断下沉 D.水土流失使人们丧失耕地
28.植被覆盖率的急剧下降,将可能直接导致的现象是 ( )
A.气候突然表现出干冷的特征 B.海平面上升
C.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D.两极冰川融化
29.关于图瓦卢人成为“环境难民”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全球变暖导致的冰川融化是造成图瓦卢人成为环境难民的重要原因
B.地面下沉是导致图瓦卢举国搬迁的重要原因
C.海水侵蚀海岸线致使海岛的陆地塌陷严重
D.地震和海啸使海水不断上升从而淹没岛屿
30.读“水循环示意图”,图中a、b、c、d、e分别表示 ( )
A.蒸发、地表径流、水汽输送、下渗、地下径流
B.下渗、地表径流、蒸发、水汽输送、地下径流
C.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
D.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水汽输送
二、综合题(40分)
31.读“某日地球光照图(图甲,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及“地球公转图(图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图甲为北半球的________(节气)时的地球光照图,此时地球位于图乙中的________位置。
(2)图甲中乙、丙、丁三处,与甲处地方时相同的是________处,与甲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是________处。
(3)地球位于图乙中A位置时,舒城的昼夜长短状况为________________,全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为________________。
32.读热力环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舒中高一统考地理 第6页 (共6页)
(1) 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大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_________________ 。
(2) 请在图中适当位置标注热力环流的运动方向。
(3) 甲、乙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______。
(4) 一般情况下,甲、乙两地对应的天气状况分别是甲地________,乙地 ___________;
(5) 甲乙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_地;原因是白天大气对( )的削弱作用弱,夜晚( )弱。
A. 大气逆辐射 B. 地面辐射 C.太阳辐射 D.大气辐射
33. 下图为我国四条河流径流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2分)
(1)四条河流中,水量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河。
(2)A河流可能位于我国的_____________地区。
(3)B河流主要是依靠______________补给,(填雨水、地下水或季节性积雪融水)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
(4)C、D两河流中,冬季断流的是______,影响该河流径流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A.降水量 B.气温 C.太阳活动 D.人类活动